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V4c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调节灵敏度的变化 |
周京
蒋浩
龙秀
龙秋蓉
石昕
陈芷璿
谷浩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Tetraflex KH-3500型可调节性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力的临床分析 |
李静华
张远平
赵学英
查旭
刘杰
李洪英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光线追迹法对Tetraflex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表观调节 |
史鹏飞
尚庆丽
张斌
马景学
苏晶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多焦点、可调节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视觉质量的观察 |
郑登易
叶剑
谭薇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5
|
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研究 |
田亚宾
马忠旭
黄婉荣
马瑶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6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全程视力和拟调节力的临床观察 |
吴杰
朱磊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7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
赵琳
李筱荣
|
《眼科新进展》
CAS
|
2008 |
10
|
|
8
|
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对比研究 |
张远平
查旭
赵学英
李静华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9
|
后发性白内障治疗前后对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移动度的影响 |
李姝燕
张敏
杜驰
温秀媚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双光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幅度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
金海鹰
郭海科
张洪洋
|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及拟调节力研究 |
周璐
黄振平
薛春燕
蒋峰
|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新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 |
赵刚平
|
《眼科新进展》
CAS
|
2006 |
0 |
|
13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不同年龄段人工晶状体眼伪调节力的影响 |
赵红
陈彬川
王永成
薛晓乐
赵焕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4
|
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视觉影响研究 |
Luay Radi Hasan Tayeh
陈伟蓉
林振德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5
|
超长深度扫描OCT测量人工晶状体眼调节下眼轴变化的重复性评价 |
胡磾
邵一磊
袁一民
陈绮
冷林
陈鼎
吕帆
沈梅晓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6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临床效果 |
吴宪巍
何伟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7
|
从形态学角度评价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 |
冷林
陈绮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新一代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临床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
|
《眼科新进展》
CAS
|
2006 |
0 |
|
19
|
应用可调节人工晶体1CU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远近视力的临床研究 |
祁勇军
梁凤鸣
杨旸
邓建华
谢晓燕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0
|
2种调节性晶体术后效果比较的临床分析 |
Luay Radi Hasan Tayeh
陈伟蓉
林振德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