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郭乃安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7,共6页
《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是郭乃安先生的音乐论文集,是郭先生大半生音乐道路的缩影。笔者通过对文集中有关论文的解读,分别从音乐本元、音乐美学、音乐评论三个视角来阐释郭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关键词
郭乃安
《音乐学
请把目光投向人》
人本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耶二教在谭嗣同《仁学》“天”概念重构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31,183,共8页
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外各种思想传统综合影响的产物,《仁学》中基本概念的建构,无不反映出这种混杂性影响。例如,《仁学》中“天”的概念,既有传统儒家的思想因素,又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谭嗣同借助于基督教的“天”概念,对传...
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外各种思想传统综合影响的产物,《仁学》中基本概念的建构,无不反映出这种混杂性影响。例如,《仁学》中“天”的概念,既有传统儒家的思想因素,又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谭嗣同借助于基督教的“天”概念,对传统儒家作为人伦依据的义理之天概念进行了重构,将其改造为形上原理,并用之来论证政治、伦理、社会平等。基督教之“天”有实体上帝的含义,《仁学》对之进行了去实体化,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成唯识论》破天之法执的思想发挥了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唯识论》
谭嗣同
《仁学》
基督教
“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退溪对朱熹性情观的继承和发展
3
作者
林孝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互为发用",把朱熹的性情"未发已发"说发挥为"互发"。从而使退溪之学带有了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李退溪
性情观
人性论
“本然之性”
“气质之性”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郭乃安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璨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摘
《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是郭乃安先生的音乐论文集,是郭先生大半生音乐道路的缩影。笔者通过对文集中有关论文的解读,分别从音乐本元、音乐美学、音乐评论三个视角来阐释郭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关键词
郭乃安
《音乐学
请把目光投向人》
人本观点
Keywords
Guo Naian (1920.11.16 - )
Yinyue
xue
, Qing Ba Muguang Tou Xiang
ren
(Musicolo-gy,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Human
humanistic perspectives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耶二教在谭嗣同《仁学》“天”概念重构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晓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31,18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督教对谭嗣同《仁学》基本概念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4BZJ021)。
文摘
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外各种思想传统综合影响的产物,《仁学》中基本概念的建构,无不反映出这种混杂性影响。例如,《仁学》中“天”的概念,既有传统儒家的思想因素,又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谭嗣同借助于基督教的“天”概念,对传统儒家作为人伦依据的义理之天概念进行了重构,将其改造为形上原理,并用之来论证政治、伦理、社会平等。基督教之“天”有实体上帝的含义,《仁学》对之进行了去实体化,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成唯识论》破天之法执的思想发挥了直接的作用。
关键词
《成唯识论》
谭嗣同
《仁学》
基督教
“天”
Keywords
the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doctrine
of
Consciousness-Only(Cheng Weishi Lun)
TAN Si-tong
the
doctrine
of
humanness
(
ren
xue
)
Christianity
Heaven
分类号
B25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退溪对朱熹性情观的继承和发展
3
作者
林孝宣
机构
韩国牧园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摘
从主流看,李退溪继承了朱熹的人性由"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构成说,也继承了朱熹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的性情体用说,以及心统性情说;与此同时,他又把朱熹的理气"不即不离"发挥为"互为发用",把朱熹的性情"未发已发"说发挥为"互发"。从而使退溪之学带有了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朱熹
李退溪
性情观
人性论
“本然之性”
“气质之性”
理学
Keywords
Zhuxi
Lee Toegye
Xing Qing Guan (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 Emotion)
ren
Xing Lun (
the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分类号
B31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郭乃安先生音乐学的人本观点
吴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佛耶二教在谭嗣同《仁学》“天”概念重构中的作用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退溪对朱熹性情观的继承和发展
林孝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