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SCHIFF BASE COMPLEXES——Ⅳ.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Fe (SALDPT) SAL
1
作者 汪信 William T.Pennington James C.Fanning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6-53,共8页
制备了Fe(saldpt)sal单晶并作了晶体结构分析。晶体数据:单斜,空间群P2_1/C(#14),a=12.486(5),b=18.502(8),c=10.870(5)A,β=104.23(3)°,V=2434(2)A^3,Z=4,D_c=1.
关键词 铁配合物 schiff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孙秀欣 刘艳 +3 位作者 赵海波 孙世玲 刘春光 仇永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2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存在较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存在较强的供体-受体(D-A)相互作用;NH3被羰基(CO)取代后,Ru-C间形成了稳定的σ-π配键,降低了受体的空轨道能级.噻吩环的增加增大了体系的共轭程度,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使配合物的极化率α和一阶超极化率β明显增加.结合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电荷转移过程中,对体系二阶NLO系数贡献较大的是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和配体间电荷转移(LLCT)跃迁,羰基引入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使配合物[RuII(CO)5L]2+比对应的配合物[RuII(NH3)5L]2+的β值增大约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Ru(ii)配合物 电子结构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配合物的研究(Ⅴ)——Fe(Salen)NO_3与No_2^-的反应
3
作者 陆路德 汪信 +1 位作者 宋启泽 杨绪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
Salen是最简单的Schiff碱之一。最近发现,其Fe(Ⅲ)的配合物Fe(Salen)NO_3能与仲胺作用,并很快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另一方面,一些含Fe_4S_4簇的酶能将NO_2^-催化还原成氨。本文研究了Fe(Salen)NO_3与NO_2^-的作用及其产物的某些性质。 1
关键词 铁配合物 schiff 反应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再生的影响
4
作者 邓军 张国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d/AC催化剂添加量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脱硝效率为80%)还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开启超声、Pd/AC催化剂作用下,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能够有效地还原Fe(Ⅱ)EDTA络合脱硝液中的NO,实现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当甲酸钠添加量为10.00 g/L,甲酸添加量为2.10 g/L,Pd/AC催化剂添加量为3.00 g/L时,得到的再生络合脱硝液在50℃下的脱硝性能最好(在60 min内脱硝效率达97%以上,在90 min内脱硝效率达80%以上)。继续进行多次络合脱硝-还原再生的连续实验,整个体系仍具备较好的脱硝性能(第6次切换时,持续吸收70~80 min的脱硝效率为85%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络合脱硝连续化的中试试验以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络合脱硝液 还原再生 甲酸/甲酸钠体系 钯炭催化剂 连续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向庆华 李建章 +3 位作者 谢家庆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了钴(II)和铁(II)Schiff碱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溶液中以及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CTAB,Brij35,LSS)胶束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配合物物质的量比和胶束微环境对金属... 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了钴(II)和铁(II)Schiff碱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溶液中以及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CTAB,Brij35,LSS)胶束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配合物物质的量比和胶束微环境对金属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催化苯酚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配合物 过氧化氢 苯酚 催化动力学 氧化 金属胶束 过氧化物酶 工业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腙类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有娟 马辉 +1 位作者 韩玉民 张秀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4,共6页
A new hydrazone Schiff base(N,N′-bis[1-(5-Br-2-methoxyphenol-6-yl)methylidene]benzil dihydrazone)(1)and its copper(II)complex Cu2(L)2·H2O·0.25CH3OH(2)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 A new hydrazone Schiff base(N,N′-bis[1-(5-Br-2-methoxyphenol-6-yl)methylidene]benzil dihydrazone)(1)and its copper(II)complex Cu2(L)2·H2O·0.25CH3OH(2)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analysis,1H-NM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The crystal of the complex(2)belongs to triclinic,space group Pī with a=12.993(13),b=14.454(15),c=16.291(17),α=102.309(14)°,β=91.327(14)°,γ=95.526(15)°,V=2972(5)3,Dc=1.642 g/cm3,Z=2,Mr =1469.77,μ(Mo Kα)=3.467mm-1,F(000)=1464.The complex(2)forms a 1D chain-like structure constructed b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of Cu…N and Cu…Br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The adjacent chains are further interconnected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by the interaction of Br…Br.The fluorescence of the title compounds(1)and(2)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氯醌酸二价阴离子为桥联配体的Fe(Ⅲ)-Fe(Ⅲ)和Mn(Ⅱ)-Mn(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
