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体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成虫咽侧体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迎春 唐爽 关雪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60,共4页
采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测定黄粉虫咽侧体(Corporaallata,CA)体外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JH)合成的时间进程、左右侧CA合成JH的对称性以及成虫发育期CA的活性变化。发现CA在离体条件下,培养3h即可,再增加培养时间,JH的合成基本维持不变... 采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测定黄粉虫咽侧体(Corporaallata,CA)体外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JH)合成的时间进程、左右侧CA合成JH的对称性以及成虫发育期CA的活性变化。发现CA在离体条件下,培养3h即可,再增加培养时间,JH的合成基本维持不变。一对CA的左侧和右侧的JH合成不是很一致,它们的合成是随机的。成虫发育期,雌雄成虫CA活性在第15天时达到最大。雄成虫CA活性较雌成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保幼激素 咽侧体 合成 离体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产卵量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明禄 王宜娟 李国富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单头隔离和群体饲养黄粉虫成虫观察其产卵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温度22~28℃及45~65%RH室内饲养条件下,黄粉虫雌雄比是1:1.33.黄粉虫产卵多集中在前40天,40天之后产卵量下降明显,在整个产量期内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饲养... 通过单头隔离和群体饲养黄粉虫成虫观察其产卵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温度22~28℃及45~65%RH室内饲养条件下,黄粉虫雌雄比是1:1.33.黄粉虫产卵多集中在前40天,40天之后产卵量下降明显,在整个产量期内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饲养条件下黄粉虫产卵量差异较大。在单头饲养过程中发现产卵量最少仅有3枚/头,有的可多达189枚头,平均17.6枚/头,群体饲养条件下产卵量平均182.02枚/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产卵量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LC-QTOF-MS/MS分析噁唑酰草胺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3
作者 罗剑文 钟创光 +6 位作者 刘羿飞 黄欣如 黄昆 彭霏 殷梓宁 何昀泽 张以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出噁唑酰草胺在黄粉虫中的代谢途径。研究显示从连续15 d定量摄食含噁唑酰草胺2 mg/g药饵的黄粉虫粪便提取物中发现了21种代谢产物,包括14种Ⅰ相代谢产物和7种Ⅱ相代谢产物。在Ⅰ相代谢产物中除单氧化噁唑酰草胺、精噁唑禾草酸、6-CBO、HPFMPA、HPPA和HFMPA已报道外,其余8种均为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并发现这些I相代谢产物至少通过与氨基酸结合、与葡萄糖硫酸酯结合以及与硫酸酯结合3种途径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Ⅱ相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的营养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丹 王同 +3 位作者 庄义庆 徐寸发 孙以文 张牧焓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20,共8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通过测定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和虫蛹的营养成分,分析氨基酸质量和脂肪酸组成,评估幼虫和虫蛹的食用安全性,并将幼虫和虫蛹与常见食物的营养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及评估其安...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通过测定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和虫蛹的营养成分,分析氨基酸质量和脂肪酸组成,评估幼虫和虫蛹的食用安全性,并将幼虫和虫蛹与常见食物的营养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及评估其安全风险。结果表明:黄粉虫幼虫和虫蛹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8%和48.0%),高脂肪(含量分别为31.2%和20.9%),有机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等特点;两者的氨基酸组成一致,配比合理,均含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43.59 mg/g和233.09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08%和37.82%,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1.06和0.49;两者分别含有9种和8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分别为80.36%和79.99%,必需脂肪酸分别为38.80%和37.84%,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4.09和3.99;两者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286.5 mg/kg和7399.0 mg/kg,铅、砷、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符合食用国家安全标准;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总量分别为5099.0 mg/kg和5338.9 mg/kg。综上,黄粉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具有食用及多途径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幼虫 虫蛹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次生物质对黄粉虫解毒酶活性及羧酸酯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彤 李哲 张爽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9,共9页
为了探索京尼平、芸香苷、槲皮素和绿原酸对黄粉虫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黄粉虫取食4种植物次生物质后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并用半定量PC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种植物次生物质对黄粉虫羧酸酯酶基因(TmCa... 为了探索京尼平、芸香苷、槲皮素和绿原酸对黄粉虫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黄粉虫取食4种植物次生物质后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并用半定量PC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种植物次生物质对黄粉虫羧酸酯酶基因(TmCarE)表达的诱导情况。结果表明,4种植物次生物质对黄粉虫3种解毒酶活性的诱导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部分低含量(0.5%、1.0%)的植物次生物质可以诱导并激活黄粉虫解毒酶活性,部分高含量(3.0%)的植物次生物质能显著抑制解毒酶活性。TmCarE具有羧酸酯酶基因的保守结构域,与已报道的昆虫羧酸酯酶基因在活性位点附近有较高的相似性。此外,含量为0.5%的3种植物次生物质(芸香苷、槲皮素和绿原酸)均可诱导TmCar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提高。本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高效的植物次生物质、科学利用植物次生物质进行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植物次生物质 解毒酶 羧酸酯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加工温度下黄粉虫的蛋白质氧化及氨基脲生成机理
