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对Th1/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婧 苏良香 朱天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对Th1、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子痫前期疾病患者32例;对照组为正常妊娠妇女20例。分离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PBMC,经贴壁获得单核细胞,加GM-...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对Th1、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子痫前期疾病患者32例;对照组为正常妊娠妇女20例。分离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PBMC,经贴壁获得单核细胞,加GM-CSF,IL-4和LPS培养诱导为成熟DC,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分子标志CD14,CD80,CD83,CD86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23的含量。磁珠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N-DC)共同培养,同时添加细胞因子IL-2,或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P-DC)、IL-2共同培养;或与N-DC共同培养,同时添加细胞因子IL-1β、IL-6;或与P-DC共同培养,并添加细胞因子IL-1β、IL-6。以上各组培养到第6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FN-γ+Th1、CD4+IL-17+Th17细胞比例。结果 P-DC中CD83、CD80、CD86的表达高于N-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与不同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促使CD4+T细胞分化为Th1、Th17细胞的能力高于N-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DC表型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患者免疫失衡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子痫前期 树突状细胞 th1细胞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贝止痫汤通过调控mTOR/HIF-1α通路对癫痫大鼠肠道菌群和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瑞 高岭 +3 位作者 王有峰 任仙 苏芳静 韩晓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目的:探究柴贝止痫汤通过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mTOR/HIF-1α)通路对癫痫大鼠肠道菌群和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柴贝止痫... 目的:探究柴贝止痫汤通过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mTOR/HIF-1α)通路对癫痫大鼠肠道菌群和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柴贝止痫汤低剂量组(CBZXD-Low)和柴贝止痫汤高剂量组(CBZXD-High),每组15只。侧脑室注射1μl红藻氨酸(1.5μg/μl)制备癫痫大鼠模型,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BZXD-Low组和CBZXD-High组每日给予柴贝止痫汤灌胃(8.48 g/kg、16.96 g/kg),Sham组和Model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HE染色、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损伤;RT-qPCR检测脾脏组织Th17/Treg相关标志物mRNA水平和海马组织mTOR、HIF-1α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Th17/Treg;对结肠段内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mTOR、HIF-1α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患有自发性癫痫,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且缺失严重,胞内尼氏体大量减少,脾脏组织RORγt、IL-17A mRNA水平升高,Foxp3、CTLA-4、GITR mRNA水平降低,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增多,Treg细胞比例减少,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减少,Cronobacter、Heliobacillus有害菌占比增加,Bacteroides、Lactobacillus、Prevotella、Akkermansia有益菌占比减少;海马组织mTOR、HIF-1αmRNA水平、p-mTOR/mTOR、HIF-1α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CBZXD-Low组和CBZXD-High组大鼠癫痫发作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脾脏组织RORγt、IL-17A mRNA水平降低,Foxp3、CTLA-4、GITR mRNA水平升高,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减少,Treg细胞比例增多,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增加,Cronobacter、Heliobacillus有害菌占比减少,Bacteroi⁃des、Lactobacillus、Prevotella、Akkermansia有益菌占比增多;海马组织mTOR、HIF-1αmRNA水平、p-mTOR/mTOR、HIF-1α蛋白水平降低(P<0.05),且呈柴贝止痫汤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柴贝止痫汤能够恢复癫痫大鼠肠道菌群和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可能通过调控mTOR/HIF-1α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贝止痫汤 mTOR/HIF-1α通路 癫痫 肠道菌群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3
作者 刘娣 陈骞 +1 位作者 李苓 蒋华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6-1373,共8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治疗的76例MM患者作为MM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治疗的76例MM患者作为MM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和血清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Th17型细胞因子(IL-17)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PD-1、Th1、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与MM患者临床分期、免疫分型的关系。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M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1、Th1、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对MM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MM组CD4^(+)T PD-1、CD8^(+)T PD-1、IL-4、IL-6、IL-10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2、IFN-γ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R-ISS分期Ⅲ期患者CD4^(+)T PD-1、CD8^(+)T PD-1、IL-4、IL-6、IL-10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Ⅱ期及Ⅰ期者,且Ⅱ期患者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均P<0.05);Ⅲ期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Ⅱ期及Ⅰ期者,且Ⅱ期患者明显低于Ⅰ期患者(均P<0.05)。