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h1/Th2平衡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多联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评《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
1
作者 李丽 刘洪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8-1748,共1页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 th1th2平衡 血清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Th2型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安苗苗 薛金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80-2684,共5页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种由上皮细胞产生的类似IL-7的炎症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稳态调节,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TSLP在Th2型气道炎症性疾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通过促进炎症介质产生、Th2...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种由上皮细胞产生的类似IL-7的炎症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稳态调节,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TSLP在Th2型气道炎症性疾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通过促进炎症介质产生、Th2细胞分化并介导各种信号通路转导参与Th2炎症反应过程,同时与该类疾病病理过程等有关,提示TSLP可能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潜在靶点。本文综述TSLP在Th2型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相关疾病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 th2炎症反应 变应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哮喘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痒螨钙网蛋白对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3
作者 李艳娥 梁友萍 +6 位作者 樊洁 吴芳燕 尧香悦 李毛却乎 次仁仓决 郝桂英 古小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0-1918,共9页
旨在探讨绵羊痒螨钙网蛋白(PsoCRT)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痒螨混合阶段虫体总RNA中扩增得到去除信号肽的PsoCRT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rPsoCRT);... 旨在探讨绵羊痒螨钙网蛋白(PsoCRT)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痒螨混合阶段虫体总RNA中扩增得到去除信号肽的PsoCRT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rPsoCRT);分别以5、10、20、40、80μg·mL^(-1)rPsoCRT刺激兔PBMC,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h1/Th2、Th17/Treg主效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10)和关键转录因子(T-bet、GATA-3、RORc、Foxp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soCRT基因全长1 254 bp,属于典型的钙网蛋白家族;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PsoCRT大小约64 ku,可促进兔PBMC中Th1细胞IFN-γ和T-bet转录水平的升高,但抑制Th2细胞IL-4转录,而对GATA-3转录无影响,导致IFN-γ/IL-4和T-bet/GATA-3比值升高,平衡向Th1发生偏移;Th17细胞IL-17A和Treg细胞Foxp3 mRNA转录水平下降,而IL-10和RORc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导致IL-17A/IL-10和RORc/Foxp3比值降低,平衡向Treg发生偏移。综上,PsoCRT可引起兔PBMC中Th1/Th2和Th17/Treg主效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转录水平失衡,导致宿主免疫平衡偏向Th1和Treg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痒螨 钙网蛋白 th1/th2 th17/TREG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戴凌虹 孙云 颜晓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联合补肾固胎方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妊娠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 E_(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孕酮(Progesterone, P)]、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积分,IL-2、INF-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和IL-2、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75.0%,45/60)(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为(85.0%,51/60),高于对照组(56.7%,34/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能够有效调节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患者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肾虚 补肾固胎方 黄体酮注射液 妊娠激素水平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类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同京 章廉 +3 位作者 骆抗先 侯金林 张明霞 冯筱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采用碘化吡啶染色法 ,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增强 ...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采用碘化吡啶染色法 ,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增强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其凋亡率逐渐增加 ,呈现时间依赖性。IFN-γ对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呈现轻度抑制作用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 IL - 4能促进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 ,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据此认为 ,Th1 /Th2类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 ,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肝炎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春风 马忠森 +5 位作者 王秀丽 杨广民 马寅芙 杨俊玲 尹金植 陈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观察CD4+/CD8+和Th1/Th2比值变化。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PF组患者CD4+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PF组患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过强和Th2型免疫优势可能参与IPF发病,这将为IPF的诊断和细胞因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th1/th2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Th1/Th2细胞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良义 林中满 王德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医院117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处理,...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医院117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处理,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养胃颗粒,连续治疗10 d。观察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不良事件(含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结、腹胀、食少)、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Th1/Th2细胞及其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结果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83.05%高于对照组65.52%(P<0.05);治疗后试验组便结、腹胀、食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h1、Th1/Th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h2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FN-γ、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碱性反流性胃炎、胃肠不适、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调节Th1/Th2细胞及其因子表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及营养状况,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颗粒 肠内营养支持 胃癌 th1/th2细胞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TGF-β1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
