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协同TG酶改性蛋清蛋白热诱导凝胶机理
1
作者 张根生 李琪 +2 位作者 黄昕钰 杜一男 费英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1-88,共8页
为提高蛋清蛋白凝胶性,本研究以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质构、持水率、分子作用力、傅里叶红外色谱、圆二色谱、粒径、电位、巯基含量、表面疏水力及扫描电镜的变化,探究超高压处理(Ultra-high pressure,U... 为提高蛋清蛋白凝胶性,本研究以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质构、持水率、分子作用力、傅里叶红外色谱、圆二色谱、粒径、电位、巯基含量、表面疏水力及扫描电镜的变化,探究超高压处理(Ultra-high pressure,UHP)、谷氨酰胺转胺酶处理(Transglutaminase,TG)及超高压协同TG酶处理(Ultra-high pressure synergistic Transglutaminase,UTG)的蛋清蛋白热诱导凝胶机理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UHP-EWP、TG-EWP、UTG-EWP的硬度、弹性和持水性均有所提高,疏水相互作用力是维持凝胶的主要作用力;UHP-EWP、TG-EWP、UTG-EWP的α-螺旋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β-折叠含量均上升;UHP-EWP的平均粒径值下降、电位绝对值下降,TG-EWP、UTG-EWP的变化与之相反;UHP-EWP、TG-EWP、UTG-EWP的游离巯基含量上升、总巯基含量下降、表面疏水性升高;凝胶结构更加致密光滑,平整度提高。本研究为蛋清蛋白热诱导凝胶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超高压改性 tg 酶改性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S透射测量中探测器最佳几何参数的模拟设计研究
2
作者 付涛 蒋嘉颖 +2 位作者 史宠琳 徐艳洁 颜瑜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6,共8页
层析伽马扫描技术(Tomographic Gamma Scanning,TGS)是目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通过透射测量等相关技术还原桶内各材料的衰减系数分布图像。在图像重建中探测器准直器的设计是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蒙特卡罗工具... 层析伽马扫描技术(Tomographic Gamma Scanning,TGS)是目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通过透射测量等相关技术还原桶内各材料的衰减系数分布图像。在图像重建中探测器准直器的设计是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蒙特卡罗工具包Geant4对TGS透射测量中前准直器(放射源准直器)和后准直器(探测器准直器)进行最佳几何参数模拟设计探究,分别寻找出两种准直器的最优几何参数,从而提高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可为TGS探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准直孔半径为0.66 cm,准直器深度为12 cm,作为放射源准直器的最佳参数;准直器半径为1.5 cm,屏蔽铅层为20 mm,准直器深度为5 cm,作为探测器的最佳几何参数。然而,本文模拟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粒子源抽样数较少,研究对象参数较少等,在后续工作中会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S 准直器 探测效率 峰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酶/k-卡拉胶协同改性明胶复合膜的工艺优化及表征
3
作者 应天昊 朱芸杉 胡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27,共10页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对明胶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添加量5%、k-卡拉胶添加量0.5%、TG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60 min、干燥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明胶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4.33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4%,水溶性为26.72%,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278 g·mm/(kPa·h·m^(2))。优化制备工艺后,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明胶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k-卡拉胶与TG酶分别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氨基酸异肽键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该研究为新型明胶复合膜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K-卡拉胶 tg 复合膜 协同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TG/HDL-C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大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萱瑾 王亚新 +3 位作者 李旖旎 张素菡 马良坤 孙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0-586,共7页
目的 探究妊娠早期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北京协和... 目的 探究妊娠早期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并根据妊娠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孕妇分为GDM组和正常糖耐量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评估妊娠早期(8~12^(+6)周)TG/HDL-C与GDM的相关性,并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TyG)指数为参照,评估妊娠早期TG/HDL-C预测GDM的临床价值。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单胎妊娠孕妇1617名,其中GDM组372例(23.01%)、正常糖耐量组1245名(7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民族、孕前体质量指数、GDM史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妊娠早期TG/HDL-C最高四分位数孕妇GDM发生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孕妇的2.46倍(OR=2.46,95%CI:1.73~3.51),TyG指数最高四分位数孕妇GDM发生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孕妇的2.36倍(OR=2.36,95%CI:1.67~3.37)。妊娠早期TG/HDL-C预测GDM的效能(曲线下面积:0.607比0.608)、对GDM基础风险模型的改善程度(净重新分类指数:0.240比0.270;综合判别改善指数:0.022比0.024)均与TyG指数较为接近。结论 妊娠早期TG/HDL-C显著升高与GDM发生风险增加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其对GDM的预测价值与TyG指数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tg/HDL-C 妊娠期糖尿病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QPSK-TG信号的EM半盲载波频偏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丹辉 王天乐 +2 位作者 史长鑫 曾妮 王泽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4-759,共6页