6
作者 杜思琪 张彩玉 +4 位作者 朱雯清 龙丽伟 桑亚新 于文龙 王向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0-99,共10页
本研究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热加工温度下(80、100、120、140℃)蛋白质的氧化程度和危害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潜在生成机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加工温度条件下黄粉虫的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结合SEM与... 本研究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热加工温度下(80、100、120、140℃)蛋白质的氧化程度和危害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潜在生成机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加工温度条件下黄粉虫的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结合SEM与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推测SEM产生的可能前体,并通过模拟标准化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羰基含量由0.04 nmol/mg升高到0.63 nmol/mg,总巯基含量下降至0.08μmol/g,二聚酪氨酸含量升高至1192.23(增加约96.60%),内源荧光强度降低,表面疏水性和游离氨基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会显著影响黄粉虫的酪氨酸代谢、精氨酸的生物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与SEM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EM与酪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4)、与精氨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1);模拟标准化实验结果表明,酪氨酸组和苯丙氨酸组中的SEM含量显著升高,精氨酸组SEM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温度升高会加剧黄粉虫蛋白质的氧化,推测酪氨酸和精氨酸是SEM生成的前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蛋白质氧化 氨基脲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部分替代猪肉对3D打印肉糜感官和风味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徐锦波 孙方达 +2 位作者 刘骞 陈倩 孔保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63,共8页
本研究分析添加不同比例黄粉虫浆对3D打印肉糜产品色差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协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本研究分析添加不同比例黄粉虫浆对3D打印肉糜产品色差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协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产品的风味特性。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随着黄粉虫替代猪肉比例的提高,导致3D打印肉糜的硬度、易嚼性、颜色、风味、滋味和总体可接受度下降。通过HS-SPME-GC-MS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黄粉虫替代比例的增加会导致醇类物质含量下降,醛类和酸类物质含量上升,这会对样品的风味产生不利影响并导致样品酸味增强,而烃类物质含量的下降也是导致电子鼻W5C(短链烷烃、芳香成分)和W3S(长链烷烃)传感器响应值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添加黄粉虫的样品具有更深的颜色,这可能是黄粉虫本身较深的颜色所导致。本研究结果表明,黄粉虫浆替代猪肉比例为30%以下时,可以得到感官评分和风味均可以接受的3D打印肉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黄粉虫 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猎物对叉角厉蝽卵巢发育及其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陈素琴 姜万岩 +4 位作者 林天然 江桂花 杨玉春 刘长明 吴梅香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4-2144,共11页
【目的】探究猎物营养和交配对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雌虫卵巢发育和卵黄蛋白原(Vg)含量的影响,从生理层面对叉角厉蝽繁殖力、取食猎物的优劣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叉角厉蝽的规模化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蜡... 【目的】探究猎物营养和交配对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雌虫卵巢发育和卵黄蛋白原(Vg)含量的影响,从生理层面对叉角厉蝽繁殖力、取食猎物的优劣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叉角厉蝽的规模化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蜡盘和双筒体视显微镜进行叉角厉蝽雌成虫卵巢解剖;利用超景深体式数码显微镜观测叉角厉蝽雌成虫分别饲喂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和黄粉虫幼虫0、5、10和15日龄时的卵巢管长度、宽度和卵子数;利用试剂盒测定取食不同猎物后叉角厉蝽雌成虫在交配与未交配条件下0、5、10、15、20和25日龄的体内Vg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对叉角厉蝽雌成虫卵巢管长度和宽度、卵巢卵子数以及Vg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叉角厉蝽雌成虫体内具1对卵巢,每个卵巢均由7根端滋式卵巢管组成。叉角厉蝽雌成虫的羽化日龄和饲喂猎物会影响其卵巢的发育进度,但不影响卵巢管数目。在饲喂同一猎物条件下,饲喂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在10和15日龄时卵巢内成熟卵子数均显著高于0和5日龄的成熟卵子数(P<0.05,下同)、卵巢管长度及宽度(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大于0日龄的,而饲喂黄粉虫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仅在15日龄时卵巢成熟卵子数、卵巢管长度及宽度与0和5日龄差异显著;在饲喂不同猎物的条件下,饲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卵巢管长度在0日龄时显著长于饲喂斜纹夜蛾幼虫的、在5日龄时显著长于饲喂黄粉虫幼虫的;在10日龄时,饲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卵巢管宽度显著宽于饲喂黄粉虫幼虫的。饲喂同一猎物条件下,饲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体内Vg含量在10和20日龄时有交配的显著高于未交配的,而饲喂黄粉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体内Vg含量分别在15和20日龄时有交配的显著高于未交配的;在交配条件下饲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体内Vg含量在10和25日龄时均显著高于饲喂另2种猎物的,在未交配条件下饲喂斜纹夜蛾和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体内Vg含量在5日龄时显著高于饲喂黄粉虫幼虫的,在15和25日龄时饲喂斜纹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体内Vg含量显著低于饲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结论】相较于斜纹夜蛾和黄粉虫幼虫2种猎物,饲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叉角厉蝽雌成虫卵巢发育更好、卵黄积累更快、Vg含量也更高,表明草地贪夜蛾对叉角厉蝽雌成虫卵巢发育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卵巢 卵黄蛋白原 草地贪夜蛾 斜纹夜蛾 黄粉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粉抗小鼠腹泻的研究
9
作者 柳婷婷 王巧利 +8 位作者 马艳 王政力 朱建军 陈帅虎 高明阳 赵洪峰 王思佳 申红 王俊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1-593,共13页
