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郭乃安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7,共6页
《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是郭乃安先生的音乐论文集,是郭先生大半生音乐道路的缩影。笔者通过对文集中有关论文的解读,分别从音乐本元、音乐美学、音乐评论三个视角来阐释郭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关键词 郭乃安 《音乐学 请把目光投向人》 人本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耶二教在谭嗣同《仁学》“天”概念重构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31,183,共8页
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外各种思想传统综合影响的产物,《仁学》中基本概念的建构,无不反映出这种混杂性影响。例如,《仁学》中“天”的概念,既有传统儒家的思想因素,又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谭嗣同借助于基督教的“天”概念,对传... 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外各种思想传统综合影响的产物,《仁学》中基本概念的建构,无不反映出这种混杂性影响。例如,《仁学》中“天”的概念,既有传统儒家的思想因素,又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谭嗣同借助于基督教的“天”概念,对传统儒家作为人伦依据的义理之天概念进行了重构,将其改造为形上原理,并用之来论证政治、伦理、社会平等。基督教之“天”有实体上帝的含义,《仁学》对之进行了去实体化,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成唯识论》破天之法执的思想发挥了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唯识论》 谭嗣同 《仁学》 基督教 “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退溪对朱熹性情观的继承和发展
3
作者 林孝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互为发用",把朱熹的性情"未发已发"说发挥为"互发"。从而使退溪之学带有了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李退溪 性情观 人性论 “本然之性” “气质之性”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