针对成形偏移四相相移键控-TG(Shaped 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Telemetry Group version,SOQPSK-TG)信号在训练序列长度受限时频偏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双二进制分解(Doubinary Decomposition,DBD)原理提出基于期望最... 针对成形偏移四相相移键控-TG(Shaped 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Telemetry Group version,SOQPSK-TG)信号在训练序列长度受限时频偏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双二进制分解(Doubinary Decomposition,DBD)原理提出基于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的SOQPSK半盲载波频偏(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估计算法。为了确保EM算法收敛到预期性能范围,使用基于非线性四次方码元定时估计算法的非数据辅助频偏估计方法优化了EM算法初始点选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使用训练序列进行数据辅助估计的方法,在不增加辅助数据数量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提升CFO估计的精度,并在较高信噪比下拥有接近序列总长度所对应的克拉美罗界(Cramér-Rao Bound,CRB)的优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QPSK-tg信号 载波频偏估计 EM算法 双二进制分解(D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酶介导的莲藕鸭肉复合乳化肠配方及工艺优化研究
6
作者 舒雄辉 张晨曦 +3 位作者 杜涓 韩娅红 易阳 侯温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37,共8页
以莲藕全粉和鸭肉为原料,开发营养均衡的复合乳化肠。以感官评分为主要响应指标,结合持水性、色泽和质构等品质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莲藕鸭肉复合乳化肠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0.4%TG酶介导下... 以莲藕全粉和鸭肉为原料,开发营养均衡的复合乳化肠。以感官评分为主要响应指标,结合持水性、色泽和质构等品质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莲藕鸭肉复合乳化肠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0.4%TG酶介导下,莲藕全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莲藕鸭肉复合乳化肠的感官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获得优化后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莲藕全粉添加量5.5%、食盐添加量1.6%、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3.1%、斩拌时间106 s,此配方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乳化肠色泽鲜红、切面光滑紧密、鸭肉气味浓郁、口感良好,感官评分为84.8分,与模型理论值接近。该研究可为莲藕全粉及鸭肉的精加工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鸭肉 乳化肠 tg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TG酶对低盐鱼肠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戴瑞 王敬涵 +5 位作者 植俊凯 胡燕 刘荣汉 王浩明 武家宇 孙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为研究氯化钾替代一定量的食盐和TG酶对低盐巴沙鱼肠品质的影响,试验在鱼肉100 g、盐5 g的基础上,用氯化钾替代50%、40%、30%、20%、0%的食盐添加量(质量分数),在每个替代量下又分别添加了0%、0.4%、0.6%、0.8%的TG酶,探究对低盐巴沙鱼... 为研究氯化钾替代一定量的食盐和TG酶对低盐巴沙鱼肠品质的影响,试验在鱼肉100 g、盐5 g的基础上,用氯化钾替代50%、40%、30%、20%、0%的食盐添加量(质量分数),在每个替代量下又分别添加了0%、0.4%、0.6%、0.8%的TG酶,探究对低盐巴沙鱼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一定的氯化钾替代食盐量和TG酶对鱼肠的得率、色差和质构等指标有显著影响。当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0%~50%、各组TG酶添加量为0%~0.8%时,其水分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氯化钾代替食盐量为30%、40%、50%时,添加0.4%~0.8%的TG酶也能显著提高低盐鱼肠的硬度、弹性、咀嚼性等指标(P<0.05)。当氯化钾替代量为30%、TG酶添加量为0.4%时,鱼肠的硬度比空白组提高2.14倍,咀嚼性提高3.54倍,胶黏性提高2.16倍,同时优于其他替代组。根据低盐鱼肠相关检测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添加TG酶对低盐鱼肠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为鱼糜制品和水产行业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鱼肠 tg 综合评价 氯化钾替代食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和Py-GC/TOF-MS的新疆煤快速热解行为研究
8
作者 曹月梅 安晓熙 +2 位作者 史俊高 刘少将 赵强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0-236,共7页
