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8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LSD1.0:面向深度学习的长白山火山喷发地貌遥感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成范 韩晶鑫 +4 位作者 武成智 刘岚 颜丽丽 刘学锋 赵俊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630,共15页
作为保存最完整的多成因复合活火山之一,长白山火山喷发地貌场景中的地表覆盖类型广泛发育且遥感解译标签清晰。目前,遥感数据集是利用深度学习进行大区域火山喷发地貌场景遥感分类的数据基础。本文以哨兵2(Sentinel-2)遥感图像为数据源... 作为保存最完整的多成因复合活火山之一,长白山火山喷发地貌场景中的地表覆盖类型广泛发育且遥感解译标签清晰。目前,遥感数据集是利用深度学习进行大区域火山喷发地貌场景遥感分类的数据基础。本文以哨兵2(Sentinel-2)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结合地质资料和野外调查建立了一个面向深度学习分类的长白山火山喷发地貌遥感数据集(VELSD1.0)。该数据集中地表覆盖类型包含高植被覆盖、中植被覆盖、低植被覆盖、裸露土壤、玄武岩、粗面岩、混合岩、水体、阴影、人工景观,组成元素包括遥感图像、标签数据、解译标签及说明文件;覆盖范围约2500 km^(2),共计40000个样本;单张样本图像尺寸为25像元×25像元,空间分辨率为10 m。利用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GoogLeNet、ResNet)和Transformer (Vision Transformer、Swin Transformer)模型对构建VELSD1.0数据集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数据集对深度学习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迁移性,总体分类准确度、Kappa系数和多类平均精度分别达到82.93%、75.64%和84.22%。可为其他火山喷发地貌深度学习分类提供借鉴,提升火山地貌遥感调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深度学习 数据 遥感图像 火山喷发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ssip协议的高效集群数据同步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宏海 崔斌豪 +3 位作者 李一鸣 田丰 贾永强 肖傲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9-1636,共8页
随着民航客票运价搜索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系统集群内部网络流量规模不断增长。为了在高负载网络流量场景下,实现集群内部数据同步,提出基于Gossip协议的集群数据同步方案。所提方案从网络协议的传输层和应用层着手设计,在传输层使用用... 随着民航客票运价搜索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系统集群内部网络流量规模不断增长。为了在高负载网络流量场景下,实现集群内部数据同步,提出基于Gossip协议的集群数据同步方案。所提方案从网络协议的传输层和应用层着手设计,在传输层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来减少集群中节点间的连接数量和交互次数,从而实现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低流量、低耗时。在应用层使用Gossip传播协议来实现数据的最终一致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传输层UDP传输协议和应用层Gossip传播协议相结合,保证了集群监控过程中数据同步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SIP协议 数据同步 一致性算法 高性能 去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新疆天山地区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集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新玉 伏晓慧 +3 位作者 王秀琴 刘艳 火红 王敏仲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390-398,共9页
天山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高寒山区,被誉为“中亚水塔”,对于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利用卫星反演来估算山区降水量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且分布不均,导致了基于卫星反演的降水数据在精... 天山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高寒山区,被誉为“中亚水塔”,对于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利用卫星反演来估算山区降水量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且分布不均,导致了基于卫星反演的降水数据在精度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开展天山山区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集研制,以GSMaP卫星降水数据为初始场,结合同期区域内1065个台站的实况日降水数据,发展一种基于最优插值的星地降水产品融合方法,最终生成2000–2022年天山山区逐日融合降水产品集。本数据集在研制过程中对实况数据进行了严格质控,对逐日融合降水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估,相关系数由0.44提高至0.53(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绝对平均误差由6.3mm d^(-1)下降至5.7mm d^(-1)。本产品集有望为复杂地形区域的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与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多源降水 最优插值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波 潘勐 孙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对气象业务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低、空间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气象领域逐步开展应用。针对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梳... 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对气象业务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低、空间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气象领域逐步开展应用。针对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4个关键应用场景,即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缺测数据的插补和重构、多源数据的融合以及低分辨网格数据的降尺度,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在上述场景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述,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在计算效率、结果准确性、应用灵活性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建议从建立高质量训练数据集、加强多源数据和异构数据的应用以及探索基于气象数据物理机制的建模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产品研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质量控制 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田间症状识别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