IgG型患者CD4^(+)T PD-1、CD8^(+)T PD-1、IL-4、IL-6、IL-10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IgA型、轻链型和非分泌型患者,而IL-2水平明显低于IgA型、轻链型和非分泌型患者(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D4^(+)T PD-1、CD8^(+)T PD-1、IL-4、IL-6、IL-10和IL-17与MM患者R-ISS分期均呈正相关(r=0.623,0.635,0.728,0.330,0.742,0.412),与免疫分型呈负相关(r=-0.664,-0.756,-0.642,-0.479,-0.613,-0.323);IL-2与MM患者R-ISS分期呈负相关(r=-0.280),与免疫分型呈正相关(r=0.483)。未缓解组CD4^(+)T PD-1、CD8^(+)T PD-1、IL-4、IL-6、IL-10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而IL-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 PD-1、CD8^(+)T PD-1、IL-4、IL-6、IL-10、IL-17升高是MM患者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IL-2升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纳入的7个因素容差在0.714-0.885之间,方差膨胀因子在1.130-1.400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上7个因子联合预测MM患者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42,特异度和敏感度为0.741和0.909。结论:MM患者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和血清Th2、Th17型细胞因子呈高表达,Th1型细胞因子呈低表达,且PD-1、Th1、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与患者临床分期、免疫分型均有关,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MM患者的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h1型细胞因子 th2型细胞因子 th17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相关进展
4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7,I0027,共6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路。探讨了Th17/Treg细胞平衡对儿童ITP疾病进程的影响,儿童ITP涉及免疫细胞平衡失调,尤其是Th17和Treg细胞的功能异常。Th17细胞通常与促炎反应相关,而Treg细胞则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医通过养血通络法不仅改善血液循环,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环境来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促进Treg细胞功能,抑制Th17细胞活性。中医临床治疗儿童ITP通过整合益气养血和化瘀通络,全面调节体内环境,控制疾病的发展,强调对症治疗,审证求因,尤其在虚实夹杂病机时需兼顾治疗。对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总结梳理,从Th17/Treg细胞与儿童ITP、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ITP、养血通络法与Th17/Treg细胞平衡解析中医养血通络法对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同时,总结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相关进展,为中药治疗干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复杂作用机制解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养血通络法 th17/TREG 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调节HMGB1/RAGE信号轴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5
作者 张娜 易茂林 彭先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轴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PAE组(PAE-L组,8 mg/...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轴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Model组、低剂量PAE组(PAE-L组,8 mg/kg)、中剂量PAE组(PAE-M组,16 mg/kg)、高剂量PAE组(PAE-H组,32 mg/kg)、硒酵母组(SY组,36μg/kg)、PAE-H+rHMGB1(HMGB1激活剂)组(32 mg/kg+8μg/kg),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需构建AIT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1次/d,持续6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Th17/Treg;HE染色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中HMGB1、RAGE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TPOAb、TGAb、FT3、FT4、IL-17水平、Th17、Th17/Treg、RORγt mRNA水平、HMGB1、RAGE蛋白表达升高,IL-10水平、Treg比例、Foxp3 mRNA水平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PAE-L组、PAE-M组、PAE-H组、SY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TPOAb、TGAb、FT3、FT4、IL-17水平、Th17、Th17/Treg比例、RORγt mRNA水平、HMGB1、RAGE蛋白表达降低,IL-10水平、Treg比例、Foxp3 mRNA水平升高(P<0.05);rHMGB1减弱了高剂量PAE对AIT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PAE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通路促进AIT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HMGB1/RAGE通路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Treg比例
6