7
作者 姜宗慧 廖代正 +2 位作者 王耕霖 郝松琪 张智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73,共3页
基于铁和锰的双核配合物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在化学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可能做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以氯醌酸二价阴离子为桥联配体的Fe(Ⅲ)双核和Mn(Ⅱ)双核配合物:[Fe_2(phen)_4(μ-CA)](ClO_4)_4·2H_... 基于铁和锰的双核配合物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在化学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可能做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以氯醌酸二价阴离子为桥联配体的Fe(Ⅲ)双核和Mn(Ⅱ)双核配合物:[Fe_2(phen)_4(μ-CA)](ClO_4)_4·2H_2O(1)和[Mn_2(phen)_4(μ-CA)](ClO_4)_2·3H_2O(2)(phen=1,10菲咯啉;CA=氯醌酸二价阴离子)。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及磁性等测定,对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铁 锰-锰 双核配合物 磁性
全文增补中
基于π-共轭4-四硫富瓦烯-2,6-吡嗪吡啶配体的Fe(Ⅱ)配合物(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家泽 王大鹏 +2 位作者 马建平 王海英 左景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45-2050,共6页
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的4-四硫富瓦烯-2,6-吡嗪吡啶配体(L),并以此为配体合成了具有电活性的配合物[Fe(Ⅱ)(L)2](BF4)2·2.75CH3CN·0.25CH2Cl2(1),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配体以... 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的4-四硫富瓦烯-2,6-吡嗪吡啶配体(L),并以此为配体合成了具有电活性的配合物[Fe(Ⅱ)(L)2](BF4)2·2.75CH3CN·0.25CH2Cl2(1),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配体以三齿的方式参与配位,形成离散型的配合物1,该配合物中含有多种非经典氢键和π…π以及S…S作用。此外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磁性、电化学性质和光谱电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 fe(Ⅱ)配合物 多功能材料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飞虹 赵德明 苟少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铂(Ⅳ)配合物具有动力学惰性和优于铂(Ⅱ)配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肿瘤铂配合物,通过化疗协同免疫疗法提高抗肿瘤疗效,为具有免疫功能的铂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铂(Ⅱ)药物 铂(Ⅳ)配合物 联合用药 免疫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u((C_(14)H_(10)N_2O_2))(C_5H_5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文贯 冯小龙 +1 位作者 刘宏文 王少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The novel copper?complex with salicyl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pyridine ligands, Cu(C14H10N2O2)(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 The novel copper?complex with salicyl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pyridine ligands, Cu(C14H10N2O2)(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1/c.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a=1.6362(9)nm, b=1.7140(9)nm, c=1.2255(7)nm, β=105.168(9)°, V=3.317(3)nm3, Z=8, Dc=1.525g·cm-3, μ(MoKα)=1.334mm-1, F(000)=1560. The structure wasrefined to final R1=0.0376, wR2=0.0909. The copper?ion lies in a distorted square planar environment composed of two oxygen atoms, one nitrogen atom of tridentate acyhydrazone Schiff base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the pyridine ligand. CCDC: 193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Cu(C14H10N2O2)(C5H5N) 合成 schiff 酰腙 铜(Ⅱ)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锌改性介孔硅对毒死蜱的吸附与缓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红军 林粤顺 +3 位作者 李舒静 徐华 陈铧耀 周新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72-2281,共10页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水杨醛和锌离子为改性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Zn-MCM-41),并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毒死蜱/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缓释体系。利用XRD、N2吸附-脱附、FTIR、DSC和XPS对MCM-4...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水杨醛和锌离子为改性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Zn-MCM-41),并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毒死蜱/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缓释体系。