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肇国辽东”与辽代中国北部海疆的奠定
1
作者 田广林 朱易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1,共12页
耿氏家族墓志所揭示的辽太祖“肇国辽东”创建辽朝,是一件事关辽代海疆奠基的根本大事,却长期被史家忽视。耶律阿保机的父辈先于辽朝据有辽东,是其远离西楼创立龙化州的社会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肇国辽东”、奠定辽东半岛东西两侧辽朝南... 耿氏家族墓志所揭示的辽太祖“肇国辽东”创建辽朝,是一件事关辽代海疆奠基的根本大事,却长期被史家忽视。耶律阿保机的父辈先于辽朝据有辽东,是其远离西楼创立龙化州的社会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肇国辽东”、奠定辽东半岛东西两侧辽朝南部海疆的历史渊源。辽朝立国后,继续向南经略渤海西岸幽蓟地区、向东平定渤海,最终底定了辽代中国北部海疆。907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建立辽朝,实质上这并不是契丹国家发展史上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始都龙化与迁都皇都,意味着契丹国家发展形态由北方草原游牧式“行国”向中原农业社会式“城国”的蜕变。中华帝制传统的城国管理模式,更有利于辽朝海疆的形成与巩固,从而为辽代中国北方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海陆互动,促进中国南北统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孕育,提供了新的历史运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国辽东” 辽代海疆 耶律阿保机 耿氏家族墓志 契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2
作者 康鹏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辽朝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构建出一套新型的“天下一家”政治理念并付诸实践。这一政治秩序不仅承袭了北方民族的传统,而且还进一步融入了儒家伦理观念。辽朝“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契丹与中原... 辽朝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构建出一套新型的“天下一家”政治理念并付诸实践。这一政治秩序不仅承袭了北方民族的传统,而且还进一步融入了儒家伦理观念。辽朝“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契丹与中原王朝构建拟制亲属关系,令“天下一家”理念具象化、实体化;二是契丹与中原王朝互称南朝、北朝,意味天下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由“一家人”分而治之,汉唐以来的天下秩序也随之发生转变;三是契丹自认黄帝后裔、华夏正统,强调与中原王朝同宗共祖,不仅不异中华,更是华夏正统,为“耶律与赵共天下”提供合法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一家 拟制亲属 契丹 正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李合户”:民族交融的自然位育与在地实践
3
作者 牛乐 王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3,共10页
“张李合户”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蒙汉民族交融形成的文化习俗,也是兼具象征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该习俗始于明初,从早期简单的走亲访友及祭祀祖先活动,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合户”社火,在民俗仪式中呈现由“分”达“合... “张李合户”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蒙汉民族交融形成的文化习俗,也是兼具象征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该习俗始于明初,从早期简单的走亲访友及祭祀祖先活动,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合户”社火,在民俗仪式中呈现由“分”达“合”的符号表征,成为研究西北地区蒙汉融合历史的文化样本。两姓族谱中的名讳记录、改姓与分姓、分户与合户等历史事件从不同侧面呈现了蒙汉民族在语言、亲属制度、生计选择、户籍体系等方面的交互影响,体现了多民族血缘关系与文化谱系的融合生长,在此过程中,自然位育、社会变迁与人的情感动机、在地实践互构形塑,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实质动力,形成多元交融的文化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张李合户” 蒙汉民族关系 自然位育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格局视域下契丹蕃将家族对唐朝向心力研究
4
作者 张祥瑞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契丹蕃将家族是唐朝诸多蕃将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爱之如一”的统辖理念与“和同一家”的民族关系基础上,其逐渐对唐朝廷产生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体现在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突出表现在族属攀附、葬于中原、名讳选... 契丹蕃将家族是唐朝诸多蕃将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爱之如一”的统辖理念与“和同一家”的民族关系基础上,其逐渐对唐朝廷产生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体现在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突出表现在族属攀附、葬于中原、名讳选取、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实行以及墓志行文中对中原礼教的接受、认同和践行等方面。以李楷固、李光弼、王武俊、李过折等契丹蕃将家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对唐朝的向心力,对于维护唐朝北疆地区稳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多元一体 契丹蕃将家族 向心力 民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汉人的心理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以辽代佛教文献为中心
5
作者 鞠贺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5,共6页
