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and Lateral Correction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s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Zhongyuan CHANG Sij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64-69,共6页
Compared with the one-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technology which adjusts longitudinal range, not only does the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technology adjust the force in velocity direction, but also ... Compared with the one-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technology which adjusts longitudinal range, not only does the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technology adjust the force in velocity direction, but also need to modulate the lateral force or trajectory (perpendicular to the vertical plane of fire direction). Therefore, the structure of control cabin of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TDTCP)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one-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ODTCP). To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control cabin of TDTCP and reduce the cost, a scheme of adding a damping disk to the control cabin of ODTCP has been developed recently. The damping disk is unfolded at the right moment during its flight to change the ballistic drift of spin stabilized projectile. For this technical scheme of TDTCP, a fast and accurate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is presented. An approximate formula for predicting the ballistic drift and trajectory correction quantity is deduced. And the lateral correction capability for different fire angl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nalyzed. All the work is valuable for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and navigation technology of aerocraft trajectory correction damping disk TRAJECTORY ballistic drift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guidance of ballistic missile in high maneuver penetration condi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Yong Xian Le-liang Ren +3 位作者 Ya-jie Xu Shao-peng Li Wei Wu Da-qiao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13-230,共18页
An impact point prediction(IPP) guidance based on supervised learning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precise guidance for the ballistic missile in high maneuver penetration condition.An accurate ballistic traje... An impact point prediction(IPP) guidance based on supervised learning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precise guidance for the ballistic missile in high maneuver penetration condition.An accurate ballistic trajectory model is applied to generate training samples,and abl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ight state and the impact point.At the same time,the impact point coordinates are decoupl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and the sigmoid activation function is improved to ameliorate the prediction efficiency.Therefore,an IPP neural network model,which solv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ccuracy and the speed of the IPP,is established.In view of the performance deviation of the divert control system,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uidance parameters and the impact deviation is analysed based on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In addition,a fast iterative model of guidance parameters is designed for reference to the Newton iteration method,which solves the nonlinear strong coupling problem of the guidance parameter solution.