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我国古籍保护政策量化研究
1
作者 刘泽 邵波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7,共11页
多维度分析我国古籍保护政策有助于古籍保护政策的完善。文章对历年来我国264份古籍保护政策文件的时间演进和发布主体进行梳理;基于“政策工具—政策参与主体—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 多维度分析我国古籍保护政策有助于古籍保护政策的完善。文章对历年来我国264份古籍保护政策文件的时间演进和发布主体进行梳理;基于“政策工具—政策参与主体—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的使用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财政型政策工具的应用较少;古籍保护工作过度依赖政府主导,政策参与主体存在失衡现象,且尚未建立专门的古籍保护法律体系。文章建议加强财政型政策工具的应用,促进多元主体的均衡参与,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政策工具 政策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我国古籍保护法治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若冰 邱奉捷 +1 位作者 赵文友 胡平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做好古籍保护与利用,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古籍工作,古籍保护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无法完全适用、古籍相关规... 做好古籍保护与利用,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古籍工作,古籍保护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无法完全适用、古籍相关规定较为宏观或效力较低、实践中仍有大量实际问题需要法律保障等问题。基于此,建议优先选择行政法规作为古籍保护立法的突破口,尽快推动《古籍保护条例》出台;平衡与已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之间的关系;针对古籍保护利用中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进行立法。表2。参考文献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法律法规 政策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修复用纸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全国非遗手工纸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汪帆 刘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从保护古籍的角度来看,修复用纸作为古籍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材料,其纸张性能直接关乎最终的修复效果。本文介绍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古籍修复用纸发展历程与现状,针对古籍修复用纸匮乏及质量问题,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方法,... 从保护古籍的角度来看,修复用纸作为古籍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材料,其纸张性能直接关乎最终的修复效果。本文介绍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古籍修复用纸发展历程与现状,针对古籍修复用纸匮乏及质量问题,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方法,揭示非遗手工纸作坊与厂家的生存现状与困境,研究了手工纸帘工艺、原材料选取时间、漂白工艺、蒸煮剂、造纸用水、焙纸工具等方面的改变对手工纸的影响,提出了扶持非遗手工纸作坊,统一制定传统手工纸制作标准等建议,使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得到良好的生存与延续,为我国古籍修复用纸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用纸 手工纸作坊 造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处理纸张用于古籍修复用补纸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凡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6,169,共10页
本研究对竹纸、构皮纸等古籍修复常用手工纸进行紫外光、干热、湿热等条件组合的人工加速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老化与150℃干热老化组合使用可使实验纸样在300 h内显著变色,接近古籍书叶颜色。老化过程会使纸张酸度增大,使用弱碱... 本研究对竹纸、构皮纸等古籍修复常用手工纸进行紫外光、干热、湿热等条件组合的人工加速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老化与150℃干热老化组合使用可使实验纸样在300 h内显著变色,接近古籍书叶颜色。老化过程会使纸张酸度增大,使用弱碱性饮用水浸泡可使酸度降低至近中性。与颜色近似的古籍书叶相比,实验纸样的纤维保存状态可能更好,但某些情况如古籍书叶污染而变深色时,同色实验纸样纤维保存状态可能更差。老化实验纸张在光、热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好于传统染色纸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纸张 老化 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古籍修复用纸伸缩性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喻融 沈喆韡 +1 位作者 邢伟琪 刘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补纸选配是古籍修复中的重要环节,但其伸缩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古籍修复补纸均为传统手工抄制,浸水后强度较低。按现行国家标准浸湿法检测补纸伸缩性时易产生撕裂、变形等问题,适用性较差。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古籍修复补纸的伸缩性检测... 补纸选配是古籍修复中的重要环节,但其伸缩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古籍修复补纸均为传统手工抄制,浸水后强度较低。按现行国家标准浸湿法检测补纸伸缩性时易产生撕裂、变形等问题,适用性较差。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古籍修复补纸的伸缩性检测方法——喷润法。利用水分检测仪对补纸相对含水量进行测定,从测量时间和可操作性的角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十余种常用补纸的伸缩性检测结果发现,喷润法与浸湿法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后探讨了古籍书叶伸缩性检测的适用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建议在修复前分析古籍书叶与补纸的伸缩性匹配度。喷润法有效避免了补纸浸湿后的拉伸变形或破裂,既适用于古籍修复补纸,也适用于古籍书叶的无损检测,可为古籍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用纸 伸缩性 喷润法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质古籍文献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
