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反应状态及黄芪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春燕 肖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免疫反应状态,观察中药黄芪(AG)对其作用。方法:采集并分离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PBMCs,各分为4组:其中1组即刻冻存待测,其余3组分别为不加药对照组、加 10%AG、20%AG组,培养48h...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免疫反应状态,观察中药黄芪(AG)对其作用。方法:采集并分离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PBMCs,各分为4组:其中1组即刻冻存待测,其余3组分别为不加药对照组、加 10%AG、20%AG组,培养48h,收集细胞。以IL-2、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代表Th2型细胞因子,用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患者PBMC中,IL-4、IL-6和IL-1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IL-2无1例表达(0/23),IFN-γ仅1例表达;经与黄芪培养后(2种浓度),肺癌患者Th2型因子与未加AG培养组相比,IL-4、IL-6和IL-10的表达率下降(P<0.05);而IL-2的表达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的免疫细胞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黄芪对于肺癌宿主PBMCs Th1/Th2的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肺癌患者PBMCs的Th2型优势免疫反应向Th1方向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个核细胞 th1/th2反应状态 肺肿瘤 细胞活素 黄芪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1/Th2平衡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多联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评《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
2
作者 李丽 刘洪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8-1748,共1页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 th1th2平衡 血清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痒螨钙网蛋白对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3
作者 李艳娥 梁友萍 +6 位作者 樊洁 吴芳燕 尧香悦 李毛却乎 次仁仓决 郝桂英 古小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0-1918,共9页
旨在探讨绵羊痒螨钙网蛋白(PsoCRT)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痒螨混合阶段虫体总RNA中扩增得到去除信号肽的PsoCRT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rPsoCRT);... 旨在探讨绵羊痒螨钙网蛋白(PsoCRT)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痒螨混合阶段虫体总RNA中扩增得到去除信号肽的PsoCRT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rPsoCRT);分别以5、10、20、40、80μg·mL^(-1)rPsoCRT刺激兔PBMC,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h1/Th2、Th17/Treg主效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10)和关键转录因子(T-bet、GATA-3、RORc、Foxp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soCRT基因全长1 254 bp,属于典型的钙网蛋白家族;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PsoCRT大小约64 ku,可促进兔PBMC中Th1细胞IFN-γ和T-bet转录水平的升高,但抑制Th2细胞IL-4转录,而对GATA-3转录无影响,导致IFN-γ/IL-4和T-bet/GATA-3比值升高,平衡向Th1发生偏移;Th17细胞IL-17A和Treg细胞Foxp3 mRNA转录水平下降,而IL-10和RORc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导致IL-17A/IL-10和RORc/Foxp3比值降低,平衡向Treg发生偏移。综上,PsoCRT可引起兔PBMC中Th1/Th2和Th17/Treg主效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转录水平失衡,导致宿主免疫平衡偏向Th1和Treg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痒螨 钙网蛋白 th1/th2 th17/TREG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Th1/Th2平衡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尹嘉琪 黎丽群 谢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1234,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炎症病理损伤是由肠道中失调的免疫反应引起的。Th1/Th2的失衡与UC患者的免疫炎症活性高度相关,其中以Th1的优势表达较为多见,而慢性期则可能表现为Th2的优势表达。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炎症病理损伤是由肠道中失调的免疫反应引起的。Th1/Th2的失衡与UC患者的免疫炎症活性高度相关,其中以Th1的优势表达较为多见,而慢性期则可能表现为Th2的优势表达。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促进UC中Th1/Th2免疫平衡的恢复,从而改善免疫功能,修复肠黏膜炎性损伤。中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干预UC的作用靶点,包括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转录因子,可逆转Th1/Th2平衡向Th1或Th2的过表达,体现了其多靶点、多环节的独特优势。然而,目前缺乏对中药调节Th1/Th2平衡干预UC全面系统的综述,故本文将归纳总结其作用规律,以期为相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溃疡性结肠炎(UC)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Th1/Th2细胞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良义 林中满 王德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医院117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处理,...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医院117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处理,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养胃颗粒,连续治疗10 d。