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impact point is high,with a 3 σ prediction error of 4.5 m,and the guidance method is robust,with a 3 σ error of 7.5 m.On the STM32F407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a single IPP takes about 2.374 ms,and a single guidance solution takes about9.936 ms,which has a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a certa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istic missile High maneuver penetration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Supervised learning Online guidance Activation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序分拣场景的工件6D位姿检测方法
3
作者 曹学鹏 李鑫 +4 位作者 冯艳丽 石瑞 葛天烨 张新荣 赵睿英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8-308,共11页
目标6D位姿检测是实现机器人自主抓取的关键。为克服传统点对识别(PPF)方法检测性能差、耗时及难以检测到多平面特征工件的6D位姿等不足,提出面向无序分拣场景的工件6D位姿检测方法。首先,基于模型平面点分布筛选多平面特征工件,提取其... 目标6D位姿检测是实现机器人自主抓取的关键。为克服传统点对识别(PPF)方法检测性能差、耗时及难以检测到多平面特征工件的6D位姿等不足,提出面向无序分拣场景的工件6D位姿检测方法。首先,基于模型平面点分布筛选多平面特征工件,提取其边界特征进行6D位姿检测,并在多视点下提取模型点对以去除冗余点对,提高算法识别速度。其次,匹配场景与模型间的点对特征,利用快速投票方案获取无序场景中目标的位姿假设集合。接下来,通过位姿验证筛选方法,剔除重复和误匹配位姿,实现目标多实例位姿的粗略估计,并借助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完成目标位姿的精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序仿真场景中,单次识别时间小于等于1.15 s,平均平移偏差小于等于0.95 mm,平均旋转误差小于等于1.56°;在实际场景中,平均识别成功率为95.82%,平均单次识别时间为1.11 s。综上,该6D位姿检测方法在保证识别效率的同时兼顾了位姿估计精度,并在识别精度和速度上均优于同类算法,为机器人的精准抓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场景 6D位姿检测 点对特征 位姿估计精度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组合下的Galileo HAS性能分析
4
作者 徐宗秋 李智颖 +2 位作者 赵洪涛 郑涛 杨南南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9,共8页
针对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高精度定位服务(HAS)性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对于不同频率增强性能分析较少的问题,对不同频率组合下的Galileo HAS进行性能分析:选择全球范围内的50个测站,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L1/L2/L5和Galileo... 针对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高精度定位服务(HAS)性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对于不同频率增强性能分析较少的问题,对不同频率组合下的Galileo HAS进行性能分析:选择全球范围内的50个测站,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L1/L2/L5和Galileo的E1/E5a/E5b频率组合进行实时(RT)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并从收敛时间及定位性能方面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在定位性能方面,欧洲区域内的定位误差小于非欧洲区域的定位误差。静态模式下Galileo系统中定位误差较小的是E1/E5b组合,高程方向能达到3.5 cm以下的定位误差,而GPS的几种组合中定位误差较小的是L1/L2,在欧洲区域能达到水平3.3 cm以下的定位误差;动态模式下Galileo的E1/E5a和E1/E5b在水平方向定位误差均在7 cm以下,而GPS的L1/L2在8 cm以下。2)在收敛时间方面,欧洲区域内测站的收敛时间明显短于非欧洲测站,且静态模式下欧洲区域内Galileo的2种频率组合E1/E5a和E1/E5b能在13.9 min和15.6 min完成收敛,而GPS的收敛时间较慢,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测站均在20 min左右;动态模式下Galileo的收敛时间与GPS+Galileo的收敛时间相差不大,欧洲区域需19 min完成收敛,非欧洲区域则需24 min,而GPS对于全球范围内测站均需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高精度定位服务(HAS) 实时(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
5
作者 蒋畅江 刘朋 舒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3-771,共9页
针对室内动态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目标会降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鲁棒性和相机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选择YOLOv5系列中深度和特征图宽度最小的YOLOv5s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并将其主干网络... 针对室内动态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目标会降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鲁棒性和相机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选择YOLOv5系列中深度和特征图宽度最小的YOLOv5s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并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PPLCNet轻量级网络,在VOC2007+VOC2012数据集训练后,由实验结果可知,PP-LCNet-YOLOv5s模型较YOLOv5s模型网络参数量减少了41.89%,运行速度加快了39.13%。在视觉SLAM系统的跟踪线程中引入由改进的目标检测网络和稀疏光流法结合的并行线程,用于剔除动态特征点,仅利用静态特征点进行特征匹配和相机位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动态场景下的相机定位精度较ORB-SLAM3提升了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目标检测 动态特征点剔除 定位精度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手持三维激光和倾斜摄影数据的既有建筑现状测绘方法及应用分析
