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 Survey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South Tower Pier of Jiangyin Yangtze Highway Bridge
1
作者 XU Fu-xingProfessor-senior Engineer, Comprehensive Reconnaissance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ZHAO Cheng-shengSenior Engineer, Comprehensive Reconnaissance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YANG Tian-mingSenior Engineer, Comprehensive Reconnaissance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7-89,共3页
Jiangyin Yangtze highway bridge is a suspension bridge with main span 1 385 m. The south tower pier is located on a 70 m bedrock slope with bedding plane of strata tipping to the river channel and several weak interca... Jiangyin Yangtze highway bridge is a suspension bridge with main span 1 385 m. The south tower pier is located on a 70 m bedrock slope with bedding plane of strata tipping to the river channel and several weak intercalated layers. The stability of the tower pier is one of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ic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of relevant geologic condition analyses, the geomechanical mode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stability study of various foundation alternativ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ile foundation has been finally adopted and constructed, and this is justified by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of TOWER PIER PILE foundation geomechanical model Jiangyin YANGTZE highway bri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 tunnel test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s on same-storey highway and rail bridge under crosswind 被引量:3
2
作者 ZOU Yun-feng XUE Fan-rong +2 位作者 HE Xu-hui HAN Yan LIU Qing-k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513-2531,共19页
In recent years,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road vehicles driving on bridges under crosswind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due to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wind-induced disasters.This study focuses on a container truck a... In recent years,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road vehicles driving on bridges under crosswind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due to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wind-induced disasters.This study focuses on a container truck and CRH2 high-speed train as research targets.Wind tunne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shielding effects of train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rucks.The results show that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between trains and trucks varies with positions of trains(upstream,downstream)and trucks(upwind,downwind)and numbers of trains.To summarize,whether the train is upstream or downstream of tracks has basically no effect on aerodynamic forces,other than moments,of a truck driving on windward sides of bridges(upwind).In contrast,the presence of trains on the bridge deck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truck driving on leeward sides(downwind)at the same time.The best shielding effect on lateral forces of trucks occurs when the train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racks.Finally,the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shows that only lift forces on trains are affected