6
作者 高定国 李婧怡 索朗曲珍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敦煌藏文文献是研究唐代吐蕃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目前在敦煌藏文文献数字化研究方面,由于文献年代久远、书写载体低劣、保存条件差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文档图像背景杂乱、文字模糊并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文本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敦煌藏文文献是研究唐代吐蕃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目前在敦煌藏文文献数字化研究方面,由于文献年代久远、书写载体低劣、保存条件差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文档图像背景杂乱、文字模糊并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文本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了研究低质古籍文献图像的预处理对文字识别的影响,文章以古籍文献图像质量极差的敦煌藏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对数变换、伽马变换、中值滤波变换、高斯滤波处理和PS人工批处理等传统方法,及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和自定义阈值的二值化、基于神经网络ViT的图像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对比实验表明,低质古籍图像预处理对文字识别率提升影响不大,但高斯滤波处理、自定义阈值的图像二值化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数据增强对识别率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敦煌文献 低质文档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通鉴纪事本末》纸墨材料的科学研究
7
作者 杨琴 刘剑辉 +4 位作者 丁莉 成小林 吴娜 白雪松 孙碧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6,共9页
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刻本《通鉴纪事本末》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大幅面微区XRF成像(MA-XRF)、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 Arrow-GC/... 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刻本《通鉴纪事本末》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大幅面微区XRF成像(MA-XRF)、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 Arrow-GC/MS)研究了古籍纸张的无机元素、化学结构、印刷墨迹成分、挥发性有机物组成等。结果表明,古籍纸张的无机元素主要为Ca、S、K,并在潮线处富集;墨迹颜料为松烟墨;护页纸张保存状况较好,无明显氧化。对纸张挥发性有机物的非靶筛查共筛选出58种化合物,其中既包含了纸张的老化产物,也包括使用和历史保存过程中吸附的物质,这些物质共同构成了古籍的“旧书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墨迹 纸质文物保存 纸张挥发性有机物 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在丧袭爵”制到“服阕袭爵”制——汉唐间丧服礼制与袭封时间的互动
8
作者 杨雅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9,217,共17页
封爵制是中国古代重要典制之一,可以世袭是其本质属性。汉唐间,丧服礼制与袭封时间的双向影响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在丧袭爵”制到“服阕袭爵”制。汉魏王朝实行前者,西晋改行后者。前者典出《尚书·顾命》,既是对周制的继承,也有汉... 封爵制是中国古代重要典制之一,可以世袭是其本质属性。汉唐间,丧服礼制与袭封时间的双向影响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在丧袭爵”制到“服阕袭爵”制。汉魏王朝实行前者,西晋改行后者。前者典出《尚书·顾命》,既是对周制的继承,也有汉代政局影响的因素。此制有利于确保政治权力的顺利交接,是广泛行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但这一礼制场合,既是嗣君为前代封君服丧的场所,又是王朝举行袭封礼之时,故须直面凶嘉两种异质的礼仪在程序、服制、仪节方面的明显冲突,无法兼顾孝道与尊君两重原则,违背了“凶服不入公门”的礼学原则,面临“亲亲”与“尊尊”以及“公”与“私”的矛盾。后者是后起的三年丧制渐受尊崇并逐渐影响袭封的结果,爵制与政事的日益疏离,是此制被稳定践行的有利因素。对“周礼”顶礼膜拜的西晋王朝,反而选择了后起的“服阕袭爵”制,表明朝廷、士大夫对古礼的态度非常复杂,并非单纯地尊崇古礼、裁汰他说。经由汉晋时期经学和礼制的长期发展,礼学家对不同类型的礼仪等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礼制建设的因革,是礼学、礼制自身蕴含的学理与实用性碰撞的结果,亦是经典诠释、故事、学术思想、现实需要、权力格局等多股驱动力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封 丧服 “在丧袭爵” “服阕袭爵” 古礼复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修复用纸谈 被引量:40
9
