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h1/Th2平衡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多联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评《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
1
作者 李丽 刘洪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8-1748,共1页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 《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由孙黎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27131。本书全面涵盖了细胞免疫学领域的各类实验技术,从基础的细胞培养、分离与鉴定,到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与分析方法,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且专业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 th1th2平衡 血清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佳钧 李宏宇 孙大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检测,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腹泻型IBS组外周血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浓度则显著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明确Th1优势失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免疫 th细胞因子/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潘琦虹 刘洋 魏韶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四神丸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免疫指标(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IL-17]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6.54%(45/5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36/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0.38%(4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61±0.72)分vs(3.19±0.84)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7.61±1.80)%、(6.35±0.41)%、(1.61±0.32)vs(6.57±1.64)%、(7.67±0.52)%、(1.13±0.2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IL-17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5.39±1.13)pg/mL、(5.68±1.41)pg/mL、(53.82±5.20)pg/mL、(2.49±0.37)pg/mL vs(6.45±1.06)pg/mL、(6.62±1.70)pg/mL、(47.19±4.83)pg/mL、(2.98±0.30)pg/mL](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调节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发挥更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th17/Treg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 被引量:44
4
作者 肇静娴 曾耀英 +2 位作者 王青 俞瑜 王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流式微球分析(CBA)法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IFN-γ、TNF-α、IL-2)和Th2(IL-4、I... 目的:通过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流式微球分析(CBA)法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IFN-γ、TNF-α、IL-2)和Th2(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健康人PBMCs体外培养12小时后,上清中细胞因子主要为TNFα和IL6,喘可治使Th1和Th2细胞因子全面升高;喘可治对PDB加离子霉素诱导的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人异常升高的INF-γ、TNF-α、IL-6和IL-10分泌。结论:喘可治注射液上调健康人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对异常活化的PBMCs分泌的Th1和Th2细胞因子则具有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可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h1/th2 细胞因子 流式微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国戗 王小方 +7 位作者 汪磊 潘亚晶 张磊 仲华 张华丽 范艳茹 武艳伟 林志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2-886,共5页
目的:研究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以探讨其在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和ELSIA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 目的:研究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以探讨其在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和ELSIA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表达率以及IL-6、IL-10、TGF-β、IL-17血清学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Th17细胞表达率(1.33%±0.30%)以及IL-6[(8.10±2.42)ng/L]、IL-17[(16.70±4.73)ng/L]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h17细胞表达率(1.14%±0.19%)以及IL-6[(6.70±1.72)ng/L]、IL-17[(12.29±1.88)ng/L]血清水平,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组病人外周血的Treg细胞表达率(6.21%±0.76%,5.89%±0.8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Treg细胞表达率(5.51%±0.59%),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病人Th17/Treg的比值(0.19±0.02)明显低于慢性丙型肝炎组(0.22±0.03)和健康对照组(0.21±0.03),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外周血IL-10水平[(16.21±3.76)ng/L]和TGF-β水平[(5.15±0.83)ng/L]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组[(14.36±2.78)ng/L;(4.47±0.87)ng/L]和健康对照组[(14.01±3.01)ng/L;(4.43±0.98)ng/L],P<0.05。结论: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了丙型肝炎慢性化和肝硬化的进程,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肝硬化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肝硬化 th17细胞 TREG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VHD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检测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静 王兴兵 +4 位作者 汪健 刘会兰 耿良权 丁凯阳 孙自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22-42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GVHD(cGVHD)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水平与临床意义。外周血样品采集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和健康人,其中aGVHD组10例、cGVHD组13例、无GVHD组16例,健康人20名。...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GVHD(cGVHD)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水平与临床意义。外周血样品采集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和健康人,其中aGVHD组10例、cGVHD组13例、无GVHD组16例,健康人2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血浆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6、IL-10、TGF-β1、IL-17、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cGVHD组IFN-γ、IL-4、IL-6、IL-17及IL-23水平显著高于无GVHD组和健康人(p<0.05),而IL-10、TGF-β1水平显著低于无GVHD组和健康人(p<0.05)。aGVHD和cGVHD组患者治疗有效后,外周血中IL-6、IL-17及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TGF-β1水平明显升高,而IFN-γ、IL-4无明显变化。各组患者血浆中TGF-β1与IL-6、TGF-β1与IL-17、TGF-β1与IL-23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等于-0.36、-0.51和-0.44,p均<0.05),IL-6与IL-17、IL-6与IL-23、IL-17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等于0.62、0.71和0.93,p均<0.05)。