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的独裁思想
1
作者 左玉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3,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复宣传所谓“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顽固坚持一党专政和领袖独裁的专制统治。它不仅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企图将全国民众思想集中于所谓“三民主义”,给自己的独裁统治披上“三民主义”的合法外衣,而...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复宣传所谓“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顽固坚持一党专政和领袖独裁的专制统治。它不仅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企图将全国民众思想集中于所谓“三民主义”,给自己的独裁统治披上“三民主义”的合法外衣,而且压制战时民主运动;不仅通过建立战时集权体制,确立了蒋介石的独裁地位,把个人独裁合法化,而且鼓吹“一个领袖”,力图把个人独裁合理化。国民党强化个人独裁与一党专制统治,受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进步力量的严厉批判和坚决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一党专政 三民主义 独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附近”: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践行人民性的重要理路——基于新闻室混合民族志的考查
2
作者 陈凯宁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共10页
在数字新闻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信息、价值传播渠道及舆论引导渠道。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闻人民性原则,探讨“附近”如何在短视频新闻中拓展和深化人民性的实践表达,以中国主流媒体N新媒体中心... 在数字新闻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信息、价值传播渠道及舆论引导渠道。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闻人民性原则,探讨“附近”如何在短视频新闻中拓展和深化人民性的实践表达,以中国主流媒体N新媒体中心为田野点,采用混合民族志的方法,在4个月的观察期内,系统参与制作并分析52条短视频新闻的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数字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传统新闻生产的专业壁垒,将大众的视觉记录转化为重要的新闻素材,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可见性;以日常性和情感传播为核心特征的“附近”叙事催生了短视频“暖新闻”,在网络生态中形成了对极化表达、极化情绪的对冲;技术赋能与情感联结的双重作用创新了短视频新闻舆论引领的方式。植根“附近”是数智时代短视频新闻创新践行新闻人民性的重要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新闻 附近 “附近”叙事 人民性 混合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复合膜及袋相关内容解析
3
作者 常亮 汪元亮 +3 位作者 熊马剑 付辉政 陆维怡 饶艳春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该文结合药用复合膜及袋的产业和标准现状,对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导原则中药用复合膜、袋有关内容进行梳理,解析其生产要求、使用要求、关键质量属性和控制要求改进细节,为协助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典指导原则提供参考... 该文结合药用复合膜及袋的产业和标准现状,对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导原则中药用复合膜、袋有关内容进行梳理,解析其生产要求、使用要求、关键质量属性和控制要求改进细节,为协助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典指导原则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行业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指导原则 药用复合膜 药用复合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三题
4
作者 王钰鑫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共14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形成并出场具有深层理据,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这一重大原则是对“六个坚持”系统集成,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本质要求、鲜明特点、法治保障和科学方法,构成...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形成并出场具有深层理据,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这一重大原则是对“六个坚持”系统集成,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本质要求、鲜明特点、法治保障和科学方法,构成联系紧密、互促共进的理论整体。“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作为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凝练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一系列原则的条理集成和创新发展,确立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重大原则 “六个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立法与实践的双重审视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兴华 谭欣歌 +1 位作者 邱月 李晓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共11页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幼有优育”的必由之路,而立法则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为根本立场,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草案》强调以公益...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幼有优育”的必由之路,而立法则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为根本立场,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草案》强调以公益普惠为基本方向,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参与权;推进科学保教,遵循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规定家园社三方协同育人责任,优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尽管《草案》在许多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对学前儿童权益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 学前教育法 公益普惠 科学保教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实时体检评估体系与技术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炼军 徐恺阳 +1 位作者 蒋源 陈卫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实时体检评估是城市体检评估的补充和完善,可弥补短时间动态评估的空白,以成都市实时体检评估为例,将评估工作与超大城市治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构建包括用地结构、交通运行、职住平衡、公共服务... 实时体检评估是城市体检评估的补充和完善,可弥补短时间动态评估的空白,以成都市实时体检评估为例,将评估工作与超大城市治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构建包括用地结构、交通运行、职住平衡、公共服务等4大维度的实时体检评估体系,按照数据“可获取、可计算、可对比、有结论”的要求,探索“边监测、边评估、边应用”的技术方法。通过数据整合形成“多元渠道+数字支撑”的数据运行保障机制,并形成“评估—结论—运用”的闭环工作体系,构建“共同谋划、动态反馈、成果共享”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体检评估 超大城市治理 公园城市 以人为本 规划评估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伦理原则的中国特色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饶世权 佐志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西方生命伦理原则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面临着话语表达西方化、范式标准不一致、逻辑次序不明确等理论困境与技术至上主义、医疗服务资本化等实践困境,因此,应当结合中国国情,构建“生命至上”的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突出“生命生存、健... 西方生命伦理原则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面临着话语表达西方化、范式标准不一致、逻辑次序不明确等理论困境与技术至上主义、医疗服务资本化等实践困境,因此,应当结合中国国情,构建“生命至上”的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突出“生命生存、健康、尊严、秩序”的内涵和生命目的、集体主义的价值特色,明确西方生命伦理原则为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提供方法论借鉴,形成理论共识。推进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的实现,应当通过中国话语体系阐释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加强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的宣传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生命伦理原则的行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原则 中国特色 目的性 生命尊严 生命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民间纠纷调解中的公平建构与公平逻辑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汉生 王迪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98,共28页