作者 张平 田周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了解决古籍修复纸张短缺问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启动了古籍修复用纸定制工作。此次定制纸张以古纸为样本,在古代造纸原产地选择生产厂家,采用石灰沤浆,日光漂白等传统手工纸生产工艺生产。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生产出了多种规格的... 为了解决古籍修复纸张短缺问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启动了古籍修复用纸定制工作。此次定制纸张以古纸为样本,在古代造纸原产地选择生产厂家,采用石灰沤浆,日光漂白等传统手工纸生产工艺生产。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生产出了多种规格的竹纸、皮纸和宣纸。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质量要求。对古纸的种类、修复用纸分类和质量要求进行了阐述、对传统和现代手工造纸工艺利弊进行了比较,检测数据证明了定制古籍修复用纸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修复用纸 质量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修复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峥 甄昕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古籍具有鲜明特点,是我国古籍资源中的奇葩。由于自然和非自然的原因,许多民族古籍在流传过程中遭到损坏。因此,对这些古籍的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传统修复技术是在对汉文古籍的修复...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古籍具有鲜明特点,是我国古籍资源中的奇葩。由于自然和非自然的原因,许多民族古籍在流传过程中遭到损坏。因此,对这些古籍的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传统修复技术是在对汉文古籍的修复过程中总结的,但却不能完全应用于少数民族古籍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 特点 修复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字文献切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倪恩志 蒋旻隽 周昌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期29-33,38,共6页
针对古代汉字文档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古文档的列切分方法和字切分方法。提出的列切分方法直接对文档的笔画投影进行分析,采用一种基于分层投影过滤和变长间隙阈值的递归切分算法。该算法在列间隔较小、列与格线存在粘连、文档具有一定... 针对古代汉字文档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古文档的列切分方法和字切分方法。提出的列切分方法直接对文档的笔画投影进行分析,采用一种基于分层投影过滤和变长间隙阈值的递归切分算法。该算法在列间隔较小、列与格线存在粘连、文档具有一定程度的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抽取出列,尤其对短列的切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提出的字切分方法分为两步,进行粗切分确定大致的切分位置,采用基于连通域分析与粘连点判断的方法做进一步的细切分。该算法对具有较多粘连和重叠汉字的列,也能较好地切分出完整的单字。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用于古代汉字文档切分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档图像处理 文档切分 古籍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国强 孟祥凤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0-283,共4页
以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整体面貌和基本脉络研究为基点,揭示并讨论了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时序特征,即从秦朝以后,以16世纪中期为界限,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经历了从文献自身保护为主到文献依靠... 以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整体面貌和基本脉络研究为基点,揭示并讨论了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时序特征,即从秦朝以后,以16世纪中期为界限,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经历了从文献自身保护为主到文献依靠外部条件保护为主的发展过程;二是地域特征,即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因地制宜;三是保护观念特征,即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保护 古籍保护 文献保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现实价值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国强 孟祥凤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61,共5页
我国古代发明了系统化的书籍保护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文章从图书馆建筑、图书防蠹、防霉和装帧修裱等方面综述了近30年来我国关于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文献保护 古籍保护 古籍防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中文古籍《四库全书》自动版面分析系统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哲 马少平 夏莹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0,共7页
《四库全书》是中文古籍的经典和代表。对《四库全书》的整理 ,可以为其它古籍的整理积累和提供经验。本系统属于《四库全书》电子版专用OCR系统的预处理配套系统 ,主要功能是对《四库全书》的页面图象进行分析和理解 ,分离图象中的汉... 《四库全书》是中文古籍的经典和代表。对《四库全书》的整理 ,可以为其它古籍的整理积累和提供经验。本系统属于《四库全书》电子版专用OCR系统的预处理配套系统 ,主要功能是对《四库全书》的页面图象进行分析和理解 ,分离图象中的汉字用于识别和统计 ,获取版面结构以便于重编和出版。《四库全书》属于手写木版印刷 ,版面有一定规范 ,但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图象质量和字体大小有差异 ,版面分析的难度很大。本系统采用了自顶向下方法与自底向上方法相结合、自动处理与人工修正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从实用情况看 ,本系统已经能够自动采用相应算法 ,处理多种规范和准规范的版面 ,并提供方便的人工辅助纠错功能 ,保障了预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也为识别系统的学习建库和识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版面分析 汉字识别 O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纸古籍复制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俐霞 罗世永 许文才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15-118,共4页