结论:Th17/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可能在aGVHD和cGVH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治疗a/cGVHD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细胞 th17细胞 GVHD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刚 张晓晨 陈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5-79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高级别组(Ⅲ~Ⅳ级)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可能有Th2优势表达,与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th1/th2细胞因子/外周血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申红玉 杭双熊 +3 位作者 钱梅云 王永忠 陈敏 濮翔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经恩替卡韦治疗的CHB患者5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和IL-23的表达,同时...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经恩替卡韦治疗的CHB患者5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和IL-23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载量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后Th17细胞频率、IL-17和IL-23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HBV-DNA下降≥2 lg拷贝/m L组较下降1-2 lg拷贝/m L组的Th17细胞频率明显下降,HBe Ag血清学转换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HBe Ag阳性组,ALT复常组的Th17细胞频率及IL-23均明显低于ALT异常组(P〈0.05);Th17细胞频率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r=0.593,P〈0.01),但与HBV-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h17细胞参与了CHB炎性反应过程,并可能促进了肝脏损伤;恩替卡韦在快速有效地降低HBV-DNA的同时还可以降低Th17细胞频率,并恢复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测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汀 贾莉婷 +3 位作者 石瑛 王鹏 邢金芳 田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IL-6、IL-17、TGF-β1的水平,探讨Th17和Treg细胞在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12/2012-04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0例RSA患者为研... 目的通过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IL-6、IL-17、TGF-β1的水平,探讨Th17和Treg细胞在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12/2012-04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0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50名健康早孕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7、TGF-β1的含量。结果 RSA组RORγt mRNA水平(25.358 9.23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611 5.792);Foxp3 mRNA水平(6.851 2.87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218 5.023)。RSA患者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30,P=0.018)。RSA组IL-6、TGF-β1含量分别为(82.7 23.2)、(269.3 29.6)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10.4 40.6)、(497.8 54.6)pg/mL;IL-17含量(172.8 33.9)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4 10.8)pg/mL。结论 RORγtmRNA表达上调与Foxp3mRNA表达下调所致的Th17和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是RSA的原因之一;IL-6、IL-17、TGF-β1含量变化的异常在RS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RORΓT Foxp3 th17 Treg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IL-18水平变化与肿瘤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艳秋 李建春 +1 位作者 关洪全 蔡玉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18、Th1(IL-2、TNF-α)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Th2(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小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IL-18水平比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水平明显降低(P<0.01);随着肺癌(分期)的加重,其外周血IL-18及Th1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外周血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可能做为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IL-18 th1/th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耘 陈兴平 涂亚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2和IFN-γ)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皮损及正常对照者包皮环切组织CD4、CD8、CD16及CD5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4+-CD4+T细胞百分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在CA发病过程中存在Th1向Th2漂移。疣体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均增高,但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织;CD16、CD57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说明病损局部NK细胞较正常组织少。结论CA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失衡及病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CA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h1/th2细胞因子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茂华 王丁 +1 位作者 张建军 李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 :探讨Th1 Th2型细胞因子在HBV感染的临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 γ和IL 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 目的 :探讨Th1 Th2型细胞因子在HBV感染的临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 γ和IL 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急性乙肝患者的Tc2细胞百分比增高 ,慢性乙肝患者的Th1、Tc1细胞百分比减低 ,也低于急性乙肝患者 ,但Th1、Tc1细胞百分比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逐渐增多。分泌IL 4的Th、Tc细胞在正常人和各组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慢性乙肝患者的Th、Tc细胞均以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 ,但数量的差异可能是HBV感染者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thl/th2类细胞因子 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解德琼 甘华 +2 位作者 杜晓刚 李正荣 巫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不同透析膜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ESRD未透析(N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5例,分别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低通...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不同透析膜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ESRD未透析(N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5例,分别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低通聚砜膜(PS-LF)、高通聚砜膜(PS-HF)进行透析,以及8例健康对照组(HC)的外周血T细胞,经PHA刺激培养24h后锚定蛋白(AnnexinV)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FN-γ及IL-4的水平。