8
作者 宁曹 庞浇安 +4 位作者 谭熙 罗艳萍 韦慧怡 黄波 王家冠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7-1486,共10页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游离结扎胆总管,结扎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第3周灌胃结束后取材。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试剂盒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方组大鼠肝细胞、肝小叶、肝索排列较整齐,可见少量脂肪变性,肝纤维结缔增生明显减少,纤维条索明显变窄,仅见少量蓝色纤维间隔,中央静脉、汇管区的炎症浸润等病理损伤情况大有改善;血清TBA、TBil、AKP、γ-GT、ALT、AST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外周血中Th1细胞数量增加,Th2细胞数量减少,且Th1/Th2比值升高(P<0.05);以大黄灵仙方组效果较佳。结论 大黄灵仙方可能通过调控NF-κB/TGF-β1信号通路,维持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起到减轻或逆转CL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 NF-κB/TGF-β1信号通路 th1/th2细胞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Th2型淋巴细胞D10.G4.1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金华良 王利民 +4 位作者 罗清莉 厉蓓 杜懿杰 吕玉宝 董竞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Th2型淋巴细胞株(D10.G4.1,D10)体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D10细胞,采用ConA作为刺激剂,分别予以2、4、8×10-5mol·L-1剂量黄芪甲苷体外干预,并用地塞米松作为对照。CCK-8法检测药物对D10细胞的增殖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Th2型淋巴细胞株(D10.G4.1,D10)体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D10细胞,采用ConA作为刺激剂,分别予以2、4、8×10-5mol·L-1剂量黄芪甲苷体外干预,并用地塞米松作为对照。CCK-8法检测药物对D10细胞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D10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ELISA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IL-4、IL-5、IL-13及TNF-α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D10细胞gata-3表达水平。结果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对D10细胞增殖及凋亡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黄芪甲苷高剂量组IL-13与gata-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低剂量组TNF-α明显下降(P<0.01)。结论黄芪甲苷体外具有抑制Th2反应的作用,但与药物细胞毒性或诱导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D10. G4. 1 th2反应 GATA-3 凋亡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炎合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M1巨噬细胞活化及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玲 董善武 +4 位作者 陈咏丽 陶双 何春枝 陈静 田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4-1918,共5页
目的:探讨支炎合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活化及辅助性T细胞2(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MP组、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通过鼻滴MP菌液(1×10^(7)CFU... 目的:探讨支炎合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活化及辅助性T细胞2(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MP组、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通过鼻滴MP菌液(1×10^(7)CFUs/ml)制成MP感染模型,支炎合剂组给予支炎合剂灌胃治疗,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灌胃治疗,对照组、MP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并进行病理评分,固体培养法检测小鼠肺组织MP载量变化,流式细胞法检测小鼠肺组织M1巨噬细胞水平,PCR检测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CXC趋化因子1(CX-CL1)mRNA水平,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IL-4、IL-5、IL-10、IL-1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P组、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MP载量、F4/80^(+)细胞水平、CD86^(+)/F4/80^(+)、MHCⅡ^(+)/F4/80^(+)和iNOS、TNF-α、CXCL1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IL-4、IL-5、IL-10、IL-13水平和p-p65/p65、p-IKK/IKK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MP载量、F4/80^(+)细胞水平、CD86^(+)/F4/80^(+)、MHCⅡ^(+)/F4/80^(+)和iNOS、TNF-α、CXCL1 mRNA水平均低于MP组(P<0.05),肺组织IL-4、IL-5、IL-10、IL-13水平均高于MP组(P<0.05),肺组织pp65/p65、p-IKK/IKK蛋白表达低于MP组(P<0.05)。结论:支炎合剂可改善MP感染小鼠肺损伤,可能与降低M1巨噬细胞活性、增加Th2免疫应答、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炎合剂 经典激活巨噬细胞 th2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哮喘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天 王欣 李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53-156,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哮喘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治疗的哮喘患者64例作为对象,选取入组患者入院后抽取的外周静脉血样本5mL,完成单个核细胞悬液制备,将制备的细胞随机分为空...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哮喘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治疗的哮喘患者64例作为对象,选取入组患者入院后抽取的外周静脉血样本5mL,完成单个核细胞悬液制备,将制备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培养液培养,地塞米松组加入3μL浓度为10-5/mol的地塞米松溶液;麻黄附子细辛汤组加入麻黄附子细辛汤25μL,连续进行48 h干预,比较两组Th1、Th2、T淋巴细胞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组IFN-r、TNF-β水平,均高于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组IL-4、IL-5水平,均低于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IFN-r、TNF-β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IL-4、IL-5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高于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组CD_(8)^(+)水平,低于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CD_(8)^(+)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组干预后淋巴细胞凋亡率为23.59%,高于地塞米松组7.34%与空白对照组4.26%(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哮喘中有助于促进Th2细胞凋亡,促进机体恢复Th1/Th2平衡,从而抑制哮喘发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哮喘 th1th2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地塞米松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姣 林采玥 +4 位作者 梁弘 赵明阳 范小婷 方刚 林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9-1764,共16页
