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数字经济的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研究:经验测算与形成机制
1
作者 朱于珂 宋依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4,共15页
将数字经济纳入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框架,对于精准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宏观环境下的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选取传统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纳入数字经济这一宏观经济要素,利用... 将数字经济纳入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框架,对于精准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宏观环境下的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选取传统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纳入数字经济这一宏观经济要素,利用2013—2021年中国277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改进的能源需求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数字经济下的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诱发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将数字经济纳入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框架后,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居于37%~98.4%之间,均值为56.2%,表明数字经济下城市的实际能源节约量仅为预期的40%左右。同时,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呈周期性波动与“内陆向沿海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更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存在显著的促增作用。数字经济将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提升能源效率,并推动经济增长,通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产出效应”增加能源消费需求,进而诱发并扩大城市能源回弹效应,同时政府研发支出与自然资源禀赋亦显著扩大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回弹效应的正向作用。本文为精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情景下的城市能源回弹效应提供了方法借鉴,并为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进而有效抑制中国城市能源回弹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回弹效应 数字经济 随机前沿模型 时空演变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工业细分行业碳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峰 徐俊 +2 位作者 甘超 李若男 赵晓丽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由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国内经济发展高地,同时也是高碳排放区域。研究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碳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这一地区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国其他地区未来低碳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 由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国内经济发展高地,同时也是高碳排放区域。研究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碳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这一地区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国其他地区未来低碳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对2014至2019年三省一市37个行业进行了碳效率测算,并对各地区工业碳效率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方法对碳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最后,应用不同生产函数形式和去极端值的方式验证了本模型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高碳效率行业存在明显差异,且主要受行业专业化程度以及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国有资产占比对碳效率的影响在安徽省显著。此外,提高专业化程度是持续推动碳效率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因素,环境规制能快速推动部分行业提高碳效率,但是无法推动地区工业碳效率的长期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碳效率 工业细分行业 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研发效率动态演进的背后:市场化改革的力量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修德 彭玉莲 +1 位作者 吴小节 秦全德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本文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层面的研发数据,综合运用生产要素产出弹性模型和格林(2005)提出的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研发效率动态演进的实际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析国有经济和行业保... 本文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层面的研发数据,综合运用生产要素产出弹性模型和格林(2005)提出的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研发效率动态演进的实际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析国有经济和行业保护政策在市场化改革塑造企业研发效率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产业维度的核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研发效率大约偏离最优效率37%~44%,但其在市场化进程中表现出稳步提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发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分别从1999年的0.403和0.523(0.490)提高到2011年的0.713和0.766(0.755)。更为重要的是,经验证据表明市场化改革确实是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效率持续动态增进的背后驱动力量;但国有经济和行业保护政策显著抑制了市场力量对企业研发效率塑造能力的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市场化改革在国有经济和保护性行业中不仅无法起到提升研发效率的作用,反而还可能具有损害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研发效率 动态演进 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文群 牛冲槐 杨春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5-150,共6页
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中、本科和研究生人力资本增加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作用越大,... 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稳定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中、本科和研究生人力资本增加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作用越大,但大专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效率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教育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稳定性也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提高人力资本的创新效应,在东、中和西部存在显著异质性。最后提出,可通过增加义务教育年限、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优化人力资本教育结构,提高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比重;加大R&D资源投入,形成人才和资金的有效匹配等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 人力资本 创新效应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物流业的技术效率评价——基于生产前沿模型和β收敛的实证 被引量:16
5
作者 倪超军 李俊凤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过程。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供给侧改革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作用。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过程。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供给侧改革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作用。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的技术生产前沿可改进区间来估计供给侧改革在物流业的作用空间。研究发现:物流技术效率逐年增长,但近年出现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的物流技术效率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β收敛分析结果显示:物流技术效率存在条件收敛,重点应从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以及物流专业化程度3个方面开展物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物流业 生产前沿 Β收敛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孙焱林 温湖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3,共8页