辽朝境内汉人兼具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认同。第一层次心理认同是对以契丹皇帝为代表的辽政权的认同,表现为辽朝汉人美化辽帝形象,将其塑造为儒家圣明君主和佛教转轮王化身,并由此产生了“汉契一家”共同体意识。第二层次心理认同是对中... 辽朝境内汉人兼具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认同。第一层次心理认同是对以契丹皇帝为代表的辽政权的认同,表现为辽朝汉人美化辽帝形象,将其塑造为儒家圣明君主和佛教转轮王化身,并由此产生了“汉契一家”共同体意识。第二层次心理认同是对中国的认同,表现为辽朝汉人认为辽与汉、唐一脉相承,都属于中国。辽朝汉人两种不同维度的心理认同在辽代佛教典籍、碑刻中有集中体现。辽朝汉人的心理认同及共同体意识,是汉契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也是推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深厚思想基础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汉人 心理认同 汉契一家 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大一统”理论解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治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大一统”作为政治思想理念,构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内向凝聚的一条生命线。文章对“大一统”的内涵、“大一统”理念的重要性、清代如何实践“大一统”及取得哪些进展进行了阐释。认为准确解释“大一... “大一统”作为政治思想理念,构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内向凝聚的一条生命线。文章对“大一统”的内涵、“大一统”理念的重要性、清代如何实践“大一统”及取得哪些进展进行了阐释。认为准确解释“大一统”是打开中国历史之门的一把钥匙,不识“大一统”,难识清史真貌,给不出科学的评价。清代创建新“大一统”理论并全面推行,付诸治国实践,取得一系列的历史性突破,凝结成巩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大一统” 华夷之辨 天下一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秦墓中的同穴合葬现象
7
作者 楚展鹏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5,共8页
秦国是较早推行变法的国家之一,封建生产关系发展较为充分,同时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夫妻为核心的个体家庭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和经济单位。在此背景下,秦墓中出现一批同穴合葬墓,形式多样,分布较广,延续性强,发... 秦国是较早推行变法的国家之一,封建生产关系发展较为充分,同时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夫妻为核心的个体家庭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和经济单位。在此背景下,秦墓中出现一批同穴合葬墓,形式多样,分布较广,延续性强,发展轨迹清晰,为探讨战国秦汉之际家庭的变化和合葬习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墓 同穴合葬 家庭 战国秦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布里村战国秦汉墓地浅析
8
作者 刘尊志 苗楷琳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9,98,共7页
空港新城布里村战国秦汉墓地是一处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的中下阶层墓地。该墓地经过有序规划布局,包含四组既相对独立又具密切联系的家族墓葬群。在墓葬结构、随葬器物组合、家族葬俗以及墓位排列等方面所呈现的演变趋势与同期关中地区... 空港新城布里村战国秦汉墓地是一处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的中下阶层墓地。该墓地经过有序规划布局,包含四组既相对独立又具密切联系的家族墓葬群。在墓葬结构、随葬器物组合、家族葬俗以及墓位排列等方面所呈现的演变趋势与同期关中地区墓地制度的演变相吻合。空港新城布里村墓地作为关中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综合性墓地的一个实例,为研究这一时期墓地制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 战国秦汉 家族墓地 中下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画像历史故事的两种图像叙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以“赵氏孤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浒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共11页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本文考证出江苏徐州白集汉墓前室北横梁上存一例不为人知的“赵氏孤儿”图像,采用长卷式连环画叙事,依时间顺序描绘了四个精彩瞬间。汉画像历史故事的图像叙事从单幕走向多幕,应受到早期青铜画像叙事传统、汉画发展内在规律、图像载体转换、地域性差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历史故事 赵氏孤儿 白集汉墓 图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周步六孤逞墓志相关问题考
10
作者 梁雨昕 李宗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新发现的北周步六孤逞墓志,志盖背亦有刻文。与传世的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对勘,可补传抄之误。该墓志的出土,对于探明志主家族世系与其仕宦经历、家族婚姻以及西魏、北周之际的众多相关史事大有裨益。该家族联姻对象以胡族... 新发现的北周步六孤逞墓志,志盖背亦有刻文。与传世的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对勘,可补传抄之误。该墓志的出土,对于探明志主家族世系与其仕宦经历、家族婚姻以及西魏、北周之际的众多相关史事大有裨益。该家族联姻对象以胡族权贵为主,以中原世家自居,又以西魏、北周赐姓为荣,反映出该家族在胡汉融合的大背景下为迎合政治而被迫选择与取舍的矛盾与尴尬,以及因之而表现出的投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六孤逞墓志 北朝陆氏 胡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对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11
作者 谢姚屹 黄妍菊 +6 位作者 樊敏 岑花桃 李燕丽 卢苗值 陆柏安 韦穰芳 吴志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8-1124,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 目的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汉族(对照组)和壮族(试验组)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基因表型为氯吡格雷快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于中间代谢或慢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替格瑞洛片。随访90 d,记录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NIHSS评分以及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103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743例,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299例(40.24%)、345例(46.43%)和99例(13.32%)。试验组293例,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107例(36.52%)、161例(54.95%)和25例(8.53%)。两组不同CYP2C19基因表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90 d,两组间的mRS评分、ADL评分、NI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的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52%(41/743)和5.12%(15/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在汉族和壮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人群中,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 汉族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氏归义军交聘后汉史事表微——以P.3438V王鼎状为中心
