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东北新政与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2
1
作者 荆蕙兰 薛桂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东北新政改革,是东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变迁推动了东北城市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城市文化形态与习俗风...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东北新政改革,是东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变迁推动了东北城市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城市文化形态与习俗风尚向近代化转变,也促进了东北城市行政机构与市政建设的近代化转型,特别是对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清王朝本身所具有的封建性,决定了东北城市社会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东北新政 东北城市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国庆 乔志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 ,却并未中断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近代法学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长达 1 0年的清末“新政”中 ,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 1 90 6年 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 ,中国近代的专... 在长达 1 0年的清末“新政”中 ,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 1 90 6年 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 ,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 ;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 ;教员与教学内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末年 近代 法学教育 教育改革 办学体制 教学内容 日本 留学教育 政治改革 京师法律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法不变心:清末“新政”得失新透视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瑞昕 《河北学刊》 200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清末“新政”是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而采取的自救措施。在这个自救的过程中 ,清廷一方面希冀引入欧美、日本的富强之术来改革弊政 ,另一方面又紧紧把住“三纲五常”这个传统的伦理纲常不放。此种首鼠两端的变法模式 ,与以往的中体西用模... 清末“新政”是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而采取的自救措施。在这个自救的过程中 ,清廷一方面希冀引入欧美、日本的富强之术来改革弊政 ,另一方面又紧紧把住“三纲五常”这个传统的伦理纲常不放。此种首鼠两端的变法模式 ,与以往的中体西用模式有联系性 ,但更有与当时的政治外交环境相适应的新特点。本文以清末“新政”的两个中心观念为线索 ,逐层揭示了“新政”得失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新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变法 不变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绅士与晚清实业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许顺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绅士逐渐取代了旧派绅士,成了晚清实业建设的主要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绅士 清末新政 实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兴学时期广东潮嘉地区的练习员
6
作者 夏远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72-77,共6页
清末新政时期,广东潮嘉地区的练习员积极从事新学推广工作、筹办新学行政机构、创办学校并负责学堂管理,为新式教育在潮嘉基层社会的普及作出了开创性工作。同时,练习员也通过推广新学获得政治资本,从而实现自己身份的变化。
关键词 兴学植材 潮嘉地区 练习员 清朝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