6
作者 杜顺季 陈思如 赵新科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5-190,共6页
既有建筑的权属补充登记是近几年城市测绘的重点任务,但多数既有建筑存在缺失竣工图等问题,须开展现状测绘并绘制建筑现状图。目前主要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手段,存在效率低、可视化差、数据单一等不足。针对既有建筑权属登记与改造需求,提... 既有建筑的权属补充登记是近几年城市测绘的重点任务,但多数既有建筑存在缺失竣工图等问题,须开展现状测绘并绘制建筑现状图。目前主要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手段,存在效率低、可视化差、数据单一等不足。针对既有建筑权属登记与改造需求,提出手持三维激光点云与倾斜摄影模型融合的现状测绘方法。实例验证,平面中误差小于5 cm,满足房产测绘和建筑方案设计要求,作业效率提高3倍,可操作性强,为存量建筑测绘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三维激光扫描 倾斜摄影测量 点云融合 既有建筑测绘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重构的单精度近似浮点乘法器设计
7
作者 李鹏程 黄立波 +5 位作者 陈刚 赖明澈 邓林 刘威 杨乾明 王永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1593,共13页
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计算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端设备在硬件资源开销方面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能效问题,新型低功耗近似计算单元的设计得到了广泛研究.在数字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等应用场景中,存在大量... 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计算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端设备在硬件资源开销方面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能效问题,新型低功耗近似计算单元的设计得到了广泛研究.在数字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等应用场景中,存在大量的浮点运算.这些应用消耗了大量的硬件资源,但它们具有一定的容错性,没有必要进行完全精确的计算.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移位近似算法MTA(multiplication to shift addition)和非对称截断的单精度可重构近似浮点乘法器设计方法.首先,采用了一种低功耗的近似算法MTA,将部分操作数的乘法运算转换为移位加法.其次,为了在精度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设计了针对操作数高有效位的非对称截断处理,并对截断后保留的部分进行精确计算.通过采用不同位宽的MTA近似计算和改变截断后部分积阵列的行数,生成了广阔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在精度和成本之间进行多种权衡调整.与精确浮点乘法器相比,所提出设计MTA5T5的精度损失(MRED)仅约为0.32%,功耗降低了85.80%,面积减少了79.53%.对于精度较低的MTA3T3,其精度损失约为1.92%,而功耗和面积分别降低了90.55%和85.80%.最后,进行了FIR滤波和图像处理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在精度和开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浮点乘法器 MTA 非对称截断 精度 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国道G326顺层滑坡破坏与运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仕洪 宋琨 +2 位作者 郭磊 曹俊 姜波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运动的速度和冲击荷载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国道G326滑坡是受2020年7月8日的强降雨诱发的中型顺层岩质滑坡,在8日4时的小时降雨量为96.2mm后约3h发生整体滑移破坏;物质点法能够较真实地模拟滑坡的运动、堆积过程,模拟的堆积体形态与滑坡破坏调查情况基本一致;滑坡岩土体的最大滑动速度为27m/s,最大滑动动能为1.8×109J(15s左右),最大冲击力为37.98×106kN,位于距滑坡后缘约230m处.该研究对国道G326沿线类似滑坡灾害的风险防控具有参考价值和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滑坡 顺层滑动 运动过程模拟 物质点法 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屏抗超高速冲击性能物质点法分析
9
作者 毛志超 于成 +3 位作者 李晓杰 王小红 闫鸿浩 王宇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53,共17页