5
作者 池美香 陈韶萍 +3 位作者 黄婷 陈世雄 梁勇 邱荣洲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柑橘黄龙病的快速识别有助于生产者尽早发现并清除柑橘黄龙病植株。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图像自动识别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集,然而开放的可用于柑橘黄龙病识别的数据集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整理了一组包含自然生态、白色... 柑橘黄龙病的快速识别有助于生产者尽早发现并清除柑橘黄龙病植株。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图像自动识别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集,然而开放的可用于柑橘黄龙病识别的数据集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整理了一组包含自然生态、白色背景板和黑色背景板3种采集环境的照片数据集,收录了包含黄龙病及相关病害症状共14种类别的图片9896张。其中,训练集样本7192张,验证集样本898张,测试集样本1806张(其中602个样本具有PCR检测结果)。样本的症状类别均由植保专家进行分类和标注以确定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数据集提供了yolo格式(txt)的标注文件和基于Yolov5l训练获得的模型文件,以期为基于YOLO卷积神经网络的植物病害分类、目标检测和自动识别领域的机器学习建模提供训练和测试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柑橘病害 症状识别 图像识别 YOLO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集划分及预处理方法对烟叶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影响
6
作者 付博 杨永锋 +6 位作者 刘向真 牛洋洋 刘茂林 赵森森 于建军 彭桂新 姬小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7,共12页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烟叶样本的光谱数据,研究随机划分法(RS)、等间隔划分法(LS)、基于联合x-y距离的样本集划分法(SPXY)和Kennard-Stone划分法(KS),以及光谱数据预处理和组合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数据集通过SPXY方式划分的校正集和预测集分布更均匀,预测集比例为24%时,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更强。烟叶总糖和氯离子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平滑(MA)+小波变换(WAVE),构建的定量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_(p))分别为0.984 0和0.986 0;还原糖和烟碱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极差归一化(MAXMIN)+MSC+WAVE,r_(p)分别为0.990 0和0.985 2;钾离子预处理组合为MSC+WAVE(r_(p)=0.969 4),总氮则以原始光谱数据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最强(r_(p)=0.970 9)。【结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经过数据集划分和预处理优化后,提高了模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近红外光谱 数据划分 数据预处理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中国群发性极端温度事件演变特征及数据集的建立
7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2 位作者 黄丹青 薛道凯 成柯蒙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基于中国区域1961—2020年逐日气温站点观测资料,考虑极端事件的时空关联性,利用群发性极端事件识别方法,对近60年中国群发性高温天气、酷热天气、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及剧烈降温等5类极端温度事件进行了识别并建立了数据集,分析了不同... 基于中国区域1961—2020年逐日气温站点观测资料,考虑极端事件的时空关联性,利用群发性极端事件识别方法,对近60年中国群发性高温天气、酷热天气、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及剧烈降温等5类极端温度事件进行了识别并建立了数据集,分析了不同类型群发性极端温度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群发性高温及酷热天气事件主要发生于夏季,高发区位于新疆地区和江淮流域,综合强度排名前十的事件有7次发生于2000年以后,且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显著增强;群发性剧烈降温事件主要发生于除夏季外的其余三个季节,内蒙古及东北南部发生频率最高,长江以南地区次之,近年来群发性剧烈降温事件发生频数略有下降,但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及降温强度却保持稳定;群发性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在全年全区域均有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前者各项指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后者呈显著下降趋势。本数据集的建立为深入理解极端温度事件的演变规律及机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群发性极端温度事件 演变特征 数据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标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专用要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解析
8
作者 张艳丽 李婧 +2 位作者 孟祥峰 李澍 王浩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921,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迅猛发展,监管部门对数据集的质量控制也在不断加强。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重要行业标准YY/T 1949-2024《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专用要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是我国首个针对特...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迅猛发展,监管部门对数据集的质量控制也在不断加强。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重要行业标准YY/T 1949-2024《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专用要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是我国首个针对特定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集质量评价的专项标准。该标准在既有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通用标准框架下,重点围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数据集,系统性地提出了专业化的质量要求与测试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将为数据集制造责任方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的研发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T1949-2024 人工智能 医疗器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数据质量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InSAR实测场景成像及形变提取数据集