作者 李芹芝 段东升 +7 位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刘颖 王新有 王蕾 范文霞 宋梦婷 郭新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C、Th17细胞、Treg比例,ELISA测定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6(IL-6)、IL-23、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的mRNA表达,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上述细胞、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其与血小板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HMGB1对mDC及Th17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6、IL-23、IL-17水平及RORγt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Treg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ITP患者组mDC比例和FOXP3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mDC的比例与IL-6、IL-23的表达显著正相关;HMGB1的表达与mDC、IL-6、IL-23、RORγt mRNA、IL-1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mDC的比例、HMGB1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mDC的成熟并增加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Th17细胞/Treg失衡,可能参与ITP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髓样树突状细胞(mDC) th17细胞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对牙周炎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周亦凝 叶之韵 +3 位作者 陈慧文 谢欣宜 周薇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45,共8页
目的·观察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对牙周炎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Cre/LoxP系统繁育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小鼠(Stat3^(fl/fl);Il17a-CreERT2,即Stat3^(△Il17a))及野生型小鼠(Stat3^(fl/fl),WT),腹... 目的·观察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对牙周炎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Cre/LoxP系统繁育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小鼠(Stat3^(fl/fl);Il17a-CreERT2,即Stat3^(△Il17a))及野生型小鼠(Stat3^(fl/fl),WT),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基因敲除,通过磁珠分选法提取小鼠CD4+T细胞并诱导其Th17细胞分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基因敲除效率。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型-对照组(WT-C)、基因敲除-对照组(Stat3^(△Il17a)-C)、野生型-牙周炎组(WT-P)和基因敲除-牙周炎组(Stat3^(△Il17a)-P),其中WT-P组和Stat3^(△Il17a)-P组采用龈沟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lipopolysaccharide,P.gingivalis-LPS)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4周后通过旷场实验、高架零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观察小鼠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情况。结果·Stat3^(△Il17a)小鼠Th17细胞Stat3基因与蛋白表达均较WT小鼠显著下降(均P<0.05)。WT-P组和Stat3^(△Il17a)-P组成功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且Stat3^(△Il17a)-P组小鼠牙槽骨破坏程度较WT-P组轻。WT-P组小鼠与WT-C组小鼠比较,在旷场实验中进入中心区时间减少,在高架零迷宫实验中进入开放区时间减少,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增加(均P<0.05),同时伴海马神经元损伤及BDN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Stat3^(△Il17a)-P组小鼠中异常行为学表现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与WT-P组比较均有所减轻(均P<0.05),且Stat3^(△Il17a)-P组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较WT-P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牙周炎可导致小鼠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及神经元损伤,而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可以显著减轻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和神经元病理改变;Stat3介导的Th17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在牙周炎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焦虑抑郁样行为 th17细胞 STAT3基因 条件性基因敲除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痒螨钙网蛋白对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8
作者 李艳娥 梁友萍 +6 位作者 樊洁 吴芳燕 尧香悦 李毛却乎 次仁仓决 郝桂英 古小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0-1918,共9页
旨在探讨绵羊痒螨钙网蛋白(PsoCRT)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痒螨混合阶段虫体总RNA中扩增得到去除信号肽的PsoCRT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rPsoCRT);... 旨在探讨绵羊痒螨钙网蛋白(PsoCRT)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和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绵羊痒螨混合阶段虫体总RNA中扩增得到去除信号肽的PsoCRT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rPsoCRT);分别以5、10、20、40、80μg·mL^(-1)rPsoCRT刺激兔PBMC,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h1/Th2、Th17/Treg主效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10)和关键转录因子(T-bet、GATA-3、RORc、Foxp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soCRT基因全长1 254 bp,属于典型的钙网蛋白家族;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PsoCRT大小约64 ku,可促进兔PBMC中Th1细胞IFN-γ和T-bet转录水平的升高,但抑制Th2细胞IL-4转录,而对GATA-3转录无影响,导致IFN-γ/IL-4和T-bet/GATA-3比值升高,平衡向Th1发生偏移;Th17细胞IL-17A和Treg细胞Foxp3 mRNA转录水平下降,而IL-10和RORc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导致IL-17A/IL-10和RORc/Foxp3比值降低,平衡向Treg发生偏移。综上,PsoCRT可引起兔PBMC中Th1/Th2和Th17/Treg主效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转录水平失衡,导致宿主免疫平衡偏向Th1和Treg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痒螨 钙网蛋白 th1/th2 th17/TREG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Th17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佳南 刘慧兰 +4 位作者 郑建涛 王伟 庄庭培 黄杰翔 傅加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79-2184,共6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中TLR7信号通路产生IL-6调控Th17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VMC患者110例,健康志愿者93例。