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9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fractur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 case study of Lower Ordovician mid-assemblage Formations in central Ordos Basi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ZHAO Zi-long ZHAO Jing-zhou +2 位作者 REN Hai-jiao LI Jun WU Wei-t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766-2784,共19页
The lower Ordovician mid-assemblage Formations in the central Ordos Basin of China host prolific gas resources,and most hydrocarbon reserves are stored in naturally-fractured reservoirs.Thus,fracture pathway systems m... The lower Ordovician mid-assemblage Formations in the central Ordos Basin of China host prolific gas resources,and most hydrocarbon reserves are stored in naturally-fractured reservoirs.Thus,fracture pathway systems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servoir performanc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re-and laboratory-based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ures.Through the developmental degrees,extended scale,output state and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fractu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fracture types:1)nearly vertical fractures,2)oblique fractures,and 3)horizontal fractures.Based 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servoir space,the main geologic setting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and the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type 1 is mainly driven by the tectonic formation mechanism,and type 3 and parts of low-angle fractures in type 2 are induced by the diagenetic formation mechanism.While recovered paleopressure for methane-rich aqueous inclusions trapped in fracture-filling c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fracture opening and growth are consistent with gas maturation and charge and such high-angle fractures in type 2 are caused by the compound formation mechanism.The fractures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ay play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ervoir porosity.Furthermore,connected fractures,dissolved pores and cavitie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three-dimensional pore-cave-fracture network pathway systems,with faults serving as the dominant charge pathways of highly pressurized gas in the study area.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rotracted growth of a pervasive fracture system is not only the consequence of various formation mechanisms but also intrinsic to quasi-continuous accumulation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quasi-continuous accumulation Ordovician mid-assemblage formations Ordos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Elements Flow
2
作者 Chang Ye Jin Tianl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5-290,共6页
Fromthe enterprise,individual and government,which are the three main economic behavior subject,this paper analysis factors impact of flow behavior main bod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constraint functio... Fromthe enterprise,individual and government,which are the three main economic behavior subject,this paper analysis factors impact of flow behavior main bod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constraint func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behavior equation,and then summarizes their effec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to build fromexogenous shocks to the endogenous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clarify elements flow affect the running mechanism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发展 流动行为 运行机制 经济决策 行为主体 目标函数 约束函数 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3
作者 Zhao Bingzhen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mode and the new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presented tha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utting technology and fully use ...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mode and the new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cutting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presented tha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utting technology and fully use the good-quality technical resource of cutting tool have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construction of powerfu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切割 技术发展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4
作者 Lin Xiaowe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6-270,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is the underlying cause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to promote eco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is the underlying cause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the startup mechanism of Constitution am endment,and the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s the basic wa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challenge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calling for th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so as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启动机制 经济学分析 体制 持续稳定发展 制度经济学 中国经济 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New and Modern form of Historical Resultant Theory
5
作者 Pan Dand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5-279,共5页
The Historical Resultant Theory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re consistent in essence,with the former serving a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latter,and the latter being the new and modern form of... The Historical Resultant Theory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re consistent in essence,with the former serving a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latter,and the latter being the new and modern form of the former.Thorough analysis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theories contributes a lot to promoting China's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and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历史 马克思主义 形态 哲学基础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f problem processing mechanism in new collabora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ZHANG Ming ZHU Jianjun WANG He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期136-150,共15页
