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
祁占勇
吴仕韬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24
|
|
|
2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进路 |
郭福春
许嘉扬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3
|
凝聚共识智慧经验 共绘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图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天津共识》解读笔谈 |
林宇
于发友
曾天山
杨军
和震
韩通
佛朝晖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考察 |
祁占勇
李璐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之“三论”“三难”“三突破” |
雷世平
谭卓婧
雷宙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加强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
赵志群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7
|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逻辑基础、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
刘晓军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超越二元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协同创新的“汉堡模式”探析 |
谢莉花
占梦君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如何培养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德国本硕连读课程模式及其启示 |
毛菊
夏冬梅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高职人才培养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逻辑、定位与路向 |
王纾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研究 |
李波林
李莹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
2025 |
1
|
|
|
12
|
高职院校升格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误区及超越 |
王义
张启明
周艺红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职业技术专业的战略价值、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 |
徐玉成
王波
朱萍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双创”背景下职教机制类专业智慧平台建设 |
徐生龙
董鹏
|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5 |
1
|
|
|
15
|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问题表征与整体治理 |
郑世良
张军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省域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项目的实践探索 |
陶然
瞿晓理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逻辑、挑战与方向 |
许丽丽
侯怀银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数智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广西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
谢妮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1
|
|
|
19
|
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向度 |
周志艳
陈新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意义向度、话语转向与实现进路 |
祁占勇
桑晓鑫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