观察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不良事件(含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结、腹胀、食少)、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Th1/Th2细胞及其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结果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83.05%高于对照组65.52%(P<0.05);治疗后试验组便结、腹胀、食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h1、Th1/Th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h2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FN-γ、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碱性反流性胃炎、胃肠不适、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调节Th1/Th2细胞及其因子表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及营养状况,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颗粒 肠内营养支持 胃癌 th1/th2细胞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TGF-β1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宁曹 庞浇安 +4 位作者 谭熙 罗艳萍 韦慧怡 黄波 王家冠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7-1486,共10页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游离结扎胆总管,结扎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第3周灌胃结束后取材。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试剂盒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方组大鼠肝细胞、肝小叶、肝索排列较整齐,可见少量脂肪变性,肝纤维结缔增生明显减少,纤维条索明显变窄,仅见少量蓝色纤维间隔,中央静脉、汇管区的炎症浸润等病理损伤情况大有改善;血清TBA、TBil、AKP、γ-GT、ALT、AST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外周血中Th1细胞数量增加,Th2细胞数量减少,且Th1/Th2比值升高(P<0.05);以大黄灵仙方组效果较佳。结论 大黄灵仙方可能通过调控NF-κB/TGF-β1信号通路,维持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起到减轻或逆转CL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 NF-κB/TGF-β1信号通路 th1/th2细胞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Th1、Th2、Th17亚群免疫反应状态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丽娜 张亚晶 +1 位作者 杨庭树 郭树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33-2033,共1页
关键词 th17 th2 免疫反应 大鼠 亚群 细胞因子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心室重构 反应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戴凌虹 孙云 颜晓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联合补肾固胎方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妊娠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 E_(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孕酮(Progesterone, P)]、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积分,IL-2、INF-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和IL-2、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75.0%,45/60)(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为(85.0%,51/60),高于对照组(56.7%,34/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能够有效调节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患者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肾虚型 补肾固胎方 黄体酮注射液 妊娠激素水平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月月 朱玥洁 +2 位作者 王泉 张峰波 丁剑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4-1478,共5页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Siglec-7表达以及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分析Siglec-7分子在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诊为布鲁氏菌感染的患者50例(BI组),健康对照46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Siglec-7表达以及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分析Siglec-7分子在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诊为布鲁氏菌感染的患者50例(BI组),健康对照46例(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7表达,分析Siglec-7^(+)单核细胞与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水平,CBA法检测外周血清IFN-γ和IL-4含量,分析Siglec-7^(+)单核细胞与Th1/Th2水平、IFN-γ/IL-4含量的相关性。结果:BI组Siglec-7^(+)单核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和肺X线异常的布鲁氏菌病患者体内Siglec-7^(+)单核细胞水平较两者正常的患者升高(P<0.001,P<0.05);Th2细胞水平和IL-4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Th1细胞水平、IFN-γ含量与Th1/Th2、IFN-γ/IL-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Siglec-7^(+)单核细胞水平与Th1细胞水平、IFN-γ含量呈负相关(r=-0.651,r=-0.407);与Th2细胞水平、IL-4含量呈正相关(r=0.706,r=0.530)。结论:在布鲁氏菌感染过程中,Siglec-7^(+)单核细胞增多并可能参与Th1/Th2细胞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Siglec-7 单核细胞 th1/th2细胞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1-Fc融合蛋白对哮喘小鼠Th1/Th2和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津萌 卿吉琳 +4 位作者 朱莉雅 魏燕 赵艺莲 叶超 陈治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6,527,共9页
目的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1,TIM-1)-Fc融合蛋白并探讨TIM-1-Fc融合蛋白对卵白蛋白(ova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 目的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1,TIM-1)-Fc融合蛋白并探讨TIM-1-Fc融合蛋白对卵白蛋白(ova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TIM-1-Fc融合蛋白。采用腹腔注射OVA氢氧化铝溶液致敏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TIM-1-Fc干预组。每次干预前20 min,使用40μL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OVA-NS)滴鼻,TIM-1-Fc融合蛋白干预包括TIM-1-Fc滴鼻组(每只小鼠每次给予1μg/40μL TIM-1-Fc滴鼻)和TIM-1-Fc注射组(每只小鼠每次给予6μg/200μL TIM-1-Fc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2(type 2 T helper cells,Th2)、辅助性T细胞17(type 17 T helper cells,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成功构建TIM-1-Fc融合蛋白,成功构建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与哮喘组相比,TIM-1-Fc融合蛋白干预后显著减轻了哮喘小鼠气道炎性损伤和肺组织损伤;TIM-1-Fc融合蛋白干预能显著降低外周血中TIM-1^(+)CD4^(+)T细胞和TIM-1^(+)Th17细胞比例,使TIM-1^(+)Treg细胞增多,显著降低Th2、Th17细胞比例,提高Treg细胞比例,调节哮喘中Th1/Th2和Th17/Treg免疫失衡。