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灸”法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1
作者 王煜 邓慧榕 +5 位作者 蔡玉荣 张宇翔 赵中亭 马思睿 杨吉勃 朱田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2,308,共5页
灸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传统外治法,从古至今都起着其他疗法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重灸”理论作为临床指导灸法治病的重要思想,强调大灸量施治以温经扶阳,临床治疗虚瘀交杂之疑难杂症疗效确定。本文通过对历代医家尤其是唐宋时期医家... 灸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传统外治法,从古至今都起着其他疗法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重灸”理论作为临床指导灸法治病的重要思想,强调大灸量施治以温经扶阳,临床治疗虚瘀交杂之疑难杂症疗效确定。本文通过对历代医家尤其是唐宋时期医家灸法学术思想的总结,探讨“重灸”法的理论内涵及现代临床创新应用,以期为“重灸”法的进一步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灸”法 灸壮 灸量 临床应用 灸法扶阳 药理作用 理论内涵 刺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的科学内涵
2
作者 刘亚 徐伟超 +5 位作者 郭敏 贾轲宇 李润田 吕莹 杨坤 杨国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45-1953,共9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G炎症微环境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紊乱,同时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下,进一步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微环境形成、免疫抑制等直接或间接干预宿主能量代谢,故肠道菌群与瓦尔堡效应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CAG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气亏虚是该病的发病基础,胃络血瘀是CAG炎-癌转化的驱动因素。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是脾虚的微观体现,瓦尔堡效应是血瘀的生物学基础,在CAG炎-癌转化过程中,肠道菌群-Warburg效应与中医的脾虚血瘀病机相契合。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角度探讨CAG脾虚血瘀病机的生物学内涵,为CAG脾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瓦尔堡效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脾虚 血瘀 健脾活瘀法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法对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临床症状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李红娇 杜昕 王久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使用健脾利湿法对临床症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含量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女童(青春发育期前)外阴阴道炎患... 目的探究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使用健脾利湿法对临床症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含量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女童(青春发育期前)外阴阴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卫生宣教+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脾利湿法治疗,两组患儿均实施为期14 d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治疗前、后阴道pH值≤4.5及乳酸杆菌占优势情况,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记录随访3月、6月复发情况,其中复发标准则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瘙痒、疼痛、脓性分泌物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阴道pH值≤4.5、乳酸杆菌占优势例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TNF-α、IL-6、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利湿法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临床症状,且对患儿阴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改善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 外阴阴道炎 健脾利湿法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武文平 张薇 佟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8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 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8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温肾正气法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甲状腺形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84/90),高于对照组(73.33%,6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抗体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促甲状腺素水平(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anti 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ies,anti-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 thyroglobulin antibodies,anti-TGAb)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更低(P<0.05)。治疗前IL-6、IL-10、IFN-γ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IL-6、IFN-γ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更低,IL-10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叶、右叶、峡部厚度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正气法对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状态,缓解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温肾正气法 脾肾阳虚型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的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思路的提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美凤 封继宏 +1 位作者 黄宇虹 张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和全身微炎症状态及微血管损伤有关。团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气虚血瘀”是肺炎恢复期的核心病机。因此,团队提出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的机制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有关,调控T淋巴细胞紊乱提高免疫、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和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调控微血管损伤,阐明其内在机制将为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重大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恢复期 中医药 补气活血法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对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夜平 杨芳 +6 位作者 孙鑫 刘洋 李俊儒 王致远 杨蓝鑫 刘彤 张李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3-958,共6页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72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福善美),每组12只,模型组及各个用药组采用尾...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72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福善美),每组12只,模型组及各个用药组采用尾部悬吊法进行造模,造模时间为5周。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其余各组予以相应药物进行灌胃。造模结束后行腹主动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含量;计算机微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左侧股骨远端形态学变化;双能X线行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检测;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股骨、腓肠肌中线粒体蛋白ULK1、FUNDC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较,模型组ALP(P<0.01)降低、TRACP(P<0.01)升高,骨小梁面积、BMD(P<0.01)均下降,提示造模成功。Masson染色提示在中医不同治法干预下腓肠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得到缓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中医不同治法干预下与模型组股骨相比ULK1、LC3-Ⅱ/LC3-Ⅰ、FUNDC1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与模型组腓肠肌相比ULK1、FUNDC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结论 补肾健脾中医治法对于OP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ULK1/FUNDC1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发挥作用,综合来看补肾健脾法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不相亲 ULK1/FUNDC1通路 线粒体自噬 骨质疏松 补肾健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欣 刘淑君 +1 位作者 吴聪哲 李丹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治...