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共轴驱动永磁球型关节设计及扰动抑制
1
作者 张永顺 刘志军 +1 位作者 刘振虎 王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直驱球型关节。球型关节的定子由两组鞍形线圈和一组亥姆线圈三轴正交嵌套而成。为解决磁矩控制变量冗余问题,采用磁场旋转轴线侧摆、俯仰角为独立控制变量的三相电流公式叠加空间万向旋转磁场,实现磁场内同步旋转永磁体转子侧摆、俯仰磁矩解耦和在空间万向磁场旋转轴线导引下的永磁球型关节侧摆、俯仰两自由度运动。进而,用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采用基于模糊算法优化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抑制抖振和降低输出端轨迹误差。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优化滑模控制器的有效性。相比未模糊优化滑模控制方法,存在外界扰动时,优化模糊控制器通过切换增益进行自适应调整,能有效抑制系统控制输入产生的抖振,并提高轨迹跟踪速度,降低跟踪误差。仿真和试验表明,球型关节电磁结构简单,磁场解析建模便利,电流输入变量与磁矩输出变量一一对应,抗干扰能力和抖振抑制效果良好,实现了球型关节期望轨迹的快速跟踪,动态跟踪性能良好,改善了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柔性球型关节 旋转共轴效应 空间万向旋转磁场 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沟道低粗糙度旋转磁场磁粒研磨研究
2
作者 王栋 任泊龙 +3 位作者 吕二阳 吕梦涵 陈磊 韩奥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5,共7页
为降低轴承沟道的表面粗糙度,设计了一种可以生成旋转磁场的磁粒研磨装置,对轴承沟道进行光整加工。采用正交试验探究SiC粒度号、Fe粒度号、加工间隙及工件转速4个工艺参数对轴承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对轴承沟道... 为降低轴承沟道的表面粗糙度,设计了一种可以生成旋转磁场的磁粒研磨装置,对轴承沟道进行光整加工。采用正交试验探究SiC粒度号、Fe粒度号、加工间隙及工件转速4个工艺参数对轴承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对轴承沟道进行加工验证。结果表明:在SiC粒度号为400#、Fe粉粒度号为115#、加工间隙为0.5 mm、工件转速为1200 r/min的试验条件下,试样表面粗糙度S_(a)可达到0.056μm;SiC颗粒粒径对试样沟道表面粗糙度S_(a)影响最大,Fe颗粒粒径影响最小;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SiC粒度号为600#,Fe粉粒度号为120#,加工间隙为1 mm,工件转速为1200 r/min;以该工艺参数组合开展旋转磁场磁粒研磨试验,轴承沟道表面粗糙度S_(a)可降至0.04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磁场 磁粒研磨 轴承沟道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盲区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研制
3
作者 缪培贤 刘志栋 +4 位作者 陈大勇 史彦超 杨世宇 蔡志伟 杨旭红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为了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对运动平台姿态控制范围的要求,在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技术方案中选用测量盲区较小的标量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有效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盲区,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可驻停或缓慢运动的平台。... 为了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对运动平台姿态控制范围的要求,在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技术方案中选用测量盲区较小的标量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有效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盲区,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可驻停或缓慢运动的平台。首先,介绍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其次,分析标量原子磁力仪选用自激振荡型Mx光泵磁力仪或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时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盲区分布情况;最后,在地磁场附近验证低盲区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技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当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测量40000 nT附近的矢量磁场时,其总场测量灵敏度小于1 nT/Hz1/2(@0.1 Hz),角度测量灵敏度小于0.1°/Hz1/2(@0.1 Hz),空间立体角测量盲区占比低于12%。本文所述矢量原子磁力仪具有动态连续测量、测量范围宽和测量盲区小的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原子磁力仪 抽运-检测 磁场旋转调制法 测量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轴向磁化模型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4
作者 姜志远 卢元博 +3 位作者 王威 王振宇 赵一鸣 吴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208,共11页