结论TIM-1-Fc融合蛋白改善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IM-1-Fc融合蛋白对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1 TIM-1-Fc融合蛋白 过敏性哮喘 th1/th2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通过抑制TIM-1信号通路增加Th1/Th2细胞比率减轻IgA肾病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亮 谭鹏 孔维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对IgA肾病(IgAN)小鼠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IgAN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AS-Ⅳ低、中和高剂量...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对IgA肾病(IgAN)小鼠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IgAN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灌胃(12.5、25、50)mg/kg AS-Ⅳ混悬液(生理盐水配制),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24 hUPr)含量和尿红细胞计数;测定小鼠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白蛋白(ALB)水平;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比率;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IM-1)、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第12周和第15周尿红细胞计数、24 h UPr、BUN、Scr、IL-4、IL-10水平、Th2细胞比例、TIM-1与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ALB、IFN-γ水平、Th1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比率升高,且以AS-Ⅳ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AS-Ⅳ通过抑制TIM-1信号通路,增加Th1/Th2细胞比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IgA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AS-Ⅳ) IgA肾病(IgAN) th1/th2细胞平衡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IM-1) Toll样受体4(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若飞 苏苗 +4 位作者 李金田 李娟 张毅 徐韦玮 姜佳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目的探讨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s 1,Th1)和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s 2,Th2)失衡中的作用及芪蛭皱肺颗粒的干预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 目的探讨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s 1,Th1)和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s 2,Th2)失衡中的作用及芪蛭皱肺颗粒的干预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香烟烟雾(CS)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法建立COPD模型,空白对照组及造模组各随机挑选3只大鼠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造模结束进行灌胃给药干预,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67.5μg·kg^(-1))及芪蛭皱肺颗粒高中低剂量组(3.24、1.62、0.81 g·kg^(-1)),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醋酸地塞米松混悬液、芪蛭皱肺高、中、低剂量混悬液进行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经28天造模及28天治疗后,采用动物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吸气峰流速(Peak Inspiratory Flow,PIF)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处死大鼠提取肺脏、脾脏、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血清及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h1/Th2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otch1、Hes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Hey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y1)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肺组织Notch1、Hes1、Hey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功能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结构破坏等病变,血清及BALF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脾Th1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Th2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Notch1、Hes1、Hey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功能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减轻,血清及BALF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Notch1、Hes1、Hey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蛭皱肺颗粒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调节Th1/Th2平衡,从而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及病理损伤,影响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皱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变应性鼻炎病人Th_1/Th_2失衡状态的调节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玉成 洪苏玲 +5 位作者 黄江菊 王祎琴 孙荣 钱迪 董小琴 何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BCG PSN)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及其疗效。方法 将6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BCG PSN治疗组和息斯敏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BCG PSN)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及其疗效。方法 将6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BCG PSN治疗组和息斯敏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 4(IL 4) ,白细胞介素 5 (IL 5 ) ,干扰素γ(IFN γ) ,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同时于治疗后1周、治疗后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病人组PBMCs上清液中IL 4、IL 5、GM CSF含量显著增高,而IFN γ含量显著减少。