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管声誉、代理成本与平台企业数字责任——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王茂福 管竹笋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9-128,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型企业作为重要载体,其数字责任履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高管声誉对平台型企业数字责任履行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声誉能够显著促进平台型企业数字责任履行,降低双重代理成...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型企业作为重要载体,其数字责任履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高管声誉对平台型企业数字责任履行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声誉能够显著促进平台型企业数字责任履行,降低双重代理成本是重要影响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制度主义背景下的3种制度压力,即规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及认知性压力,均对高管声誉与平台型企业数字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内部治理水平高、分析师关注程度高的企业,高管声誉对平台型企业数字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高管声誉 双重代理成本 平台型企业 数字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收费对网上交易市场价格离散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强 陈宏民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搜寻理论,探讨了网上交易平台向卖家和买家收费,对均衡价格水平和离散程度的影响,建立了单期博弈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分别求得了仅向卖家收费和向卖家与买家都收费情况下的买家最优搜寻活动、均衡价格以及价格离散程度.研究表明:交... 基于搜寻理论,探讨了网上交易平台向卖家和买家收费,对均衡价格水平和离散程度的影响,建立了单期博弈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分别求得了仅向卖家收费和向卖家与买家都收费情况下的买家最优搜寻活动、均衡价格以及价格离散程度.研究表明:交易平台收费将导致买家减少搜寻活动;当交易平台仅向卖家收费时,两类卖家均提高定价,而随着收费金额的提高,网上交易市场中价格离散程度降低;当交易平台向卖家和买家同时收费时,高声誉卖家的定价降低,低声誉卖家的定价提高,市场均衡时,价格离散程度进一步降低,乃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收费 声誉 搜寻成本 价格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还是替代: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汪旭晖 王东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82,共16页
本文探讨了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及消费者信任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一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 本文探讨了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及消费者信任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一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认知声誉的影响以及能力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与采用事后救济相比,平台型电商企业采用事前控制更能提升认知声誉,且能力信任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二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情感声誉的影响及善意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与采用事前控制相比,平台型电商企业采用事后救济更能提升情感声誉,且善意信任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三探究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数据表明,当消费者购买体验品时,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呈互补作用;当消费者购买搜寻品时,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呈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前控制 事后救济 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 平台型电商治理 互补与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视域下的商家投机行为治理——基于平台主动治理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仙雅 王称意 慕静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8,共12页
平台型网络市场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导致商家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愈演愈烈,衍生了新的治理难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立足平台主动治理视角,文章探索平台主动治理中的事前商家规范机制、事中交易保障机制和事后争议处理机... 平台型网络市场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导致商家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愈演愈烈,衍生了新的治理难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立足平台主动治理视角,文章探索平台主动治理中的事前商家规范机制、事中交易保障机制和事后争议处理机制对商家强、弱投机行为的影响,以及平台声誉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基于消费者视角开展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弱投机行为对强投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商家规范机制和争议处理机制对强、弱投机行为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易保障机制对弱投机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平台声誉对交易保障机制、争议处理机制和弱投机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网络市场 商家投机行为 主动治理 平台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失败会影响网络卖家信誉吗?——基于露天拍卖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艳春 张志晴 张巍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9,共12页
服务失败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网络卖家需要重视其对店铺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基于露天拍卖网的历史交易数据,构建了分层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服务失败相关指标与网络卖家信誉增速的关系,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将差评原... 服务失败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网络卖家需要重视其对店铺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基于露天拍卖网的历史交易数据,构建了分层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服务失败相关指标与网络卖家信誉增速的关系,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将差评原因分为商品归因和服务归因两种。研究发现,弃标比率、差评比率、服务归因得分与卖家信誉增速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商品类型对服务失败和信誉增速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对于搜寻品而言,差评比率和服务归因得分对信誉增长的负面影响水平较低;信誉级别低的卖家,服务失败发生后信誉增长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文章解释了服务失败如何降低卖家信誉。建议C2C平台提供相关服务失败指标及服务补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失败 差评 信誉 在线信誉系统 C2C平台 网络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买家条件下网络平台收费对价格离散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强 陈宏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0,共6页