为了对Z箍缩等离子体轴向磁场调控致稳结构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基于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磁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轴向磁场的三维分布及其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首先,构建了描述兆安级脉冲源耦合旋转回流柱放电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模型... 为了对Z箍缩等离子体轴向磁场调控致稳结构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基于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磁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轴向磁场的三维分布及其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首先,构建了描述兆安级脉冲源耦合旋转回流柱放电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模型,系统研究回流柱结构参数对初始轴向磁场分布及负载电感值的影响;随后,建立了考虑轴向磁场的雪耙模型,探讨轴向磁场对等离子体内爆过程及不稳定性发展的调控规律;最后,针对旋转回流柱产生轴向磁场的不均匀性,提出通过耦合由螺旋臂构成的磁镜结构和旋转回流柱结构,从而提升轴向磁场幅值和轴向均匀度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负载高度固定的情况下,旋转回流柱相较于直回流柱增加的额外电感值主要由回流柱匝数决定;轴向磁场幅值随旋转回流柱匝数的增加而增强,但电流上升时间也相应延长;当回流柱匝数从0.75增加至1.25时,同一时刻的内爆半径最大可增加约25%,滞止时间延迟约13%,且轴向磁场调控下不稳定性幅值最大可降低40%;在旋转回流柱耦合磁镜后,能够将轴向磁场的轴向不均匀度从67%降低至11%,并将内爆过程的轴向不均匀度从最大42%降低至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磁场调控 旋转回流柱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磁场对MIG焊电弧及熔滴过渡的影响
5
作者 韩琦 江淑园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152,160,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MIG焊接电弧和溶滴过渡,提高焊接质量,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励磁参数下进行磁控MIG焊滴状过渡试验。在外加磁场的不同方向下,使用高速摄影仪,收集MIG焊接电弧及熔滴过渡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励磁电流下,随着外加磁场... 为了有效控制MIG焊接电弧和溶滴过渡,提高焊接质量,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励磁参数下进行磁控MIG焊滴状过渡试验。在外加磁场的不同方向下,使用高速摄影仪,收集MIG焊接电弧及熔滴过渡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励磁电流下,随着外加磁场方向的改变,电弧和溶滴形态和运动都发生了改变。相比于无外加磁场时,电弧形态均变为“钟罩形”,熔滴由球形变为椭球形。当磁场向下时,电弧绕焊丝轴线顺时针旋转,熔滴绕焊丝轴线逆时针旋转;磁场向上时,电弧绕焊丝轴线逆时针旋转,熔滴则绕焊丝轴线做顺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磁场方向 MIG焊 电弧 熔滴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线锯用螺旋镀液流和旋转磁场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黄炜 贺艳明 +4 位作者 徐金宝 宋振亚 黄翔 孙昱蒙 余锡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电镀金刚石线锯表面易存在金刚石磨粒团聚和分布密度波动大等缺陷,在探讨其成因及后果的基础上,设计螺旋镀液流和旋转磁场组合装置,制备电镀金刚石线锯。结果表明:螺旋镀液流和旋转磁场组合装置可显著减少金刚石磨粒的团聚现象,同时控... 电镀金刚石线锯表面易存在金刚石磨粒团聚和分布密度波动大等缺陷,在探讨其成因及后果的基础上,设计螺旋镀液流和旋转磁场组合装置,制备电镀金刚石线锯。结果表明:螺旋镀液流和旋转磁场组合装置可显著减少金刚石磨粒的团聚现象,同时控制金刚石磨粒的分布密度波动范围在11颗/mm以内,使金刚石磨粒沿基线分布得更均匀。结合组合装置的基本参数,其制取电镀金刚石线锯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螺旋叶片数为5片,螺旋角为60°,混合液流量为4.8 L/min,固持架数量为16件,永磁体交错布置角度为60°,磁场旋转速度为60 r/min,永磁体及其磁场特性代号为N38M,且在最佳参数下生产的电镀金刚石线锯适合用于硅晶片等高硬脆材料的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线锯 磨粒团聚 磨粒分布密度 螺旋镀液流 旋转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
7
作者 冯天旭 彭宇翔 +2 位作者 史可 蒋金橙 王佩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22-4832,I0025,共12页
针对传统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漏磁通干扰强以及抗位置和角度偏移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机构由三相螺线管线圈组成,接收机构缠绕在无人机起落架上。首先,通过COMSOL仿真对比... 针对传统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漏磁通干扰强以及抗位置和角度偏移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机构由三相螺线管线圈组成,接收机构缠绕在无人机起落架上。首先,通过COMSOL仿真对比分析提出的三相螺线管线圈与传统圆形线圈在无人机机身处产生的磁场强度,从三相螺线管线圈主要产生水平磁场分布及圆形线圈主要产生竖直磁场分布的角度揭示漏磁通干扰抑制原理;然后,分析三相螺线管线圈在120°激励电流相位差下的磁场分布特性,从旋转磁场的角度揭示全方位无线传能机制;随后,构建基于三相半桥逆变及LCC-S谐振补偿网络的系统电路模型,推导系统输出功率与等效互感的关系;最后,搭建实验装置以验证提出的系统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线充电 全方位无线电能传输 漏磁通干扰 旋转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um entanglement transition in vertically coupled two single-electron quantum dots with charged impurity 被引量:1