12
作者 徐伟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5,共9页
法藏敦煌文献P.3438V为沙州官告国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王鼎状四件,记述其在沙州赴宴、参与打颙活动等事迹。又据书道博物馆藏第116号《观世音经》王鼎写经题记纪年“天福十四年三月六日”及BD09522V王鼎某状封筒,可将P.3438V的撰作... 法藏敦煌文献P.3438V为沙州官告国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王鼎状四件,记述其在沙州赴宴、参与打颙活动等事迹。又据书道博物馆藏第116号《观世音经》王鼎写经题记纪年“天福十四年三月六日”及BD09522V王鼎某状封筒,可将P.3438V的撰作时间确定为乾祐元年十二月(公历949年初)。王鼎等带来了后汉朝廷授曹元忠节度留后、检校司空的官告及“归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印”。对该状的释读有助于廓清后晋、后汉之际沙州与中原的交聘史事,官告国信判官王鼎在敦煌的活动亦体现“天使”受到曹氏归义军使府的特殊招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氏归义军 后汉 国信判官 王鼎 曹元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邱星 刘可 卜秀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译制适宜中国的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The Family Needs Survey),用于特殊儿童父母需求评价。方法引进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对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结果总量表的Cronbac... 目的译制适宜中国的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The Family Needs Survey),用于特殊儿童父母需求评价。方法引进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对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结果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01~0.855;总量表的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953,各维度分半信度为0.786~0.900;内容效度为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1.81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中文版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特殊儿童父母需求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家长 特殊儿童家长需求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突变及相应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春 王爱玲 +3 位作者 余元勋 徐岩 冯俊 史学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相关基因,寻求新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3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相关基因,寻求新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3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直接测序,克隆测序法确证,并分析各突变患者相应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一家系中发现MYH7基因nt2013c缺失、nt2025C插入,为一国内罕见移码突变,其为该家系患者间遗传相关的致病相关基因突变。结论MYH7基因突变是我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病因之一,其某些突变可在同一家系内遗传并致病,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较低、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进展较慢。同一突变携带者的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家族性 汉族 肌球蛋白类/遗传 突变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的临床和致病基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瑶 丁美萍 +5 位作者 尹厚民 郭谊 张进 赵国华 王晶 刘志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浙江台州地区一个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DM)汉族家系的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分析该家系44例成员中8例(包括先证者13)临床确诊为DM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5例患者和6例无症状成员的肌电图表现,并对7例D... 目的:探讨浙江台州地区一个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DM)汉族家系的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分析该家系44例成员中8例(包括先证者13)临床确诊为DM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5例患者和6例无症状成员的肌电图表现,并对7例DM患者(除6外)的DNA样品进行DM1和DM22个位点PCR扩增、琼脂糖电泳检测,对克隆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该家系患者除有肌强直、肌萎缩等表现外;心电图检查:心脏传导阻滞(7/8);裂隙灯检查:白内障(6/7);肌电图检查:患者组有强直电位发放(5/5),无临床症状成员也存在肌源性损害(5/6);但该家系无DM1位点(CTG)n和DM2位点(CCTG)n的重复数增加。结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强直 营养不良性/遗传学 肌电描记术 家庭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汉族人群362种HLA单倍型的家系调查及重组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素青 程曦 +2 位作者 李茜 李玉珠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82-7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B1新单倍型,调查HLA单倍型分布特征。采用179个家庭及子女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家系和HLA遗传模型特征分离分析791条HLA单倍型。结果发现4... 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B1新单倍型,调查HLA单倍型分布特征。