探讨了买家类型及卖家声誉存在差异时,网上交易平台收费及搜寻成本对价格离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搜寻成本并不是导致网上交易市场价格离散性的根本原因;网上交易平台收费将导致两类买家的搜寻活动减少,且其降幅相同;网上交易平台对卖... 探讨了买家类型及卖家声誉存在差异时,网上交易平台收费及搜寻成本对价格离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搜寻成本并不是导致网上交易市场价格离散性的根本原因;网上交易平台收费将导致两类买家的搜寻活动减少,且其降幅相同;网上交易平台对卖家收取的陈列费及其交易金额提成呈现出反方向变化的特征;当网上交易平台仅对卖家收费时,两类卖家均提高定价,但其提价幅度不同,从而使得网上交易市场中的价格离散程度降低;当网上交易平台对卖家和买家同时收费的时候,高声誉卖家的定价降低,低声誉卖家的定价提高,市场均衡时的价格离散性进一步降低乃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收费 声誉 搜寻成本 价格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P2P平台声誉与服务费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玲 孙柔嘉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8,共9页
成熟市场中良好声誉的P2P平台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是保证P2P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机制,是提高资金借贷服务水平、建立和维护平台声誉的有效激励。利用网贷之家平台公布的P2P平台月度评级数据来检验中国P2P平台声誉与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结... 成熟市场中良好声誉的P2P平台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是保证P2P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机制,是提高资金借贷服务水平、建立和维护平台声誉的有效激励。利用网贷之家平台公布的P2P平台月度评级数据来检验中国P2P平台声誉与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P2P平台声誉与服务费用的关系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声誉机制作用不佳既反映了中国P2P市场不成熟的现状,也显示出该机制对平台激励和约束的有限性,不利于平台服务定价机制的有效形成。因此,需要尽快建立与平台服务价格相匹配的声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平台声誉 服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和从众效应的预售定价策略 被引量:22
8
作者 汪旭晖 陈鑫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41,共16页
随着天猫预售模式取得成功,预售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主要销售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理的预售定价策略已经成为电商企业预售模式下取得充足利润的关键。本文基于消费群体间的从众效应,刻画了预售模式中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并研... 随着天猫预售模式取得成功,预售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主要销售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理的预售定价策略已经成为电商企业预售模式下取得充足利润的关键。本文基于消费群体间的从众效应,刻画了预售模式中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并研究了双寡头竞争市场环境下,平台型电商企业、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三主体相互作用下的预售定价决策问题。以消费者效用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的消费者效用函数;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竞争环境下两个不同声誉的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预售定价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平台企业声誉和从众效应对价格、市场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身从众效应的扩大,高声誉平台获取利润的最佳策略是:若两个平台的声誉几乎无差别,应降价销售;反之,则提高价格。获取市场份额的最佳策略是:若消费者不在意参考价格,应提高价格;若消费者很在意参考价格,应降价销售。低声誉平台提高价格对利润和市场份额都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电商企业 声誉 从众效应 预售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网络市场中卖家声誉的有效性研究——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和保障标记敏感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仙雅 王称意 慕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7,共10页
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从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两个角度构建卖家声誉影响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的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引入保障标记敏感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在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之间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216个... 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从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两个角度构建卖家声誉影响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的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引入保障标记敏感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在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之间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216个有效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枢路径中,声誉信息质量的丰富性和易理解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一致性和易理解性正向影响声誉采纳意愿;边缘路径中,信源可信度对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在丰富性和声誉采纳意愿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易理解性、信源可信度与声誉采纳意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保障标记敏感负向调节消费者对卖家声誉的感知有用性与声誉采纳意愿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网络市场 卖家声誉 信息质量 信源可信度 保障标记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顾客转移购买行为的在线产品定价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旭旺 张倩男 +1 位作者 齐微 雒兴刚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4-675,共12页