为了提升Whipple屏对太空碎片的超高速冲击防护性能,在不增加多孔材料、碳纤维等其他吸能材料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铝球微气囊阵列超结构,并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制备。同时,构建了初速度为7.5 km/s的球形弹丸冲击靶板的计算模型,用以... 为了提升Whipple屏对太空碎片的超高速冲击防护性能,在不增加多孔材料、碳纤维等其他吸能材料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铝球微气囊阵列超结构,并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制备。同时,构建了初速度为7.5 km/s的球形弹丸冲击靶板的计算模型,用以研究超高速冲击防护性能;将物质点法的计算精度与实验进行对比验证后,开展了超高速冲击Whipple屏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与单层铝板的超高速冲击模拟得到的靶板穿孔尺寸、碎片云形貌及其速度、动量、能量和温度等参数比较分析,讨论并揭示了铝球微气囊超结构的能量吸收与耗散机理。结果表明: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屏对弹丸轴向动能的削减值比单层铝板提高了300 J,其碎片云径向最大膨胀半径比单层铝板增大了32.2 mm。由此可知,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屏可以显著提高对空间碎片超高速冲击的防护性能。同时,与相关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物质点法超高速冲击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作为研究开发新型Whipple屏的数值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点法 超高速冲击 Whipple防护屏 超结构 空间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旱灾害的激光点云综合精度评价
10
作者 马耀昌 王进 +2 位作者 董秀军 叶飞 冯国正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79,184,共6页
针对现有点云精度评价要素不全面,且不能有效控制点云数据处理精度等问题,本文从水旱灾害对点云数据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点、线、面要素的点云获取,以及数据处理精度综合评价方法。点云平面维度中,利用点平面精度、地物特征线、地... 针对现有点云精度评价要素不全面,且不能有效控制点云数据处理精度等问题,本文从水旱灾害对点云数据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点、线、面要素的点云获取,以及数据处理精度综合评价方法。点云平面维度中,利用点平面精度、地物特征线、地物特征面中的点云单点平面位置、地物边长及面积等要素,评价点云平面精度;点云高程维度中,利用单点高程、地形剖面、地形表面模型中的点云单点高程、地形剖面包围面积、地形体积等要素,评价点云高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水旱灾害应用的激光点云综合精度评价方法,从平面、高程维度,以及点云数据获取、点云滤波、数据应用全过程,对点云精度进行了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可推广至激光点云应用其他领域,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激光点云 综合精度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压制火炮精度控制技术
11
作者 高松山 孙河洋 +3 位作者 张柱军 杨恒 董望 徐翔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7,共7页
针对传统压制火炮射击精度不高带来的毁伤效能低、试射时间长、战场生存能力差等问题,采用确定性深度策略梯度学习方法,建立压制火炮射击精度智能控制模型,实现对射击幅员内不同数量、任意位置分布的目标进行瞄准点及用弹量的高效预测;... 针对传统压制火炮射击精度不高带来的毁伤效能低、试射时间长、战场生存能力差等问题,采用确定性深度策略梯度学习方法,建立压制火炮射击精度智能控制模型,实现对射击幅员内不同数量、任意位置分布的目标进行瞄准点及用弹量的高效预测;并通过引入射弹散布的随机误差,提升智能预测策略的鲁棒性。通过对预测点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压制火炮射击精度智能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击精度 瞄准点 压制火炮 确定性深度策略梯度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AII-DASH中消除莫尔条纹对高层大气测风精度的影响
12
作者 惠宁菊 王彦龙 +5 位作者 李文文 刘洋河 李存霞 章艺珊 符迪迪 唐远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6-2272,共7页
为了提高中高层大气风速的探测精度,研制了Ground 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Spectroscopy(GBAII-DASH)成像干涉系统,研究了其产生的周期性干涉直条纹与阵列CCD探测器以一定耦合角... 为了提高中高层大气风速的探测精度,研制了Ground 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Spectroscopy(GBAII-DASH)成像干涉系统,研究了其产生的周期性干涉直条纹与阵列CCD探测器以一定耦合角重叠时所产生的莫尔条纹对系统测风精度的影响,提升了系统的测风精度。分析了GBAII-DASH系统莫尔条纹的成因。利用“四强度法”和“傅里叶变换法”两种方法,从不同耦合角度下产生的包含莫尔条纹的干涉图中提取了正演风速,得到平均测风相对误差分别为3.07%和6.89%,“四强度法”具有更高的测风精度。利用频谱分析方法模拟了莫尔条纹对CCD探测器的像素和GBAII-DASH系统的干涉条纹两者空间频率的差值大小的依赖关系,发现增大两者差值可改善莫尔条纹对测风精度的影响。在实验室内得到了有、无莫尔条纹的两种干涉图,并将室外探测的测风结果与西安上空90~100 km的过境卫星仪器Thermosphere-Ionosphere-Mesosphere Energetics and Dynamics Doppler Interferometer(TIDI)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GBAII-DASH与TIDI探测西安上空90~100 km的大气风速误差仅为0.3 m·s^(-1)。由此可见,消除莫尔条纹后再利用“四强度法”确实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条纹 测风精度 “四强度法”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地区星基精密单点定位服务精度分析及定位评估
13
作者 刘洋 柴洪洲 +3 位作者 王敏 周英东 孙爽 张乾坤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星基精密单点定位服务能在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环境下提供高精度定位,但在极区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实测HAS数据,结合网络播发的MADOCA和CNES实时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评估了不同产品在南极地区的GPS和Galileo的... 星基精密单点定位服务能在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环境下提供高精度定位,但在极区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实测HAS数据,结合网络播发的MADOCA和CNES实时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评估了不同产品在南极地区的GPS和Galileo的轨道和钟差改正数的可用性、精度及PPP定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AS、MADOCA和CNES提供的GPS和Galileo改正数产品精度较高,均能够满足厘米级定位精度的需求,反映出这些实时产品在南极地区的适用性。HAS和MADOCA均能提供稳定可靠的PPP定位服务,HAS水平方向定位精度可达到0.2 m以内,垂直方向定位精度可达到0.4 m以内,符合服务标准。这为星基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极地及其他高纬度地区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地区 星基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改正数精度 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在边坡自动化监测中的精度分析