利用XRD、N2吸附-脱附、FTIR、DSC和XPS对MCM-41、氨基改性MCM-41(NH2-MCM-41)、水杨醛席夫碱改性MCM-41(SA-MCM-41)的结构、毒死蜱的分布形态和Zn-MCM-41的配位情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CM-41在改性前后对毒死蜱的吸附量,并着重探究了其对毒死蜱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以及缓释性能。结果表明,APTES和水杨醛席夫碱改性后的MCM-41仍具有较为有序的介孔结构。MCM-41对毒死蜱的吸附量为54 mg·g^(-1),Zn-MCM-41的吸附量为186 mg·g^(-1),相对于MCM-41,其吸附量增加了244%。改性前后的MCM-41对毒死蜱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毒死蜱/席夫碱锌配合物改性MCM-41缓释体系的释药行为可用Riger-Peppas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药物释放由Fick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席夫碱锌 毒死蜱 吸附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亚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尿素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郎惠云 张秀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本文研究了H2O2-HAc控制氧化制备壳寡糖的适宜工艺条件,合成了三种不同聚合度(分子量分别为78万、11万和1万)的壳聚糖,进而优化了与亚铁配位的条件,得到了三种壳聚糖亚铁配合物,同时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尿素的吸附性能,并与其它不同尿素吸... 本文研究了H2O2-HAc控制氧化制备壳寡糖的适宜工艺条件,合成了三种不同聚合度(分子量分别为78万、11万和1万)的壳聚糖,进而优化了与亚铁配位的条件,得到了三种壳聚糖亚铁配合物,同时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尿素的吸附性能,并与其它不同尿素吸附材料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亚铁配合物对尿素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选择性,在pH值为5.5、尿素的初始浓度为1.5mg/ml时,其吸附容量为60.90mg/g,明显高于其它材料,略低于乙烯多胺-Cu(II)配合物的吸附容量,但鉴于壳聚糖优良的生物活性和医用性能,仍不失为一种高效新型尿素吸附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尿素 亚铁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表明席夫碱Cu(Ⅱ)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 ii)配合物 鲱鱼精DNA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苯并咪唑席夫碱的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海燕 杨晓东 李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5-691,共7页
在甲醇体系中,分别将苯并咪唑席夫碱HL^1和HL^2与高氯酸镍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结构类似的镍配合物[Ni(L^1)_2]·2H_2O(1)和[Ni(L^2)_2]·2H_2O(2)(HL^1=N-(benzimidazol-2-ylethyl)-5-chlorosalicylideneimine,HL^2=N-(Benzimid... 在甲醇体系中,分别将苯并咪唑席夫碱HL^1和HL^2与高氯酸镍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结构类似的镍配合物[Ni(L^1)_2]·2H_2O(1)和[Ni(L^2)_2]·2H_2O(2)(HL^1=N-(benzimidazol-2-ylethyl)-5-chlorosalicylideneimine,HL^2=N-(Benzimidazol-2-ylethyl)-5-bromosalicylidenei-mine),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Ni(Ⅱ)与来自2个席夫碱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将配合物1和配合物2分别连接成二维和三维网络结构。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菌种,研究了2个席夫碱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镍(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希夫碱配合物及其修饰MCM-41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霍涌前 王伟 +1 位作者 李珺 张逢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 用γ 氨丙基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 41合成几种配合物并进行了组装。方法 通过XRD,UV Vis,IR对合成的配合物表征。结果 过渡金属Mn(Ⅲ),Fe(Ⅲ)的N,N 双 5 溴水杨醛缩乙二胺(5Br H2salen),N,N 双 5 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Br H2salph... 目的 用γ 氨丙基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 41合成几种配合物并进行了组装。方法 通过XRD,UV Vis,IR对合成的配合物表征。结果 过渡金属Mn(Ⅲ),Fe(Ⅲ)的N,N 双 5 溴水杨醛缩乙二胺(5Br H2salen),N,N 双 5 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Br H2salphen),N,N 双 5 氯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Cl H2salphen)的Schiff碱配合物[FeCl(5Br salen)]·H2O,[MnCl(5Br salen)]·H2O,[FeCl(5Br salphen)]·H2O和[MnCl(5Cl salphen)]·H2O组装进入了MCM 41分子筛。结论 γ 氨丙基修饰了的介孔分子筛MCM 41有利于希夫碱配合物的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7-氨丙基功能化 schiff碱配合物 schiff碱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Ni(C_(14)H_(10)N_2O_3)(C_5H_5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文贯 刘宏文 冯小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93-1496,共4页
