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6月26日于田M_(S)6.4地震震源区震源机制解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6
1
作者 罗钧 左可桢 赵翠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62-2373,共12页
利用国家区域台网23个台P、S波到时资料及区域台网12个宽频带波形数据,对新疆于田地区2008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8日期间的地震展开重定位.对2020年6月26日于田M_(S)6.4主震、M_(S)4.6前震和M_(S)4.5余震展开震源机制解求解.综合震源区... 利用国家区域台网23个台P、S波到时资料及区域台网12个宽频带波形数据,对新疆于田地区2008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8日期间的地震展开重定位.对2020年6月26日于田M_(S)6.4主震、M_(S)4.6前震和M_(S)4.5余震展开震源机制解求解.综合震源区历史震源机制解对于田地区地震活动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6.26于田地震的发震断裂是阿尔金断裂带西段SN向正断层活动系统中一条位于琼木孜塔格峰以东山麓地带的NNE走向的拉张型断裂,质心深度6 km,矩震级M_(W)6.1,余震活动尺度小于20 km.M_(S)4.6前震和M_(S)4.5余震的机制解与主震一致,均为正断层性质;(2)除2014年M_(S)7.3地震及其余震表现为左旋走滑活动外,2008年M_(S)7.3、2012年M_(S)6.2以及2020年M_(S)6.4都是位于康西瓦断裂和郭扎措断裂之间正断层地震.这种正断层的存在与地质研究给出的阿尔金断裂西段的康西瓦断裂和郭扎措断裂之间存在一组SN向活动的次级正断层相吻合.阿尔金断裂带以西的地震活动表现出多条近NS向集中展布的地震条带,NS向次级断层活动明显.2008年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段的构造活动以这些次级断层的活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西段 2020年6月26日于田m_(s)6.4地震 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地震活动平静特征参数W_(q)值强震预测模式及其应用
2
作者 黎明晓 王钦军 +4 位作者 卢显 解孟雨 姚琪 薛艳 闫伟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6-690,共15页
以青海、新疆、西藏地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域2010—2020年5.0级以上地震前W_(q)值的时空演化特征,并以2020年新疆于田6.4级和西藏尼玛6.6级地震为实例进行阐述。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地震一般发生在W_(q)值异常扩展时段或... 以青海、新疆、西藏地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域2010—2020年5.0级以上地震前W_(q)值的时空演化特征,并以2020年新疆于田6.4级和西藏尼玛6.6级地震为实例进行阐述。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地震一般发生在W_(q)值异常扩展时段或扩展—减小时段,6.0级以上W_(q)值异常的震例中,约81%发生于异常出现后的9个月内;(2)地震一般位于W_(q)值异常面积扩展区或扩展—减小恢复区附近,近70%的震例发生在W_(q)值异常区内;(3)建立了震级与W_(q)值异常区面积间的正相关统计模型,二者的相关系数(R)为0.85,为预测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地震的强度提供了定量关系。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W_(q)值方法对6.0~6.9级地震的预测效果(W_(q)值异常的地震报准率为61%)优于5.0~5.9级地震(W_(q)值异常的地震报准率为26%),为我国地球物理观测程度较低地区开展强震中短期(-年内)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_(q)值 于田6.4级地震 尼玛6.6级地震 震级定量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