准确衡量和判断真实的产能过剩程度及其成因是科学化解产能过剩的前提。本文利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1980—2014年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考察产能过剩的成因。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我国制造... 准确衡量和判断真实的产能过剩程度及其成因是科学化解产能过剩的前提。本文利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1980—2014年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考察产能过剩的成因。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表现为一般性、局部性和周期性;近几年的产能过剩呈现出复杂性、全局性甚至长期性特征,并且有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蔓延的趋势。三个层次的因素共同推动制造业产能过剩,而研发创新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的机制尚未奏效,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出现"久治不愈"现象。矫正体制性扭曲、刺激企业供给创新和激发企业有效投资,是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随机前沿方法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效率与银行特许权价值——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琪 傅强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采用个体效应随机前沿模型估计2003~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化,测算广义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分析它们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样本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技术效率达0.95,呈逐... 采用个体效应随机前沿模型估计2003~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化,测算广义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分析它们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样本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技术效率达0.95,呈逐年改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4.14%,其原因首先是技术进步,其次是技术效率的改善和规模效率的提升。(2)银行的经营效率越高,将特许经营条件和优势转化为经营效益的能力越强,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越高。(3)银行利用特许权创造价值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资源配置能力和规模化经营能力,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特许权价值 经营效率 个体效应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IPO抑价分解与滞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志强 赵美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建得到GARCH(1,1)是IPO首日抑价率的最优拟合,证实了新股抑价滞后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根据新股发行改革时间点划分样本区间,得到了滞后性逐渐减弱的实证结论,这对IPO发行制度向市场化的注册制改革方向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抑价 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滞后效应 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效率测算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兆洲 朱丰毅 黎中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0-85,共6页
文章通过引入效率方程、个体固定效应以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固定效应空间滞后随机前沿模型(FE-SAR SFM),运用该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研发... 文章通过引入效率方程、个体固定效应以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固定效应空间滞后随机前沿模型(FE-SAR SFM),运用该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研发活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2)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研发活动的规模报酬不变;(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创新效率空间分布与专利授权数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专利研发中的资源配置存在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效应 空间滞后 随机前沿模型 创新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还是要素积累效应——基于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8,共9页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远高于资本投入,各省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资本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强于资本要素积累效应;由于资本和中间投入一阶系数显著时变上升,资本和中间投入的技术进步偏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来源,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积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口聚集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开明 洪真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62,共12页
为识别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对空气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利用2004—2018年25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Landscan全球人口动态统计数据、DMSP和Flint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城市人口聚集度影响空气污染的集聚效应、... 为识别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对空气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利用2004—2018年25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Landscan全球人口动态统计数据、DMSP和Flint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城市人口聚集度影响空气污染的集聚效应、蔓延效应及净效应。结果表明:(1)2005-2018年中国城市人口聚集度变动对空气污染造成的集聚效应略强于蔓延效应,集聚效应使城市空气污染水平降低26.67%,蔓延效应使环境污染水平上升24.66%,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城市实际空气污染水平比“污染边界”低2.01%。(2)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度提高,集聚效应不断增强,蔓延效应则逐渐减弱,两种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反向联动性;城市人口聚集度跨越门槛值后,集聚效应超过蔓延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空气污染的综合影响由“加重污染”转变为“减轻污染”,总体上城市人口聚集度提高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3)不同聚集类型城市的人口聚集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松散型和中低聚集型城市的蔓延效应仍占主导地位,高聚集型和聚合型城市的集聚效应发挥主导作用。(4)城市人口聚集度影响空气污染的净效应均值在不同年份变动不大,但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东部城市的净效应均值为正,而中部和西部城市的净效应均值为负。上述结论对于开展城市人口与空间管理具有启示意义,应从推动人口集聚、防止城市蔓延、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城市人口聚集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聚集度 空气污染 集聚效应 蔓延效应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阈值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科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71-1680,共10页
利用中国1995~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有效劳动力、有效资本存量和能源为投入变量,各地GDP为产出变量,考虑技术俱乐部的异质性,以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阈值变量,应用阈值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 利用中国1995~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有效劳动力、有效资本存量和能源为投入变量,各地GDP为产出变量,考虑技术俱乐部的异质性,以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阈值变量,应用阈值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各地的经济增长存在3个技术俱乐部,且产业结构逾合理,其全要素能源效率值逾高;对外贸易、"国退民进"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和以降低碳强度为目标的环境污染治理均有助于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全要素能源效率 阈值效应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研究——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泽勇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9,共9页
在询价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询价对象及投资者等多方共同决定。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考虑IPO定价过程中的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 在询价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询价对象及投资者等多方共同决定。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考虑IPO定价过程中的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过程中存在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但折价效应大于溢价效应,即创业板IPO整体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为6.58%,折价幅度较小,表明国内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较高;且平均折价水平呈下降趋势,即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定价 创业板 折价效应 溢价效应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空间溢出效应——基于31个省市区2000—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莉 张文爱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7,共9页
