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能力、现代国家建设与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变迁
1
作者 张启春 王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共11页
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和基层社会自我治理效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差异化特征,这一差异... 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和基层社会自我治理效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差异化特征,这一差异化特征映射于农村基层“财”与“政”的悖论之中。伴随国家财政能力的阶梯式跃升与国家建设目标的渐进式迭代,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经历了从“自给自足”逐步迈向“国家财政保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不仅遵循了“能力跃升—目标迭代—体制转换”的驱动路径,揭示出国家财政能力、国家建设目标与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的内在互动机制,更彰显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具有“立足本国国情、探索独特路径”的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财政能力 现代国家建设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测度框架与测度体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维群 严少东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国家治理理论及测度研究,从国家治理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国家治理理论及测度研究,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理论内涵分析入手,梳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的理论维度、内容特征、目标及主体,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底层理论逻辑。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理论框架,并给出相应层次的测度体系及逻辑关系,拓展了各领域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监测实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 理论逻辑 测度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共建、行动共治、利益共享: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3
作者 张殿祥 胡庆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亦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在... 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亦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在厘清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搭建“主体-行动-利益”分析框架,深入探究了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包括主体维度“人人有责”,行动维度“人人尽责”,利益维度“人人享有”;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面临共同体成员主体失位、行动失序与利益失衡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推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以主体共建为基础,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人人有责”;以行动共治为核心,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人人尽责”;以利益共享为保障,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人人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治理 治理共同体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民健身 城市社区 新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4
作者 常轶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2,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政治的中国版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转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置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审视,可以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契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指归,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意涵,两者同频...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政治的中国版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转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置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审视,可以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契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指归,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意涵,两者同频共振。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赋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兼顾民主和法治、协调多方关切、维护治理秩序等汇聚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元合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彰显中国民主话语、拓展整合治理资源、促进国家治理一体贯通等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中技术依赖的伦理风险与规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海建 郝宇青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创造更大公共价值的一种新型治理形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要求。在数字治理进程中,政府与数字技术的关系由技术辅助逐渐演化为技术主导,这在社会治理决策、行为和系统建... 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创造更大公共价值的一种新型治理形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要求。在数字治理进程中,政府与数字技术的关系由技术辅助逐渐演化为技术主导,这在社会治理决策、行为和系统建设中产生了技术依赖现象,即智能决策替代治理主体决策、技术行为替代治理主体行为和平台建设替代结构流程优化。技术依赖带来的伦理风险包括政府公权力系统被侵蚀、治理过程的伦理原则与程序的失效以及治理结果责任归属不清等问题。这些伦理风险既阻碍了数字治理对公共价值的创造,也不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实践中,应从数据信息、治理决策、治理系统等数字治理流程中的3个关键变量着手,厘清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的边界,探索优化数字治理的实施路径,具体包括控制社会治理数据信息的准入和流出以推进治理公平、优化人类决策与算法决策的合理分工以彰显公共价值、推动数字权力与政府权力的共建以明确治理责任归属等。通过规制技术依赖带来的伦理风险,推动数字治理创造更多公共价值,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治理 技术依赖 公共价值创造 责任归属 公权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信息能力构建与乡镇统计转型——对经济普查制度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11,共16页
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夯实乡镇统计基础,是推进国家信息能力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考察经济普查项目的制度演进,可以发现,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呈现出群众动员(1950-1982年)、中央发包(1983-2012年)、技术治理(2013年至今)... 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夯实乡镇统计基础,是推进国家信息能力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考察经济普查项目的制度演进,可以发现,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呈现出群众动员(1950-1982年)、中央发包(1983-2012年)、技术治理(2013年至今)的普查模式;乡镇统计机构的角色也为不同普查模式所形塑,相应呈现出角色缺位、角色冲突、角色失调的困境。随着国家治理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普查技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让乡镇统计转型跟上国家技术治理的步伐,避免数据治理沦为“技术空转”,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增强基层统计机构的调查能力与执行灵活性,建设统计基层基础与国家技术化普查相适配的现代化国家统计调查制度,是构建国家信息能力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信息能力 技术治理 数据治理 乡镇统计转型 经济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诠释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亮 王彩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9期35-42,共8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项工程建设的进程,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做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诠释。只有系统地诠释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之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其中,推进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项工程建设的进程,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做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诠释。只有系统地诠释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之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其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5
8
作者 严金明 赵哲 夏方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挑战和启示,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和战略保障。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生态安... 研究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挑战和启示,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和战略保障。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生态安全”是疫情防控“保护伞”,“粮食安全”是疫情应对“压舱石”,“居住安全”是战疫民生“稳定器”,“产业安全”是疫后发展“新动能”;后疫情时代,“自然资源安全之治”的战略导向应遵循“道法自然”、坚守“耕保红线”、强化“民生保障”、优化“要素配置”;战略保障包括加强“韧性城乡”建设、注重“规划留白”、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加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等。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守耕地与基本农田红线,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保障城乡“均等化”居住安全,满足城市“无接触”居住安全;保障关键“点线面”建设诉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各类保障措施,推进国家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实现后疫情时代中国的“自然资源安全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自然资源治理 安全之治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设计:着眼“十三五”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宜勇 曾志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11,共14页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社会治理在"十三五"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常态条件下通过全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来实现社会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从而内在地支撑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以及增强国家现...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社会治理在"十三五"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常态条件下通过全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来实现社会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从而内在地支撑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以及增强国家现代治理能力。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而是在社会体制与社会建设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是一个亟需认真对待的复杂性治理问题,并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具体体制机制设计需要在顶层设计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中不断探索、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机制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政府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益兵 廖义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6,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内部控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山的国家建构理论和王绍光国家能力理论为基础,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内部控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山的国家建构理论和王绍光国家能力理论为基础,可建立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的政府内部控制框架。该政府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定义:基础性国家能力目标、国家公共管理能力目标和国家治理能力目标。