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滁皆山也——从海德格尔的处身情态思想看《醉翁亭记》
1
作者
陈小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3,共9页
海德格尔的“处身情态”理论揭示了此在在世的基本方式,强调情绪并非主观感受,而是存在者向世界敞开的源始状态。这一理论为解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提供了新的视角。“环滁皆山也”不仅描绘地理景观,更以“环顾”的视角展现了太守与...
海德格尔的“处身情态”理论揭示了此在在世的基本方式,强调情绪并非主观感受,而是存在者向世界敞开的源始状态。这一理论为解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提供了新的视角。“环滁皆山也”不仅描绘地理景观,更以“环顾”的视角展现了太守与滁州共在的整体性,体现其在世存在的展开状态。“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则通过“尤美”的聚焦,暗含被贬者的被抛境遇,情绪在此既遮蔽又揭示了个体命运的负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望”既是远眺,又隐喻希望,世界的敞开性在此显现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醉翁亭记》通过诗性语言道说存在的意义,这与海德格尔的诗性哲学形成了深刻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处身情态
在世
《醉翁亭记》
诗性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滁皆山也——从海德格尔的处身情态思想看《醉翁亭记》
1
作者
陈小文
机构
商务印书馆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3,共9页
文摘
海德格尔的“处身情态”理论揭示了此在在世的基本方式,强调情绪并非主观感受,而是存在者向世界敞开的源始状态。这一理论为解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提供了新的视角。“环滁皆山也”不仅描绘地理景观,更以“环顾”的视角展现了太守与滁州共在的整体性,体现其在世存在的展开状态。“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则通过“尤美”的聚焦,暗含被贬者的被抛境遇,情绪在此既遮蔽又揭示了个体命运的负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望”既是远眺,又隐喻希望,世界的敞开性在此显现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醉翁亭记》通过诗性语言道说存在的意义,这与海德格尔的诗性哲学形成了深刻呼应。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处身情态
在世
《醉翁亭记》
诗性哲学
Keywords
Heidegger
Befindlichkeit
being-in-the-world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
poetic philo
s
ophy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I206.4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滁皆山也——从海德格尔的处身情态思想看《醉翁亭记》
陈小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