分离受试人员血液中的CD4^(+)...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中TLR7信号通路产生IL-6调控Th17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VMC患者110例,健康志愿者93例。分离受试人员血液中的CD4^(+)T细胞,检测其中CVB3的水平以及Th17细胞数量。CVB3感染CD4^(+)T细胞后,检测Th17细胞以及IL-17、IL-21、TNF-α的水平。敲低TLR7或TLR7抑制剂处理后,检测CVB3感染的CD4^(+)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VMC患者血浆hsCRP、IL-17、IL-21、TNF-α水平较高(P<0.05)。AVMC患者CD4^(+)T细胞中CVB m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VMC患者的平均病毒滴度为230 PFU/ml,而健康志愿者中未检测到病毒(P<0.05)。在CD4^(+)T细胞中,AVMC患者Th17的数量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增加(P<0.05)。AVM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的数量与CVB3病毒滴度呈正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CVB3感染后Th17细胞的数量增加(P<0.05),并且上清液中IL-17、IL-21、TNF-α的水平均升高(P<0.05)。敲低TLR7并且CVB3感染CD4^(+)T细胞后,Th17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CVB3感染CD4^(+)T细胞后磷酸化激活形式的TLR7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LR7抑制剂M5049处理并且CVB3感染CD4^(+)T细胞后,Th17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CVB3感染后,CD4^(+)T细胞中IL-6的分泌水平升高(P<0.05)。敲低TLR7并且CVB3感染后,CD4^(+)T细胞中IL-6的分泌水平降低(P<0.05)。TLR7抑制剂M5049处理并且CVB3感染后,CD4^(+)T细胞中IL-6的分泌水平降低(P<0.05)。IL-6抗体处理并且CVB3感染CD4^(+)T细胞后,Th17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CVB3通过磷酸化激活TLR7,诱导CD4^(+)T细胞分泌IL-6并向Th17细胞分化。因此,TLR7是AVMC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TLR7 IL-6 th17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介导VDR-NLRP6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10
作者 罗欣 马玉东 +1 位作者 吕明锦 于慧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0-696,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VD3)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VD3组、VD3+敲减对照(VD3+sh-NC)组和VD3+敲减NLRP6(VD3+sh-NLRP6)组,每组10只。通过...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VD3)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VD3组、VD3+敲减对照(VD3+sh-NC)组和VD3+敲减NLRP6(VD3+sh-NLRP6)组,每组1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LP)建立脓毒症AKI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NLRP6蛋白表达。结果给予VD3可减轻CLP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sCr、KIM-1、IL-17水平及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中IL-10水平,上调小鼠肾组织中VDR和NLRP6蛋白表达;敲减NLRP6逆转了VD3对CLP小鼠Th17/Treg细胞失衡的改善作用及其肾保护作用。结论VD3在脓毒症诱导的AKI中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激活VDR,进而上调NLRP6表达,最终改善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th17/Treg细胞平衡 维生素D受体 NLR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Treg细胞平衡: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11
作者 吴颖欣 王文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57,共6页
Th17细胞在一般状态下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而Treg细胞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在肥胖状态下,机体常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Th17/Treg细胞平衡被打破,导致Th17细胞数量增多和功能亢进,而Treg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加剧了肥胖及其... Th17细胞在一般状态下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而Treg细胞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在肥胖状态下,机体常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Th17/Treg细胞平衡被打破,导致Th17细胞数量增多和功能亢进,而Treg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加剧了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该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对Th17/Treg细胞平衡与肥胖的关系,Th17/Treg细胞失衡导致肥胖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肥胖的治疗探索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th17/Treg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阳益胃汤调控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12