8
作者 MANZhong-xiao ZHANGZhan-ju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371-374,共4页
Effects of a charged impurity on the ground state of two vertically coupled identical single-electron quantum dots with and without applied magnetic field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absen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the in... Effects of a charged impurity on the ground state of two vertically coupled identical single-electron quantum dots with and without applied magnetic field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absen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 charged impurity effect on the quantum entanglement (QE) in some low-lying states are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positive charged impurity (PCI) and the negative charged impurity (NCI) reduce the QE in the low-lying states under consideration except that the QE in the ground state is enhanced by the NCI. Additionally, in the domain of B from 0 Tesla to 15 Tesla, the ground state energy E, the ground state angular momentum L and the ground state QE entropy S are worked out. As far as the ground state are concerned, the PCI (NCI) blocks (induces) the angular momentum phase transition and the QE phase transition besides the known fact (i.e., the PCI/NCI decreases/increases the energy) in the magnetic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 量子纠缠态 磁场 隔点分离 带电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LCC-S拓扑的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盲区能量捕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献 王冉 +4 位作者 王奉献 苑朝阳 李慕松 杨庆新 代中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38-4049,I0024,共13页
针对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空间磁场完整度与电流控制策略复杂度的竞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成LCC-S拓扑的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盲区能量捕获方法。该系统以二维正交线圈为电磁耦合机构,并将其集成于LCC-S型补偿拓扑。同时... 针对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空间磁场完整度与电流控制策略复杂度的竞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成LCC-S拓扑的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盲区能量捕获方法。该系统以二维正交线圈为电磁耦合机构,并将其集成于LCC-S型补偿拓扑。同时提出一种自调整参数设计方法,实现系统在二维空间内产生时均旋转磁场以及系统的零相角输入。通过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系统在二维空间内磁场分布情况,随时间峰值磁场强度矢量轨迹为圆形。搭建集成型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单一电源驱动下无盲区的二维全向电磁能量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无线电能传输 拓扑集成 时均旋转磁场 零相角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螺旋微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三维运动控制
10
作者 王瀚 范增华 +1 位作者 张坤 高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1,66,共6页
