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6
1
作者 张存杰 王宝灵 +1 位作者 刘德祥 蔡忠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1-389,共9页
根据西北地区83个台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对降水距平百分率、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Z指数的旱涝等级标准进行了重新确定,认为经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于西北地区单站各旱涝时段的划分。在此基... 根据西北地区83个台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对降水距平百分率、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Z指数的旱涝等级标准进行了重新确定,认为经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于西北地区单站各旱涝时段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个区域的旱涝指标,进而计算了西北地区及其6个分区的旱涝指数,并进行了旱涝年份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旱涝指标 旱涝指数 旱涝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97
2
作者 房世波 阳晶晶 周广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利用1979-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近30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79-2008期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日趋严重,农业气象灾害总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都呈增加趋势;各类灾害中,旱灾和霜冻成灾面积... 利用1979-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近30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79-2008期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日趋严重,农业气象灾害总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都呈增加趋势;各类灾害中,旱灾和霜冻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呈增加趋势,风雹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变化不大呈略微下降趋势,而1989-1998年段水灾严重。(2)旱灾成灾面积在总成灾面积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成灾面积的1/2),其次是水灾(约占总成灾面积的1/4),再次是风雹,而霜冻成灾面积最小。(3)在区域分布方面,旱灾灾情华北地区最为严重,其次是东北,再次是西北;水灾和旱灾的轻重程度往往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华中的水灾最严重,其次为华东、华南和西南;风雹灾情的轻重程度在我国的分布也有较强的区域性,华北、西北和东北是风雹的重灾区;霜冻分布各区域差异较小,西北和华中的灾情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 干旱 水灾 霜冻 风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涝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谭桂容 孙照渤 陈海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旱涝指数及其旱涝标准的划分方法。并运用该指数对近50 a(1 951— 2 0 0 0年 )来华北地区夏季旱涝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旱涝指数的比较分析 ,发现该指数能较合适地反映区域旱涝的程度和范围 ,且划分旱涝的标准较客...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旱涝指数及其旱涝标准的划分方法。并运用该指数对近50 a(1 951— 2 0 0 0年 )来华北地区夏季旱涝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旱涝指数的比较分析 ,发现该指数能较合适地反映区域旱涝的程度和范围 ,且划分旱涝的标准较客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标 华北地区 夏季 旱涝灾害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旱涝年分布的差异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顺武 宋瑶 +3 位作者 李耀辉 王传辉 杨有林 黄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2-1171,共10页
根据我国西北地区东部59个气象台站近50 a(1965-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3个等级,分析了该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不同等级降水量及降水日数与夏季总降... 根据我国西北地区东部59个气象台站近50 a(1965-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3个等级,分析了该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不同等级降水量及降水日数与夏季总降水量的关系及其在典型旱涝年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日以小雨为主,约占总降水日数的81%;但在夏季总降水量中,小雨、中雨和大雨降水量相当,各约占1/3。(2)该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但均大致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3)该地区夏季总降水量与中雨日和大雨日的相关关系显著,表明中雨以上量级降水日数的变化可基本反映夏季降水量的变化。(4)西北地区东部典型涝(旱)年,降水量的偏多(少)主要是由于中雨以上等级降水日数偏多(少)引起的中雨量和大雨量偏多(少)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东部 夏季 不同等级降水 空间分布 旱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0-1912年西北东部地区旱涝等级重建序列的特征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毕硕本 钱育君 +2 位作者 陈昌春 李兴宇 徐梦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共10页
通过收集整理西北地区东部1470-1912年旱涝灾害历史文献资料,重新建立逐年旱涝等级序列。利用滑动平均、累计距平、滑动T检验和小波变换等方法,综合分析了443 a间西北东部地区旱涝序列的变化特征。为验证本序列的可靠性,利用华山降水量... 通过收集整理西北地区东部1470-1912年旱涝灾害历史文献资料,重新建立逐年旱涝等级序列。利用滑动平均、累计距平、滑动T检验和小波变换等方法,综合分析了443 a间西北东部地区旱涝序列的变化特征。为验证本序列的可靠性,利用华山降水量重建序列和陇西地区干湿指数序列进行长期趋势对比分析,并将代表性省份石笋δ18O序列和重建旱涝等级序列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西北东部地区以旱灾为主,旱灾频繁且大旱、连旱严重。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1470-1540年、1541-1615年、1616-1796年和1797-1912年,且可分为12个明显的偏旱和偏涝时期。(2)在10 a尺度上检测出旱涝变化存在12个突变点,50 a尺度上存在5个突变点。(3)重建序列存在较明显的周期变化的时间尺度是130-110 a、70-80 a、50-52 a和28 a、10-15 a、5 a。28 a左右时的周期振荡最强,为第1主周期,第2、3、4周期依次是15 a、73 a和50 a。(4)根据对比分析,早涝重建序列和其他长降水量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同期石笋氧同位素δ18O记录对应较好,间接证明了历史文献资料恢复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东部地区 旱涝等级序列 突变检验 小波变换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旱涝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安健 郭艳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西北地区 1 60个台站 1 950~ 2 0 0 0年春季降水量资料 ,讨论了西北 5个区域的旱涝气候特征 ,发现西北东部和北疆山前地带降水气候变化最为激烈 ,旱涝事件频繁。整个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虽较雨涝多见 ,但严重雨涝的发生多于严重干旱 ... 利用西北地区 1 60个台站 1 950~ 2 0 0 0年春季降水量资料 ,讨论了西北 5个区域的旱涝气候特征 ,发现西北东部和北疆山前地带降水气候变化最为激烈 ,旱涝事件频繁。整个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虽较雨涝多见 ,但严重雨涝的发生多于严重干旱 ,且严重旱涝的发生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有增加的趋势。西北各区的旱涝演变具有阶段性和群发性的特点 ,存在年代际的变化周期和 5~ 6年的准周期振荡。西北东部春季严重雨涝和严重干旱发生时 ,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及副热带大气环流特征迥然不同 ,且分别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异常表现出遥响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西北地区 旱涝气候 中国 降水量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旱涝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艳君 孙安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利用西北地区160个台站1950-2000年夏季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西北5个区域夏季旱涝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西北东部的农牧过渡地带和黄河上中游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且严重旱涝较为频繁,而6月是西北东部最易发生雨涝的月份。农牧过渡地带(2区... 利用西北地区160个台站1950-2000年夏季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西北5个区域夏季旱涝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西北东部的农牧过渡地带和黄河上中游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且严重旱涝较为频繁,而6月是西北东部最易发生雨涝的月份。农牧过渡地带(2区)多数时段,雨涝出现的频次多于干旱,黄河上中游农业区和林业区(1区)的情况则相反。20世纪70年代,严重雨涝发生较少,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雨涝事件显著增多;严重干旱事件则是自60年代以来逐步减少。同时,西北各区的旱涝演变存在年代际的变化周期和5~6年的准周期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夏季 旱涝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