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保德区块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主采煤层脆性评价——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庆丰 李子玲 +4 位作者 张继坤 郝帅 孙晓光 尚延洁 左运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2,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保德区块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煤层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井间产能差异大,其重要原因在于储层脆性区域差异导致的强非均质性特征。岩石力学参数法是常用的储层脆性评价方法。研究岩石力学参数和脆性可为压裂改造提...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保德区块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煤层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井间产能差异大,其重要原因在于储层脆性区域差异导致的强非均质性特征。岩石力学参数法是常用的储层脆性评价方法。研究岩石力学参数和脆性可为压裂改造提供重要参数基础,但当前方法多借助经验公式,评价精度有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实验获取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多测井曲线转换模型,建立了岩石力学剖面,进而实现脆性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含煤层系岩石力学参数适用性较好。保德区块主采4+5^(#)和8+9^(#)煤层脆性指数均整体较低,4+5^(#)煤层较8+9^(#)煤层脆性指数值略高,两套主采煤层平面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在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脆性值低。矿物成分差异影响岩石脆性,石英含量越高,弹性模量和脆性指数越大,具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煤层脆性 太原组—山西组 二叠系 保德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煤储层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善博 唐书恒 +2 位作者 万毅 李忠诚 张松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8-454,共7页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15号煤储层及其顶板灰岩的含水特征及水动力条件,从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地区采集了煤层气井排出水、矿井下的煤层水与煤层顶板灰岩水、地表水共51个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排采15...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15号煤储层及其顶板灰岩的含水特征及水动力条件,从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地区采集了煤层气井排出水、矿井下的煤层水与煤层顶板灰岩水、地表水共51个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排采15号煤的煤层气井排出水是煤层水和煤层顶板灰岩水的混合水。15号煤储层和顶板灰岩裂隙含水层之间存在较强的水力联系,煤层在排水过程中接受灰岩水的大量补给。煤层顶板灰岩裂隙含水层封闭性较差,水在灰岩裂隙中径流速度较快。煤层顶板灰岩水表现出^(18)O漂移的特点,排采15号煤的煤层气井排出水既表现出^(18)O漂移特点,也表现出D漂移特点,而排采3号煤的煤层气井排出水则主要表现出D漂移特点。煤层气并排出水的δD和δ^(18)O值都与矿化度TDS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δD和δ^(18)O值也可以作为判断煤层水径流条件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水 氢氧同位素 太原组 沁水盆地南部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黑岱沟超大型煤型镓矿床的形成与物质来源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复新 王立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7-423,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黑岱沟太原组顶部6号煤层属于低等煤化程度的低硫烟煤,其中铝土质粘土岩、煤层中超常含有勃姆铝石,发现超常含镓、超常富集稀土,7段煤层平均含Ga44.8μg/g、含∑REE110.82~467.21μg/g,显示出铝、镓、稀土元素三者...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黑岱沟太原组顶部6号煤层属于低等煤化程度的低硫烟煤,其中铝土质粘土岩、煤层中超常含有勃姆铝石,发现超常含镓、超常富集稀土,7段煤层平均含Ga44.8μg/g、含∑REE110.82~467.21μg/g,显示出铝、镓、稀土元素三者地球化学行为的相似性和共生特性。是特殊地质背景与古沉积环境下的产物。研究认为,铝、镓、稀土元素三者有共同的来源:①古老基底剥蚀区,古陆富钾高铝的岩浆岩与变质岩建造;②中奥陶统顶部风化剥蚀面产出的上石炭统本溪组粘土层及铝土层中富集的镓是重要来源;③煤层系中粘土质砾岩中发现显量火山晶屑及火山灰,部分提供易分解的铝-镓物源;④下二叠统太原组海陆交互滨海-潟湖相、三角洲相、堡岛与沼湖沉积岩相古地理优越,是煤层与铝土质粘土层发育集中富集含镓的良好沉积古环境。