This paper analyzes a problem processing mechanism in a new collaboration system between the main manufacturer and the supplier in the"main manufacturer-supplier"mode,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ol... This paper analyzes a problem processing mechanism in a new collaboration system between the main manufacturer and the supplier in the"main manufacturer-supplier"mode,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of the complex product.This paper adopts the collaboration theory,the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where one upstream supplier and one downstream manufacturer must process an unpredicted problem without any advance contract in common.Results show that both players'decision-makings are in som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itial state,income impact coefficients,and dealing cost.It is worth noting that only the initial state influences the final decision,while income impact coefficients and dealing cost just influence the decision process.This paper show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manufacturer and supplier in a new collaboration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s dedicated to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n reducing risks of processing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unpredicted problem problem processing mechanism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sential Factor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7
作者 WANG H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2期83-90,共8页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green agriculture, including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en material energy input, appli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gr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green agriculture, including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en material energy input, appli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gr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green behavior of worker, green policy regulations guarantee, fund support, supply and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agriculture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concept of green agriculture, structural mechanism and function. And finally existing problems in present green agriculture and five suggestions of gree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nment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agriculture constituent elements structural mechan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proteome profile of immature rat ovary during primordial follicle assembly and development 被引量:3
8
作者 Wang, N. L. Zhang, P. +9 位作者 Guo, X. J. Xie, J. Huo, R. Wang, F. Q. Chen, L. Shen, J. Zhou, Z. M. Shi, Q. H. Zhao, B. G. Sha, J. H.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0-1610,共1页
关键词 老鼠 卵巢 未成熟 滤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碳、水、环”约束下的煤炭减损开采地质保障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双明 李识博 +6 位作者 孙强 侯恩科 耿济世 师庆民 王生全 周书涛 郑鑫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制约,煤炭开发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兜底保障。当前,煤炭开发中,碳排放增加、水资源损害和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等是制约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碳、水、环”三重约束难题,如何协调煤炭资源的安全开...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制约,煤炭开发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兜底保障。当前,煤炭开发中,碳排放增加、水资源损害和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等是制约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碳、水、环”三重约束难题,如何协调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和绿色开采,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战略需求,成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瓶颈。围绕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演化和多圈层结构响应,提出了破解煤炭安全开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6R”(可恢复“Recover”、可再用“Reuse”、可减损“Reduce”、可再储“Restore”、可循环“Recycle”、可再生“Renewable”)开发理念和煤矿区资源安全、绿色开采和减损地质保障的科学内涵和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包括:明晰煤炭开采地质条件的演化规律,厘清安全开采与绿色开采的关系,建立煤炭安全开采和绿色开采的协调机制,应用地质工程手段保障煤炭安全减损开采和绿色开采,形成煤炭开发、多资源利用、水土保护、生态屏障、土地安全等一体化的全链条调控策略和开发理念;基于安全开采和绿色开采协调的“碳、水、环”约束下煤炭开采区采动影响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功能再利用理念,建立基于煤炭开采区地质结构保护与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的多方位、全时空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剖析减损开采的地质主控因素,提出关键岩层组合关系和隔水封闭层位的动态评价和保护与修复方法,形成基于关键岩层和隔水层损害程度、宏观裂隙形态与地下水导流能力控制的减损开采理论与模式;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地质条件保护、修复、利用→资源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全周期和全链条减损保障研究,通过开采调控、岩层控制、工程防治和修复重构,形成多圈层功能服务的煤矿区地质条件保护和重构技术及理论,打造“碳、水、环”约束下地质条件再利用的煤炭开采区“碳-水-生态-能源”的储蓄库,发展人地和谐和产业可持续开发模式。“碳、水、环”约束下的煤炭减损开采地质保障研究,服务于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地质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煤炭开采区地表生态和谐与地下空间功能利用,形成能源安全牵引、减碳低碳驱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谐下的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全链条开发减损地质保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环”三重约束 多圈层响应 减损机制 煤炭开采地质保障 全链条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理论阐释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向阳 徐从才 汪洁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待完善;数字金融强化风险识别,“数据孤岛”待突破;数字金融应用较为广泛,法治化建设亟须完善。在基于效率、新发展理念、产业特点视角阐释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文章从创新动力、主体动力、支撑动力、信用动力四个维度探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丰富多元的流通业态模式、更具活力的流通市场主体、更强健的流通承载能力、更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力能够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基础 理论阐释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播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宜涛 施彬彬 +3 位作者 王传奇 廖庆喜 武安阳 欧耀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6,共15页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是解决南方地区冬闲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内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目前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仍处于“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是解决南方地区冬闲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内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目前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仍处于“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用”状态。该文从生产区划、应用场景、技术装备3个方面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通过梳理油菜和小麦典型生产场景与实际应用机具之间的矛盾,明确了湿黏稻茬土壤、复杂丘坡地形、油菜和小麦种植农艺要求、区域经济落后、经营主体倾向和技术市场空缺等是影响南方丘陵山地各油麦产区机械化播种发展水平不充分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现阶段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南方丘陵山地油麦机械化播种的技术卡点和装备发展需求,提出了研发适应南方丘陵山地黏重湿烂土壤条件、丘坡地形和小地块播种的智能化油麦兼用联合直播机是提高油麦机播水平的装备基础,并明确黏重与湿烂土壤种床整备、丘陵山地起伏地表播深控制、油麦兼用精量排种、智能化播种控制等关键技术是研究重点。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山地 油菜 小麦 机械化播种 发展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惠芳 朱喆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共12页