为模拟微机器人在生物体内执行靶向给药、血管疏通等复杂操作,设计了锥形螺旋微机器人。锥形螺旋微机器人主要由圆柱体头部、锥形螺旋尾部和钕铁硼永磁铁组成。针对锥形螺旋微机器人在低雷诺数液体环境中的三维运动控制需求,基于空间矢... 为模拟微机器人在生物体内执行靶向给药、血管疏通等复杂操作,设计了锥形螺旋微机器人。锥形螺旋微机器人主要由圆柱体头部、锥形螺旋尾部和钕铁硼永磁铁组成。针对锥形螺旋微机器人在低雷诺数液体环境中的三维运动控制需求,基于空间矢量叠加原理设计万向旋转磁场发生装置,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万向旋转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强度及磁场均匀性进行优化。制作锥形螺旋微机器人,并搭建磁驱动系统,进行锥形螺旋微机器人三维运动控制操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锥形螺旋微机器人在甘油中的最大运动速度为1 mm/s,能够实现稳定的二维及三维运动控制,并完成穿越迷宫的复杂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器人 螺旋 万向旋转磁场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磁场耦合的非对称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诗云 官涵宇 +2 位作者 黄杰 肖蕙蕙 吴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3-206,共14页
为了解决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偏移偏转致使耦合系数和传输能效骤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磁场耦合的非对称式WPT系统。所提出的双层正交DD发射机构用以激发旋转耦合磁场,交叉偶极式接收机构可实现旋转磁场的充分拾取。围绕DQDD... 为了解决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偏移偏转致使耦合系数和传输能效骤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磁场耦合的非对称式WPT系统。所提出的双层正交DD发射机构用以激发旋转耦合磁场,交叉偶极式接收机构可实现旋转磁场的充分拾取。围绕DQDD-CD非对称耦合机构,分析了发射线圈激发磁场的旋转分布特性以及接收线圈偏移偏转位置下拾取磁通的耦合路径;构建了双能道谐振拓扑并推导了谐振元件参数配置条件以及系统传输能效表达式;给出了获得最高耦合系数的线圈绕制、位置和尺寸3类特征参数的配置方法,分析了偏移偏转位置下DQDD-CD耦合机构的互感及耦合系数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DQDD-CD机构相比于现有6种典型耦合机构具有更全方位和更宽范围的抗偏移偏转性能。最后,在水平偏移50%和垂直偏转90°范围内的情况下,建立了500 W实验样机,传输间距为130 mm,验证了DQDD-CD磁耦合机构的抗偏移偏转性能和系统传输能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机构 旋转磁场 偏移 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轮毂电机铁心损耗计算研究
12
作者 刘浩 吴学雷 +2 位作者 李洪彪 白锦洋 张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铁心损耗在特种车辆轮毂电机损耗中占据较大比例,直接影响驱动系统的效率和温升。为准确计算铁心损耗,以一台额定功率70 kW的轮毂电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步有限元分析得到定子铁心各个区域的磁密波形,并分别对径向磁密、切向磁密波形进... 铁心损耗在特种车辆轮毂电机损耗中占据较大比例,直接影响驱动系统的效率和温升。为准确计算铁心损耗,以一台额定功率70 kW的轮毂电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步有限元分析得到定子铁心各个区域的磁密波形,并分别对径向磁密、切向磁密波形进行谐波分析,进而研究旋转磁化和谐波磁场对轮毂电机定子铁耗的影响。在进行磁密波形及其谐波分析后,采用3种铁耗计算方法分别计算轮毂电机定子铁耗,从轮毂电机效率及损耗试验数据中分离出定子铁耗值,并与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同时考虑旋转磁化及谐波磁场影响的计算方法精度最高,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最相近,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轮毂电机 时步有限元分析 铁耗 旋转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旋转磁场辅助电火花铣削加工烧结钕铁硼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王伟 白雪 +2 位作者 杨廷毅 侯运河 张新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0,共7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电火花铣削加工烧结钕铁硼过程中蚀除颗粒排出困难的问题,文章引入横向旋转磁场。通过无磁场加工、横向恒定磁场辅助加工、横向旋转磁场辅助加工的加工效果对比试验,分析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电极损耗率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电火花铣削加工烧结钕铁硼过程中蚀除颗粒排出困难的问题,文章引入横向旋转磁场。通过无磁场加工、横向恒定磁场辅助加工、横向旋转磁场辅助加工的加工效果对比试验,分析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电极损耗率的影响。从正离子的受力角度,分析无磁场、横向恒定磁场辅助、横向旋转磁场辅助电火花铣削烧结钕铁硼方法的材料去除率、电极损耗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横向旋转磁场辅助电火花铣削烧结钕铁硼的材料去除率更高,表面粗糙度更好,电极损耗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铣削加工 横向旋转磁场 正离子受力分析 材料去除率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旋转磁场高效耦合自取能研究
14
作者 颜沛武 刘子超 +2 位作者 张文斌 黄汝金 谭清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8-296,共9页