14
作者 张秋 李超 +2 位作者 石勇 易佳 张磊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63,共4页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观测目标体获得高清图像,并借助激光测距和测角获取目标体三维坐标,达到非接触测量的目的。为了验证机器视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精度对比测试方案,同步采集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与全站仪在不同距离、不同...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观测目标体获得高清图像,并借助激光测距和测角获取目标体三维坐标,达到非接触测量的目的。为了验证机器视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精度对比测试方案,同步采集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与全站仪在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目标点的测量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及成果比较分析,得到机器视觉仪器在100 m范围内、120°视场下的测量精度优于±3 mm,满足边坡、基坑工程等非接触监测环境中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测量 图像 点位中误差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海岸带成像仪视轴指向设计
15
作者 郑君 张晓敏 +6 位作者 刘欢 王超 曹宇泽 褚备 张弈秋 王钰峣 张孝弘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5,共14页
为解决宽幅海岸带区域内高精度定向和精细化探测的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岸带成像仪采用前置大范围指向机构的成像技术,利用“步进电机转动+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的驱动和“霍尔效应数字开关电路+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遥测,通... 为解决宽幅海岸带区域内高精度定向和精细化探测的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岸带成像仪采用前置大范围指向机构的成像技术,利用“步进电机转动+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的驱动和“霍尔效应数字开关电路+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遥测,通过逐次逼近式闭环控制,实现了精度优于半步距角的1000 km大幅宽范围的目标探测和在轨准确的视轴定位,完成了对热点地区的精确定位调查。在地面实验室试验中,海岸带成像仪视轴指向角度实现控制精度优于20″,测量精度优于10″,并根据在轨测试情况,充分验证了该视轴指向系统的可行性和健壮性。该设计具有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及规模紧凑等特点,对宽幅海岸带定向精细化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轴指向 宽幅探测 定位精度 闭环控制 海岸带区域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基于PPP与双差网解法的GNSS水汽反演精度分析
16
作者 罗晋 曹云昌 +4 位作者 徐八林 梁宏 周凌昊 王乙竹 梁静舒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4-1045,共12页
利用中国区域2023年夏季945个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双差网解法与精密单点定位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对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进行了反演,以同址探空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 利用中国区域2023年夏季945个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双差网解法与精密单点定位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对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进行了反演,以同址探空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的PWV为参考值,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中国不同气候区域反演PWV的精度及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与PPP解相比,双差解与探空和ERA5资料的PWV的相关性更强,偏差(Bias)频率分布更集中,峰值区概率更高,偏差范围更小。以探空资料获取的RS-PWV为参考值时,双差解与PPP解的平均Bias分别为-0.1 mm和1.1 mm,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4 mm和3.1 mm,以ERA5-PWV为参考值时,双差解与PPP解的平均Bias分别为-0.2 mm和0.1 mm,平均RMSE分别为2.7 mm和3.2 mm,双差解的平均RMSE均小于3 mm,这表明双差网解法反演的PWV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GNSS探测水汽的精度总体表现为西部非季风区优于东部季风区,双差解在各气候区域的RMSE都更集中于中位数附近,而PPP解在不同测站多表现出不同的精度水平,在水汽充足且探测精度偏低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精度离散程度较大,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双差网解 精密单点定位 大气可降水量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特征点云的高精高效配准方法