by trucks,while other forces and moments are primarily affected by adjacent 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e-storey highway and rail bridge container truck CRH2 high-speed trai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ind tunnel test CROSSWI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赋能在役桥梁安全与高效运维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萍 王广 +2 位作者 王力 陈云峰 李子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了保证运维阶段桥梁结构安全,提升桥梁运维工作的效率,开展公路混凝土梁式桥运维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应用研究。在对公路桥梁现行编码体系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提出1种参数化快速建模方法,以快速完... 为了保证运维阶段桥梁结构安全,提升桥梁运维工作的效率,开展公路混凝土梁式桥运维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应用研究。在对公路桥梁现行编码体系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提出1种参数化快速建模方法,以快速完成桥梁构件族的创建与整体模型的集成。借助Autodesk Revit软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采用C#语言,开发公路混凝土梁式桥智慧运维状态评估系统,以实际工程应用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面统一的桥梁信息编码体系,能够提高桥梁信息统计与检索效率;提出的快速建模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建模工作量,建模时间较传统建模方法可减少60%,并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运维状态评估系统能够实现养护数据的充分利用与桥梁评定工作的自动化,通过对桥梁运维信息的有效组织,实现服役性能的长期追踪,从而确保运营期桥梁结构状态安全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公路混凝土梁式桥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桥梁运维的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运维状态评估系统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公路混凝土梁式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桥梁基于耐久性与养护管理的设计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开利(编译) 刘海燕(编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桥梁工程建设基本上是以修建中小跨度桥梁为主,并且逐渐从以建设新桥为主向以养护管理为主转型。随着新建桥梁规模和数量的减小,提高桥梁耐久性、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成为研究重点。在耐久性设...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桥梁工程建设基本上是以修建中小跨度桥梁为主,并且逐渐从以建设新桥为主向以养护管理为主转型。随着新建桥梁规模和数量的减小,提高桥梁耐久性、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成为研究重点。在耐久性设计方面,安威川桥主梁底板与波形钢腹板结合处采用了防腐涂装技术,多摩川晴空桥钢箱梁采用了多项防腐蚀和耐疲劳性能措施;对位于寒冷地区的PC桥梁,针对冻害和盐害梁体与桥面板采取多项耐久性对策;在沿海地区进行钢桥防腐性能与涂装技术试验研究等。在养护管理设计方面,多摩川晴空桥钢箱梁内、外布置了养护管理设施,东海北陆公路鹫见桥梁端采用了新型防水构造;武库川桥和芥川桥主梁采用蝶形腹板箱梁设计,可减轻自重并方便养护人员对PC多室箱梁内部进行检查;位于地震区的太田切川桥布置了监测抗震阻尼装置累积塑性变形量的测量仪器,以及拱肋检查通道等;日见梦大桥建立模拟斜拉索损伤的维修养护管理模型,以减少更换损伤斜拉索造成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耐久性 养护管理 防腐涂装 养护设施 蝶形腹板 检查通道 维修养护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桥梁智能管理与维护框架
5
作者 钟正强 汤聪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9,共11页
为有效处理桥梁监测数据,实现桥梁的智能维护决策和预测性维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桥梁智能管理与维护框架。该框架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和等级分化,通过大数据建立数据储存和计算模型,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生成桥梁各方面属性的权... 为有效处理桥梁监测数据,实现桥梁的智能维护决策和预测性维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桥梁智能管理与维护框架。该框架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和等级分化,通过大数据建立数据储存和计算模型,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生成桥梁各方面属性的权重,并结合了优势矩阵、IFAHP、λ-TOPSIS三种预测模型以决策出桥梁最优维护方案。以某座经过监测的大桥为例,将监测数据输入到该框架中。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处理的桥梁监测数据更直观地反映桥梁各种性能,并根据桥梁监测数据来决策桥梁维护方案;在进行1000次的模拟预测试验中,四种算法的平均预测精度分别为84.5%、83.8%、79.1%、78.4%;通过引入部分随机数进行试验,在随机数占比为10%和20%的训练数据集中,优势矩阵模型的预测精度稳定在71%,表明该框架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桥梁管理 大数据 桥梁维护方案 优势矩阵 λ-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固时间区间的在役混凝土桥梁运维策略分析
6