宣纸古籍的复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从宣纸古籍的仿真复制出发,介绍了宣纸与中国古书画的渊源;系统分析比较了数码喷墨、木版水印、珂罗版复制、丝网印刷等当前宣纸古籍复制主流技术;并综述了宣纸古籍复制做旧方法,讨论了国内... 宣纸古籍的复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从宣纸古籍的仿真复制出发,介绍了宣纸与中国古书画的渊源;系统分析比较了数码喷墨、木版水印、珂罗版复制、丝网印刷等当前宣纸古籍复制主流技术;并综述了宣纸古籍复制做旧方法,讨论了国内外古籍复制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纸 古籍复制 丝网印刷 木板水印 珂罗版 数码喷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发社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122,170,共3页
随着文献信息载体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古籍也必须以新的载体形态取代传统的文献介质。文章就古籍数字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文献 古籍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古籍数字化基本理论问题刍议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明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100,共4页
对诸如什么是古籍数字化、什么样的古籍适合数字化、由谁来实现古籍数字化,以及如何实现古籍数字化 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文献数字化 古籍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整理学术传统对现代图书馆学的参照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明杰 樊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为促进现代图书馆学与传统文献学的融合,文章总结我国古代文献整理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学术传统,并从文献整理的方法、路径、目标三个层次剖析古代文献整理学术传统的内在逻辑结构。由于古代文献学呈现一定的知识论取向,而随着现代图书馆... 为促进现代图书馆学与传统文献学的融合,文章总结我国古代文献整理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学术传统,并从文献整理的方法、路径、目标三个层次剖析古代文献整理学术传统的内在逻辑结构。由于古代文献学呈现一定的知识论取向,而随着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向"知识域"的转变,古代文献学和现代图书馆学在知识的层面上找到了融合点。基于此,深入探讨古代文献整理学术传统对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古籍数字化的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 学术传统 图书馆学 文献学史 古籍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造纸角度浅谈古籍保护与修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樊慧明 郭鸣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65,共5页
古籍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物质文明的重要记载载体。古籍纸张饱受老化、酸化、氧化等影响,亟需适当的古籍保护与修复。文章分析了酸化、氧化、腐蚀、光化学氧化及造纸工艺等诱因对古籍的影响,探究了古籍纸张老化的机理。从古籍的修复方面,... 古籍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物质文明的重要记载载体。古籍纸张饱受老化、酸化、氧化等影响,亟需适当的古籍保护与修复。文章分析了酸化、氧化、腐蚀、光化学氧化及造纸工艺等诱因对古籍的影响,探究了古籍纸张老化的机理。从古籍的修复方面,列举了国内外先进的古籍保护与修复技术,主要包括脱酸与增强加固技术等,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从造纸角度分析了古籍保护与修复的要点,在有效脱酸增强的同时还需注重书籍的保存,如研制书籍专用纸等,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好我国物质文明,使其延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造纸 保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建设的基本方向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国强 孟祥凤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98,共6页
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建设近百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逻辑的严谨性、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对辨伪客体的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文章以疑古派和出土文献派文献辨伪方法为例,总结现当代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分析中国文献辨伪方法的成就和局... 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建设近百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逻辑的严谨性、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对辨伪客体的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文章以疑古派和出土文献派文献辨伪方法为例,总结现当代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分析中国文献辨伪方法的成就和局限,提出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建设的基本思路,勾勒中国文献辨伪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辨伪方法 文献辨伪 古籍辨伪 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