BCG PSN治疗后病人组上清液IL 4、IL 5、GM CSF水平明显降低,而IFN γ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息斯敏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2个月后疗效评定,BCG PSN治疗组显效率为66 7% ,优于息斯敏对照组(4 0 % ) (P <0 0 5 )。结论 BCG PSN能纠正变应性鼻炎病人体内Th1 和Th2 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理论依据,临床疗效也表明BCG PSN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卡介苗多糖核酸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状态及Th1/Th2型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钟婕 陈胜利 +2 位作者 许博 王琴 高海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状态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间段和对照组的外...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状态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间段和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指标及Th1/Th2型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RBC-C3bR及FEER均低于对照组,RBC-ICR及FEIR均高于对照组,IFN-γ、IL-2及IL-10均低于对照组,IL-4、IL-5及IL-13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上述指标呈现持续改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免疫状态及Th1/Th2型细胞因子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免疫状态 th1 th2型细胞因子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状态的初探 被引量:14
15
作者 虞海燕 方青 陈大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35例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PHA诱导后T辅助细胞不同功能亚群细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分泌,同时以20例正常人的PBMC作对照.结果表明: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PBMC中T辅助-2型(Th2)的...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35例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PHA诱导后T辅助细胞不同功能亚群细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分泌,同时以20例正常人的PBMC作对照.结果表明: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PBMC中T辅助-2型(Th2)的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T辅助-1型(Th1)的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细胞因子IL-6的产生在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PBMC与正常对照的PBMC中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分数与其IL-4的产生呈正相关,而与其γ-IFN的产生呈负相关(P值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发性皮肤瘙痒症 th1/th2 细胞因子 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IL-4 IL-6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Th1/Th2偏移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付燕 高晓唯 +3 位作者 王梦斐 杜安杰 李霞 赵旭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研究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对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45只SD大鼠为受体,23只Wist-ar大鼠为供体,碱烧伤建立同种异体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受体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对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45只SD大鼠为受体,23只Wist-ar大鼠为供体,碱烧伤建立同种异体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受体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mDC组、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mDC)组,每组15只;对照组: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PBS液0.1mL;imDC组:于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体外培养的供体骨髓来源的imDC106个;mDC组:于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体外培养的供体骨髓来源的mDC106个。术后每天裂隙灯观察各组角膜植片存活情况并评分;于术后14d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RT-PCR检测角膜植片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IL-15、IL-18、IL-4、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 imDC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19.8±2.1)d,较对照组的(9.2±1.9)d和mDC组的(7.9±1.4)d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T-PCR结果显示,imDC组Th1型细胞因子IL-12、IL-15、IL-18mRNA表达较对照组和mDC组明显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mRNA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的供体来源的imDC可以抑制大鼠同种异体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而调节受体Th1/Th2细胞因子比例是其降低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角膜移植 免疫耐受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漂移状态与T-bet/GATA3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刚 王清睿 胡少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漂移状态及其与T-bet、GATA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各120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漂移状态及其与T-bet、GATA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各120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浓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T-bet、GATA3mRNA水平。