结果:ESRD患者未透析组及3种膜透析组T细胞AnnexinV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透析组患者T细胞AnnexinV的表达以CA组最高,PS-HF组最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D患者各组IFN-γ的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AnnexinV的表达呈负相关;IL-4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AnnexinV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SRD患者存在Th型细胞因子的失衡,呈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T细胞的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th1/th2型细胞因子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_1/Th_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晨虹 张文瑾 林慧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用药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母儿结局,并检测两组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IFN-γ及IL-12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P、24h尿蛋白量以及HCT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孕妇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和IL-12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IH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外周血IL-12的分泌,使Th1/Th2平衡从Th1优势向Th2优势漂移,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黄芪 丹参 th1/th2细胞因子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辛晓玲 刘志杰 +1 位作者 赵汝珠 张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及10名健康体检妇女外周血中INF-γ+细胞与IL-4+细胞频度。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Th2亢进趋势,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及10名健康体检妇女外周血中INF-γ+细胞与IL-4+细胞频度。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Th2亢进趋势,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升高而更加明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因子 th1/th2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7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凯辉 张润田 +1 位作者 段行武 陈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分别给予消银解毒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并以白凡士林缓解皮肤干燥。于入组前和治疗第8周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组、消银解毒组、复方青黛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用q PCR法检测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PASI、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ASI、瘙痒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外周血Th17细胞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IL-17mRNA、IL-22mRNA、IL-23mRNA表达均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方青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饮和复方青黛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与复方青黛胶囊临床疗效相当; 2种药物均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并降低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解毒颗粒 复方青黛胶囊 血热证 银屑病 th17淋巴细胞 炎性反应因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旺华 周小青 +2 位作者 刘建新 谢静 杨静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18-82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组Th1、IFN-γ、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类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h17和Th22及其细胞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海平 谭建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h22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2、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与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糖皮质激素对Th17和Th2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h22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2、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与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糖皮质激素对Th17和Th2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2例ITP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外周血Th17及Th22细胞,ELISA法测定ITP患者及正常体检者IL-17、IL-22、IL-6及TNF-α表达水平。分析ITP患者Th17和Th22及其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TP组外周血Th17比例、Th22比例及IL-17、IL-22、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外周血Th17比例、Th22比例及IL-17、IL-2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完全有效(CR)组及有效(PR)组外周血Th17比例、Th22比例及IL-17、IL-2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及Th22可能参与ITP的发生及病情进展过程中,且其细胞因子可作为患者病情预后评价指标。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外周血Th17比例、Th22比例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h17 th2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剑 黄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 10 (IP 10 )在强直性脊柱炎 (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肝素抗凝的AS患者的外周全血 ,梯度离心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应用半定量RT PCR法测定IP 10、IFN γ和IL 4mRNA表达水平。结果 AS患者PBMC中I... 目的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 10 (IP 10 )在强直性脊柱炎 (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肝素抗凝的AS患者的外周全血 ,梯度离心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应用半定量RT PCR法测定IP 10、IFN γ和IL 4mRNA表达水平。结果 AS患者PBMC中IP 10、IFN γ和IL 4mRNA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 <0 0 1) ,同时IFN γ/IL 4值也较对照组高 (P <0 0 5 )。IFN γ和IL 4mRNA表达水平与C 反应蛋白呈负相关 ,IP 10mRNA表达水平与IFN γ、IL 4mRNA和IFN γ/IL 4值均呈正相关。结论 AS患者PBMC表达的细胞因子以Th1型为主 ,IP 10表达升高 ,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th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曰忠 时冀川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人作为...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急性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IFN-γ、IL-2、IL-4和IL-10水平与IFN-γ/IL-4、IFN-γ/IL-10比值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0.000)。糖皮质激素治疗后,IFN-γ和IL-2水平、IFN-γ/IL-4和IFN-γ/IL-10比值降低(P=0.000),IL-10水平升高(P=0.000)。治疗前不同类型葡萄膜炎组仅IFN-γ和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L-2、IL-4、IL-10和IFN-γ/IL-10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前葡萄膜炎和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除IL-4外,其余细胞因子及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hcet病患者除IL-4和IL-10外,其余细胞因子及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IFN-γ与IL-2水平间及IL-4与IL-10水平间呈正相关(P=0.000)。结论急性葡萄膜炎患者PBMC中Th1细胞因子显著升高并占优势,表明Th1/Th2细胞因子不平衡性与葡萄膜炎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th1/th2细胞因子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