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新时代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建设路径
1
作者 麻彩霞 陆有富 牛海龙 《语文学刊》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开展语言文字咨政研究,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推广基地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各推广基地要紧紧围绕服务铸牢中华民... 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开展语言文字咨政研究,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推广基地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各推广基地要紧紧围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完善科学联动的工作机制,着眼重点领域和人群,提升语言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标志性成果展示平台,加强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并积极打造少数民族大众广泛参与的语言文化平台与品牌,以开创民族地区推广基地建设的新局面,助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审视
2
作者 王宏谋 曹根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原则遵循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从而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原则遵循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从而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能在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明晰融入的前提基础、抓住融入的关键环节、构建融入的保障机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玉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36,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民主理论的逻辑起点,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了“共商国是”的人民代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民主理论的逻辑起点,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了“共商国是”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建共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奋斗”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事务治理各领域“互助合作”的重要制度组成的“四位一体”民主制度体系,有力地将国家、民族、人民熔铸为整体的国民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新时代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应立足国家整体的国民共同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贯穿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到监督的全过程民主实践,最大限度激发各族人民参与到民族事务治理之中,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引领与历史自觉 被引量:30
4
作者 申国卿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0-77,共8页
以“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为导向,以入选人类“非遗”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太极拳为主线,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特色引领和历史自觉视角对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渊薮、逻辑起点、学理内涵、价值意义、创新路径等进行论述。研究认为... 以“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为导向,以入选人类“非遗”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太极拳为主线,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特色引领和历史自觉视角对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渊薮、逻辑起点、学理内涵、价值意义、创新路径等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课程思政为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时代启迪;中华文化和谐特质构成太极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太极拳课程思政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起点的遵循与认同,也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平台演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案例,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契机审视传统武术文化百年演进历史自觉,以“大历史观”为视域打造新时代太极拳课程思政特色品牌,须注重以青年学子为中心实现文化共情,以太极推手为载体培养“君子之争”,以社会实践促进健康与生命教育,以双语教学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跨界融合实现团队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太极拳 课程思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是OV型和VO型的混合语吗?
5
作者 吴桐 吴长安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共11页
汉民族对表达和为表达所造的备用件(即词的相对固定的组合结构)分别采取了VO和OV手段以显示二者的差别。这是汉语的标记方式,也是汉语显示二者区别的广义形态手段。本文对短语和词组重新进行了定义,把表达中有机截取的句内语言片段叫短... 汉民族对表达和为表达所造的备用件(即词的相对固定的组合结构)分别采取了VO和OV手段以显示二者的差别。这是汉语的标记方式,也是汉语显示二者区别的广义形态手段。本文对短语和词组重新进行了定义,把表达中有机截取的句内语言片段叫短语,把词与词先行组合作为表达的备用件结构叫词组,二者显现了语序的不同。当然,在具体的表达中,汉语呈现了复杂的面貌,如双音节的VO游离在词、语之间,抽象化了或者经过重新分析的VO能固定下来,主谓关系也能模仿OV手段造词等。汉语虽然在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语序手段,但在表达这个层次上,VO语序是基本的、常规的样态。相关文献所提出的15条蕴涵共性原则,只能做参考,不能做标准,很多语言都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族 VO和OV意识 汉语语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时期宋夏陕西沿边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探析
6
作者 余猛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0-84,90,共6页
北宋一朝,宋夏陕西沿边地区作为宋夏疆界的摆动区域,形成了农牧交错的经济格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域物产差异使得当地各族人民在生产上互助,经贸上互补,国家治理作为外部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内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 北宋一朝,宋夏陕西沿边地区作为宋夏疆界的摆动区域,形成了农牧交错的经济格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域物产差异使得当地各族人民在生产上互助,经贸上互补,国家治理作为外部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内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在战时社会这一面向之外,宋夏陕西沿边各族人民之间还存在交往交流交融并相互借鉴的另一历史面向,这为当下陕北多民族聚集区从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和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宋夏陕西沿边各族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