17
作者 陈欣 张大斌 +1 位作者 张俊飞 计正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6,共6页
为满足工业生产对航空叶片精铸零件点云配准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并提高配准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配准方法——组合裁剪迭代最近点(C-TrICP)。首先,使用曲率下采样算法对点云进行下采样,较好地保留原始点云的特征;然后,对裁剪迭代最近点... 为满足工业生产对航空叶片精铸零件点云配准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并提高配准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配准方法——组合裁剪迭代最近点(C-TrICP)。首先,使用曲率下采样算法对点云进行下采样,较好地保留原始点云的特征;然后,对裁剪迭代最近点(TrICP)算法进行改进,并与迭代最近点(ICP)及TrICP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各点云模型的配准上均能取得较好的结果,且相比于ICP算法,该算法对Lucy、Bunny及Blade点云的配准效率分别提高了43.03%、43.86%及30.09%,配准精度分别提高了57.90%、99.96%及62.50%,解决了ICP及TrICP算法较为耗时、迭代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配准精度。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航空叶片轮廓曲面自测点云的配准上,也取得了较好的配准精度,说明该方法对复杂曲面精密加工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下采样 裁剪迭代最近点算法 迭代最近点 收敛速度 配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匣组线加工装夹找正系统误差建模与精度优化方法
18
作者 杜雪明 向洋 +1 位作者 刘顺 金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6-1168,共13页
在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自动化组线升级改造中,零点定位系统和辅助找正台等新设备的引入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多工序加工中的系统误差累积.为降低新系统误差对加工精度的不利影响,研究了不确定性输入条件下找正系统的误差... 在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自动化组线升级改造中,零点定位系统和辅助找正台等新设备的引入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多工序加工中的系统误差累积.为降低新系统误差对加工精度的不利影响,研究了不确定性输入条件下找正系统的误差建模与精度优化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建立考虑零点定位系统子母盘装配差异的偏差分析模型,并采用K-S检验方法验证模型准确性;基于该模型,系统分析了多子盘-母盘互换过程中的精度损失规律.其次,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输出分布差异与超差率差异的精度损失量化函数,通过对找正系统的基座结构进行优化,将系统精度损失由原先的11.53%降低至2.33%.同时,有效改善了由加工基准和定位基准不一致导致的工件径跳分布问题,其分布差异由0.11715降至0.03954.本研究实现了零点装夹找正系统性能的显著提升,为产线的装夹定位精度分析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发机匣 零点定位系统 误差建模 精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断裂模拟下中空皮质骨结构不同失效准则适应性分析
19
作者 范若寻 王溢童 +2 位作者 苗前程 胡辰 贾政斌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 探究适合模拟中空皮质骨结构在拉伸与压缩断裂模式下的失效准则。方法 根据前期压缩与弯曲实验数据,结合断裂仿真,对比不同失效准则模拟结果,确定模拟准确度。结果 压缩载荷下,应用主应变与不变量应变失效准则模拟断裂载荷与实验... 目的 探究适合模拟中空皮质骨结构在拉伸与压缩断裂模式下的失效准则。方法 根据前期压缩与弯曲实验数据,结合断裂仿真,对比不同失效准则模拟结果,确定模拟准确度。结果 压缩载荷下,应用主应变与不变量应变失效准则模拟断裂载荷与实验数值差异小于5%,同时断裂模式也与实验相符,说明两种失效准则可准确预测皮质骨压缩断裂;弯曲载荷下,应用等效应变与不变量应变失效准则模拟皮质骨断裂载荷与实验数值差异小于5%,且断裂模式也与实验相符,说明两种失效准则可准确预测弯曲断裂。结论 不同失效准则模拟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应变增速是否符合当前载荷环境下骨单元变形实际情况,应变增速过快或过缓会导致结构提前或滞后断裂。断裂模拟方法能够适应多数部位与形状的皮质骨结构,可广泛应用于探究不同载荷环境下的适合失效准则,从而协助获取各部位皮质骨强度极限,为临床中提高骨断裂预测精度与掌握骨折发生条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准则 皮质骨 压缩 三点弯曲 断裂模拟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影响的异源点云无缝三维重建技术
20
作者 许赵一 赵凡宇 梁传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0,共6页
由于受限空间中的物体或结构可能导致激光点云数据的遮挡或变形,配准时无法准确地对齐不同来源的点云数据,进而在重建后的模型中,出现缝隙和缺失部分,影响重建后模型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提出考虑受限空间影响的异源点云无缝三维重建技... 由于受限空间中的物体或结构可能导致激光点云数据的遮挡或变形,配准时无法准确地对齐不同来源的点云数据,进而在重建后的模型中,出现缝隙和缺失部分,影响重建后模型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提出考虑受限空间影响的异源点云无缝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结合图论原理完成异源点云的配准;其次,针对配准后点云在受限空间影响下产生的缺失区域,采用基于点云曲面拟合的修补算法对其实施填补,获取完整的点云数据;最后,采用PMVS算法和马尔科夫随机场(MRF)算法,实现异源点云的无缝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提高重建精度,还能显著改善重建质量,成功生成了精细且无缝的三维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原理点云配准 受限空间影响 点云缺失修补 PMVS算法 MRFMRF 点云无缝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