结果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与老年健康受试者比较明显下降[(10.28±0.88)pg/mL vs(16.94±1.05)pg/mL;(9.06±0.85)pg/mL vs(13.96±0.87)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与老年健康受试者比较明显升高[(5.98±0.98)pg/mL vs(3.89±0.28)pg/mL;(47.59±2.89)pg/mL vs(40.47±1.28)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型核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较老年健康受试者下降[(0.85±0.11)vs(1.46±0.09)];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2型核转录因子GATA3mRNA的表达水平较老年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1.51±0.12)vs(0.89±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着Th2漂移现象,该现象可能与影响Th1/Th2的极化状态的关键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失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th1/th2漂移 T-BET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腹水患者外周血THl、TH2细胞免疫反应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亚荣 夏大文 +1 位作者 唐艳 胡春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5,共1页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在癌性腹水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干扰素(-INF)、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从而判断THl、TH2细胞的活性。结果:癌性腹水患者外周血THl细胞的活性...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在癌性腹水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干扰素(-INF)、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从而判断THl、TH2细胞的活性。结果:癌性腹水患者外周血THl细胞的活性较正常人明显降低,TH2细胞活性明显增强。治疗无效者外周血THl细胞的活性进一步下降,TH2细胞活性进一步增强,而治疗有效者外周血THl细胞功能逐渐增强,TH2细胞功能逐渐下降,其水平均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活性对癌性腹水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腹腔积液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通过激活TLR2、TLR4和Dectin-1诱导Th1型免疫反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志蓉 刘含智 +3 位作者 杨红振 吕晓希 米粟 胡卓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5-902,共8页
目的:研究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MHCS)对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实验方法,检测了MHCS对DCs成熟和功能相关表面分子... 目的:研究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MHCS)对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实验方法,检测了MHCS对DCs成熟和功能相关表面分子、细胞因子表达以及Toll样受体(TLR)2、TLR4和Dectin-1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蛋白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MHCS显著上调DCs表面分子CD11c、MHCⅠ和MHCⅡ、辅助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以及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和Dectin-1的表达;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L-12产生,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10、IL-13和TGF-β1产生;诱导TAK1和IRF3磷酸化活性增加。MHCS也显著刺激幼稚型Th细胞增殖,诱导幼稚型Th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利用中和性抗体,分别阻断DCs细胞TLR2、TLR4或Dectin-1活性,可部分抑制MHCS诱导的DCs成熟。结论:MHCS能促进DCs成熟,诱导Th1型免疫反应。MHCS的这些作用与其激活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或Dectin-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 树突状细胞 th1型免疫反应 模式识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30和Th1/Th2检测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阳昀 钱叶勇 +5 位作者 石炳毅 肖漓 唐萌 范宇 杜源 刘路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将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Th1/Th2检测用于评估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CRAD)患者免疫状态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结合移植肾穿刺活检,选取移植术后远期(>6个月)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 目的探讨将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Th1/Th2检测用于评估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CRAD)患者免疫状态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结合移植肾穿刺活检,选取移植术后远期(>6个月)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A组)、非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B组)和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C组)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每例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IFN-γ和IL-4表达率,以IFN-γ和IL-4表达率之比作为Th1/Th2比例,同时留取标本以ELISA法行血清sCD30水平测定。结果A、B、C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IFN-γ表达率(11.2%±6.2%、10.9%±6.4%、12.3%±6.9%)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IL-4表达率(4.0%±2.8%)明显低于B、C组(7.9%±5.5%、10.2%±7.5%,P<0.01),且其Th1/Th2比例(3.1±1.1)明显高于B、C组(1.5±0.5、1.4±0.5,P<0.01)。B、C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IL-4表达率和Th1/Th2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sCD30水平(20.2±12.4ng/ml)明显高于B、C组(7.8±3.1ng/ml、7.6±3.0ng/ml,P<0.01),而B、C组患者血清sCD3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h1/Th2比例取1.95时,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0%;血清sCD30水平取10.0ng/ml时,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6.7%。结论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患者大都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向Th1方向偏移),且血清sCD30水平相对较高。根据外周血CD3+CD8-T细胞Th1/Th2比例和血清sCD30水平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SCD30 th1/th2 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