作者 王晓明 李鹏飞 +2 位作者 吴润涵 杨文杰 李晨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3,共10页
针对在役桥梁维修加固策略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观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加固时间区间的桥梁运维决策框架。该框架首先基于区间数学的概念,引入区间数量化不能用概率描述的主观不确定性;其次利用代理模型高效率高精度映射的特... 针对在役桥梁维修加固策略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观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加固时间区间的桥梁运维决策框架。该框架首先基于区间数学的概念,引入区间数量化不能用概率描述的主观不确定性;其次利用代理模型高效率高精度映射的特点,基于代理模型实现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性下最不利可靠度指标的直接映射;最后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对该框架进行高效驱动。为了验证该框架在工程问题上的适用性,以典型装配式简支T梁桥为例,基于WIM系统实测数据建立了车辆荷载效应时变模型,之后引入抗力退化时变模型,对T梁桥的运维策略进行了优化,并制定了典型T梁桥的运维决策库。结果表明:时间区间较小的策略对应的全生命周期成本(LCC)较小,容许的主观不确定性也较小;时间区间较大的策略虽LCC较大,但为施工、决策等留了更充足的空间;对于跨径20~40m的简支T梁桥,均可通过不同的加固策略使其在LCC最小的情况下,满足服役期的可靠度指标要求,表明该框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在役桥梁维修加固策略的制定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运维策略 主观不确定性 时变可靠度 全生命周期成本 车辆荷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流线型箱梁扭转涡激气动力的简化涡模式与气动措施抑振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传新 官绪龙 +1 位作者 赵林 葛耀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以典型流线型闭口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原始断面与优化断面(栏杆扶手抑流板断面和检修轨道导流板断面)涡振响应,并分析其典型风速下断面周围分布气动力矩贡献,结合简化涡和数值模拟方法,推演断面周围流场演变特征,... 以典型流线型闭口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原始断面与优化断面(栏杆扶手抑流板断面和检修轨道导流板断面)涡振响应,并分析其典型风速下断面周围分布气动力矩贡献,结合简化涡和数值模拟方法,推演断面周围流场演变特征,揭示了流线型箱梁扭转涡振及气动措施抑振机理,为主梁扭转涡振及抑振机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研究表明:原始断面存在明显扭转涡振现象,其振幅达0.112°,增设检修轨道导流板后振幅降低35.7%,增设抑流板后涡振现象消失。原始断面和导流板断面涡振时,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贡献值远大于下表面,二者均由上表面大尺度前缘分离涡主导,分离涡漂移时长约为2.5个断面振动周期,对应2阶扭转简化涡模态。增设导流板后,断面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的贡献显著减小,旋涡漂移模式与断面振动之间的相位关系发生改变,断面周围旋涡作用强度减小,故涡振振幅降低。增设栏杆扶手抑流板后,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贡献值显著减小且其波浪式分布消失,上表面前缘大尺度分离涡的形成得到抑制,故断面涡振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扭转涡振 简化涡方法 流线型闭口箱梁 抑流板 检修轨道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路径规划与深度学习的桥梁点云自动化分割研究
8
作者 万桂军 吴维维 +1 位作者 王浩琛 冯东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2,共13页
为推动桥梁管养事业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保障其安全服役,提出基于无人机路径规划与深度学习的桥梁点云自动化分割方法.首先对桥梁结构进行倾斜摄影建模,根据模型提供的空间信息,对桥面板、桥侧、桥墩和桥底四部分分别进行无... 为推动桥梁管养事业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保障其安全服役,提出基于无人机路径规划与深度学习的桥梁点云自动化分割方法.首先对桥梁结构进行倾斜摄影建模,根据模型提供的空间信息,对桥面板、桥侧、桥墩和桥底四部分分别进行无人机飞行路径精细化规划,并按照新路径执行航拍任务,进行三维重建.其次,通过实桥试验进行方法验证,根据目标分辨率确定无人机飞行高度、航向和旁向重叠率等飞行参数,编写KML文件导入无人机,经验证重建所得的桥梁三维点云模型精度达到毫米级.最后,制作点云语义分割数据集,将点云数据划分为背景、桥面板、桥墩和盖梁四类,采用轻量高效的RandLA-Net算法进行桥梁构件语义分割,结果MIoU值为98.77%,各类别构件IoU值在95.46%以上,在桥梁点云的自动化分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三维点云 桥梁管养 自动化分割 无人机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潘盛山 闫东 +1 位作者 覃晖 安镜如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5,共10页
为促进我国公路桥梁管养智慧化转型,提高管养效率,综述了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围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发展的3个阶段:无纸信息化的桥梁数据库信息管理阶段,改善状态评估与决策方法的桥梁技术状态评估及维护决... 为促进我国公路桥梁管养智慧化转型,提高管养效率,综述了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围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发展的3个阶段:无纸信息化的桥梁数据库信息管理阶段,改善状态评估与决策方法的桥梁技术状态评估及维护决策阶段,融合可视化、巡检终端及健康监测系统等手段的桥梁高效化管理阶段,总结各阶段系统功能模块与特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存在的弊端;结合当前桥梁智慧管养方面的研究热点,探讨与展望了以减少人为干预、实现经济高效养护为目标的公路桥梁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当代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已基本满足桥梁管养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但仍存在智慧化程度不足、资源配置合理化欠缺等问题,而融合了智慧感知、智慧判别与决策、多源信息融合手段的桥梁智慧管养系统,将通过多种智能技术感知桥梁多源信息,采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评估桥梁状态,指导管理者实现经济高效的管养决策,达到公路桥梁智慧化养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 养护管理系统 技术状况评估 维修决策 高效化管理 智慧管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公路桥梁动态养修策略自适应优化模型