目前三芯电缆自取能效率低已经成为限制电缆沿线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三芯电缆的全新磁场自取能方案。与基于互感器原理的传统取能方案不同,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原理的磁场取能方案,此方案提升了磁芯与三... 目前三芯电缆自取能效率低已经成为限制电缆沿线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三芯电缆的全新磁场自取能方案。与基于互感器原理的传统取能方案不同,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原理的磁场取能方案,此方案提升了磁芯与三相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耦合程度,将线圈正法线与电缆表面切向平行改为与径向平行,并给出了最佳取能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相比以往方案可获得更高的线圈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在磁场自取能效率上有显著提升。结合有限元仿真与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分析一次侧电流、磁芯材料和磁芯尺寸等参数对线圈开路电压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制作样机,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相关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一次侧电流50 A,三组线圈共2100匝时最大输出功率为2.243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芯电缆 旋转磁场 自取能 磁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磁场作用的磁流变脂磁致电阻特性研究
15
作者 居本祥 付本元 吕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22,共5页
磁流变脂是一种兼具快速磁响应特性和弱流动性的新型磁敏材料,在传感及阻尼减振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价值。本工作利用羰基铁粉作为软磁填充颗粒与脂类基体混合制备了磁流变脂样品,依托所设计的电阻试验单元,并通过自建的旋转磁场试验表... 磁流变脂是一种兼具快速磁响应特性和弱流动性的新型磁敏材料,在传感及阻尼减振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价值。本工作利用羰基铁粉作为软磁填充颗粒与脂类基体混合制备了磁流变脂样品,依托所设计的电阻试验单元,并通过自建的旋转磁场试验表征系统,研究了旋转磁场的偏转角度与旋转速度对磁流变脂磁致电阻特性的影响,并在微观层面对影响磁致电阻特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软磁填充颗粒的含量,可有效提升磁流变脂磁致电阻的相对变化量;在单周期的磁场偏转角度试验中,磁流变脂电阻试验单元的阻值变化形成对称的上升段与下降段,在偏转周期范围内阻值的绝对变化量为2.4 MΩ;试验单元的阻值在不同磁场偏转速度下呈现了与转速相匹配的周期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脂 旋转磁场 羰基铁粉 磁致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检测实验研究
16
作者 居本祥 吕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2047,共7页
转速是评估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转速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传感器。由旋转磁场单元与敏感单元组成转速传感器的主体结构,利用静态及动态磁电阻实验研究敏感单元的磁电阻特性,从微观结构层面... 转速是评估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转速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传感器。由旋转磁场单元与敏感单元组成转速传感器的主体结构,利用静态及动态磁电阻实验研究敏感单元的磁电阻特性,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了磁电阻效应机理,推出了敏感单元电阻与激励磁场之间的关系;针对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建立转速实验测试系统,通过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信号表征被测转速;研究表明:软磁颗粒含量及激励磁场的强度都对敏感单元磁电阻效应有显著影响,随着被测转速的增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峰峰值具有较好的线性衰减特性,以磁流变胶泥为核心敏感材料的转速传感器可实现对中低转速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检测 磁流变胶泥 磁电阻效应 阶跃磁场 冲激脉冲 微观结构 软磁颗粒 敏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CFD和DEM耦合的三产品磁选柱磁选过程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俊杰 岳翔 +3 位作者 郭小飞 代淑娟 张洺睿 任伟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1,共7页
为探明磁铁矿颗粒在三产品磁选柱中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采用FEM、CFD和DEM耦合的方法对其磁选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实际分选试验进行验证。基于磁铁矿粒度分布、矿物组成、磁化特性和力学特性,建立了磁铁矿重叠球体颗粒模型,采用ANSYS... 为探明磁铁矿颗粒在三产品磁选柱中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采用FEM、CFD和DEM耦合的方法对其磁选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实际分选试验进行验证。基于磁铁矿粒度分布、矿物组成、磁化特性和力学特性,建立了磁铁矿重叠球体颗粒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三产品磁选柱的磁场分布,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三产品磁选柱的流场分布,采用EDEM-API技术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实现矿石颗粒、磁场和流场的耦合,模拟三产品磁选柱的磁感应强度、励磁周期以及上升水流速对分选过程的影响。在给矿TFe品位为61.42%的情况下,模拟试验得到的精矿、中矿和尾矿的TFe品位分别为63.60%、58.44%和29.63%。采用?159型三产品磁选柱在与模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精矿、中矿和尾矿的TFe品位分别为65.55%、42.58%和24.23%,模拟试验与实际试验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产品磁选柱 磁铁矿颗粒模型 动态磁场 流场 单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涡流分选模型与影响因素