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首发活动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市场体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全面提升。首发经济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兴经济形态... 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首发活动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市场体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全面提升。首发经济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兴经济形态,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当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还有利于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通过对首发经济内涵与特征、现状与政策的梳理,阐明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从发展机制看,创新驱动机制、产业升级引领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是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机制。其中,创新驱动机制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贯穿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与消费体验创新、品牌建设与海外拓展模式创新,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产业升级引领机制基于产业结构理论,通过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零售布局与服务体验,提升生产效率与产业链协同,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需求拉动机制基于竞争优势理论,作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素,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实现“产品创新—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从实现路径看,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条路径为:强化创新驱动,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首发经济聚合体;因地制宜,打造首发经济差异化发展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首发经济国际市场。这五条实现路径相互交织与协同作用,共同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经济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理论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继平 陶媛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形成职教本科专业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专业 高质量发展 升格机制 转设机制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惕 闵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普遍适用性、可定制等技术特征与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体育教师数字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教育公平发展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师的高阶思维培养、教研工作、体育教学场景预演、自主学习成效评价以及自主发展计划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数字伦理、价值偏见、虚假信息生成等应用风险。据此,提出应用策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合规性和适用性;提升智能工具研发水平,搭建本土专用的体育教师自主教育模型;完善教师智能化培训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互动机制 应用场景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同立法的制度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封丽霞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法治路径,区域协同立法对于推动地方立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制度功能与深远意义。实践中,区域协同立法亦面临诸多合作难题和功能实现困境。这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的不平等使... 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法治路径,区域协同立法对于推动地方立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制度功能与深远意义。实践中,区域协同立法亦面临诸多合作难题和功能实现困境。这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立法共识难以达成,整体主义的区域立法与局部主义的地方保护之间的冲突难以调和,区域内部促成协同立法的内在驱动力严重不足。为进一步激发区域协同立法的内在动力、达成各方协同立法的意愿,务必确立公平公正、协商一致、互利共赢的立法理念和原则,激发地方立法机关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中央立法机关的顶层设计和统一指导作用,并以健全的区域协同立法制度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区域协同立法各项功能更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同立法 立法共识 合作意愿 立法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于山东省蒙阴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淼 郭红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地调查,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其成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的特殊安排能够发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产业组织过程中与村集体产生紧密的利益联结,使村集体能够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获得收益,发挥着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的作用。研究还发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作用不能脱离产业而独立存在,精准培育产业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据此,建议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可选模式,结合村庄的产业基础、集体资产与群众意愿等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运行机制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逆行与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国友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美国由于对原有的全球化利益分配不满试图重塑全球化的发展路径,导致贸易、投资和治理等领域的去全球化,新型全球化因而出现、进而勃兴。与传统全球化不同,新型全球化的动力正逐渐从美国转向全球南方国家,其模式也从“美元-制成品”模... 美国由于对原有的全球化利益分配不满试图重塑全球化的发展路径,导致贸易、投资和治理等领域的去全球化,新型全球化因而出现、进而勃兴。与传统全球化不同,新型全球化的动力正逐渐从美国转向全球南方国家,其模式也从“美元-制成品”模式转向“制成品-资源”模式,治理机制则从传统多边机制转向新型多边机制。美国政府打击和遏制新型全球化的政策可以总结为给全球南方国家打入关税“楔子”、抽掉科技“梯子”和强加美元“票子”。新型全球化的推动者需解决包容度、公共产品供给和大国协调等关键问题,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经济全球化 传统全球化 多边机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双向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德生 杨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202,203,共12页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既是推动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通过双向驱动机制实现技术、人力与资源的协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人才储备力和资源均衡力,进而推动高质量与均衡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一是...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既是推动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通过双向驱动机制实现技术、人力与资源的协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人才储备力和资源均衡力,进而推动高质量与均衡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一是与产业部门的双向驱动,形成“技术提升-需求反馈”的正向循环以助力产业发展;二是与劳动者的双向驱动,塑造“技能供给-诉求倒逼”的培育链条以提升人力资本;三是与政府部门的双向驱动,构建“发展弥补-政策引导”的协同机制以推动发展性资源均衡。然而,当前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面临与产业融合断裂、与劳动者需求脱耦、与政府协同缺位的驱动梗阻。因此,职业教育应构建产教深度共同体、建立需求导向的教育生态体系、完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突破结构性梗阻,推动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系统性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双向驱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如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郁 李竞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7,共21页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著的差异,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经济型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分别通过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提高城市间居民收入差异的中介机制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也有显著区别,人口规模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在公共服务供给作用机制中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普遍,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和普遍,而经济型公共服务的影响仅限于经济高增速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未形成。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针对中小城市,应全面加大各种类型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而流动人口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则应更大力度地推动户籍政策改革,使得流动人口获得更多的公共福利,以更有效地发挥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 作用机制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20
作者 吴珍汉 季长军 +4 位作者 王涛 刘志伟 赵珍 王茜 陈云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7-1477,共11页
综合野外观测、二维地震与油气钻探等资料,分析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理。北羌塘凹陷南部胜利河及邻区侏罗纪发育厚达3600 m海相沉积,形成了优质海相烃源岩、不同类型储层及优质盖层,但侏罗系海相烃源... 综合野外观测、二维地震与油气钻探等资料,分析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理。北羌塘凹陷南部胜利河及邻区侏罗纪发育厚达3600 m海相沉积,形成了优质海相烃源岩、不同类型储层及优质盖层,但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因埋深不足白垩纪长期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状态。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导致羌中隆起北侧形成规模较大的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由北西西—近东西走向、自南向北逆冲的叠瓦状断层及古近纪前陆盆地组成;古新世—渐新世逆冲推覆构造增厚及前陆盆地沉积加载,重塑了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及生烃史;下侏罗统雀莫错组烃源岩、中侏罗统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始新世早期先后跨过生烃门限,始新世中期进入生烃高峰。古新世—始新世强烈挤压应力作用于侏罗系布曲组灰岩,形成裂缝灰岩储层,油气充注后成为主力油层。侏罗系海相沉积形成生储盖系统,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改造导致油气成藏,有利于羌塘盆地形成大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 古近纪前陆盆地 油气成藏机理 侏罗系海相沉积 羌塘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