10
作者 王崇交 姚昌荣 +3 位作者 赵思光 赵实达 强斌 李亚东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了有效利用桥梁管养资源以确保桥梁在运营期的服役安全,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公路桥梁的管养策略优化模型。基于1996—2020年间国内沿海地区208座及内陆地区176座存在历史养修工作的公路桥梁性能检测数据,建立了考虑养修时服役时长与养修... 为了有效利用桥梁管养资源以确保桥梁在运营期的服役安全,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公路桥梁的管养策略优化模型。基于1996—2020年间国内沿海地区208座及内陆地区176座存在历史养修工作的公路桥梁性能检测数据,建立了考虑养修时服役时长与养修频次的养修增益系数计算方法,并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出养修增益系数的取值范围。通过将改进逆高斯过程与贝叶斯更新方法结合建立了桥梁动态养修策略模型,并利用大量实测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1.1%,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程需要。采用改进后的灰狼算法对动态养修策略模型中的决策向量进行自适应优化,寻找使得剩余寿命累积成本最低的决策向量,并通过实际桥梁优化算例证实了决策向量最优解的存在以及自适应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逆高斯过程 养修增益系数 养修策略优化 贝叶斯更新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修车轨道对窄幅流线型箱梁涡振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青松 马存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给窄幅流线型箱梁抗风设计提供参考,以某窄幅流线型钢箱梁悬索桥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考虑风攻角,分析检修车轨道对箱梁涡振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检修车轨道及其位置对箱梁绕流特性的影响机理及抑振措施的有效性。结... 为给窄幅流线型箱梁抗风设计提供参考,以某窄幅流线型钢箱梁悬索桥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考虑风攻角,分析检修车轨道对箱梁涡振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检修车轨道及其位置对箱梁绕流特性的影响机理及抑振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窄幅箱梁在+3°、0°风攻角时的竖向涡振最大振幅较-3°风攻角时分别增大348%、189%;0°风攻角时,检修车轨道布置于箱梁底板内侧1/6底板宽度位置,窄幅箱梁竖向涡振最大无量纲振幅减小60.8%;在此基础上,检修车轨道内侧布置导流板后,箱梁竖向涡振最大无量纲振幅减小79.9%;检修车轨道布置于箱梁底板且布置导流板时,与检修车轨道布置于斜腹板相比,窄幅箱梁竖向涡振最大振幅大幅减小,箱梁周围的流动结构更加稳定,改善了箱梁涡振性能;将检修车轨道向箱梁底板内侧移动或布置导流板是抑制检修车轨道引起窄幅箱梁涡振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窄幅流线型箱梁 检修车轨道 涡振 绕流特性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激光点云建模在桥梁养护中的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霜辰 李升甫 贾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0,177,共5页
运营已久的复杂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在路面负荷严重、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下,对道路日常的养护运维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利用桥梁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在线可视化,同时在重点桥梁路段安装监测设备,在线进行桥梁健康监测成为目前新的技术手段。... 运营已久的复杂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在路面负荷严重、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下,对道路日常的养护运维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利用桥梁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在线可视化,同时在重点桥梁路段安装监测设备,在线进行桥梁健康监测成为目前新的技术手段。针对运营较长时间的道路桥梁设计竣工图纸缺失,无法通过图纸复现真实的桥梁模型,采用地面站式激光与车载激光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时间运营桥梁进行扫描,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及滤波处理,然后进行单体化建模,真实还原运营桥梁的结构形态。同时,利用公路行业BIM模型标准,对单体化的桥梁进行构件拆分编码,形成规范的桥梁单元模块。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开发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平台,关联桥梁养护相关作业模块,实现既有高速公路桥梁线上巡检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激光雷达 点云滤波 三维建模 构件化 桥梁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桥梁段道床清筛作业后轨-桥动力特性
