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
被引量:
10
1
作者
国连杰
叶大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5-969,共25页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从16世纪后半叶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到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最后建立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学科建制,中国地质事业历经了长达三个半世纪艰辛曲折并充满坎坷的历史进程。创建于1913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全面开创和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地质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地质调查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地质学,对我国古生物学、地理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考古、古人类学、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
西学东渐
地质调查所
10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十大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廷栋
刘勇
+1 位作者
丁孝忠
庞健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44-1581,共38页
今年,欣逢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特以此文恭贺中国地质学会百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对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科研项目。经过十多年志书的编写获得了诸多创新性的区域地...
今年,欣逢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特以此文恭贺中国地质学会百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对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科研项目。经过十多年志书的编写获得了诸多创新性的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1)大幅度地提高了全国地质研究程度和地质科技水平;(2)提出发展洋板块地质的学术思想,初步建立了洋板块地质构架;(3)地层研究取得重要新进展,完成全国显生宙构造-地层区划和地层格架研究;(4)开启了蛇绿岩研究新思路,拓宽了蛇绿岩研究范围;(5)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获颠覆性科学成果,阐明了太古宙地壳演化规律,提出中—新元古界新的划分方案;(6)取得多项岩浆岩创新性科研成果,建立了中国及邻区侵入岩时空演化格架;(7)中国地质构造研究获突破性进展;(8)地球深部探测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建立了全方位“深地”探测研究科技支撑体系;(9)为资源环境评价开辟了新方向,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长足进展;(10)探索了地质图件研编新模式,总结了地质制图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学会成立100周年
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
中国岩浆岩
中国地层区划与地层格架
中国前寒武纪研究
洋板块地质
地球物理
深部地质
海洋地质
第四纪地质
地质编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
被引量:
10
1
作者
国连杰
叶大年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5-969,共25页
文摘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从16世纪后半叶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到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最后建立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学科建制,中国地质事业历经了长达三个半世纪艰辛曲折并充满坎坷的历史进程。创建于1913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全面开创和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地质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地质调查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地质学,对我国古生物学、地理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考古、古人类学、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
西学东渐
地质调查所
100周年
Keywords
Geology in
china
, 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 100
anniversary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十大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廷栋
刘勇
丁孝忠
庞健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河北地质大学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44-1581,共3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21645,DD20221648)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编号2020-YS01)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今年,欣逢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特以此文恭贺中国地质学会百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对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科研项目。经过十多年志书的编写获得了诸多创新性的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1)大幅度地提高了全国地质研究程度和地质科技水平;(2)提出发展洋板块地质的学术思想,初步建立了洋板块地质构架;(3)地层研究取得重要新进展,完成全国显生宙构造-地层区划和地层格架研究;(4)开启了蛇绿岩研究新思路,拓宽了蛇绿岩研究范围;(5)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获颠覆性科学成果,阐明了太古宙地壳演化规律,提出中—新元古界新的划分方案;(6)取得多项岩浆岩创新性科研成果,建立了中国及邻区侵入岩时空演化格架;(7)中国地质构造研究获突破性进展;(8)地球深部探测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建立了全方位“深地”探测研究科技支撑体系;(9)为资源环境评价开辟了新方向,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长足进展;(10)探索了地质图件研编新模式,总结了地质制图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中国地学会成立100周年
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
中国岩浆岩
中国地层区划与地层格架
中国前寒武纪研究
洋板块地质
地球物理
深部地质
海洋地质
第四纪地质
地质编图
Keyword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a
Regional Geology
magmatic rocks in
china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china
Archean research in
china
oceanic plate geology
geophysics
geology
of
deep earth
marine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
geological
mapping
分类号
P5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
国连杰
叶大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十大进展
李廷栋
刘勇
丁孝忠
庞健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