目的探究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空线点灸组)、阳性对照组(普瑞巴林组)和... 目的探究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空线点灸组)、阳性对照组(普瑞巴林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予以单次腹腔注射树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诱导PH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21天,于造模前3天、造模后第1、4、7天以及干预后第3、7、14、21天检测大鼠的缩足机械痛阈值(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PWT)和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干预结束后,取脊髓组织,检测Th1/Th2/Th17细胞比例变化及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阐明该疗法对此平衡机制的调控作用。结果树脂毒素造模后大鼠的PWT呈下降趋势,而TWL呈上升趋势,表现出热痛分离,契合PHN的临床表现。壮医药线点灸后,PHN大鼠PWT上升、TWL下降,改善了热痛分离趋势;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均能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中Th1的应答,升高脊髓组织中CD4+IL-2+细胞比例以及IFN-γ、IL-2的含量,上调IFN-γ、IL-2 mRNA的表达以及其蛋白活性,同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Th2、Th17的应答,降低脊髓组织中CD4+IL-4+、CD4+IL-17A+细胞比例以及IL-4、IL-10、IL-17、IL-22的含量,下调IL-4、IL-10、IL-17、IL-22 mRNA的表达以及其蛋白活性,且阳性对照组与壮医药线点灸组在纠正中枢神经系统Th1/Th2/Th17淋巴细胞失衡方面疗效相当,均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可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热痛分离趋势,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壮医药线点灸 中枢神经 th1/th2/th17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土固肾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卓亚 李长凤 田开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培土固肾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培土固肾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培土固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效果,观察两组患者阴道止血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2)]、Th1/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保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HCG、P、E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TNF-α、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固肾汤联合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保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固肾汤 西药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 先兆流产 保胎效果 性激素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灵芝水提物对淋巴细胞增殖及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刚 王海燕 +3 位作者 张华 贺菊香 吉利宾 杨歆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雪灵芝水溶性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其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及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浓度雪灵芝水提物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 目的:探讨雪灵芝水溶性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其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及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浓度雪灵芝水提物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和IFN-γ水平;RT-PCR与实时定量PCR检测人PBMC中NF-кB p65、IL-2及IFN-γ的mRNA表达。结果:雪灵芝水提物在0.025~0.2 mg/ml浓度范围,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促进作用;0.05 mg/ml和0.1 mg/ml雪灵芝处理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4 mg/ml雪灵芝处理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0.2 mg/ml雪灵芝处理组人PBMC的NF-кB p65、IL-2及IFN-γmRNA相对表达系数分别为204.76、4.31和40.46。结论:雪灵芝水提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人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灵芝 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th1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莲英 刘凤娟 +2 位作者 丁密 张彬彬 王啸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后24 h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及Th1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析影响胸部创伤后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1)160例胸部创伤患者有46例并发感染,占28.75%;有114例未并发感染,占71.25%。(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组PCT、WBC、IFN-γ/IL-4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CD4+/CD25+低于非感染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PCT、IFN-γ/IL-4,CD4+/CD25+是胸部创伤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部创伤后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高龄、脑损伤、ISS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IFN-γ/IL-4升高及CD4+/CD25+降低等多种因素可增加患者创伤后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调节性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创伤后感染 γ干扰素 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杆菌对原代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艾黎 马冬雪 孟祥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391,394,共4页
