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istorical Leap of Marxism of the New Era in China
1
作者 YUAN Fang-jiang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1-192,共2页
At the beginning ol the report made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behalf ol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l the party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significant political judgment was raised-Socialism... At the beginning ol the report made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behalf ol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l the party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significant political judgment was raised-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This major political judgment has a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lor it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ol China’s development,but also inau-gurates a new historical proc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l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tering the new era mean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l China has realized the third great revolution,and the Chinese n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great leap lrom standing up,becoming well-oll to getting stronger;means that with great vitality,the scientilic socialism in China in twenty-lirst Century has been served as a powerlul support and im-petus to the cause ol socialism in the world;means that the socialist road,theory,system and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an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l human beings by Chinese wisdom and China program.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licance ol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relies on the lact that the Ma-rx doctrine has achieved a new historical leap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Xi Jinping the New Er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整体修订说明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3,共9页
中学时代,历史教育是加强“培根铸魂”的有力手段,是形成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有力手段。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无论是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历史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运行... 中学时代,历史教育是加强“培根铸魂”的有力手段,是形成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有力手段。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无论是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历史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运行的,通史体例就遵循了这一规则。此次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的修订,按照历史时代,把唯物史观、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党史教育以及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初中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感染,赋予其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历史教材 党的二十大精神 培根铸魂 唯物史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探析
3
作者 黄雪丽 迟新蕊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表明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该课的必要性。在融入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表明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该课的必要性。在融入过程中应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主题,以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落脚点,以讲清“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逻辑关系为目标。通过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推进“概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推动“概论”课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举措,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地融入“概论”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概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38,共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价值意义重大。高校要明确“融入目标”、理清“融入思路”、敲定“融入重点”、创新“融入方法”,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融入目标 融入思路 融入重点 融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意志与体育新课标表达: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十九大精神的落实 被引量:19
5
作者 尹志华 汪晓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8,共8页
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着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事权,是国家教育意志体现的关键途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其通过落实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精神,很好地彰显了党和国家有关人... 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着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事权,是国家教育意志体现的关键途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其通过落实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精神,很好地彰显了党和国家有关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阐述了《课程标准(2017年版)》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融入,有利于国家事权和国家意志的真正落实,有利于将党的最新教育方针具体化和细化,有利于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分析十九大报告与《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标准(2017年版)》贯彻十九大精神的8个具体表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关注体育学习的弱势群体,为学生体育学习营造美好环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2017年版)》 十九大精神 健康中国 体育新课标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十八大精神,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论学校体育的价值及实践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谢燕歌 沙金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作为教育内在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作为教育内在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应当紧扣"育人"的实践使命,借助社会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化自身改革,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创新人才培养 十八大精神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被引量:53
7
作者 黄汉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3,共9页
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对新时代党中央总体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之举。以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辉煌成就为研究起点,检视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使命与挑战,探索新时... 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对新时代党中央总体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之举。以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辉煌成就为研究起点,检视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使命与挑战,探索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理路与愿景。研究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重大论断,为新时代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指明政治方向、增添新动能、明确新任务、提供新机遇。通过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健全卓越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实践进路,破解新时代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短板问题。秉承“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发展主轴,建构符合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的一流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模式”,为实现体育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 新时代 体育人才 自主培养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与体育强国建设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家宏 郑国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6,28,共8页
建设体育强国的本质是体育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体育现代化实现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根本方向。研究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遵循现代化理论,分析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概念。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 建设体育强国的本质是体育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体育现代化实现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根本方向。研究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遵循现代化理论,分析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概念。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实践,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宣扬,是软硬条件的与时俱进与更迭,是传播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选择。分析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达成的现实基础,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策略是确立体育强国建设的理念思路、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策略谋划、深化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育事业 “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选择:优先发展学校体育 被引量:44
9
作者 王健 崔耀民 刘玉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6,共9页
建成体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确定体育强国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研究分析、梳理了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战略重点地位的政策法规依据,通过对青少年体育与学校... 建成体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确定体育强国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研究分析、梳理了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战略重点地位的政策法规依据,通过对青少年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辨析,提出学校体育应是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认识,并针对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论述了优先发展学校体育是建成体育强国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体育强国建设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命型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 被引量:88
10
作者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7,共11页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议题,探寻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必须明晰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功能定位、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中国共产党具有使命型政党的典型特质,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一直是我们党推...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议题,探寻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必须明晰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功能定位、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中国共产党具有使命型政党的典型特质,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一直是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使命与责任是重新理解中国共产党性质与功能的新视角。新时代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成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和根本手段,而优化使命政治,建设更加强大的使命型政党则是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支撑和目标指向,不断夯实着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 使命型政党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03