A novel nickel(II) complex with 2,4-dihydroxybenzalidene benzoylhydrazone a nd pyridine ligands, Ni(C14H10N2O3)(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 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 A novel nickel(II) complex with 2,4-dihydroxybenzalidene benzoylhydrazone a nd pyridine ligands, Ni(C14H10N2O3)(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 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crystal belo ngs to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bca.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a=1.580 20(19) n m, b=1.362 18(16) nm, c=1.616 50(19) nm, and V=3.479 5(7) nm3, Z=8, Dc=1.497 Mg ·m-3, composed of two oxygen atoms, one n itrogen atom of tridentate acyhydrazone schiff base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the pyridine lig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 e complex ha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intermolecul ar hydrogen bonds. CCDC: 244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酰腙类配体 schiff 合成 晶体结构 一维链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类席夫碱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仝小兰 葛颖冲 +2 位作者 辛建华 刘芬 熊晨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苯并咪唑类席夫碱配体L(L=2-{[2-(1H-Benzoimidazol-2-yl)-ethylimino]-methyl}-4-bromopjenol),并利用配体L与Co Cl2·6H2O在甲醇溶液中常温扩散反应得到了配合物1([Co(L)2]·CH4O),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配合...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苯并咪唑类席夫碱配体L(L=2-{[2-(1H-Benzoimidazol-2-yl)-ethylimino]-methyl}-4-bromopjenol),并利用配体L与Co Cl2·6H2O在甲醇溶液中常温扩散反应得到了配合物1([Co(L)2]·CH4O),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a=9.793(3),b=16.136(4),c=20.679(5),β=90°,V=3267.7(15)3,C34H34Br2Co N6O4,Mr=809.42,Z=4,Dc=1.645 Mg/m3,F(000)=1636,R=0.0334,wR=0.0701,5778个可观测衍射点。配合物1中钴原子处于由两个配体的四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畸变八面体配位环境中,该配合物被分子间氢键弱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配体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吲哚甲酸的铁(Ⅱ)和镉(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云霞 张秋霞 +1 位作者 吴昌盛 张必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8-255,共8页
采用水热方法,以2-吲哚甲酸(2-HINDF)为主配体,2,2’-联吡啶(2,2’-bpy)、1,10-邻菲罗啉(phen)为辅配体分别与碳酸铁和碳酸镉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Fe(phen)_3](2-INDF)_2·8H_2O(1)和[Cd_4(2,2’-bpy)_8(2-INDF)_8]·7H_2O(2)... 采用水热方法,以2-吲哚甲酸(2-HINDF)为主配体,2,2’-联吡啶(2,2’-bpy)、1,10-邻菲罗啉(phen)为辅配体分别与碳酸铁和碳酸镉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Fe(phen)_3](2-INDF)_2·8H_2O(1)和[Cd_4(2,2’-bpy)_8(2-INDF)_8]·7H_2O(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晶体为单斜晶系,属于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995(3)?,b=31.842(6)?,c=13.073(3)?,β=110.23(3)?,V=5075.6(18)?~3,Mr=1060.89,Dc=1.388 g/cm^3,F(000)=2216,μ=3.70 mm^(-1),Z=4,最终偏离因子[I>σ(I)]R_1=0.0601,wR_1=0.1649。配合物2晶体为三斜晶系,属于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76(3)?,b=13.591(3)?,c=21.764(4)?,α=78.77(3)?,β=80.87(3)?,γ=67.99(3)°,V=3555.2(13)?~3,Mr=3106.41,Dc=1.451 g/cm^3,F(000)=1582,μ=6.68 mm^(-1),Z=1,最终偏离因子[I>2σ(I)]R_1=0.0629,wR_1=0.1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ii)配合物 镉(ii)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固载镍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辉霞 王荣民 王云普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以NaX 13型分子筛为载体 ,固载一种新型五齿含氮、氧希夫碱Ni(II)配合物 .考察了NaX 13型分子筛固载镍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Nisalnpyen NaX)在不同反应条件下 ,对苯乙烯氧化成苯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 。
关键词 固载镍希夫碱金属配合物 催化氧化性能 分子筛 合成 Ni(Ⅱ)希夫碱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三聚双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反应及ESR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庆金 步修仁 +2 位作者 孙守恒 游效曾 戴安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本文发现混合三聚双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Ni(Ⅱ)、VO(Ⅱ)作用时,配体发生碳氮单键断裂后形成亚胺配合物。用室温及低温下ESR对反应进行了跟踪研究。所出现的活性中间体被Job's法确定其组份Cu:L为1:1,分子内溶剂轴向配位催化导... 本文发现混合三聚双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Ni(Ⅱ)、VO(Ⅱ)作用时,配体发生碳氮单键断裂后形成亚胺配合物。用室温及低温下ESR对反应进行了跟踪研究。所出现的活性中间体被Job's法确定其组份Cu:L为1:1,分子内溶剂轴向配位催化导致碳氮单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双席夫碱 亚胺配合物 C-N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