总之,镓的物源具有多来源、继承性、分时期、有阶段复杂富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组6号煤层 煤中镓 多来源-继承性-分时期-有阶段 准格尔旗黑岱沟 鄂尔多斯盆地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海洋矿区太原组沉积环境及煤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义海 朱炎铭 +1 位作者 蔡图 张海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金海洋矿区为朔州原有小煤矿资源整合后的矿区,为了解决多个采区煤层编号不统一,煤层对比不严谨的问题,从研究区域沉积环境及矿区含煤地层的岩性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等入手,绘制矿区岩相古地理图,划分矿区沉积旋回,并以此为基准,运用岩... 金海洋矿区为朔州原有小煤矿资源整合后的矿区,为了解决多个采区煤层编号不统一,煤层对比不严谨的问题,从研究区域沉积环境及矿区含煤地层的岩性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等入手,绘制矿区岩相古地理图,划分矿区沉积旋回,并以此为基准,运用岩性标志、物性参数、测井曲线特征等方法有效划分各煤层,并进行追踪对比。研究认为,该区太原组主要分3个沉积旋回:第1旋回为太原组底部潮坪相,沉积了稳定的11号煤,11号煤呈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趋势;第2旋回属于泻湖潮坪相,沉积了全区稳定的9号煤,在区内物源方向及海侵海退方向影响下,9号煤层呈西薄东厚的NE向展布;第3旋回为太原组顶部的河控浅水三角洲平原(水下)相,多次沉积薄厚不均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沉积环境 标志层 测井曲线 煤层对比 太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集煤矿29采区底板太灰水疏降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启涛 姚明豪 +1 位作者 张成行 徐智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6,共5页
为保证29采区安全顺利开采,通过对29采区底板进行疏水降压,揭示和验证了采区作为独立水文地质单元的封闭性特征;获取了底板主要含水层——太灰段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利用非稳定流理论和井群干扰理论对采区底板的疏降效果进行预测... 为保证29采区安全顺利开采,通过对29采区底板进行疏水降压,揭示和验证了采区作为独立水文地质单元的封闭性特征;获取了底板主要含水层——太灰段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利用非稳定流理论和井群干扰理论对采区底板的疏降效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布置钻孔对底板太灰水压疏降,效果显著,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对于改进车集煤矿底板防治水技术手段、降低防治水工程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区底板 太灰水 疏水降压 可疏降性评价 底板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集煤矿28采区底板太灰疏放水试验与疏降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家峰 张成行 +1 位作者 姚明豪 徐智敏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车集煤矿各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极大、构造复杂、火成岩条带对矿井水文单元切割效应明显。28采区在回采二2煤层过程中底板受太灰承压水威胁,影响井田安全开采工作的进行,因此,对车集煤矿28采区底板太灰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采区底板... 车集煤矿各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极大、构造复杂、火成岩条带对矿井水文单元切割效应明显。28采区在回采二2煤层过程中底板受太灰承压水威胁,影响井田安全开采工作的进行,因此,对车集煤矿28采区底板太灰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采区底板太灰水具有疏降的可能性。据此,设计28采区底板预疏降方案,并预测疏降效果,结果显示28采区采取疏水降压的防治水措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灰水 疏放试验 可疏降性评价 疏水降压 底板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四井田太原组沉积特征及煤岩层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向成 何伟 +1 位作者 谢变宁 闫丽佳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为综合分析韦州矿区韦四井田煤层赋存展布特征,为计算资源量及后期开发提供依据,在井田勘查过程中,通过各层段砂岩及沉积层系特征、煤层层间距、煤层组合特征结合标志层以及测井曲线对比等方法进行煤层综合对比,确定了井田太原组13层可... 为综合分析韦州矿区韦四井田煤层赋存展布特征,为计算资源量及后期开发提供依据,在井田勘查过程中,通过各层段砂岩及沉积层系特征、煤层层间距、煤层组合特征结合标志层以及测井曲线对比等方法进行煤层综合对比,确定了井田太原组13层可采煤层,煤层对比可靠性较高。研究表明,太原组在本区表现为早期海退、中期海进、晚期海退的沉积过程,煤层多形成于早期海退阶段和晚期海退阶段,成煤环境以近滨三角洲平原沼泽为主,早期海退过程的滨海三角洲平原沼泽形成主要可采煤层;海湾泻湖沼泽形成一些煤线和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四井田 太原组 煤层 沉积特征 煤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