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语》孔学关系考论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吴天明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4,共8页
-
文摘
孔子生活在国家治理由政教一体向世俗政治转变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既是六代最后的政教古儒,又是春秋至今最早的政治新儒,故其语录既有政教杂糅的特点,也有世俗政治的倾向。弟子后学选编《论语》,不仅剔除了孔子的大量宗教语录,也未收录他政治研究、历史研究的所有长篇语录,只选取了部分短小零星的政治语录。其目的应是:其一,凸显孔子世俗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的形象,使孔学完全成为世俗政治学;其二,让通俗易懂、短小易记的《论语》成为孔学的“普及本”,理论性很强的长篇语录成为孔学的“学术本”,二者共同确立孔学作为六代之学、六艺之学的理论总结和后世政教文史哲等学科理论渊薮的历史地位。《论语》选编工作对提升孔子形象和孔学地位的重大贡献,即在于此。
-
关键词
《论语》编辑
战国诸子
《礼记》
《大戴礼记》
世俗政治
-
Keywords
edit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schola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book of rites
the book of rites by da dai
secular politics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汉语大字典》引《说文解字注》书证识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宋铁全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汉语大字典》每一字头,凡属《说文》收录者,其释义必先引用《说文》,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汉语大字典》的书证系统中尤为重要。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段书的真实内涵,《汉语大字典》引用的相关书证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义例不符、断章取义、割裂复词、误解虚词、错字衍字等。在考察相关书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实例的辨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纠举谬讹,总结致误之由,为今天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书证
礼记
诗经
-
Keywords
Hanyu da Zidian(《汉语大字典》)
Duan yu-cai
Annotation to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llustrations
the book of rites
the book of Songs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清代的《大戴礼记》研习——兼谈传统经典与科举
- 3
-
-
作者
孙显军
-
机构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11-115,127,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LSD015)
-
文摘
清代是《大戴礼记》研究的高峰期。自戴震、卢文弨等相继校订后,有关它的专书研究和专篇研究佳构迭出。清代学者对《大戴礼记》的经典价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挖掘,并有了新的认识,普遍认为不仅材料可补载籍之阙,可证传统经典笺疏,而且与早期儒家理念、与"三礼"相表里,尤其《曾子》十篇与《孝经》完全一致,地位远在《大学》《中庸》之上。因此,《大戴礼记》作为儒学经典的地位不容置疑,历代以来将其视为正经附录的做法颇失公允。也正是因此,宋代以来有关《大戴礼记》"列为十四经"的说法,有无史实根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十四经"之一,受到重视和表彰。借助科举这根指挥棒,《大戴礼记》逐渐受到士子的关注,有关它的基础性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
-
关键词
经学史
清代学术
《大戴礼记》
礼学
科举
“十四经”
-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 Classics Study
Scholarism in Qing Dynasty
da dai's book of rites
Study of rites
Imperial Examinations
"Fou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日常生活的结构与意义《礼记·曲礼》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吴柳财
-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80,共27页
-
文摘
社会人类学对于礼与仪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日常社会生活和加深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因为研究所侧重的仪式过程激活了人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实践主体性。通过对《礼记·曲礼》的社会人类学解读,我们发现,人的日常生活具有社会结构与时间性这些基本要素,礼制结构内含复杂的人伦结构与天人关系,以及丰富的时间体验。礼所体现的情感与意义是社会生活之神圣感的源泉,礼仪就是将人和社会带入这种境界的手段与过程。这种尝试性的解读意在将传统礼仪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礼记·曲礼》日常生活“社会-时间”结构
意义
-
Keywords
social anthropology, Qu Li, book of rites ,every day life, social- temporal structure, meaning.
-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