考虑平台声誉及顾客在平台间的转移购买行为,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了竞争平台双方的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考察声誉差异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选择,探讨顾客转移对在线产品定价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声誉差异对平台的定价策略选择... 考虑平台声誉及顾客在平台间的转移购买行为,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了竞争平台双方的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考察声誉差异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选择,探讨顾客转移对在线产品定价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声誉差异对平台的定价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平台双方价格策略具有趋同性且易陷入“猎鹿博弈”困境;相比于统一定价,基于行为的定价将降低企业第2阶段产品价格和利润,但会增加高声誉平台的市场份额;双方均选择基于行为的定价时,信息搜集成本不影响平台第2阶段的产品定价及利润;当消费者转移成本不为零时,基于行为的定价进一步降低平台利润,转移成本越高,平台利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声誉 转移购买 动态定价 基于行为的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买家态度与平台型电商声誉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汪旭晖 宋松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7,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卖家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1)较之实际销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对平台卖家虚假营销宣传行为的态度更为消极,从而会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更大的破坏;(2)买家态度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和平台型电商声誉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通过影响买家态度进而影响平台型电商声誉;(3)平台卖家声誉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与买家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平台型电商可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以及不同声誉水平的平台卖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办法,并运用一系列手段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改善买家态度,以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卖家 平台型电商 卖家违规行为 卖家声誉 买家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的网购平台声誉策略博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宝库 周莹舒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网购平台上的卖方或供应商是否诚信,也无法了解购物平台是否履行公开商品品质信息的职责,导致网络交易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致使网购平台与消费者难以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关系。本文利... 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网购平台上的卖方或供应商是否诚信,也无法了解购物平台是否履行公开商品品质信息的职责,导致网络交易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致使网购平台与消费者难以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关系。本文利用博弈论探究网购平台与消费者双方心理契约的形成机制,并结合声誉理论的激励和约束效应,从有限理性博弈的角度讨论消费者监管下网购平台声誉建立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消费者监管对网购平台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是否履行心理契约受到履约成本、履约奖励和不履约惩罚的共同影响,声誉的建立能够激励网购平台履行心理契约责任,维持长期心理契约关系和声誉建立策略能够有效地规避或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心理 心理契约 网购平台 声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买家感知的网购平台声誉机制实证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建宗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8,共9页
在线声誉机制是网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买家网购信任决策的重要参考。买家感知声誉信息可信度正向影响其对声誉信息的使用程度,并正向影响买家的网购金额,但声誉信息的使用度对买家网购金额的影响是负向的。发挥在线声誉机制的作用,... 在线声誉机制是网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买家网购信任决策的重要参考。买家感知声誉信息可信度正向影响其对声誉信息的使用程度,并正向影响买家的网购金额,但声誉信息的使用度对买家网购金额的影响是负向的。发挥在线声誉机制的作用,一方面要提升声誉信息的可信度,杜绝卖家"刷信用"和报复给"差评"的买家,以及买家的恶意"差评";另一方面要提高使用声誉信息的方便性。私人秩序和公共秩序是网上交易治理不可或缺的两种机制,在保证网购平台诚信交易方面,除需要以声誉机制为基础的私人秩序之外,也需要进行以法律法规为主体的公共秩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购平台 在线声誉机制 电子商务 诚信评价 网络零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旭晖 李晶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8,共11页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递工具可以有效缓解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在线声誉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是声誉规则体系与治理对象的相互匹配、声誉治理策略与经营行为的灵活调整、声誉治理效能与用户参与的协同演进、声誉治理强度与平台发展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 在线声誉治理机制 平台型网络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供应链平台企业质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瑞 曹玉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7-323,共7页
虚拟供应链平台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面对质量控制问题.平台质量水平呈现受企业质量水平影响,因此可以从企业质量水平构成入手研究平台的质量水平控制问题.运用声誉模型建立不完美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博弈进行一期、二期和多期,以... 虚拟供应链平台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面对质量控制问题.平台质量水平呈现受企业质量水平影响,因此可以从企业质量水平构成入手研究平台的质量水平控制问题.运用声誉模型建立不完美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博弈进行一期、二期和多期,以及顾客先验概率不变或改变的情况下的最优策略选择.得出结论:当博弈大于二期时,只要高质量水平企业的数量大于一定比例,平台整体呈现高质量水平;顾客先验概率是否随着博弈结果调整不会影响均衡解的路径.这个比例可以作为虚拟供应链平台企业选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供应链 虚拟供应链平台 质量控制 声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联盟与信誉机制的域间安全路由协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兆斌 康志荣 +1 位作者 池亚平 方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112-115,共4页