13
作者 柯明亮 马瑞峰 +2 位作者 蔡小培 王雨琪 刘万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4,共6页
重载铁路桥梁段轨道经大机清筛作业后,道床稳定性不足,在线路开通初期要对列车进行限速,对重载运输造成了极大限制。本文基于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空间耦合模型,研究不同开通速度、列车轴重及道床刚度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和桥体结构动态响应... 重载铁路桥梁段轨道经大机清筛作业后,道床稳定性不足,在线路开通初期要对列车进行限速,对重载运输造成了极大限制。本文基于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空间耦合模型,研究不同开通速度、列车轴重及道床刚度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和桥体结构动态响应的影响,对线路复通后轨-桥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通速度在60~80 km/h时,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及钢轨垂向位移随着列车开通速度的增加而小幅增大,轮轨力、脱轨系数及轮重减载率均符合规范要求,桥体挠度与垂向加速度处于安全范围内;列车轴重对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影响很大,轮轨力随着轴重的增加而迅速上升,40 t轴重下桥面垂向加速度超出规范限值,对道床-桥面稳定性造成一定威胁;道床刚度对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影响较小,道床刚度越大,钢轨垂向位移越小,桥面垂向加速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铁路桥梁 轨道动力响应 数值计算 桥梁安全性 大型养路机械 道床清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半干旱区长寿命耐候钢板梁桥锈层稳定性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一伟 张静雯 +2 位作者 李奕凡 郭能荣 王春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7,共9页
为研究内陆半干旱区长寿命耐候钢板梁桥锈层稳定性技术状况,以陕西黄延高速隆坊跨线桥为背景,基于耐候钢锈层耐腐蚀机理和锈层稳定性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开展该桥周期性(间隔近2年)锈层稳定性原位检测,并提出适用于该类桥梁锈层稳定性技... 为研究内陆半干旱区长寿命耐候钢板梁桥锈层稳定性技术状况,以陕西黄延高速隆坊跨线桥为背景,基于耐候钢锈层耐腐蚀机理和锈层稳定性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开展该桥周期性(间隔近2年)锈层稳定性原位检测,并提出适用于该类桥梁锈层稳定性技术状况评估模型,对该桥锈层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隆坊跨线桥主梁锈层经近2年时间演化,其粘附力有所提升,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表面干燥、无杂物堆积等有利于稳定耐候锈层形成;不易积水、积尘的主梁竖直表面较水平上表面更易形成稳定耐候锈层;在耐候钢板梁桥稳定锈层形成阶段,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延长,耐候锈层稳定性在不断提高;提出日常维护和锈层分级维护的长寿命耐候钢板梁桥锈层维护策略,建议在靠近梁端区域的钢主梁下翼板下表面设置V形挡水板,对混凝土悬臂板设置滴水槽或阻水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板梁桥 长寿命 耐候锈层 锈层稳定性 原位检测 稳定性评估模型 锈层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深度学习的钢-混组合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彩萍 余子行 +1 位作者 翟凯凯 易天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为提高钢-混组合梁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深度学习的损伤识别方法。设计并制作6种不同损伤的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通过钢球自由落体冲击组合梁表面,采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获取不同损伤组合梁的应变信号;采用haar、s... 为提高钢-混组合梁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深度学习的损伤识别方法。设计并制作6种不同损伤的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通过钢球自由落体冲击组合梁表面,采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获取不同损伤组合梁的应变信号;采用haar、sym2、sym4、db2和db4五种小波基函数对采集到的应变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搭建ResNet-18、ResNet-50、ResNet-101、InceptionV3、InceptionResNetV2、MobileNetV2六个深度学习模型对降噪前、后的应变信号进行训练和预测,分析得出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模型,以实现对组合梁损伤的分类和定位。结果表明:haar小波基函数降噪效果优于其它函数;ResNet-50模型预测准确率均高于其它模型,降噪前、后的预测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96.73%、97.91%,小波降噪使ResNet-50模型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18%;远离损伤位置ResNet-50模型预测准确率平均值为96.82%,仍有较高的准确率。