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2000—2014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采用动态SAR模型分析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TFP整体上不断增长,但近... 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市区2000—2014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采用动态SAR模型分析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TFP整体上不断增长,但近年来增速趋于下降;农业TFP存在显著的动态效应,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惯性;农业TFP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地区的农业TFP增长相互促进;劳动和资本投入不仅直接促进本地区的农业TFP增长,也间接促进邻近地区的农业TFP增长。为此,需要从加强农业投入、区域合作、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农业TFP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效应,有效促进各地区农业TFP的持续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分析(SFA) 动态SAR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动态效应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物流系统中面向合作的航运环节生态效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丽 真虹 +1 位作者 高洁 徐凯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00,共5页
面对当今社会人类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航运业必须要充分思考应如何提升其生态效用。认为应将航运企业作为节点放入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并将与其合作企业和货主的联系充分考虑在其中,才能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效用。通... 面对当今社会人类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航运业必须要充分思考应如何提升其生态效用。认为应将航运企业作为节点放入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并将与其合作企业和货主的联系充分考虑在其中,才能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效用。通过对生态物流定量的随机前沿模型加以数学描述,得到了新的内涵,利用"投入-产出"模式分析航运企业内部及航运企业与其他节点发生联系时的生态效用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该模型可得出影响因素对生态效用的贡献率,经排序,可得到船公司与不同节点合作联系时生态效用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学 生态物流系统 航运 生态效用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成本及其效率分析——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一鹏 胡咏梅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3期3-14,共12页
利用2013—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估算其成本函数,并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属院校的成本效率。结果发现:广东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较为合理,整体上处于规模经济且范围经济的运行阶段;示范校的成本水平普... 利用2013—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估算其成本函数,并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属院校的成本效率。结果发现:广东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较为合理,整体上处于规模经济且范围经济的运行阶段;示范校的成本水平普遍高于非示范校,且后者的成本效率要优于前者;省级、地方、民办3类院校的办学成本依次递减,但成本效率却呈反向趋势。各省市可以借鉴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坚持高职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相协调,努力创建特色院校和特色专业;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的培养规模,努力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财政资金主导,多渠道积极拓宽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来源,同时,也要合理配置办学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达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办学成本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真实的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模型的水银行存水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华坚 王晓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30,255,共5页
针对国内水银行研究的现状,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水银行存水机制中交易参与方的行为特征,获得了有效存水机制的先决条件,得出有效的存水机制极大地依赖于水权市场的有效性,降低信息不对称能提高双方对对方报价的信任程度、存... 针对国内水银行研究的现状,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水银行存水机制中交易参与方的行为特征,获得了有效存水机制的先决条件,得出有效的存水机制极大地依赖于水权市场的有效性,降低信息不对称能提高双方对对方报价的信任程度、存水机制交易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行 存水机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固定效应空间随机前沿模型的贝叶斯估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吴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115,共11页
忽略个体效应和空间效应会严重干扰效率测算,其中忽略个体效应使得技术无效率项发生偏移,忽略空间相关性导致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本文基于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引入了个体效应),引入因变量和双边误差项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适用性... 忽略个体效应和空间效应会严重干扰效率测算,其中忽略个体效应使得技术无效率项发生偏移,忽略空间相关性导致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本文基于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引入了个体效应),引入因变量和双边误差项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适用性更佳的真实固定效应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对模型进行组内变化以消除额外参数,使用贝叶斯方法(需推导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并执行MCMC抽样)估计参数和技术效率。该方法真正克服了额外参数问题,比同类方法直观、简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参数、个体截距项及技术无效率项的估计精度均较高,且增加样本容量,估计精度变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 个体效应 空间效应 贝叶斯估计 后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自贸区内中国农产品出口效应及贸易前景——基于随机模型及细分市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课题组 陈雨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6,共11页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指数分析法,计算出口贸易拓展空间(TS)和农产品进口依赖度(IRCA)两项指标,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预测中国在RCEP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前景,揭示建立RCEP自贸区对中国贸易前景的影响。研究显示,尽管在细分产...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指数分析法,计算出口贸易拓展空间(TS)和农产品进口依赖度(IRCA)两项指标,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预测中国在RCEP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前景,揭示建立RCEP自贸区对中国贸易前景的影响。研究显示,尽管在细分产品市场上有不同的贸易前景,但总体而言,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前景光明;无论是中国经济规模还是其他成员国经济规模,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正向促进;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距离近,便于农产品贸易,且与东盟大多数国家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异较大,在RCEP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贸易拓展空间,RCEP正式生效后将为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战略机遇。中国应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对接,尽快落实RCEP,扩大中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加工类农产品贸易;推动RCEP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融合,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各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共同提升国内农产品产业和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农产品 出口效应 贸易前景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率时空异质性及收敛检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海燕 耿成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1-95,共5页
文章按照发生碳排放合意产出的迭代次数,以及发生碳排放非合意产出设定值时的迭代次数差,进行碳排放产出水平测度差异的整合,并结合固定效应测度了我国各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其收敛特性。结果证实:我国东部区域碳排放变动趋势相对平稳,而... 文章按照发生碳排放合意产出的迭代次数,以及发生碳排放非合意产出设定值时的迭代次数差,进行碳排放产出水平测度差异的整合,并结合固定效应测度了我国各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其收敛特性。结果证实:我国东部区域碳排放变动趋势相对平稳,而中西两大区域的碳排放总体控制并不理想。但在收敛性上,东部、西部区域的碳排放俱乐部收敛特征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各个区域自身在碳排放控制与治理上的基本措施,进而获得不同的碳排放控制效应的俱乐部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随机前沿 固定效应 时空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