为了探究高升温速率条件下原煤的热解特性、快速热解产物析出规律及组成情况。以新疆煤为试验对象,采用热重联用红外仪(TG-FTIR)和快速热解仪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Py-GC/TOF-MS)反应设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煤的热解主要分为... 为了探究高升温速率条件下原煤的热解特性、快速热解产物析出规律及组成情况。以新疆煤为试验对象,采用热重联用红外仪(TG-FTIR)和快速热解仪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Py-GC/TOF-MS)反应设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煤的热解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主要热解阶段在390~600℃,对应TG曲线的大幅度下降,DTG曲线在该温度区间内出现最大失重率;升温速率与热解特性参数存在线性增长关系;红外光谱显示主要挥发性物质为CO_(2)、CO、CH_(4)、C_(2)H_(4)、轻烃、C-O键和C=O键的化合物,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也逐渐提升。煤热解产物主要有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和酚类等。挥发性物质的生成量随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热解产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烯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研究结果为煤炭快速热解反应器的开发及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获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TIR 煤热解 升温速率 气相色谱/质谱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数据处理分析及其在突涌水不良地质体识别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开华 母丽程 +2 位作者 谢平 尹秀 周路明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6期1-5,1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突涌水等不良地质条件逐渐成为制约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技术(tunnel geology survey,简称TGS)提前探测掌子面前方的富水不良地质体,对于保证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安... 近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突涌水等不良地质条件逐渐成为制约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技术(tunnel geology survey,简称TGS)提前探测掌子面前方的富水不良地质体,对于保证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安全开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原理及数据采集方式;分析了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数据处理及其对预报结果的影响;阐述了对滇中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进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准确地预报出该隧道掌子面前方拱顶的突水不良地质情况;证明了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突涌水不良地质情况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旨在为今后TGS360Pro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在突涌水不良地质情况预报中的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S360Pro 数据处理 超前地质预报 突涌水不良地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热解的TG-FTIR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白小元 车德勇 +3 位作者 蒋文强 高龙 孙艳雪 孙亚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2-1588,共7页
以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为原料,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仪上对纤维素分别以5,10,20,4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考察了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及轻质气体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升温速率能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升温速率可作为影响... 以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为原料,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仪上对纤维素分别以5,10,20,4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考察了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及轻质气体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升温速率能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升温速率可作为影响最大热解失重速率对应温度(Tp)的一个重要因素,Tp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体的最大析出峰都对应于给定升温速率下的DTG失重峰;4种主要轻质气体(H2O,CO,CO2和CH4)均表现为双峰特性,且CO气体在热解后期的析出规律与CO2,H2O和CH4气体的析出规律不同;不同官能团键的断裂和重整,致使小分子气体组分和析出量的差异很大,热解过程中,羰基(C=O)和醚键(C-O-C)的断裂对CO2的生成影响显著;在低温区间CO的析出主要源于C-O-C的断裂,而在高温区间二芳基醚的分解则是CO产生的主要原因;CH4气体的析出主要由甲氧基(CH3O-)的伸缩振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纤维素 热解 轻质气体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酶、复合磷酸盐与碳酸氢钠对牛肉糜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改名 孟子晴 +4 位作者 祝超智 田玮 李苗云 乃比江 张鹏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81,89,共9页
为获得保水性良好的牛肉糜,为牛肉糜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合适的添加量参考,通过水分含量、pH、结合特性、质构、微观结构研究TG酶(0~1.0%)、复合磷酸盐(0~0.5%)与碳酸氢钠(0~0.5%)添加量对牛肉糜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G酶添加量的增... 为获得保水性良好的牛肉糜,为牛肉糜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合适的添加量参考,通过水分含量、pH、结合特性、质构、微观结构研究TG酶(0~1.0%)、复合磷酸盐(0~0.5%)与碳酸氢钠(0~0.5%)添加量对牛肉糜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G酶添加量的增加,水分含量、pH持续增加(P<0.05),结构逐渐致密,0.6%添加量时牛肉糜具有较好的结合特性;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在0.2%、0.3%时牛肉糜的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0.3%、0.4%添加量对pH降低作用最突出,0.2%添加量时牛肉糜的结合特性最好;碳酸氢钠使pH降低,碳酸氢钠添加量在0.3%之后pH基本不变,添加量大于0.2%时牛肉糜结合特性差异不显著,0.3%、0.4%添加量时硬度、内聚力、咀嚼性均较高,添加0.5%碳酸氢钠时,微观结构中空洞变大。TG酶、复合磷酸盐、碳酸氢钠分别在0.6%、0.2%、0.3%(质量分数)时保水效果最好,三者之中碳酸氢钠的保水效果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糜 保水性 复合磷酸盐 tg 碳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DSC/MS技术的煤氧复合全过程及气体产物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贾海林 崔博 +3 位作者 焦振营 赵万里 徐倩倩 孙沣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04-3714,共11页