该方法可为钢-混组合梁的运营维护以及损伤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梁 损伤识别 小波降噪 深度学习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降噪方法 运营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调查及维护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闻宝联 涂光备 +2 位作者 刘凯立 王宝来 张鸿宾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桥梁的腐蚀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阐述了桥梁工程中钢筋及混凝土的腐蚀机理,调查了天津及周边地区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腐蚀情况,对常见的腐蚀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修补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 桥梁 钢筋混凝土结构 病害 腐蚀 桥梁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大桥引桥整体顶升施工技术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舟 余晓琳 +2 位作者 颜全胜 张志林 段中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北江大桥为多跨连续梁桥,由于佛开高速扩建,主桥需加高2.364m以满足通航要求,考虑整座桥的调坡影响,引桥需加高0.150-1.491m,经研究引桥采用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系统进行整体顶升施工,并设计钢抱箍作为液压千斤顶顶升的承力平... 北江大桥为多跨连续梁桥,由于佛开高速扩建,主桥需加高2.364m以满足通航要求,考虑整座桥的调坡影响,引桥需加高0.150-1.491m,经研究引桥采用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系统进行整体顶升施工,并设计钢抱箍作为液压千斤顶顶升的承力平台。顶升前先进行辅助墩与边墩的处理和梁体解联;然后进行立柱加粗、安装钢抱箍、梁体切割、称重和试顶升;分5步对梁体进行正式顶升;最后对立柱进行接长、加粗和落梁,完成整个顶升施工过程。通过安装纵、横向限位装置保证了顶升施工质量和梁体安全。施工中对顶升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调整了顶升过程的偏差,监控结果表明顶升施工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大桥 连续梁桥 钢抱箍 同步整体顶升施工 施工监控 桥梁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预防性养护效果-成本-寿命集成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巍 张春霞 +1 位作者 邢佳鹏 乔国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28,共5页
应用多元回归和微粒群算法,构建了桥梁预防性养护效果、养护成本、耐久性寿命延长这3大目标综合集成控制的优化模型;建立了桥梁预防性养护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和基于构件劣化的桥梁预防性养护耐久性寿命延长及养护周期数学模型;运用SPSS... 应用多元回归和微粒群算法,构建了桥梁预防性养护效果、养护成本、耐久性寿命延长这3大目标综合集成控制的优化模型;建立了桥梁预防性养护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和基于构件劣化的桥梁预防性养护耐久性寿命延长及养护周期数学模型;运用SPSS计算出养护效果对耐久性寿命延长年限和养护成本的多元回归方程,利用微粒群算法求得最优解,实现了桥梁预防性养护这3大目标的集成控制。实际工程验证表明:研究结果可为桥梁预防性养护时机和成本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预防性养护 效果-成本-寿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索维护机器人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1
19
作者 罗均 吕恬生 +1 位作者 张家梁 王殿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缆索维护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技术在斜拉桥缆索维护方面的首次应用.提出了机械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研制了适于任意倾斜度缆索的新型爬升机构和各种工作机构.该系统可完成对缆索的在线检测、清洗及涂装等一系列维护工作,并且克服了国内外斜... 缆索维护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技术在斜拉桥缆索维护方面的首次应用.提出了机械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研制了适于任意倾斜度缆索的新型爬升机构和各种工作机构.该系统可完成对缆索的在线检测、清洗及涂装等一系列维护工作,并且克服了国内外斜拉桥普遍采用的人工方式进行缆索维护所带来的低效率、高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斜拉桥 缆索 维护机构 自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养数据的高速公路板梁桥病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发祥 丁鹏飞 +2 位作者 陈欣 赵炜 吉伯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共8页
分析了江苏交通控股桥梁管养系统中一段通车15年高速公路管养数据,确定了板梁桥的主要病害形式及主要病害特征;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程序实现了对病害属性的识别和提取,建立了新的病害特征数据库;统计分析... 分析了江苏交通控股桥梁管养系统中一段通车15年高速公路管养数据,确定了板梁桥的主要病害形式及主要病害特征;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程序实现了对病害属性的识别和提取,建立了新的病害特征数据库;统计分析了板梁桥的总体病害特征、主要构件病害在不同跨径板梁桥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构件病害随时间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梁体裂缝是最主要的病害形式,其次是支座病害和墩台病害;8、10、13 m梁底板横向裂缝最为集中,16 m梁的腹板竖向裂缝和20 m梁的翼板横向裂缝突出;支座主要病害随跨径线性增加,墩台裂缝随跨径线性减少;板梁桥裂缝病害随年份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底板横向、腹板竖向、翼板横向裂缝在通车11年后趋于缓和;支座主要病害随年份增加迅速,尤其在通车11年后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管养 板梁桥 VBA程序 管养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