本文以当代农村的调解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在不同的纠纷类型和不同的情境中,纠纷的公平解决是如何达成的,以及背后遵循着怎样的公平原则。本文发现:维持人际关系延续的调解目标,调解人的角色定位、道德背景及其权威性,调解过程中包括上门... 本文以当代农村的调解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在不同的纠纷类型和不同的情境中,纠纷的公平解决是如何达成的,以及背后遵循着怎样的公平原则。本文发现:维持人际关系延续的调解目标,调解人的角色定位、道德背景及其权威性,调解过程中包括上门调解等多种调解技巧和策略的运用,以及符合农村社会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公平提案等,是影响纠纷调解协议即公平达成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关系维系、公平的关系性以及综合性等,是中国农民公平观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 调解 人民调解 公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116
9
作者 裴立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文献和逻辑方法 ,综述了 2 0世纪人类发展观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进程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 ,分析了新世纪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指导... 采用文献和逻辑方法 ,综述了 2 0世纪人类发展观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进程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 ,分析了新世纪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指导思想 ,对“以人为本”作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理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作出客观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体育发展 基本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利益界定主体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本宏 高志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95,287,共11页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是增进公共利益、保护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而界定主体则是公共利益界定的前提问题。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各国的法治实践也不尽相同。基于权威性、代表性、中立性等考量因素,公共利益只能由立法机关界定。我国公共...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是增进公共利益、保护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而界定主体则是公共利益界定的前提问题。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各国的法治实践也不尽相同。基于权威性、代表性、中立性等考量因素,公共利益只能由立法机关界定。我国公共利益界定的应然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有权界定公共利益范围,但应遵循法律效力等级原则,不应与上位法相冲突;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外,其他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都无权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在现阶段法律可以授权部分行政法规、规章对公共利益予以界定,但从长远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不能授权其他机关界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法律保留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本论构建论纲——兼论我国当代医学伦理核心价值观与欧美生命伦理“四原则”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福川 任守双 任华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6,共6页
医学人本论是医学本质和目的的科学总结,是以人为本理论在医学领域的集中反映。医学人本论应以人的生命、健康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其基本架构由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以一线医务人员为本等主要内容及其目的与手段、主与次等价值关系原理... 医学人本论是医学本质和目的的科学总结,是以人为本理论在医学领域的集中反映。医学人本论应以人的生命、健康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其基本架构由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以一线医务人员为本等主要内容及其目的与手段、主与次等价值关系原理组成。医学人本论的确立不仅为解读所有重大医学伦理问题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改变我国当代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严重贫困化的局面,而且为科学利用欧美生命伦理"四原则"等所有医学伦理资源,从而坚守和完善医学人道原则以及建设医学伦理核心价值观提供最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医学人道主义 医学人本论 医学伦理核心价值观 生命伦理四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法庭存废之争 被引量:17
12
作者 邵俊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6-151,共6页
针对人民法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人民法庭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结合学界的争论和我国法院的司法现状 ,通过对司法制度体系的理论分析和价值比较 ,提出人民法庭应予取消的看法。
关键词 人民法庭 存废 司法现状 司法制度 国法 法院 取消 看法 发展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主体: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三维主体逻辑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怀平 赵芮 何宇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体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民主政治实践模式,是超越资产阶级狭隘性的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权力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形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人民性的三维结构。权力主体的人民性要求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体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民主政治实践模式,是超越资产阶级狭隘性的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权力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形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人民性的三维结构。权力主体的人民性要求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必须坚持"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察";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强调协商民主实践参与主体的广泛多元性、参与层次和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及参与过程的真实性;价值主体的人民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人民在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价值创造主体、价值评判主体和价值共享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人民性原则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润泽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9,共9页