针对利用DSC曲线研究煤氧复合反应的阶段划分、热量变化及产物生成路径等方面存在定义表述不够系统,TG和DSC耦合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利用TG/DSC/MS联用技术,开展惰气和空气氛围下不同升温速率煤氧复合全过程的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基于... 针对利用DSC曲线研究煤氧复合反应的阶段划分、热量变化及产物生成路径等方面存在定义表述不够系统,TG和DSC耦合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利用TG/DSC/MS联用技术,开展惰气和空气氛围下不同升温速率煤氧复合全过程的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基于DSC划分法可将煤氧复合全过程划分为水分蒸发及气体脱附吸热阶段、化学吸附和缓慢反应放热阶段、煤热解生成活性基团放热阶段和挥发分与固定碳燃烧放热阶段。通过特征温度的作图比较,发现TG划分法和DSC划分法的煤氧复合全过程的划分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和一致性,这证明了DSC划分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利用矿井火灾学、热分析动力学和煤化学理论,阐述了煤氧复合全过程相应阶段的温度范围、生成产物。通过气相产物的质谱分析和Chem 3D软件的建模分析,在构建煤结构单元局部片段的基础上阐明了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生成的反应历程及生成机理。获得了煤氧复合过程中CH_(4)和C_(2) H_(4)的生成趋势具有相似性规律,且离子流强度曲线出现的峰值温度基本相同。CO_(2)的逸出曲线呈抛物线,在560℃时出现逸出峰。发现了CO的离子流强度曲线具有双峰特征,双峰对应的特征温度分别为530,609℃。研究成果可为厘清煤氧复合的全过程和煤自燃分级预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氧复合全过程 吸放热效应 tg与DSC耦合关系 DSC划分法 离子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热分解的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艳春 闫石 成一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RDX的分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连续步骤,第1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35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2,反应级数为0.6,主要气体产物为CO2、NO2和CH2O;第2步反应的活化能为110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1.5,反应级数为1.7,主要的气体产物是N2O、H2O、CH4、NH3、C2O+/C3H+4、CN+/C2H3+、CHO+/C2H+;第3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23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0.9,反应级数为4,主要的产物是C和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tg DSC—QMS FTIR联用技术 RDX 热分解动力学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添加磷酸与氯化锌热解的DTATG曲线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启模 黄碧中 胡淑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应用差热天平对磷酸和氯化锌药品及分别添加磷酸和氯化锌的木屑、分离纤维素、分离木素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磷酸和氯化锌两种试剂有相似的DTA TG曲线变化状况 ,两试剂也都较稳定 ;但在高温气化区间 ,磷酸试剂... 应用差热天平对磷酸和氯化锌药品及分别添加磷酸和氯化锌的木屑、分离纤维素、分离木素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磷酸和氯化锌两种试剂有相似的DTA TG曲线变化状况 ,两试剂也都较稳定 ;但在高温气化区间 ,磷酸试剂的起始气化温度、热解终温和残余量都明显高于氯化锌试剂。添加两种药品的木屑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变化相似 :在初期都催促炭化反应 ,在 2 0 0℃左右基本上完成炭化阶段 ;随着温度升高 ,进入主要活化温度区间 ,在高温区都发生气化反应。不同的是 :适宜的活化温度区间 ,H3PO4 -木屑明显比ZnCl2 -木屑宽。同时气化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及其残余量也是前者高 ,这说明磷酸保护炭体的作用比氯化锌强。添加两种药品对纤维素热解过程的影响 ,总体变化类同于对木屑的影响。同时 ,两种药品对纤维素热解的影响差异小。添加两种药品对木素热解的影响差别较大。磷酸影响着木素热解的全过程 ,不过影响程度不如纤维素和木屑。氯化锌对木素热解的初期促进炭化反应 ,但在热解的中、后期 ,尤其是后期基本上不起作用了。从DTA TG曲线比较分析 ,结合小型炭活化试验结果得知 ,在本试验下 ,磷酸法较佳温度是 4 0 0℃左右 ,氧化锌法是 5 0 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磷酸 氯化锌热解 DTA/tg曲线 活性炭 磷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TG和DSC方法研究糖类对谷氨酰胺转胺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忠义 荣绍丰 +2 位作者 高红亮 包海蓉 瞿伟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5,共4页
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是一种催化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的硫醇酶类,但其热稳定性较差。在40~60℃之间,通过添加海藻糖、蔗糖和葡萄糖作为TGase的保护剂,TGase酶活残留率均比对照组升高,其中海藻糖的保护最为显著。采用TG和DSC分析... 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是一种催化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的硫醇酶类,但其热稳定性较差。在40~60℃之间,通过添加海藻糖、蔗糖和葡萄糖作为TGase的保护剂,TGase酶活残留率均比对照组升高,其中海藻糖的保护最为显著。采用TG和DSC分析方法,与对照组相比,三种糖中海藻糖提高了TGase的相变温度(Tm),△Tm值为29℃,相变热焓△H上升26.4J/g,失重率降低了2.8%。对应于上述热力学参数,葡萄糖和蔗糖的加入则并未表现与海藻糖相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 热稳定性 tg和DS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催化热解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鲁长波 杨昌炎 +3 位作者 林伟刚 姚建中 杨学民 宋文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8-643,共6页