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黑苏汤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b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及孕酮、子宫内膜类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VE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降低,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中的雌二醇和黄体素含量均升高,而对照组则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A+B型与C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B型数量高于对照组,C型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下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联合葛根黑苏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能减轻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厚度,调节患者血清VEGF水平、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 补肾活血法 葛根黑苏汤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辛元元 袁胜利 +2 位作者 佟珺 罗静 崔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A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B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方治疗,C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9个月。比较治疗9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的6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D)、劳累程度、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指数、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9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A、B组的55.00%(33/60)、73.00%(44/60),B组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9个月后,3组6 MWD均延长,且C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劳累评估量表(Borg)评分、慢阻肺患者评估测试(COPD patient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CRP)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3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且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0.05),而3组酸碱度(pH)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患者劳累程度及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穴位贴敷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血清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单清洁 杨士翔 岳周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究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血清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1组采用骨... 目的 探究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血清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1组采用骨折端血肿回植治疗,对照2组采用益肾健骨法治疗,研究组采用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治疗。比较3组疗效、骨折愈合、肿胀消除、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血清骨转化标志物[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SA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MID、BSAP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肿胀消除、住院时间较对照1组、对照2组短,对照2组肿胀消除时间较对照1组短(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清TNF-α、sVCAM-1、sICAM-1水平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清P1NP、β-CTX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NMID、BSAP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P<0.05)。结论 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症状改善,促进骨转化标志物改善与骨折愈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健骨法 骨转化标志物 四肢骨折 骨折端血肿回植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如秀从心肾论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10
作者 张心爱 周雨桐 +2 位作者 陈瑶 黄雨 刘如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和或冲动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目前植入人工起搏器是SSS最有效治疗方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和或冲动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目前植入人工起搏器是SSS最有效治疗方式,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且不降低病死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如秀教授传承创新国医大师刘志明学术思想,提出从心肾论治SSS,采用温肾、通阳、活血等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肾论治 刘如秀教授 温肾通阳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钙素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芳 郑洪新 +2 位作者 王剑 朱辉 宗志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钙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钙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中药组6个组。用地塞米松肌注造模。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用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骨钙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空组大鼠骨组织骨钙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空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骨钙素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补肾组升高趋势最为显著(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骨钙素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但统计比较无显著差异;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骨钙素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其中补肾组升高趋势最显著(P<0.01)。结论:补肾方法通过调节骨钙素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钙素 补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治疗男性不育弱精子症对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淑婷 翁治委 +4 位作者 梁爱军 余丽 刘立 周少虎 谢建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法治疗男性不育弱精子症患者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脾肾两虚型"拟行IUI的不育男性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A组(补肾健脾法组)、B组(抗氧化治疗组)和C组(空白组)3组,每组26例,12周...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法治疗男性不育弱精子症患者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脾肾两虚型"拟行IUI的不育男性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A组(补肾健脾法组)、B组(抗氧化治疗组)和C组(空白组)3组,每组26例,12周为1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精子形态学等反映精子质量指标的变化,并对IUI后的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精子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PR)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患者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形态以及精子运动参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和活胎率均高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健脾法治疗男性不育弱精子症患者,能提高该类患者的精子活力及前向运动速度,有助于改善IUI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精子症 补肾健脾法 男性不育 宫腔内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和胃法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耀松 金华彬 +5 位作者 陈玉龙 尹素改 任闪闪 王朋辉 尚艺婉 李晨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和胃法及其代表方六君子汤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组织中STAT3通路相关因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EC9706细胞皮下注射裸鼠制备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空白组(C组)、模型组(M组)、六君...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和胃法及其代表方六君子汤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组织中STAT3通路相关因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EC9706细胞皮下注射裸鼠制备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空白组(C组)、模型组(M组)、六君子汤组(L组)、抑制剂组(S组)、六君子汤加抑制剂组(L+S组),C、M组为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组灌服六君子汤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组灌服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Stattic工作液;L+S组灌服六君子汤水煎液和腹腔注射Stattic工作液。