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AB四氮杂环铜配合物的合成、氧化还原及其TCNE复合盐的导电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星 徐正 游效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15-517,共3页
TAAB四氮杂环铜配合物的合成、氧化还原及其TCNE复合盐的导电性质李明星,徐正,游效曾(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TAAB大环,铜配合物,氧化还原性质,TCNE电荷转... TAAB四氮杂环铜配合物的合成、氧化还原及其TCNE复合盐的导电性质李明星,徐正,游效曾(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TAAB大环,铜配合物,氧化还原性质,TCNE电荷转移盐,导电性质大环配合物的研究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AB大环 配合物 氧化还原性质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与四氰基乙烯的荷移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宇 赵凤林 童沈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研究了氧氟沙星与四氰基乙烯 (TCNE)的荷移反应 ,确立了形成电荷转移 (CT)络合物的最佳条件。在丙酮介质中 ,于 50℃水浴中恒温 30 min即可形成 1∶ 1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0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2 .8× 1 0 4 L·... 研究了氧氟沙星与四氰基乙烯 (TCNE)的荷移反应 ,确立了形成电荷转移 (CT)络合物的最佳条件。在丙酮介质中 ,于 50℃水浴中恒温 30 min即可形成 1∶ 1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0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2 .8× 1 0 4 L· mol- 1· cm- 1。在 0~ 1 2 μg· m 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 %。对形成 CT络合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用拟定的方法对样品氧氟沙星药片进行测定 ,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移反应 光度法 氧氟沙星 四氰基乙烯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菲啰啉-四氰基乙烯配合物发光性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玉光 石琦 +4 位作者 郭强 宋姗姗 秦宇珊 王博 杨立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4-637,共4页
基于探针在近年来得到发展,制备光学性能更为良好的发光材料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该工作预制备光学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发光材料,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该工作以四氰基乙烯(TCNE)为第一配体,以1,10-菲啰啉(ph... 基于探针在近年来得到发展,制备光学性能更为良好的发光材料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该工作预制备光学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发光材料,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该工作以四氰基乙烯(TCNE)为第一配体,以1,10-菲啰啉(phen)为第二配体,通过分子间的电荷转移,合成1,10-菲啰啉-四氰基乙烯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并对此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索。运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及发光性质的研究。比较配合物和配体的紫外吸收峰发现,配合物的吸收均源于配体1,10-菲啰啉的吸收,说明TCNE与Phen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同时分析荧光光谱,发现配合物的发射峰与配体四氰基乙烯相似,可认为配合物的荧光来自于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从拉曼图谱中可以看出,在1 000~1 600cm^(-1)处配合物的拉曼强度比TCNE配体有明显的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在1 000~1 600cm^(-1)处振动模式被强耦合,由于分子间的电荷转移使得这些共振拉曼峰被强烈增强。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1,10-菲啰啉能与四氰基乙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光学性能显著增强。上述研究,合成并研究了1,10-菲啰啉-四氰基乙烯荷移络合物的光学性质,为设计、合成荧光性能良好的配合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探索和开发新的核酸探针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氰基乙烯 1 10-菲啰啉 荷移络合物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