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于经”观念形成机制探析
1
作者 李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文本于经”是在经的权威性统摄下,囊括文章功能价值、体制形式、创作实践、鉴赏批评等在内的一个系统复杂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的形成,首先与经的权威性及其权威性的确立和落实有关;其次,随着经的权威性的确立和落实,现实政治走... “文本于经”是在经的权威性统摄下,囊括文章功能价值、体制形式、创作实践、鉴赏批评等在内的一个系统复杂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的形成,首先与经的权威性及其权威性的确立和落实有关;其次,随着经的权威性的确立和落实,现实政治走上依经立制的道路,深度参与政教建构和运作的政论文以及配合政教制度运作的应用文体系,在功能价值、体制源流等方面均与经传建立起密切联系;最后,对文人的圣贤化形象期许,使文以载道成为一种自觉,对非政教性文体的经学化意义建构,使原本与经缺少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文体,在立意功能、文体源流、形式风格、批评阐释等方面与经建立起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于经” “依经立制” 文体谱系 经学化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底层写作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学勇 王元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2,共8页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诉求有两种基本的价值向度:一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精神救赎,一是知识分子对于民众的救赎,在具体的文学实践过程中,底层民众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况始终成为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书写对象,它构成了"五四"...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诉求有两种基本的价值向度:一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精神救赎,一是知识分子对于民众的救赎,在具体的文学实践过程中,底层民众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况始终成为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书写对象,它构成了"五四"新文化(新文学)与传统文化(文学)的本质区别,也显示着文化(文学)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质"的内涵。"五四"新文学启扬的这种精神文化指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它不断延伸、发展、深化,对于整体的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底层"写作,是对"五四"新文学启蒙指向的当下回应或循环,它构成了两个不同世纪交合点上中国文学最为显眼也最富有意味的文学现象,但同时,也显在地呈示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作家创作的精神落差与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文学启蒙 底层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问祖,薪火相传——从文化寻根思潮探析谱牒文献的社会文化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纪坤 刘晶红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4,共4页
文章从文化寻根思潮入手,探讨了谱牒文献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并揭示了其诸多的社会价值,以希望社会各界对谱牒文献能够了解、保护和应用。
关键词 谱牒文献 社会价值 文化寻根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抗争到文化扎根——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创作演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双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台湾原住民文学最初集中于政治抗争的层面 ,与本民族母文化有所隔阂。经过自我省思 ,许多原住民作家不再拘囿于此 ,而将主要的笔触用于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所累积的族群生活经验和智慧 ,肯定其特有的“自然世界观”和传统价值观念。他... 台湾原住民文学最初集中于政治抗争的层面 ,与本民族母文化有所隔阂。经过自我省思 ,许多原住民作家不再拘囿于此 ,而将主要的笔触用于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所累积的族群生活经验和智慧 ,肯定其特有的“自然世界观”和传统价值观念。他们以此重建族人的自尊和自信 ,并处理了现代文明和传统价值的两难困境、少数民族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小我”和“大我”的辩证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原住民文学 政治 自我 民族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寻根文学中文学性批判之不足的反思——以《爸爸爸》、《小鲍庄》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淮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共5页
作为文学批判的文本,韩少功的《爸爸爸》和王安忆的《小鲍庄》在取得其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各自在文学性方面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在于作者还没有形成自己对于"寻根"的理解,没有突破别人在"寻根"上和批判上所取得的... 作为文学批判的文本,韩少功的《爸爸爸》和王安忆的《小鲍庄》在取得其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各自在文学性方面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在于作者还没有形成自己对于"寻根"的理解,没有突破别人在"寻根"上和批判上所取得的经验,所以也表露了它们文学性批判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学批判 文学性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文兵 赵学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4,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现象,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1930年代的"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现象,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1930年代的"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世纪"寻根"思潮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大重要的文学流派,二者在乡土体验和文化重构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又因创作主体的文化心态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京派文学 寻根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精神谱系 现代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影响下寻根意识与现代意识得以强化,又由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自觉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潮流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世纪80年代 文化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的衰落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太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寻根文学的兴起与衰落是198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综合来看,寻根文学的衰落原因有三:一、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既赞美又批判的矛盾态度;二、寻根文学自身的理论局限;三、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本创作的错位。在理论上看,寻根文... 寻根文学的兴起与衰落是198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综合来看,寻根文学的衰落原因有三:一、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既赞美又批判的矛盾态度;二、寻根文学自身的理论局限;三、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本创作的错位。在理论上看,寻根文学在传统与现代、愚昧与启蒙、守旧与创新等矛盾的价值判断中很难做出抉择,这些判断相互纠缠和转换,使得寻根文学最终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心态迷茫 理论局限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观照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爱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 ,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两代人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透过华裔文学 ,我们...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 ,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两代人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透过华裔文学 ,我们还可以看出变化的文化语境对改革开放之后赴美的新移民对“文革”题材创作与作品的接受所产生的影响 ,追寻历代在美华人为维护和弘扬中国文化而进行斗争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文学 异域 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的精神表达与话语秩序——以韩少功《爸爸爸》与《女女女》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茂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名重一时,通过对韩少功两部经典文本的解读,不难发现,这些作家要寻找的"根"与其说是家族或族系的根,不如说是文化和历史的根。