4周后摘除眼球取血和移植瘤,ELISA检测血清中IL-6、VEGF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和VEG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君子汤组肿瘤体积较小(P<0.05);各组移植瘤重量及组织中CD34表达均下降(P<0.05);血清中抑制剂组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它各组没有明显差异;仅六君子汤组和抑制剂组中JAK2和STAT3表达下降(P<0.05),抑制剂组中p-STAT3明显降低(P<0.05),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与抑制剂组比较,六君子汤组中CD34表达略高于抑制剂组(P<0.05),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STAT3蛋白表达中六君子汤组表达降低(P<0.05),而联合抑制剂组则明显升高(P<0.05);p-STAT3表达中,六君子汤组和及其联合制剂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六君子汤组比较,除STAT3表达在联合抑制剂组表达有所增高(P<0.05)外,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健脾和胃法及其代表六君子汤可以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下调移植瘤中CD34、JAK2、STAT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法 六君子汤 食管癌 EC9706细胞株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章小平 查安生 +1 位作者 丁小丽 邹晓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上升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下降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化瘀方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止血,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抗菌消炎,清除肠道毒素,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肠道黏膜的再生和修复以及溃疡的愈合。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解毒化瘀方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晓梅 代宏勋 +3 位作者 林火真 黄鑫 顾芳 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生金法组(24例)、舍曲林组(23例)及呼吸操组(22例),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3组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降低,肺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及HAMD评分方面,舍曲林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影响方面,中药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培土生金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 抑郁 疏肝培土生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TNF-α及r-IF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俞亚琴 孙伟正 王忠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5-166,共2页
通过对使用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治疗再障患者 ,观察其血清 TNF- α及 r- IFN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 ,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实验组治疗前 2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经治疗后 ,实... 通过对使用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治疗再障患者 ,观察其血清 TNF- α及 r- IFN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 ,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实验组治疗前 2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经治疗后 ,实验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说明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这两种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笔者推测补肾加和解法中药是通过降低造血负调节因子 TNF- α和 r- IFN水平 ,而减轻了对造血的抑制作用。实验还表明 ,治疗前的阳虚型血清 TNF- α和 r- IFN水平明显比阴虚型低 ,说明阳虚型和阴虚型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治疗后阳虚型血清 TNF- α和 r- IFN水平较阴虚下降的快 ,这也许可能与免疫损伤相对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TNFΑ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滴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伊文霞 张静 +3 位作者 孙蓉蓉 田文秋 孙美 阎志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滴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退热、... 目的评价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滴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退热、化痰、止咳,根据感染源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处理,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1瓶/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宣肺补脾汤结合维生素AD滴丸辅助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倦怠少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恶风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咳痰、鼻涕鼻塞、咽喉充血、肺部罗音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补脾法 维生素AD滴丸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理气法下调大鼠肝癌信号转导有关基因转录水平的筛选 被引量:5
18
作者 管冬元 方肇勤 +4 位作者 赵晓珍 吴中华 阚卫兵 朱希 高必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1-894,共4页
目的:筛选出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中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为模型,以西药喃氟啶化疗、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为对照治疗,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健脾理气法对大鼠肝癌组织基因组转录水平及信... 目的:筛选出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中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为模型,以西药喃氟啶化疗、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为对照治疗,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健脾理气法对大鼠肝癌组织基因组转录水平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各中医治法下调最明显的基因分别为:清热解毒法明显下调140个基因,活血化瘀法明显下调186个基因,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689个基因;②在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的163个已知基因中,筛选出19个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讨论:基因芯片很好地揭示了不同中医治法各自防治肝癌的分子作用靶点,其中,健脾理气法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转录中,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多条通路的多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则治法 健脾理气 信号转导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板成形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正 刘安平 +3 位作者 梁文武 王峰 周正新 张建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30-1535,共6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配合术后中药活血利水汤内服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观察组术后予以活血利水汤内服。术后随访半年...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配合术后中药活血利水汤内服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观察组术后予以活血利水汤内服。术后随访半年,分别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LequesneMG、Lysholm(The Lysholm Knee Scale)、JOA(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功能评分、术中Outbridge评分,结合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各观察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比较,观察组在膝关节VAS疼痛评分,膝关节WOMAC、LequesneMG、Lysholm、JOA功能评分以及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半月板成形术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方法,活血利水汤能改善术后膝关节肿痛、促进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成形术 活血利水法 名老中医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湿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继 徐振晔 +4 位作者 王中奇 马海峰 邓海滨 赵晓珍 王立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874-876,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血清CEA、CYFRA21-1水平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2例确诊为Ⅲa、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中药)3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0例,均采用NP方案化疗2个疗...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血清CEA、CYFRA21-1水平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2例确诊为Ⅲa、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中药)3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0例,均采用NP方案化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健脾化湿功效之中药抗瘤增效方。结果:健脾化湿法配合化疗可减轻化疗时血液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的水平。结论:健脾化湿法与化疗合用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健脾化湿法 免疫功能 CEA CYFRA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