9
作者 黄平平 谭维贤 +4 位作者 汤江文 乞耀龙 刘浩楠 李允亨 冯怀超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5-1462,共8页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以及长时间稳定连续工作等独特的优势,在矿山边坡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建筑物健康监测以及灾害预警等诸多领域展现出...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以及长时间稳定连续工作等独特的优势,在矿山边坡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建筑物健康监测以及灾害预警等诸多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该技术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由于相关真实数据未能公开,这限制了地基雷达技术的创新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公开了GB-InSAR实测场景成像及形变提取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地基雷达采集同一场景、不同距离放置多点角反射器场景的回波数据、成像数据和相干性数据,同时具备标准体和实测场景的GB-InSAR全流程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多维度研究。在雷达成像方面,可依据雷达分辨率的成像性能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相干系数数据探究目标在不同时间或空间的一致性,为目标识别和监测提供更精准的方法。该数据集不仅验证了GB-InSAR监测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通过应用案例,展示了GB-InSAR监测技术能力可以达到亚毫米精度级别,为实现对建筑物和地表微小形变实时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本数据集充分考虑了雷达成像、系统稳定性等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对实测数据的需要,为相关学者提供多元化的数据资源。此外,基于这些数据还可以开展形变分析,为结构体健康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数据 雷达成像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XCO_(2)无缝隙逐日数据集构建及时空分布
10
作者 刘昭华 谢鹏 +2 位作者 曾昭亮 桂柯 王亚强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426,共13页
二氧化碳(CO_(2))是关键温室气体,准确掌握其空间分布有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大气CO_(2)柱平均干空气体积混合比(XCO_(2))是表征大气中CO_(2)体积分数的重要指标。由于卫星观测的XCO_(2)数据受限于狭窄的条带和云层等因素,常出... 二氧化碳(CO_(2))是关键温室气体,准确掌握其空间分布有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大气CO_(2)柱平均干空气体积混合比(XCO_(2))是表征大气中CO_(2)体积分数的重要指标。由于卫星观测的XCO_(2)数据受限于狭窄的条带和云层等因素,常出现空间数据缺失,因此构建高精度时空无缝XCO_(2)数据集尤为关键。基于轨道碳观测卫星2号(OCO-2)的XCO_(2)观测值,结合多源环境因素,采用XGBoost模型构建了2015年1月-2024年3月中国地区0.05°×0.05°高精度无缝隙逐日XCO_(2)数据集。模型的交叉验证和地面站点验证结果均显示优异的精度,且与瓦里关大气本底站的观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数据集的高精度和可靠性。基于该数据集,发现中国XCO_(2)的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特征,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等地区。全国年平均XCO_(2)呈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401.00×10^(-6)上升至2023年的419.91×10^(-6),年平均增长为2.36×10^(-6),但增长速率逐渐放缓。XCO_(2)季节性波动呈冬春高、夏秋低趋势,可能与植被固碳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O_(2) 机器学习 数据构建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长白山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
11
作者 李成范 韩晶鑫 +5 位作者 盘晓东 刘岚 颜丽丽 康建红 刘学锋 肖舟怡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2-1453,共12页
火山岩性数据集是利用深度学习进行火山遥感岩性智能识别的关键和数据基础。当前,缺乏可信的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制约了大区域、复杂地质环境下火山岩性智能识别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归纳和整合长白山火山岩性主要类型的基础上,以哨兵2(Se... 火山岩性数据集是利用深度学习进行火山遥感岩性智能识别的关键和数据基础。当前,缺乏可信的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制约了大区域、复杂地质环境下火山岩性智能识别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归纳和整合长白山火山岩性主要类型的基础上,以哨兵2(Sentinel-2)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结合地质资料和野外核查制作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长白山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该数据集内容包含遥感图像、标签数据、说明文件,岩性类型覆盖玄武质火山岩、粗面质火山岩、碱流质火山岩、火山岩性混合堆积(碎屑堆积、火山泥流堆积、火山空落堆积);共计36张样本图像,单张图像尺寸为395像元×395像元,空间分辨率为10m。利用经典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DeepLab V3+模型对火山岩性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数据集具有较强的火山岩性描述能力,鲁棒性和泛化性较好,总体准确率均高于88%;特征训练与提取过程中人为干扰较少,自动化水平较高。可为火山岩性智能识别提供数据基础,提高野外火山遥感岩性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火山 语义分割 岩性数据 岩性识别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集值数据的孪生支持函数机
12
作者 梁志贞 闵玉寒 丁世飞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35-4752,共18页