借助综合热分析仪和傅立叶红外联用技术(TG-FTIR),考察了HUSY、REY和HZSM-53种分子筛以及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MLC和馏分油催化裂解催化剂CIP对生物质催化热解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筛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脱氧活性顺序为:REY≈... 借助综合热分析仪和傅立叶红外联用技术(TG-FTIR),考察了HUSY、REY和HZSM-53种分子筛以及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MLC和馏分油催化裂解催化剂CIP对生物质催化热解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筛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脱氧活性顺序为:REY≈HUSY>HZSM-5,生成高辛烷值烃类的选择性顺序为:REY>HUSY≈HZSM-5;MLC催化剂和CIP催化剂都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活性,前者的脱氧活性略高于后者;择形分子筛HZSM-5的引入对调整催化剂酸强度、提高催化转化选择性和抑制焦炭生成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热解 tg-FTIR 活性 选择性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热解产物逸出特性TG-FTIR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丽 姬登祥 +4 位作者 艾宁 盛佳峰 高明辉 于凤文 计建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62-1767,共6页
以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考察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逸出特性的影响,计算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小麦秸秆热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失... 以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考察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逸出特性的影响,计算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小麦秸秆热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失重温度均向高温侧移动,最大失重速率增大,半纤维素热解的肩状峰逐渐出现;热解活化能E介于155~286 kJ/mol之间,指前因子k_0的数量级介于10^(14)~10^(23)之间;热解产物以H_2O、CO_2、CO、CH_4、甲酸和苯酚为主;主要产物的最大吸光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吸光温度向高温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小麦秸秆 热解 tg—FTIR DA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工业分析和燃烧特性的TG-DTG-DTA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闵凡飞 张明旭 朱惠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1-54,共4页
利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对煤进行了工业分析,分析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符合标准方法的测试要求。并用热分析数据考察了不同性质煤的最大挥发分释放速率及其对应温度、固定碳的最大燃烧速率等特征参数,计算了煤的挥发分释放指数。
关键词 tg—Dtg—DTA热分析 工业分析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共热解协同作用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柏静儒 邵佳晔 +2 位作者 张宏喜 李梦迪 王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3-1538,共6页
通过TG-FTIR与动力学方法,研究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混合共热解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二者加权平均理论值与实验实际值对比,发现在热失重过程中仅在高温热解区间有协同作用。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可用组合一级... 通过TG-FTIR与动力学方法,研究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混合共热解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二者加权平均理论值与实验实际值对比,发现在热失重过程中仅在高温热解区间有协同作用。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可用组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来描述,混合质量比为8∶2时反应活化能E在高温热解区间最高,为抑制作用;其他混合比的反应活化能E在高温热解区间最低,为促进作用。通过红外光谱的检测,对共热解过程有明显变化的官能团进行分析,共热解过程析出的CH_4、CO、CO_2、H_2O浓度在高温热解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混合比为8∶2时,浓度均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木质素 油页岩 共热解 tg.FTIR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TG-FTIR-MS联用技术研究ADN热分解动力学和机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晓红 张皋 +3 位作者 赵凤起 谢明召 任晓宁 何少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4-559,共6页
应用DSC/TG-MS-FTIR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ADN的分解过程及分解机理,从ADN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的动态分布及气体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方面,获得了ADN热分解的主要气体产物为N2O、NO2、NH3、H2O和N2,气体产物N2O、NO2和NH3的动... 应用DSC/TG-MS-FTIR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ADN的分解过程及分解机理,从ADN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的动态分布及气体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方面,获得了ADN热分解的主要气体产物为N2O、NO2、NH3、H2O和N2,气体产物N2O、NO2和NH3的动力学参数的Ea值分别为157.5、158.6、100.0 kJ/mol,从微观角度提出了ADN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 ADN DSC/tg-MS-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