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h1/Th2平衡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多联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评《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
1
作者 李丽 刘洪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8-1748,共1页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 th1th2平衡 血清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刚 张晓晨 陈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5-79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高级别组(Ⅲ~Ⅳ级)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可能有Th2优势表达,与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th1/th2细胞因子/外周血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月月 朱玥洁 +2 位作者 王泉 张峰波 丁剑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4-1478,共5页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Siglec-7表达以及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分析Siglec-7分子在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诊为布鲁氏菌感染的患者50例(BI组),健康对照46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Siglec-7表达以及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分析Siglec-7分子在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诊为布鲁氏菌感染的患者50例(BI组),健康对照46例(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7表达,分析Siglec-7^(+)单核细胞与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水平,CBA法检测外周血清IFN-γ和IL-4含量,分析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水平、IFN-γ/IL-4含量的相关性。结果:BI组Siglec-7^(+)单核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和肺X线异常的布鲁氏菌病患者体内Siglec-7^(+)单核细胞水平较两者正常的患者升高(P<0.001,P<0.05);Th2细胞水平和IL-4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Th1细胞水平、IFN-γ含量与Th1/Th2、IFN-γ/IL-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Siglec-7^(+)单核细胞水平与Th1细胞水平、IFN-γ含量呈负相关(r=-0.651,r=-0.407);与Th2细胞水平、IL-4含量呈正相关(r=0.706,r=0.530)。结论:在布鲁氏菌感染过程中,Siglec-7^(+)单核细胞增多并可能参与Th1/Th2细胞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Siglec-7 单核细胞 th1/th2细胞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戴凌虹 孙云 颜晓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联合补肾固胎方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妊娠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 E_(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孕酮(Progesterone, P)]、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积分,IL-2、INF-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和IL-2、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75.0%,45/60)(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为(85.0%,51/60),高于对照组(56.7%,34/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能够有效调节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患者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肾虚型 补肾固胎方 黄体酮注射液 妊娠激素水平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肇静娴 曾耀英 +2 位作者 王青 俞瑜 王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流式微球分析(CBA)法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IFN-γ、TNF-α、IL-2)和Th2(IL-4、I... 目的:通过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流式微球分析(CBA)法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IFN-γ、TNF-α、IL-2)和Th2(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健康人PBMCs体外培养12小时后,上清中细胞因子主要为TNFα和IL6,喘可治使Th1和Th2细胞因子全面升高;喘可治对PDB加离子霉素诱导的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人异常升高的INF-γ、TNF-α、IL-6和IL-10分泌。结论:喘可治注射液上调健康人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对异常活化的PBMCs分泌的Th1和Th2细胞因子则具有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可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h1/th2 细胞因子 流式微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谱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景怡 方勇飞 +5 位作者 邹丽云 张晋宇 傅晓岚 柏干苹 万瑛 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鉴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积液中Th1/Th2细胞因子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炎症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41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2006年1月至2... 目的鉴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积液中Th1/Th2细胞因子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炎症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41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西南医院风湿病中心首诊病例)血清和关节积液中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对照组(n=5)为西南医院健康查体人员。结果与对照组和/或RA患者外周血比较,RA患者关节积液中IL-2、IL-4、IFN-γ、IL-6和IL-10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IFN-γ和IL-6的表达在RA患者外周血中也显著增高(P<0.01),TNF-α的表达在RA患者关节积液和外周血中也增高(P<0.05),并且在关节积液中IFN-γ/IL-4比例显著增高(P<0.01)。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阴性的患者相比,CCP抗体阳性的患者关节积液中IL-2、IL-6表达增高(P<0.05),TNF-α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Th1/Th2极化失衡是RA炎症损伤的主要免疫病理机制,在关节局部是以Th1极化诱导的炎症反应为主,并且CCP抗体阳性患者关节炎症程度明显高于CCP抗体阴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h1细胞 th2细胞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IL-18水平变化与肿瘤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艳秋 李建春 +1 位作者 关洪全 蔡玉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18、Th1(IL-2、TNF-α)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Th2(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小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IL-18水平比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水平明显降低(P<0.01);随着肺癌(分期)的加重,其外周血IL-18及Th1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外周血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可能做为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IL-18 th1/th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Th1/Th2细胞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良义 林中满 王德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医院117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处理,...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医院117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处理,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养胃颗粒,连续治疗10 d。观察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不良事件(含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结、腹胀、食少)、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Th1/Th2细胞及其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结果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83.05%高于对照组65.52%(P<0.05);治疗后试验组便结、腹胀、食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h1、Th1/Th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h2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FN-γ、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碱性反流性胃炎、胃肠不适、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调节Th1/Th2细胞及其因子表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及营养状况,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颗粒 肠内营养支持 胃癌 th1/th2细胞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春风 马忠森 +5 位作者 王秀丽 杨广民 马寅芙 杨俊玲 尹金植 陈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观察CD4+/CD8+和Th1/Th2比值变化。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PF组患者CD4+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PF组患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过强和Th2型免疫优势可能参与IPF发病,这将为IPF的诊断和细胞因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th1/th2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TGF-β1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宁曹 庞浇安 +4 位作者 谭熙 罗艳萍 韦慧怡 黄波 王家冠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7-1486,共10页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游离结扎胆总管,结扎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第3周灌胃结束后取材。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试剂盒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方组大鼠肝细胞、肝小叶、肝索排列较整齐,可见少量脂肪变性,肝纤维结缔增生明显减少,纤维条索明显变窄,仅见少量蓝色纤维间隔,中央静脉、汇管区的炎症浸润等病理损伤情况大有改善;血清TBA、TBil、AKP、γ-GT、ALT、AST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外周血中Th1细胞数量增加,Th2细胞数量减少,且Th1/Th2比值升高(P<0.05);以大黄灵仙方组效果较佳。