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国民性批判 被引量:9
1
作者 秦林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自主性人格的缺失、狭隘自私的小农观念、残酷的暴力情结等三个方面对附着在农民身上的国民精神痼疾展开批判,从而表现出了启蒙主义的立人诉求。政治式写作与立人诉求的交会,革命意识与启蒙话语的并存,使...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自主性人格的缺失、狭隘自私的小农观念、残酷的暴力情结等三个方面对附着在农民身上的国民精神痼疾展开批判,从而表现出了启蒙主义的立人诉求。政治式写作与立人诉求的交会,革命意识与启蒙话语的并存,使作品在意识倾向和主题蕴涵上形成了巨大张力,表现出了复杂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国民性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功能·性别——试论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修辞行为 被引量:5
2
作者 席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7,共8页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由身份意识、性别意识和功能意识等混合而成的复杂性,表征出创作主体“修辞行为”的“暧昧”状态。在丁玲创作“转换”过程中,“身份定位”与“艺术策略”选择之间的矛盾,始终折磨着她。《太》蕴含了丁玲大量...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由身份意识、性别意识和功能意识等混合而成的复杂性,表征出创作主体“修辞行为”的“暧昧”状态。在丁玲创作“转换”过程中,“身份定位”与“艺术策略”选择之间的矛盾,始终折磨着她。《太》蕴含了丁玲大量复杂的精神信息和转换期里“修辞行为”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修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咆哮了的桑干河”——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咆哮了的土地》的模仿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冀 杨洪承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既是丁玲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模仿之作。小说与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在工农大众与知识分子的角色互换、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表现差异、阶级斗争与农民复仇的宏大叙事三方面客观存在历史承袭的模仿行为,一方面标...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既是丁玲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模仿之作。小说与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在工农大众与知识分子的角色互换、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表现差异、阶级斗争与农民复仇的宏大叙事三方面客观存在历史承袭的模仿行为,一方面标志着丁玲文学创作的彻底转型,另一方面是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小说模式化写作的先声,在中国红色经典小说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节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咆哮了的土地》 模仿行为 创作转型 红色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基层中国”——《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本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6,共10页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根据丁玲参加土地改革的实际经历撰写而成,土地改革运动与小说撰写行为都可说是革命再造“基层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小说在对事关农民之“身”的乡村政治经济结构与事关农民之“心”的文化认同结构予以...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根据丁玲参加土地改革的实际经历撰写而成,土地改革运动与小说撰写行为都可说是革命再造“基层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小说在对事关农民之“身”的乡村政治经济结构与事关农民之“心”的文化认同结构予以实录的同时,也对“翻身”“翻心”的具体过程予以了必要的淡化与删除处理。如此本事改写的背后,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造以崇尚平等、劳动、集体为特征的新文化的合理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土地革命 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 丁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中来的人物——《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钱文贵形象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30-233,共4页
不少人认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地主形象钱文贵塑造得非常成功。然而,通过对钱文贵与程仁、黑妮、刘满等人的关系及他的反动言行的分析,发现这个人物是充满矛盾、模糊架空的:他有恶霸之名,却无恶霸之实,只要抽去作者加在他... 不少人认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地主形象钱文贵塑造得非常成功。然而,通过对钱文贵与程仁、黑妮、刘满等人的关系及他的反动言行的分析,发现这个人物是充满矛盾、模糊架空的:他有恶霸之名,却无恶霸之实,只要抽去作者加在他头上的那些评论性的叙述,他的恶霸形象便架了空,作者想表现的和她实际上表现出来的并不一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个人物是作者思想中来的,二是作者的生活积累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钱文贵 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说还休之间——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潜在意蕴
6
作者 樊会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3,共5页
一直被视为纯粹政治化小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其深层还包含着潜在的意蕴。具体有如下几点:通过对土改生活原生态的再现来暗示阶级斗争的残酷;政治语境内继续的批判现实主题;革命风暴中人道主义的关注与同情。小说潜在意蕴的存在正... 一直被视为纯粹政治化小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其深层还包含着潜在的意蕴。具体有如下几点:通过对土改生活原生态的再现来暗示阶级斗争的残酷;政治语境内继续的批判现实主题;革命风暴中人道主义的关注与同情。小说潜在意蕴的存在正是作者在不能自由书写的困境中执著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潜在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