基于信誉机制的边界网关协议存在信誉值计算不合理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域间安全路由协议TBGP。从网络节点、链路和路径3个方面计算信誉值,以提高路由的安全性,并引入可信计算,利用自治系统联盟管理保证信誉值数... 基于信誉机制的边界网关协议存在信誉值计算不合理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域间安全路由协议TBGP。从网络节点、链路和路径3个方面计算信誉值,以提高路由的安全性,并引入可信计算,利用自治系统联盟管理保证信誉值数据的完整性和存储的安全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较好地抑制不可信路由的传播,实现最优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誉机制 可信边界网关协议 可信计算 自治系统联盟 可信平台模块 路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旭晖 卢星彤 林晶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共13页
文章对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探索了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并引入社会支持理论,对责任追索策略与平台服务策略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了情景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惩罚型责任追... 文章对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探索了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并引入社会支持理论,对责任追索策略与平台服务策略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了情景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惩罚型责任追索策略,补偿型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均能够正向调节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在线消费者角色同样具有调节作用,对于受害者,补偿型策略比惩罚型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正向影响更强,对于观察者,两种策略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文章为平台型电商市场的声誉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 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 在线社会支持 在线消费者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消费对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王千 范文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7-45,共9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协同消费模式全面渗透,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理性决策理论,探讨了协同消费与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可持续性感知与平台声誉在以上关系中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协同消费模式全面渗透,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理性决策理论,探讨了协同消费与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可持续性感知与平台声誉在以上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对在线网络共享平台用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协同消费对可持续性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持续性感知对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可持续性感知在协同消费和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平台声誉在可持续性感知和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平台声誉水平越高,可持续性感知对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就越强。最后,从平台企业积极参与协同消费模式、注重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意识与企业平台声誉、激发用户可持续消费行为等方面,为互联网共享平台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消费 可持续消费行为 可持续性感知 平台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迭代与开发者更新决策研究——基于浏览器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兴刚 肖旭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90,共11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平台成为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数字平台迭代视角,探索数字平台模块数量与开发者更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模块数量增加有利于开发者更新,且受到同类竞争的负向调节与开发者声...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平台成为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数字平台迭代视角,探索数字平台模块数量与开发者更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模块数量增加有利于开发者更新,且受到同类竞争的负向调节与开发者声誉的正向调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平台模块数量增加不利于开发者更新速度的提高,这一关系也受到同类竞争的负向调节与开发者声誉的正向调节。本研究进一步打开了数字平台与开发者之间关系的“黑箱”,对探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具有参考意义,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内部竞争 声誉机制 迭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产品互联网市场的声誉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馨月 张贵 +1 位作者 王泽宇 宋正刚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3期86-92,共7页
移动医疗平台快速发展,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消费者面临逆向选择风险。声誉机制能够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逆向选择风险。基于信号理论,利用PHP技术对移动医疗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实证分析声誉形成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 移动医疗平台快速发展,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消费者面临逆向选择风险。声誉机制能够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逆向选择风险。基于信号理论,利用PHP技术对移动医疗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实证分析声誉形成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移动医疗平台医师的网络行为正向影响自我声誉评价及绩效水平;而医师声誉并未受医院级别和医院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医师声誉的评价与其绩效水平显著正相关,并在医师网络行为与其绩效水平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基于此,在线医疗平台应对在线声誉系统的设计进行持续完善,保持其对医师绩效的激励作用;相关管理部门也应适当放宽平台审核要求,充分发挥声誉机制形成的市场化网络作用,促进移动医疗平台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平台 声誉机制 信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