作者 吴媛 张学琴 +3 位作者 王帅杰 安恒通 王开爽 陈志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3-2428,共6页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Fx1A羊抗大鼠血清,建立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和升阳益胃汤低、高剂量组(12、24 g/kg),每组10只。检测大...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Fx1A羊抗大鼠血清,建立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和升阳益胃汤低、高剂量组(12、24 g/kg),每组10只。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IgG沉积情况;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Synaptopodin、Nephrin、Podocalyxi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脾组织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mTOR、p-mTOR、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P<0.01);肾组织存在IgG沉积(P<0.01);肾小球结构紊乱,体积增大,系膜增生;肾组织胶原容积分数升高(P<0.01);肾组织Nephrin、Podocalyxin、Synaptopodin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IL-6水平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h17细胞比例升高(P<0.01),Treg细胞比例降低(P<0.05),Th17/Treg比值升高(P<0.05);肾组织p-mTOR、HIF-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1);肾组织IgG荧光强度降低(P<0.05,P<0.01);病理状态有所减轻;Nephrin、Podocalyxin、Synaptopo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血清IL-6水平降低(P<0.05,P<0.01),IL-10水平升高(P<0.05);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5),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Th17/Treg比值升高(P<0.05);肾组织p-mTOR、HIF-1α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的肾脏和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特发性膜性肾病 th17细胞 TREG细胞 免疫平衡 细胞 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酵解代谢信号对类风湿关节炎中Th17细胞的影响
13
作者 陈雪 葛玉 周玲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06-2116,共11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为滑膜组织炎症。Th17细胞的异常分化可影响RA进程,并且Th17细胞的生长过程和功能执行依赖于糖酵解。本文探讨了糖酵解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与RA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继而从两个方面介绍目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为滑膜组织炎症。Th17细胞的异常分化可影响RA进程,并且Th17细胞的生长过程和功能执行依赖于糖酵解。本文探讨了糖酵解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与RA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继而从两个方面介绍目前研究较多的糖酵解代谢信号,包括:Glut1、HK-Ⅱ、PFK-1、PFKFB3、PKM2、LDHA等糖酵解相关酶(蛋白)以及mTOR、HIF-1α、AMPK、NRs等糖酵解传感器,并在RA等自身免疫病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为RA的临床干预提供有效的代谢靶点。最后,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通过抑制糖酵解改善RA的研究进展,揭示了中药(TCM)靶向糖酵解代谢信号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 糖酵解代谢信号 th17细胞 中药活性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文如团队发现中性粒细胞-CD44-Th17循环驱动白塞病葡萄膜炎
1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0-270,共1页
2025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文如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NETs-CD44-IL-17A feedback loop drives Th17-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ehçet′s uveitis”的文章。这项研究通过整合临床样本... 2025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文如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NETs-CD44-IL-17A feedback loop drives Th17-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ehçet′s uveitis”的文章。这项研究通过整合临床样本分析、单细胞测序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首次揭示了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与Th17细胞间形成的“NETs-CD44-IL-17A正反馈环路”在白塞病葡萄膜炎进展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靶向该环路的关键节点(如CD44)可有效阻断炎症级联反应。该成果为白塞病葡萄膜炎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CD44 白塞病葡萄膜炎 NETS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Th17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及其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余明阳 李甲 +2 位作者 冯新哲 毕晶晶 李诚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953-2960,共8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慢性炎症和病理性骨化。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 helper 17 cells, Th17细胞)作为关键的免疫细胞亚群,在AS的炎症反应中备受关注。...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慢性炎症和病理性骨化。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 helper 17 cells, Th17细胞)作为关键的免疫细胞亚群,在AS的炎症反应中备受关注。该文系统梳理了AS中Th17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度剖析了Th17细胞在细胞因子微环境、转录因子协同网络以及代谢表观遗传调控等多层面的复杂调控机制,揭示了其在AS病理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结合近期研究进展,重点明确了IL-23/STAT3信号、CCL20/CCR6轴以及RORγt等关键靶点的调控作用,分析了靶向代谢重编程(如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 PKM2))、表观遗传修饰[如组蛋白修饰酶(jumonji domain containing 3, JMJD3)和H3K27甲基转移酶(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EZH2)]、工程化外泌体递送系统及代谢酶调节剂等新兴干预策略。通过整合现有治疗药物的局限性分析,提出多靶点干预策略的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个体化医疗(靶向治疗)对AS精准治疗的重要性。