孪生支持向量机(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TSVM)能有效地处理交叉或异或等类型的数据.然而,当处理集值数据时,TSVM通常利用集值对象的均值、中值等统计信息.不同于TSVM,提出能直接处理集值数据的孪生支持函数机(twin support functi... 孪生支持向量机(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TSVM)能有效地处理交叉或异或等类型的数据.然而,当处理集值数据时,TSVM通常利用集值对象的均值、中值等统计信息.不同于TSVM,提出能直接处理集值数据的孪生支持函数机(twin support function machine,TSFM).依据集值对象定义的支持函数,TSFM在巴拿赫空间取得非平行的超平面.为了抑制集值数据中的离群点,TSFM采用了弹球损失函数并引入了集值对象的权重.考虑到TSFM是无穷维空间的优化问题,测度采用狄拉克测度的线性组合的形式,这构建有限维空间的优化模型.为了有效地求解优化模型,利用采样策略将模型转化成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ming,QP)问题并推导出二次规划问题的对偶形式,这为判断哪些采样点是支持向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分类集值数据,定义集值对象到巴拿赫空间的超平面的距离并由此得出判别规则.也考虑支持函数的核化以便取得数据的非线性特征,这使得提出的模型可用于不定核函数.实验结果表明,TSFM能获取交叉类型的集值数据的内在结构,并且在离群点或集值对象包含少量高维事例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函数 采样策略 核函数 判决规则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吉林土种志数据集
13
作者 郑立臣 樊月玲 +3 位作者 蒋正德 施建平 叶佳舒 陈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58-369,共12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质、土种统计剖面化学性质、市县名以及土种行政区域分布。数据集经过质量控制,确保内容和数据无误。本数据集可用于土壤学、土地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研究,在农业、环境、生态等多个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土种志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水文模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下垫面精细分类DUSC-7数据集的构建
14
作者 张郁 胡鑫 +2 位作者 吴辉 张卉冉 陈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基于光学遥感图像的城市下垫面要素识别与分类研究广受关注,但是目前公开的光学遥感图像下垫面分类数据集存在数据源精度不高、分类体系类别较少、缺乏标准规范等问题,难以满足用地用海分类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需求。为此,本文面向城... 基于光学遥感图像的城市下垫面要素识别与分类研究广受关注,但是目前公开的光学遥感图像下垫面分类数据集存在数据源精度不高、分类体系类别较少、缺乏标准规范等问题,难以满足用地用海分类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需求。为此,本文面向城市水文模拟对下垫面要素精细分类任务的研究需求,基于0.1 m分辨率的航飞影像,构建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下垫面精细分类数据集(DUSC-7)。将图像中的下垫面要素裁剪出来,制作样本切片,参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与地形图进行人工半自动标注,最终形成包含7个类别、8859个实例的城市下垫面要素分类数据集。按3∶7的比例将数据集中各类别图像随机划分为测试集和训练集,并展开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通用分类模型效果验证中,FCN、SegFormer-B1、hrformer、SETR等先进模型的最佳平均交并比(mIoU)不低于0.648 8,本文构建的DUSC-7数据集能够满足城市下垫面要素分类算法的验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分类 遥感影像 数据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转速范围航发主轴轴承振动数据集
15
作者 张伟涛 张亚茹 +1 位作者 许诺 黄菊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23-2129,共7页
轴承故障诊断是航空发动机预测与健康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该领域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都依赖于数据集,然而已公开的数据集通常覆盖的转速范围窄、转速间隔大、载荷单一,且缺少复合故障数据,难以支撑故障诊断方法向实用化发展。... 轴承故障诊断是航空发动机预测与健康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该领域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都依赖于数据集,然而已公开的数据集通常覆盖的转速范围窄、转速间隔大、载荷单一,且缺少复合故障数据,难以支撑故障诊断方法向实用化发展。本文公开了一个宽转速范围的航发主轴轴承振动数据集,该数据集除提供单一故障数据外,也提供了多种轴承复合故障数据,覆盖了不同载荷下宽转速范围的多通道轴承振动信号。数据集很好地支撑了经典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同时由于数据覆盖的转速范围宽、转速采样率高,因此更有利于训练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数据 航发主轴轴承 宽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4年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分布数据集
16
作者 肖云丹 纪平 +2 位作者 魏胜蓉 张乃静 胡丹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507-513,共7页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1982年首次传入我国以后迅速蔓延,对我国的包括松树在内的70余种针叶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鉴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由其引起的松...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1982年首次传入我国以后迅速蔓延,对我国的包括松树在内的70余种针叶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鉴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由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本数据集聚焦于这一全球范围内极具破坏力的森林病害—病原松材线虫在中国境内的分布与扩散情况。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各年度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及其撤销公告。利用ArcGIS软件,以全国1:100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底图,对县级行政区划属性值进行编辑处理,生成逐年县级尺度松材线虫病疫区分布数据集,并对松材线虫病疫区进行专题制图。数据制作流程涵盖了从数据源收集,数据整理与合并,参考规范与标准以及专题制图到成果输出、审核和校验的全过程,确保了本数据集的准确性和制图的专业性。数据集覆盖了2016–2024年间全国范围内松材线虫病的分布情况,旨在通过详尽的地理分布信息,全面反映该病害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扩散趋势与危害程度。本数据集有助于当地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疫情风险点,为防治工作提供预警信息,还有助于评估疫情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 病疫区 分布 分布数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ISARSpaceTarget-1.0:极化ISAR空间目标精细识别电磁仿真数据集