人民的概念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中人民性原则实践路径,展示其生动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群众所包含的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嬗变过程。... 人民的概念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中人民性原则实践路径,展示其生动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群众所包含的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嬗变过程。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群众所包括的群体不断扩大,最终群众和人民所包括的群体高度重合,人民群众成为一个联合词语。实践中,群众性的线性轨迹可概括为教育鼓动群众、反映群众生活和心声、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人民性概念由群众性概念生发而来,并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实践中与党性联系在一起。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的提出,是党报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的丰富,表明党报理论的成熟;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更具实践价值,成为提升党报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正是由于群众性原则的实践,党性原则才有了更立体丰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性 新闻事业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天象地”与“以人为本”哲学和美学设计思想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妍妍 朱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是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实践的"法天象地"的设计美学哲学,与西方"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哲学与美学有着不同的根源,二者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时也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探寻两种设计文化体系的...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是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实践的"法天象地"的设计美学哲学,与西方"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哲学与美学有着不同的根源,二者在解决艺术设计问题时也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和标准。本文试图探寻两种设计文化体系的主要发展过程和解决艺术设计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而分析中、西方艺术设计语言形式的异质特征,总结我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优势,提出"法天象地"及其美学哲学中"游"的特质是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天象地 以人为本 哲学和美学 艺术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护理机器人自动减重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建海 付东辽 胡志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3,共3页
为解决卫生护理机器人在帮助老年人和下肢行动障碍者在洗浴过程中难以长久站立的问题,借鉴当前国内外关于减重系统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卫生护理机器人总体方案和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可适应人体不同身高、体重差异的自动减重系统。介绍... 为解决卫生护理机器人在帮助老年人和下肢行动障碍者在洗浴过程中难以长久站立的问题,借鉴当前国内外关于减重系统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卫生护理机器人总体方案和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可适应人体不同身高、体重差异的自动减重系统。介绍了该机器人的研究意义和总体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该机器人自动减重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控制系统研究,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调试。结果表明,自动减重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都很好的满足了卫生护理机器人的减重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护理机器人 老年人 洗浴 减重 原理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设计的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造型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俊桥 黄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7,共6页
目的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目前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单一、无特色与残疾车无区别的现象,为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进行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借助仿生设计技术并结合老年心理生理等特征,将仿生设计用于老年电动代步车的造型... 目的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目前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单一、无特色与残疾车无区别的现象,为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进行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借助仿生设计技术并结合老年心理生理等特征,将仿生设计用于老年电动代步车的造型设计中,探讨仿生设计在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形态、色彩、功能、结构、肌理质感与美感等方面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并阐明其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仿生设计的城市老年电动代步车设计流程。结论希望通过对老年电动代步车造型设计的改革,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老年电动代步车 造型设计 设计原则 设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6—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国”主张论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军 阎治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9,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先后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笔者分析了“民主...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先后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笔者分析了“民主共和国”主张的演变过程,说明了这种演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大同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7
19
作者 操申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3,共5页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近代以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不同阶级、阶层的先进人士,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征途中,设计了三种各具特色的大同理想方案。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近代以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不同阶级、阶层的先进人士,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征途中,设计了三种各具特色的大同理想方案。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三人大同思想的演进更替过程,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乐观主义的时代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民生主义 进化论 乐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报道中对有争议地名的指称问题——以《人民日报》(1946—2012)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晓晔 范祖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3-140,157,共8页
指称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在新闻语言中,对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为‘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 指称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在新闻语言中,对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为‘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性的问题,也是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新闻立场与话语权利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从对1946—2012《人民日报》的语料库的分析出发,可以看到,有争议地区地名指称形式的语用原则应该遵循"新闻客观"、"国家利益"、"语用有序"三大原则,以及"原叙转述分别"、"行为主体与行为匹配"、"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分别""标题正文分别"等具体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地名指称 有争议地区 国际利益 语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