采用179个家庭及子女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家系和HLA遗传模型特征分离分析791条HLA单倍型。结果发现4条新的HLA重组单倍型,重组位点位于HLA-DRB1基因座位,其中3条重组单倍型来自父源染色单体,1条来自母源染色单体,其比例为3∶1。HLA-DRB1与A或B基因位点重组率为0.92%(4/433)。通过家系调查HLA分离分析得到362种HLA-A-B-DRB1单倍型,其中A33-B58-DR17、A2-B46-DR9、A30-B13-DR7、A11-B13-DR15、A11-B75-DR12和A2-B46-DR14单倍型检出频率最高,与应用非血缘供者人群的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的结果一致,但A1-B63-DR12、A29-B46-DR15、A1-B61-DR10、A34-B35-DR9、A29-B54-DR4、A23-B13-DR16、A34-B62-DR15等单倍型是非血缘供者人群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为未被报道过的罕见单倍型。结论:通过家系HLA单倍型调查能清楚地确定HLA-A-B-DRB1单倍型型别。本研究结果将为人类HLA研究、器官移植及HLA疾病相关性分析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单倍型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水金关汉简中的“家属”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学宏 侯宗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4,共8页
肩水金关汉简中"家属符"简所蕴含的信息显示出,汉代的"家属"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边疆屯戍吏卒"家属"的构成比较复杂,除其父母、配偶、子女外,还有兄、嫂、弟、弟妇、姊妹、儿媳、侄子、侄媳、侄孙、侄... 肩水金关汉简中"家属符"简所蕴含的信息显示出,汉代的"家属"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边疆屯戍吏卒"家属"的构成比较复杂,除其父母、配偶、子女外,还有兄、嫂、弟、弟妇、姊妹、儿媳、侄子、侄媳、侄孙、侄孙女、孙子、孙女、女婿及其外孙子女等。数量不菲的吏卒"家属"在边塞地区有自己独立的居所,他们是边疆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辅助力量。汉简所记吏卒"家属"的"居署"行为,可能是吏卒"家属"成员在接受政府廪食期间,根据屯戍需求,按照戍防机构的统一安排部署,部分"家属"人员从"私舍"到鄣坞亭燧等署所参加相应的塞防杂务劳作的一种反映。以"居署"命名造册,显现出汉政府对进入边疆地区各类人口群体的精细化管控。就吏卒"家属"及其相关问题的探究,可以丰富对汉代边疆社会治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 汉代 居署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史的建构:宋朝士人阶层追寻的精神家园——以相州韩琦家族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宋朝在中国古代家族发展史上是承前启后的时代。诸多士大夫不懈努力,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并发展了传统社会的家族理念,形成了有着宋代特色的关于宗族的系统论述,而且,很多士大夫身体力行,逐渐完善了这套宗族理论。相州韩琦家族就有寻找祖... 宋朝在中国古代家族发展史上是承前启后的时代。诸多士大夫不懈努力,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并发展了传统社会的家族理念,形成了有着宋代特色的关于宗族的系统论述,而且,很多士大夫身体力行,逐渐完善了这套宗族理论。相州韩琦家族就有寻找祖先的曲折历程。韩琦本人较为详尽地记述了他找到祖先墓地的种种经历,构建了系统而完整的相州韩氏家族的谱系。毫无疑问,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录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不仅于韩氏家族本身,对宋代历史的研究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不过,韩琦叙述家族历史的文字颇为模糊,需要认真解读,才可寻绎到历史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人阶层 韩琦家族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彦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0,共8页
西汉时期官私奴婢的数量在历代王朝中是最多的 ,但就中国历史而言 ,奴婢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奴隶制生产方式与国家各种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政策相适应的情况 ,同时也受历史传统和社会时尚的影响 ,并不直接反映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的... 西汉时期官私奴婢的数量在历代王朝中是最多的 ,但就中国历史而言 ,奴婢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奴隶制生产方式与国家各种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政策相适应的情况 ,同时也受历史传统和社会时尚的影响 ,并不直接反映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明进化的程度 ,也不直接反映奴婢社会地位的实际状况。从张家山汉律有关奴婢法的内容来看 ,奴婢是以人的身份登记在民户的户籍 ;生命得到基本保证 ,刑事责任相当于父权家庭中的子女 ;奴婢免良的渠道不限于国家诏免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代户继承主人的财产。由此可见 ,西汉时期由法律规定的奴婢的生存状况比之殷周有了很大改善 ,和希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婢 张家山汉简 户籍 谒杀 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地域性豪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关东、关中、江南及西南豪族为中心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建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作为汉代以来地域性豪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东、关中、江南以及西南等地的豪族,在结构、形态等方面都表现出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构成状况与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各地豪族在形成时间、来源... 作为汉代以来地域性豪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东、关中、江南以及西南等地的豪族,在结构、形态等方面都表现出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构成状况与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各地豪族在形成时间、来源途径、发展演变特点等方面形成诸多差异。尽管这些差异并不影响豪族本身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但它不可避免地造成豪族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豪族在地方社会变迁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对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地域性 豪族 发展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