17
作者 陈思伟 李铭典 崔兴超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3-1454,共12页
以卫星为代表的空间目标在遥感测绘、气象监测、无线通信、侦察监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空间态势感知的重要对象。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能够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信息和敏感于目标结... 以卫星为代表的空间目标在遥感测绘、气象监测、无线通信、侦察监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空间态势感知的重要对象。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能够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信息和敏感于目标结构的极化散射信息,在空间态势感知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极化ISAR空间目标实测数据难以公开。同时,部件级精细标注难度大且研究少。因此,当前缺少公开的极化ISAR空间目标数据集。针对上述挑战,为促进该领域研究发展,本文构建并公开了首个极化ISAR空间目标精细识别电磁仿真数据集(Pol-ISARSpaceTarget-1.0),包括抛物面天线雷达卫星、平板天线雷达卫星、通信卫星和光学卫星等6型空间目标极化ISAR图像数据和9类关键部件语义标注数据。本文介绍了该数据集构成、电磁仿真成像及部件标注流程。在此基础上,以空间目标部件识别为例,选取典型深度学习目标识别方法验证了数据集的有效性,并形成基准结果,供相关学者参考。该数据集空间目标类型多样、极化信息完备、部件标注种类丰富,可为空间目标精细分类识别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极化 逆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目标 数据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新建监测坡面位移预测
18
作者 田原 张建学 +4 位作者 赵文祎 程楚云 邓杨兰朵 马睿平 黄儒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依据基础岩性对综合数据集进行分类,构建不同的预训练模型,并应用于对应岩性的新建坡面,能够在保证数据集数量较为充足的同时,增强分类数据集对不同类别坡体变形规律的表征能力,通过提升预训练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分布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建模效果。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在对应岩性新建坡面上,建模效果总体上显著优于单坡面模型和基于其他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可以为新建坡面位移预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短期位移预测 岩性分类综合数据 预训练模型 新建坡面 普适型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滑坡高精度影像及解译数据集
19
作者 火久元 王院荣 +2 位作者 张耀南 康建芳 敏玉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472-484,共13页
中亚及中国西北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目前针对该地区滑坡灾害的遥感自动化检测和提取信息相对匮乏,而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却日益显著。因此,本数据集以2007–2018年“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的1 m高分... 中亚及中国西北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目前针对该地区滑坡灾害的遥感自动化检测和提取信息相对匮乏,而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却日益显著。因此,本数据集以2007–2018年“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的1 m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基础,结合滑坡点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气温和降水等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方法,对滑坡灾害进行解译和标注,最终形成“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滑坡高精度影像及解译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滑坡点数据集和滑坡影像解译数据集两大部分:(1)滑坡点数据集包括五部分文件,即:“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的滑坡点数据、对应的Excel数据文件、DEM数据、降水数据、气温数据。(2)滑坡影像解译数据集包括两部分文件,即:正射影像图片数据、解译标注数据。滑坡总体分布范围覆盖34°15′54′′N至44°16′38′′N,62°19′50′′E至108°56′39′′E,包含24处典型滑坡灾害样本。数据集信息来源明确,处理严谨且结果精确,解译标注准确无误,灾害信息详尽全面,保证了各环节数据质量的控制。本数据集可用于中亚地区及相关区域的崩塌、滑坡灾害研究与风险评估,具有良好的现势性,为未来深入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地区 航空影像 滑坡 解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PR-1.0)及多域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小龙 饶桂林 +6 位作者 关键 王金豪 王洪永 张财生 易建新 万显荣 饶云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8,共20页
被动雷达在预警探测和低慢小目标(LSS)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被动雷达信号辐射源不可控,目标特性更为复杂,导致检测和识别极其困难。该文构建了被动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PR-1.0),该数据集包含了直升机、无人机、快艇、客轮4种... 被动雷达在预警探测和低慢小目标(LSS)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被动雷达信号辐射源不可控,目标特性更为复杂,导致检测和识别极其困难。该文构建了被动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PR-1.0),该数据集包含了直升机、无人机、快艇、客轮4种典型海空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以及低高海况的海杂波数据,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在目标特征提取和分析方面,首先采用奇异值分解海杂波抑制方法,去除海杂波强Bragg峰对目标回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4类10种多域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包括时域特征(相对平均幅度)、频域特征(频谱特征、多普勒瀑布图、距离多普勒特征)、时频域特征、运动特征(航向差、航迹参数、速度变化区间、速度变异系数、加速度)等。基于实测数据对4种海空目标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各类目标特性规律,为后续目标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被动雷达 海杂波抑制 多域特征提取 特性分析 公开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