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本于经”观念形成机制探析 |
李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底层写作 |
赵学勇
王元忠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3
|
寻根问祖,薪火相传——从文化寻根思潮探析谱牒文献的社会文化价值 |
王纪坤
刘晶红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4
|
从政治抗争到文化扎根——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创作演变 |
朱双一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
5
|
对寻根文学中文学性批判之不足的反思——以《爸爸爸》、《小鲍庄》为例 |
刘淮南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6
|
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 |
田文兵
赵学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7
|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 |
刘忠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
8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
杨红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8
|
|
|
9
|
论寻根文学的衰落 |
张太兵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0
|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观照 |
陈爱敏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
11
|
寻根文学的精神表达与话语秩序——以韩少功《爸爸爸》与《女女女》为例 |
聂茂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2
|
中国寻根文学研究述评 |
邓楠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3
|
“寻根文学”对传奇叙事的择取和拓新 |
郭冰茹
郭子龙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4
|
“寻根文学”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
陶国山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5
|
|
|
15
|
侯孝贤作品的人文亲和力及其文化品格——兼议台湾“新电影”的崛起及其人文脉理 |
黄式宪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6
|
两种文学原道观:朱熹与刘勰比较论——“文以载道”再评价之五 |
刘锋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7
|
文学中的现实关怀和中国式文学创作——访谈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 |
彭青龙
贾平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8
|
论寻根文学的启蒙意义兼与“五四”之比较 |
熊修雨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9
|
“底层文学”研究三题 |
王宗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20
|
论寻根文学的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审视 |
邓楠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