结论 大黄灵仙方可能通过调控NF-κB/TGF-β1信号通路,维持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起到减轻或逆转CL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 NF-κB/TGF-β1信号通路 th1/th2细胞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佳钧 李宏宇 孙大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检测,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腹泻型IBS组外周血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浓度则显著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明确Th1优势失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免疫 th细胞因子/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邹耘 陈兴平 涂亚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2和IFN-γ)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皮损及正常对照者包皮环切组织CD4、CD8、CD16及CD5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4+-CD4+T细胞百分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在CA发病过程中存在Th1向Th2漂移。疣体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均增高,但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织;CD16、CD57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说明病损局部NK细胞较正常组织少。结论CA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失衡及病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CA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h1/th2细胞因子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茂华 王丁 +1 位作者 张建军 李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 :探讨Th1 Th2型细胞因子在HBV感染的临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 γ和IL 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 目的 :探讨Th1 Th2型细胞因子在HBV感染的临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 γ和IL 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急性乙肝患者的Tc2细胞百分比增高 ,慢性乙肝患者的Th1、Tc1细胞百分比减低 ,也低于急性乙肝患者 ,但Th1、Tc1细胞百分比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逐渐增多。分泌IL 4的Th、Tc细胞在正常人和各组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慢性乙肝患者的Th、Tc细胞均以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 ,但数量的差异可能是HBV感染者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thl/th2类细胞因子 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解德琼 甘华 +2 位作者 杜晓刚 李正荣 巫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不同透析膜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ESRD未透析(N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5例,分别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低通...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不同透析膜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ESRD未透析(N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5例,分别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低通聚砜膜(PS-LF)、高通聚砜膜(PS-HF)进行透析,以及8例健康对照组(HC)的外周血T细胞,经PHA刺激培养24h后锚定蛋白(AnnexinV)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FN-γ及IL-4的水平。结果:ESRD患者未透析组及3种膜透析组T细胞AnnexinV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透析组患者T细胞AnnexinV的表达以CA组最高,PS-HF组最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D患者各组IFN-γ的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AnnexinV的表达呈负相关;IL-4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AnnexinV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SRD患者存在Th型细胞因子的失衡,呈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T细胞的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th1/th2型细胞因子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_1/Th_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晨虹 张文瑾 林慧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用药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母儿结局,并检测两组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IFN-γ及IL-12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以及HCT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孕妇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和IL-12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IH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外周血IL-12的分泌,使Th1/Th2平衡从Th1优势向Th2优势漂移,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黄芪 丹参 th1/th2细胞因子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 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永胜 吴昊 +1 位作者 汤正好 臧国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观察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干扰后对细胞因子IFN-... 目的:观察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干扰后对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4分泌的影响,探讨CTLA-4对慢性乙型肝炎的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检测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观察其与HBV-DNA的相关性(P<0.05);根据人淋巴细胞CTLA-4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CTLA-4 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siR-NA-co),电穿孔法转染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CTLA-4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淋巴细胞CTLA-4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FN-γ、IL-2和IL-4分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量与血清HBV-DNA载量有关;CTLA-4 siRNA转染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后,CTLA-4 mRNA及CTLA-4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IFN-γ、IL-2分泌增加,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分泌没有变化,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一定程度抑制免疫反应,利于HBV-DNA的复制;利用siRNA在mRNA水平抑制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能够诱导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分泌增加,对Th2型细胞因子IL-4无影响。说明抑制CTLA4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SIRNA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辛晓玲 刘志杰 +1 位作者 赵汝珠 张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及10名健康体检妇女外周血中INF-γ+细胞与IL-4+细胞频度。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Th2亢进趋势,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及10名健康体检妇女外周血中INF-γ+细胞与IL-4+细胞频度。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Th2亢进趋势,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升高而更加明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因子 th1/th2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旺华 周小青 +2 位作者 刘建新 谢静 杨静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18-82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组Th1、IFN-γ、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类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曰忠 时冀川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人作为...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急性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IFN-γ、IL-2、IL-4和IL-10水平与IFN-γ/IL-4、IFN-γ/IL-10比值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0.000)。糖皮质激素治疗后,IFN-γ和IL-2水平、IFN-γ/IL-4和IFN-γ/IL-10比值降低(P=0.000),IL-10水平升高(P=0.000)。治疗前不同类型葡萄膜炎组仅IFN-γ和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L-2、IL-4、IL-10和IFN-γ/IL-10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前葡萄膜炎和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除IL-4外,其余细胞因子及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hcet病患者除IL-4和IL-10外,其余细胞因子及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IFN-γ与IL-2水平间及IL-4与IL-10水平间呈正相关(P=0.000)。结论急性葡萄膜炎患者PBMC中Th1细胞因子显著升高并占优势,表明Th1/Th2细胞因子不平衡性与葡萄膜炎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th1/th2细胞因子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对牛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其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刘金玲 魏澍 +1 位作者 赵玉军 何剑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542,共7页
旨在探究BVDV感染对牛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及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BVDV感染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机制。从牛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后接种BVDV共培养,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 旨在探究BVDV感染对牛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及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BVDV感染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机制。从牛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后接种BVDV共培养,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分子,半定量RT-PCR法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L-12p40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获得形态及表型典型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纯度为93.81%;BVDV接种组树突状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CD40分子、CD80分子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极显著(P<0.01);BVDV接种组的IL-12p40 mRNA转录水平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显著(P<0.05);而IL-10mRNA转录水平高于未接种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BVDV感染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功能,并能通过高效表达Th2型细胞因子IL-10、降低Th1型细胞因子IL-12p40而影响Th1/Th2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树突状细胞 免疫表型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