18
作者 毕海军 夏冬松 +1 位作者 秦宽 曹成茂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0,共5页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涡流分选工艺由于影响参数过多,分选效果并不理想。为探明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高涡流分选法的分离效率,开展废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破碎产物的涡流分选研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磁辊交变磁场分布,建立产物在...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涡流分选工艺由于影响参数过多,分选效果并不理想。为探明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高涡流分选法的分离效率,开展废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破碎产物的涡流分选研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磁辊交变磁场分布,建立产物在交变磁场的受力模型与运动模型,研究磁辊长度、磁极对数、磁辊半径、进料速度、磁辊转速、颗粒尺寸和颗粒形状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出将传送带摩擦因数纳入影响参数之中进行模拟,以指导涡流分选模型的建立。上述因素均会影响颗粒的运动轨迹,减小摩擦因数有利于提高分选效率,颗粒尺寸和形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COMSOL仿真模拟 废旧电池 涡流分选 交变磁场 输送带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抗旋转偏移和中心磁场抑制的三相IPT系统设计与分析
19
作者 宋毅 罗颖 +3 位作者 麦瑞坤 朱宸彦 肖静 陈绍南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27,共9页
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采用感应式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给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充电更加方便和安全。为了解决AUV船体中心磁场强和由波浪引起的旋转偏移导致传输功率剧烈波动... 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采用感应式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给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充电更加方便和安全。为了解决AUV船体中心磁场强和由波浪引起的旋转偏移导致传输功率剧烈波动的问题,提出1种具有新型耦合结构的三相IPT系统。耦合器由3个发射线圈和4个反向交替串联的接收线圈组成,该结构有利于抑制中心磁场并提高抗旋转偏移性能。Maxwell仿真结果表明,在船体旋转时,等效互感Meq波动小于2%,同时AUV中心磁场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外,为简化系统分析,采用1种无源元件解耦的方法对3个发射线圈进行解耦。搭建了1台基于LCC-S补偿拓扑的实验样机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当AUV旋转时,传输功率为536~595 W,最大波动率为9.91%,系统直-直最高效率为8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电能传输 自主水下航行器 抗旋转偏移 三相 抑制中心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电机铁耗的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59
20
作者 孔晓光 王凤翔 +1 位作者 徐云龙 邢军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30,共5页
高速电机由于高频供电,定子铁心内磁场变化频率的增高,导致铁耗增大,准确的铁耗计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际测量有取向电工钢片不同频率和不同轧制方向的铁心损耗,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铁耗计算模型中磁滞和涡流损耗系数。... 高速电机由于高频供电,定子铁心内磁场变化频率的增高,导致铁耗增大,准确的铁耗计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际测量有取向电工钢片不同频率和不同轧制方向的铁心损耗,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铁耗计算模型中磁滞和涡流损耗系数。通过有限元分析,根据定子铁心不同区域磁场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电机中交变与旋转磁场的影响,对一台额定转速为60000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的铁耗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旋转磁场及谐波磁场分量影响时的铁心损耗更接近实际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铁心损耗 交变磁场 旋转磁场 分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