作为一种精神表达,这些小说都有着强烈的"理念设计",努力展示一个...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名重一时,通过对韩少功两部经典文本的解读,不难发现,这些作家要寻找的"根"与其说是家族或族系的根,不如说是文化和历史的根。作为一种精神表达,这些小说都有着强烈的"理念设计",努力展示一个乌托邦式的话语秩序,反映了创作主体对自己的社会作用的犹疑和焦虑,彰显出他们政治上的窘迫、美学上的困境和"致命的自负"的精神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民族隐喻 乌托邦 理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寻根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楠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寻根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陆产生之后,它就一直成为中国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寻根文学虽然形成了丰富多样、神奇瑰丽的民族文学特征,但由于民族文化策略的方向性定位的模糊和不具体,在具体内容表现上整体性... 寻根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陆产生之后,它就一直成为中国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寻根文学虽然形成了丰富多样、神奇瑰丽的民族文学特征,但由于民族文化策略的方向性定位的模糊和不具体,在具体内容表现上整体性和深度性挖掘不够,同时又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将文化寻根进行到底的信心,终究难以形成整体的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对传奇叙事的择取和拓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冰茹 郭子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实践中承续传奇叙事以及对这一文体实践的功过得失等层面上,“寻根文学”重新处理了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种有选择、有目标的文学实践充满着文体自觉和逻辑思辨,成为当代文学汲取古典小说叙事资源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传奇叙事 文体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文学”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陶国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民族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所着力表现的主题,而1980年代勃兴的"寻根文学"也正是民族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它是审视本土文化传统并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对原始的崇尚与从原初寻根的潮流影响下的产物;它对民... 民族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所着力表现的主题,而1980年代勃兴的"寻根文学"也正是民族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它是审视本土文化传统并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对原始的崇尚与从原初寻根的潮流影响下的产物;它对民族认同的建构主要表现在神话叙事、文学传奇写作以及民族化语言与寓言式创作等文学话语层面;同时作品也表现了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暗示与书写。然而,寻根文学在民族认同建构方面仍显不够,不仅表现在需要深入的同时却嘎然终止,同时也有着对民族劣根性的过分暴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寻根文学 民族认同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孝贤作品的人文亲和力及其文化品格——兼议台湾“新电影”的崛起及其人文脉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式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共10页
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主将,与杨德昌等年青一代导演的创作一起,以文化主体性的苏醒为主题,将电影提升为一种审度自我成长、反省历史经验的语言,关注台湾从纯朴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艰难转型,焕发出一种可贵的人文亲和力。侯孝... 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主将,与杨德昌等年青一代导演的创作一起,以文化主体性的苏醒为主题,将电影提升为一种审度自我成长、反省历史经验的语言,关注台湾从纯朴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艰难转型,焕发出一种可贵的人文亲和力。侯孝贤的作品深深扎根于台湾"乡土文学"的肥沃土壤,具有厚重的文化品格。特别是《悲情城市》对历史的诗意钩沉,隐含着一种遒劲的历史笔调,重构了一段不可被遗忘的悲剧史实,将个人记忆转化为"人民记忆",以介入式的历史意识描绘了一幅沉重而苍凉的史诗长卷,给我们带来有益的文化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电影 文化主体性 “乡土文学”之根 人文亲和力 介入式的历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文学原道观:朱熹与刘勰比较论——“文以载道”再评价之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锋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80,186,共12页
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与刘勰的“原道”观,都强调道是文的源头,这是本体论的文学观。但二者之间却存在根本区别,刘勰从自己的原道观出发,得出重文的看法;朱熹从自己的原道观出发,得出轻文甚至是驱文的看法。刘勰的道论中内含着形象的... 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与刘勰的“原道”观,都强调道是文的源头,这是本体论的文学观。但二者之间却存在根本区别,刘勰从自己的原道观出发,得出重文的看法;朱熹从自己的原道观出发,得出轻文甚至是驱文的看法。刘勰的道论中内含着形象的丰富性,启发他重文;朱熹的道论中内含着抽象的单一性,促使他轻文。文学的道本体论只有与文学的自体论相结合,才会真正地重视文学的审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刘勰 文从道中流出 原道 文的自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中的现实关怀和中国式文学创作——访谈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青龙 贾平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聚焦“文学中的现实关怀和中国式文学创作”这一话题,围绕文学、文化、文明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贾平凹强调自己的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聚焦“文学中的现实关怀和中国式文学创作”这一话题,围绕文学、文化、文明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贾平凹强调自己的作品比起故事性,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大转型下农民、知识分子、女性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生活境遇,不仅书写社会矛盾催生下的城市欲望,也书写社会变革之下乡村和乡村人进城后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关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贾平凹认为,愈关注全球,愈重视本土,用全球化意识写好中国气派的作品,才可能被中国之外的人关注到。贾平凹指出,现代意识就是人类意识,作家应关注社会问题、人类的生存困境,在这过程中以最大的真情来展现社会现实和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茅盾文学奖 《暂坐》 寻根文学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的启蒙意义兼与“五四”之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修雨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性重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学启蒙 “五四”运动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文学”研究三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宗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151,共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研究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其中,关于"底层文学"的发生与定位、"底层文学"的道德评判、"底层文学"接受研究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议为当下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研究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其中,关于"底层文学"的发生与定位、"底层文学"的道德评判、"底层文学"接受研究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议为当下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文化张力。肯定"底层文学"对"人民文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从现代性角度发掘"底层文学"的先锋性,从而为"底层文学"创作确立了历史的承接点,这对于"底层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文学 发生与定位 道德评判 接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的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审视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楠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5-79,共5页
寻根文学在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表现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其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这与80年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密不可分。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伦理道德 主题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