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D)临床实践指南(VD指南),反映目前儿童青少年补充VD的基本共识和存在的争议。方法制定VD指南的纳入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目的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D)临床实践指南(VD指南),反映目前儿童青少年补充VD的基本共识和存在的争议。方法制定VD指南的纳入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指南国际网络(G-I-N)等相关指南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纳入有关儿童青少年VD指南,提取和描述VD指南AGREEⅡ评价信息,使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分析比较不同VD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和差异。结果共纳入9篇VD指南,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波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表年度从2006至2012年。3篇为循证指南,其中2篇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1篇采用AHRQ证据分级系统;其余6篇为非循证指南。①指南质量经AGREEⅡ评分显示:6大领域的评分中,范围和目的、清晰性和应用性的总体平均得分均>50%,指南制定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和编辑的独立性有待加强(平均得分分别为48%、42%和28%);循证指南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的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总体归纳不同VD指南之间在推荐内容上有5个方面的主要差异。VD预防建议:各指南基本认同的是0~1岁婴儿400IU·d-1的VD缺乏预防量是安全的;VD治疗建议:美国(ES)指南推荐2000 IU·d-1(1~18岁),维持6周;阳光照射: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指南持不同推荐意见;VD2或VD3:不同指南推荐意见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各指南基本认同25OHD水平<30nmol·L-1时,佝偻病的患病率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各指南推荐这一人群要注意及时补充VD,或维持适宜的25OHD水平。结论①纳入VD指南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循证指南质量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纳入VD指南推荐内容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0~18岁人群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被认为是安全的剂量。③中国VD指南推荐内容参考了国外高质量的指南,改编和制定国内高质量的指南迫在眉睫。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指南研究与评价Ⅱ(AGREEⅡ)工具评价国内外双相临床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以"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临床指南(clinical guideline)"等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目的运用指南研究与评价Ⅱ(AGREEⅡ)工具评价国内外双相临床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以"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临床指南(clinical guideline)"等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OVID、BMJ Best Practice、Dynamed、ISI Web of Knowledge、美国国家指南交换库(NGC)以及国际指南网络(G-I-N)等网站,并辅以手动检索,收集国内外符合该研究标准的临床指南。依据AGREEⅡ工具,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7个双相障碍临床指南。AGREEⅡ标准化总体得分显示:陈述清晰性(83%)、范围和目的(69%)领域较高,开发严谨性(40%)和参与人员(31%)领域次之,编辑独立性(25%)和应用性(15%)领域最低。循证指南在开发严谨性、陈述清晰性、应用性、参与人员以及范围和目的 5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专家共识指南。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在编辑独立性领域得分为0,低于其他14个循证指南的总体得分。结论纳入的双相障碍临床指南总体质量与AGREEⅡ标准差距较大。建议今后指南开发制定或更新过程中更多采用AGREEⅡ工具作为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D)临床实践指南(VD指南),反映目前儿童青少年补充VD的基本共识和存在的争议。方法制定VD指南的纳入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指南国际网络(G-I-N)等相关指南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纳入有关儿童青少年VD指南,提取和描述VD指南AGREEⅡ评价信息,使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分析比较不同VD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和差异。结果共纳入9篇VD指南,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波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表年度从2006至2012年。3篇为循证指南,其中2篇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1篇采用AHRQ证据分级系统;其余6篇为非循证指南。①指南质量经AGREEⅡ评分显示:6大领域的评分中,范围和目的、清晰性和应用性的总体平均得分均>50%,指南制定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和编辑的独立性有待加强(平均得分分别为48%、42%和28%);循证指南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的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总体归纳不同VD指南之间在推荐内容上有5个方面的主要差异。VD预防建议:各指南基本认同的是0~1岁婴儿400IU·d-1的VD缺乏预防量是安全的;VD治疗建议:美国(ES)指南推荐2000 IU·d-1(1~18岁),维持6周;阳光照射: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指南持不同推荐意见;VD2或VD3:不同指南推荐意见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各指南基本认同25OHD水平<30nmol·L-1时,佝偻病的患病率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各指南推荐这一人群要注意及时补充VD,或维持适宜的25OHD水平。结论①纳入VD指南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循证指南质量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纳入VD指南推荐内容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0~18岁人群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被认为是安全的剂量。③中国VD指南推荐内容参考了国外高质量的指南,改编和制定国内高质量的指南迫在眉睫。
文摘目的运用指南研究与评价Ⅱ(AGREEⅡ)工具评价国内外双相临床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以"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临床指南(clinical guideline)"等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OVID、BMJ Best Practice、Dynamed、ISI Web of Knowledge、美国国家指南交换库(NGC)以及国际指南网络(G-I-N)等网站,并辅以手动检索,收集国内外符合该研究标准的临床指南。依据AGREEⅡ工具,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7个双相障碍临床指南。AGREEⅡ标准化总体得分显示:陈述清晰性(83%)、范围和目的(69%)领域较高,开发严谨性(40%)和参与人员(31%)领域次之,编辑独立性(25%)和应用性(15%)领域最低。循证指南在开发严谨性、陈述清晰性、应用性、参与人员以及范围和目的 5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专家共识指南。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在编辑独立性领域得分为0,低于其他14个循证指南的总体得分。结论纳入的双相障碍临床指南总体质量与AGREEⅡ标准差距较大。建议今后指南开发制定或更新过程中更多采用AGREEⅡ工具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