这些研究为调控Th17细胞分化提供了潜在的干预策略,旨在为A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th17细胞 IL-17/IL-23轴 信号通路 靶向治疗 转录调控 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潘琦虹 刘洋 魏韶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四神丸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免疫指标(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IL-17]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6.54%(45/5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36/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0.38%(4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61±0.72)分vs(3.19±0.84)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7.61±1.80)%、(6.35±0.41)%、(1.61±0.32)vs(6.57±1.64)%、(7.67±0.52)%、(1.13±0.2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IL-17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5.39±1.13)pg/mL、(5.68±1.41)pg/mL、(53.82±5.20)pg/mL、(2.49±0.37)pg/mL vs(6.45±1.06)pg/mL、(6.62±1.70)pg/mL、(47.19±4.83)pg/mL、(2.98±0.30)pg/mL](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调节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发挥更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th17/Treg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痤疮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17
作者 李知 陈素红 +1 位作者 缪飞 许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痤疮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丙酸杆菌混悬液建立痤疮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痤疮组、姜黄素低(姜黄素-L,50 mg/kg姜黄素)、中(姜黄素-M,100 mg/kg姜黄素)、...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痤疮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丙酸杆菌混悬液建立痤疮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痤疮组、姜黄素低(姜黄素-L,50 mg/kg姜黄素)、中(姜黄素-M,100 mg/kg姜黄素)、高剂量(姜黄素-H,150 mg/kg姜黄素)组以及姜黄素-H+JAK2/STAT3通路激活剂-colivelin组(150 mg/kg姜黄素+1.0 mg/kg colivelin),并以健康小鼠为对照组,干预结束后,对小鼠进行皮损评分;眼眶取血,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以及Th17、Treg细胞比例;HE检测耳廓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耳廓组织中p-JAK2、p-STAT3、JAK2、STAT3、Treg转录因子-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及Th17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痤疮组病理损伤严重,皮损及病理评分、IL-6水平、Th17细胞比例、p-JAK2/JAK2、p-STAT3/STAT3、RORγt表达显著升高,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痤疮组相比,姜黄素-L、姜黄素-M、姜黄素-H组皮损及病理评分、IL-6水平、Th17细胞比例、p-JAK2/JAK2、p-STAT3/STAT3、RORγt表达显著降低,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姜黄素-H组相比,姜黄素-H+colivelin组皮损及病理评分、IL-6水平、Th17细胞比例、p-JAK2/JAK2、p-STAT3/STAT3、RORγt表达显著升高,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痤疮小鼠中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痤疮 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1/Th2平衡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多联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评《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
18
作者 李丽 刘洪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8-1748,共1页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 th1th2平衡 血清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Th17及Treg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修侠 李玉玲 李传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Th17、Treg细胞亚群、肺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采用复合诱导法建立CB模型,随机分成CB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芍药苷组(50 mg/kg)、中剂量芍药苷组(100 mg/kg)、高剂量芍药苷组(200 ...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Th17、Treg细胞亚群、肺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采用复合诱导法建立CB模型,随机分成CB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芍药苷组(50 mg/kg)、中剂量芍药苷组(100 mg/kg)、高剂量芍药苷组(200 mg/kg)和核酪组(阳性对照,核酪口服液),10只;另设对照组(生理盐水)10只,造模后按照分组灌胃2 ml/100 g相应药物。给药完成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进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肺组织CD4^(+)T、CD8^(+)T、Th17(CD4^(+)IL-17^(+)T)、Treg(CD4^(+)CD25^(+)FOXP3^(+)T)细胞;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IL-22、IL-17水平。结果:CB组大鼠活动迟缓,毛色暗淡,身体卷缩,伴咳嗽、鼻腔潮湿,肺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变形、黏膜阻塞等病变;芍药苷各组及核酪组上述症状及损伤不同程度缓解,高剂量组最轻。与对照组比较,CB组气道阻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IL-17、IL-22水平及CD4^(+)T、CD8^(+)T、Th17细胞、Th17/Treg、CD4^(+)T/CD8^(+)T均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IL-10水平及Treg细胞均降低(P均<0.05);与CB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芍药苷组气道阻力、PaCO_(2)、IL-17、IL-22水平及CD4^(+)T、CD8^(+)T、Th17细胞、Th17/Treg、CD4^(+)T/CD8^(+)T水平依次降低,PaO_(2)、IL-10水平及Treg细胞依次升高(P均<0.05);中剂量芍药苷组气道阻力等以上指标与核酪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可调节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Th17细胞分化,增加Treg细胞分化,减轻CB大鼠炎症水平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慢性支气管炎 th17细胞 TREG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