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清“七律最难”论辩及其诗学内蕴
- 1
-
-
作者
冯浩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别集编纂及其文学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1&ZD25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诗体难易之辨是辨体批评深入发展的产物,言人人殊。自严羽系统提出诗体难易序列后,明清两代不乏嗣响。然而,受到格调派内部诗学转变的影响,出于尊体和阐扬诗学的需要,明清诗论家“断章取义”,单方面强调律体难于古体,七律最难论更是被阐说成为诗坛共识。此外,七律最难的强调还着眼于七律一体的泛滥,及其引发的诗坛空疏、应酬等流弊。鉴于格调派独尊盛唐和拘泥近体的偏颇,明代中后期开始,宋诗风潮迭起,由此带来诗歌体制、趣味、技法、功用等方面的变化,推动古体地位的提升,“古难于律”等论调随即涌现,构成对主流七律最难说的挑战。看似简单的创作论问题,实则隐含着诗学流变、诗体发展等深层内蕴。
-
关键词
格调派
七律
尊体
古难于律
宋诗风
-
Keywords
the style school
seven-syllable verse
elevation of poetic forms
archaic forms more difficult than regulated verse
trend of Song poetry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代前中期近体诗律理论的三种倾向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洋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64,共11页
-
文摘
今日学界普遍认为,我们现在所通行的近体诗律规范自唐代就已确立。实际上,直到清代前中期,各种诗歌声律学专著对近体诗律的论述仍至少存在"以古为律""以法为律""以律为律"三种不同的理论倾向。本文以李宗文《律诗四辨》、王士禛《律诗定体》、恽宗和《全唐试律类笺声调谱》为中心,分别介绍这三种著作所尝试建立的近体诗律规范,根据其立论依据及论述方法,分析其中呈现出的三种理论倾向,并列出与之相近的后世其他著作,以展示清代前中期近体诗歌声律规范实际存在的多样性。近体诗律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规律",而是一种值得讨论的"学问",一套在不同时期存在多样性与发展过程的"知识体系"。
-
关键词
《律诗四辨》
《律诗定体》
《全唐试律类笺声调谱》
诗歌声律学
科举改革
-
Keywords
Four Studies of regulated verse
the definite form of regulated verse
the Sound Manual of Poetry
versification
the refor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1757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