在该体系中,政府内部控制要素同样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对控制的监督。政府内部控制的范围除了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政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之外,还应该包括政府部门一般业务的内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国家治理 国家能力 政府内部控制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模式与路径:“社会工程”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军 韩庆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4,共8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这是执政党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导向出发,所确立的政治目标。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工程特征,既需要集成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进行...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这是执政党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导向出发,所确立的政治目标。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工程特征,既需要集成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综合价值、情境等维度建构新的治理模式。社会工程作为一个综合范式,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在社会工程的视域下全面分析治理现代化,从问题入手,探索转型期社会治理模式和实践路径,是创新立足中国大地具有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程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现代化 治理能力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实现机制探微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珍 蒋晓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相关,在正确价值导向、夯实道德基础、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要实现这些功能,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功能生成的机理。健全导向机制,加强价值引导以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相关,在正确价值导向、夯实道德基础、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要实现这些功能,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功能生成的机理。健全导向机制,加强价值引导以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健全育人机制,加强立德树人以培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多维评价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语境下刑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非理性规制及其克服--以企业家犯罪实证考察为视角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远煌 操宏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9,共12页
透过企业家犯罪现象,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现阶段我国刑法在市场经济领域日益扩张的现实。企业家犯罪罪名结构表明刑法介入市场经济领域的泛化趋势,企业家犯罪发案方式表明刑法越位介入市场经济领域,企业家犯罪的罪刑失衡表明刑法介入市... 透过企业家犯罪现象,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现阶段我国刑法在市场经济领域日益扩张的现实。企业家犯罪罪名结构表明刑法介入市场经济领域的泛化趋势,企业家犯罪发案方式表明刑法越位介入市场经济领域,企业家犯罪的罪刑失衡表明刑法介入市场经济领域显失公平。这种现象体现了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下"泛刑法化的思维模式"与"刑法浪漫主义情怀",这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大相径庭。体制性缺陷是刑法非理性介入市场经济领域的根本原因,刑事立法缺陷为刑法非理性介入市场经济领域创造了前提条件。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强力法和保障法,需要因应新形势、新要求而保持应有的理性,努力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之间取得平衡。为此,我们应该确立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平等保护的刑事政策观念,刑法立法应主动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通过能动的刑事司法过滤掉刑法规范中的非谦抑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刑法非理性规制 企业家犯罪视角 对策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从社会分工理论观瞻 被引量:54
14
作者 宣晓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159,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国在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目标影响下,为其集体行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等制度安排和具体技术手段。从社会分工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一整套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国在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目标影响下,为其集体行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等制度安排和具体技术手段。从社会分工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质上是要顺应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需要,从碎片化的一元治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网络型多元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工理论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逻辑:从国家治理到公司治理 被引量:26
15
作者 姜付秀 王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1,共18页
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家治理理念对于微观层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借鉴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思想,本文指出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应为"完善和发展中国... 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家治理理念对于微观层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借鉴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思想,本文指出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应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有助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本文就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构想,进而分析和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路径。本文在丰富公司治理理论的同时,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治理体系现代化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康 钟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1,323,共7页
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政府应该增强制度性权力,消弱专断性权力。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既面临着社会活性化、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也面临着自身的角色定位、素质能力、治理方式等问... 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政府应该增强制度性权力,消弱专断性权力。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既面临着社会活性化、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也面临着自身的角色定位、素质能力、治理方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加速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应强化国家善治理念、完善国家治理制度和改进国家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能力 政府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魏明 邱钰茹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7,共9页
基于公共受托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结合善治理论内涵及我国经济环境的现实分析结果,将国家治理的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深层次目标,且对国家审计应发挥的治理功能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瓶颈,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国家... 基于公共受托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结合善治理论内涵及我国经济环境的现实分析结果,将国家治理的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深层次目标,且对国家审计应发挥的治理功能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瓶颈,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国家审计、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号传递,并建立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信号传递机制,以期提升国家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体系 善治 审计信号传递 政府审计 博弈分析 信息不对称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及其路径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才发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3,共9页
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要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提供相匹配的法治保障体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构成。一旦离开“法治化”这个评判尺度和衡量标准,不管是... 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要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提供相匹配的法治保障体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构成。一旦离开“法治化”这个评判尺度和衡量标准,不管是国家“治理体系”还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谈。新时代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法治建设与德治建设相结合,凸显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责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深化国家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国家监察督察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路径 治理能力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碧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与国家治理中,民族事务治理始终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王朝国家时期,王朝统治者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民族精英绥靖的能力。随着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艰难转型,民族事务治理的任务发生重大变迁,... 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与国家治理中,民族事务治理始终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王朝国家时期,王朝统治者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民族精英绥靖的能力。随着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艰难转型,民族事务治理的任务发生重大变迁,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更多地体现为传统权威的祛魅和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及至当代中国步入国家全面发展时期,民族事务进一步变迁并趋于艰难繁复。为了优化民族事务治理绩效,当前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应该匹配民族问题治理的客观需求,强化政府再造、秩序建构,推动民族均衡发展,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治理 治理现代化 治理能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新征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江必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支撑和推进。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必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制度现代化,即不断增强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系统性...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支撑和推进。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必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制度现代化,即不断增强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有机性等,使制度顺应乃至引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有效推进我国制度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理想与现实的关照,做好良法与善治的对接,加强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的考量,注重改革与定型的统筹,力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确保制度制定与制度落实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梦 中华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