11
作者 蒲清平 黄媛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6-298,共13页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要把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等主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有效性、学理性和实践性。一是把握系统性、有机性、实践性原则,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把握系统性原则,整体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开放发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融入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把握有机性原则,“基因式”植入教材、“生态式”融入教案、“化学式”融入教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把握实践性原则,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支持机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实践体系。二是紧扣“融料”“融点”“融机”,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紧扣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史、奋斗史、贡献史,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诞生的杰出榜样、孕育的精神谱系,各学科专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精选“融料”;紧扣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的育人目标,找准融入的着力点、侧重点、落脚点等“融点”;紧扣学生的关注热点,思想堵点、情绪沸点,把握“融机”解“思之惑”“心之堵”“情之困”。三是讲好“道理”“学理”“哲理”,切实提升融入的学理性。抓住时代之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道理”讲深;结合学术逻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理”讲透;融入现实生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哲理”讲活。四是落脚“内化”“外化”“转化”,切实提升融入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坚定理想信念;促使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外化于行,练就过硬本领;激励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责,强化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融入 道理学理哲理 内化外化 新时代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挑战与路径审视--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汪晓赞 杨燕国 +2 位作者 孔琳 张君孝 禹华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6,共8页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距离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干预、评价、监测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提出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的新路径:(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我国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2)创新智慧化教学共同体,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变革;(3)打造动态追踪管理平台,实现体育与健康行为数字化精准监测;(4)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综合评价机制;(5)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全面深入发展,为全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征程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辉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6,74,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研究目标,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提炼党的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研究目标,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提炼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路径,即强化意识建设,调动并激发主客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紧扣“三融三讲”,以内容建设夯实教育效果;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育资源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研究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郭朝先 许婷婷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3年第3期82-92,F0003,共12页
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当前我国较为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测度思路和方法,基于相关贸易数据,对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行实际测度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 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当前我国较为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测度思路和方法,基于相关贸易数据,对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行实际测度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的问题不仅来自表层的国际供应链是否有保障,而且源于中间层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偏弱,更深层次源于价值链掌控能力和产品盈利能力更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药产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主要有:各国均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剧“脱钩”风险;发达国家推进“去中国化”,未来存在“断链”风险;国内药企实力欠佳,抵抗外部风险冲击能力弱;国内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外国。依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推进医药产业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夯实本土产业链供应链根植性,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产业 产业链供应链 韧性 安全 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桦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9,共5页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以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为立论。研究认为,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首要任务,其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以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为立论。研究认为,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首要任务,其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途径更加通畅;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更加丰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展示国家软实力的平台更加宽广”等方面,并提出“聚焦提升为国争光能力促进竞技体育发展;围绕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紧扣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路径予以理论回应和实践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十大”精神 高质量发展 体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被引量:25
16
作者 周叶中 闫纪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6,共12页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从形成论、实践论和效能论三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形成论是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形成的内...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从形成论、实践论和效能论三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形成论是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形成的内在动因、过程特点和关键条件的分析;实践论是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实践模式的总结,即坚持政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相统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相统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效能论是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效能的规律性认识,即制度现代化的共性特征与中国特色有机统一、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有机统一、党的自我革命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统一,是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发挥效能的基本前提、核心要求和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党内法规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依规治党 制度治党 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柏坡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0-204,共5页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句话,确立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与西柏坡革命圣地有着密切联系,从西柏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句话,确立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与西柏坡革命圣地有着密切联系,从西柏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宣示了西柏坡精神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的紧密关系,揭示了西柏坡精神的深层精髓,提升了西柏坡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和历史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提出,完成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四个一定",是深刻而全面地体现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西柏坡精神,是对西柏坡精神和西柏坡革命传统的再现和丰富,从而表明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产生的西柏坡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水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中共十七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宪法基础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前红 刘怡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现行《宪法》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产物,同时为党在未来的自我革命预留了制度空间,其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勇气,其序言中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构成党的自我革命的方法路径,其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则... 现行《宪法》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产物,同时为党在未来的自我革命预留了制度空间,其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勇气,其序言中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构成党的自我革命的方法路径,其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则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载体。坚持自我革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革命,而社会革命的核心内容被规定在国家根本任务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既需要中国共产党修正认识偏差以便对国家根本任务作出科学设定,还应增强党的先进性以便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国家根本任务。作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自我革命与人民民主并非互斥而是相辅相成,人民民主为自我革命提供外生动力,自我革命使人民民主更加真实有效。为了长期有序推进自我革命,必须以宪法为基础构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一方面,自我革命本质上属于党的建设活动,而这是党内法规的规范重点,因此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中的党内法规不得抵触宪法;另一方面,部分自我革命活动已转化为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这要求根据宪法制定相关法律,以便监察委员会等国家机关履职有完备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社会革命 现行《宪法》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8
19
作者 宫福清 方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指引下,要深刻领悟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该文从政治、经济、育人三个维度探索驱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指引下,要深刻领悟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该文从政治、经济、育人三个维度探索驱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深层逻辑。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应在逻辑框架引导的基础上,秉承举旗定向、抓好服务、聚焦育才、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的实践要旨,以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军队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文八 刘寰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赋予各级监督部门的神圣职责,审计作为我国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在经济监督领域的特殊作用。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要确保其权力的正确有效行使,同样需要包括军队...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赋予各级监督部门的神圣职责,审计作为我国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在经济监督领域的特殊作用。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要确保其权力的正确有效行使,同样需要包括军队审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军队监督机构对其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审计 权力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