目的:分析7种乳杆菌对原代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CK)分泌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种属、不同浓度的活的/热致死的乳杆菌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60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用E... 目的:分析7种乳杆菌对原代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CK)分泌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种属、不同浓度的活的/热致死的乳杆菌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60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用ELISA法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调节型细胞因子(TGF-β)的分泌量。结果:活的/热致死的乳杆菌单独作用,就能促进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并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P<0.05)。当菌的浓度为107集落形成单位(CFU)/mL(即细菌与细胞的比例为10∶1)时,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免疫活性近似于活菌。而且,这两株热致死菌还可适当提高淋巴细胞分泌IL-12和IFN-γ,抑制IL-4、IL-10和TGF-β的分泌,使其IFN-γ/IL-4的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均显著高于刀豆蛋白A(ConA)对照组(P<0.05)。结论:乳杆菌可通过提高淋巴细胞的IFN-γ/IL-4分泌率来促进Th1优势状态的Th1/Th2细胞平衡,并具有菌株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淋巴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th1/th2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_4^+ 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谱及其在介导Th1/Th2极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颖 张惠琴 +4 位作者 龚唯 骆伟 杨巧林 刘爱平 夏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体内及体外培养后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谱,探讨协同刺激分子介导Th1/Th2极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血吸虫感染后4w、7w、12w、16w和20w小鼠及正常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以及上述不同病期...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体内及体外培养后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谱,探讨协同刺激分子介导Th1/Th2极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血吸虫感染后4w、7w、12w、16w和20w小鼠及正常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以及上述不同病期经SEA诱导72h后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ICOS、CD40、OX40、4-1BB及PD1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IL-13。结果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CD86、ICOS、CD40和OX40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调,其中ICOS和CD86表达上调最为显著;经SEA诱导培养72h后CD86、ICOS亦显著上调表达;培养上清检测发现IFN-γ在4w时呈高表达,7w开始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表达;IL-4、IL-5、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则从7w开始明显升高,IL-5的峰值出现在12w,其余均16w达高峰,致20w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与Th1/Th2免疫偏移密切相关,其中ICOS、CD86在介导Th2极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th1/th2极化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集训期间部分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宏杰 陈佩杰 段子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负荷体能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名男子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的集训,在训练期间分次对运动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因子 mRNA表达... 目的:探讨大负荷体能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名男子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的集训,在训练期间分次对运动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因子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两次分别持续了6周的训练期后,运动员外周血CD3+淋巴细胞数于增加后出现显著下降,从第7周的峰值(59.74±7.18)下降至第16周的最低值(52.02±7.92)(P<0.001);CD8+细胞数第16周(31.15±6.25)与第3周(37.98±7.05)相比显著下降(P<0.05);NK细胞数从第7周的最高值(19.62±5.21)下降至第14周的最低值(14.41±7.93)(P<0.05);IL-4 mRNA表达训练后与基础值(6.56±0.71)相比显著增加,从第7周的7.04±0.35和第14周的7.30±0.25,直至第16周达到最大值7.36±0.45(P<0.05),其他指标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削弱,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thl/th2平衡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2型过敏性炎症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产生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桂黎黎 洪敏 +3 位作者 王慧珠 沈丹丹 魏筱 华永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3-1474,共2页
近年研究发现,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TSLP)是过敏性炎症一个重要的启动因子,触发DCs介导的Th2型炎症反应。本课题组前期试图从TSLP的角度研究药物抗过敏作用的机制,但发现在现有的过敏性炎症模型... 近年研究发现,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TSLP)是过敏性炎症一个重要的启动因子,触发DCs介导的Th2型炎症反应。本课题组前期试图从TSLP的角度研究药物抗过敏作用的机制,但发现在现有的过敏性炎症模型中,过敏原攻击后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时,往往TSLP水平已开始降低,难以用于评价药物影响。因此本研究建立了致敏初期TSLP产生的模型,可为探索药物对过敏性疾病初期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过敏性炎症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 致敏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树录 李幼姬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L)及ionomycin(500μg/L)培养液中培养72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FN-γ及IL-10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的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结果: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分泌IL-10的量(351.29 ng/L±153.31 ng/L)较对照组(254.48 ng/L±120.69 ng/L)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IFN-γ的分泌量(25.76 ng/L±16.09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 ng/L±27.92 ng/L,P<0.05),IL-10/IFN-γ比值(18.74±13.7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95,P<0.05)。培养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培养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0.79%+0.37%)较对照组(1.31%+0.61%)明显降低(P<0.05)。培养后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3+T细胞CTLA-4分子的表达量与上清液中IFN-γ含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681,P<0.05)、与上清液中IL-10及IL-10/IFN-γ比值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624,P<0.05;r=-0.738,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即Th2优势状态。CTLA-4分子可能通过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参与Th2优势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