在腹泻小鼠的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粉虫粉,以探究其对小鼠腹泻的改善作用。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昆明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前5 d为建模期,均饲喂基础饲粮,模型组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腹... 在腹泻小鼠的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粉虫粉,以探究其对小鼠腹泻的改善作用。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昆明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前5 d为建模期,均饲喂基础饲粮,模型组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剂量为0.02 mL/g、浓度为3×10^(8) 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以建立腹泻模型,空白组注射0.02 mL/g的生理盐水。试验第6~15天为治疗期,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5.0%、2.5%的黄粉虫粉的试验饲粮,空白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饲粮。治疗期结束后检测腹泻小鼠的采食量、体重、腹泻率、稀便率、免疫器官指数、回肠、盲肠、结肠中大肠杆菌和总菌数量及肠道和血清酶活性。结果表明:第15天时,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腹泻小鼠的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都显著提高(P<0.05),稀便率和腹泻率逐渐降低;随着黄粉虫粉添加量的增加,腹泻小鼠肠道内的总菌数量及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盲肠的过氧化物酶(POD),结肠的脂肪酶(LPS),回肠的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LPS活性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盲肠的LPS、结肠的ACHe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LPS、谷胱甘肽转移酶(GSH)、酸性磷酸酶(ACP)、CAT、POD和高、中剂量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淀粉酶(AMS)及3个剂量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CHe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以黄粉虫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腹泻小鼠的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和免疫器官指数,降低腹泻小鼠体内的大肠杆菌和总菌数量,同时提高腹泻小鼠血清、结肠、盲肠和回肠中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性。本试验条件下,8.0%黄粉虫粉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粉 小鼠腹泻 大肠杆菌 血清酶 肠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胰蛋白酶样酶基因TMTLSP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韵 韩雅莉 +3 位作者 黄明星 孙建平 代春迎 林非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以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全RNA逆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参照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纤溶酶(fibrinolytic enzyme)简并引物,进行温度梯度PCR.以得到的扩增产物为基础,采用RACE得到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黄粉虫胰蛋白酶样丝氨酸... 以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全RNA逆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参照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纤溶酶(fibrinolytic enzyme)简并引物,进行温度梯度PCR.以得到的扩增产物为基础,采用RACE得到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黄粉虫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Tenebrio molitor trypsin-likeserine protease,TMTLSP).TMTLSP全长869 bp(GenBank No.JN662461),开放阅读框为777 bp,编码258个氨基酸,并具有蛋白酶样特有的起始位点、活性中心预计底物结合位点.经过比对分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赤拟谷盗、谷蠹、光亮扁角水虻、美洲大蠊等多种昆虫的胰蛋白酶或丝氨酸蛋白酶有较高的相似性.本研究将为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的提取及研究提供更为广泛的材料及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 RACE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黄粉虫蛹扩繁黄带犀猎蝽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孙淦琳 杨韵 +6 位作者 蔡浩升 余俊坤 于志钢 唐垚 李政宾 肖关丽 陈斌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5-974,共10页
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多种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生防开发潜能。为筛选适合黄带犀猎蝽室内扩繁的适宜寄主,本研究在室内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技术,研究了以黄粉虫蛹为食料饲... 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多种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生防开发潜能。为筛选适合黄带犀猎蝽室内扩繁的适宜寄主,本研究在室内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技术,研究了以黄粉虫蛹为食料饲养的黄带犀猎蝽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参数以及各虫态的大小,并对种群动态进行预测,为黄带犀猎蝽室内饲养扩繁技术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室温23℃±2℃条件下黄带犀猎蝽卵、1~5龄若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20.00 d、14.75 d、13.40 d、11.67 d、12.76 d和21.25 d,雌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54.75 d和49.50 d。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和世代平均周期(T)分别为0.039 d-1、1.040 d-1、115.361粒/雌和121.909 d。雌成虫的体重、体长、体宽均显著高于雄成虫,雌虫交配与否均能产卵,交配后雌虫产卵次数、单次产卵量、总产卵量等繁殖参数均显著高于未交配的雌虫,且交配后雌虫产的卵孵化率为92.59%,但未交配的雌虫产的卵均不能正常孵化。用黄粉虫蛹饲养建立的黄带犀猎蝽种群呈正增长且个体发育情况较好,表明黄粉虫蛹作为替代猎物规模繁育黄带犀猎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带犀猎蝽 黄粉虫 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种群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幼虫对四种常见塑料的取食能力
12
作者 王子桐 罗亚茹 王德森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39,共7页
废弃塑料所产生的“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昆虫取食塑料现象的发现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可能。本研究评估了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对聚苯乙烯(一次性泡沫饭盒)、聚苯乙烯(泡沫板)、聚丙烯(一次性塑料饭盒)和聚乙烯(... 废弃塑料所产生的“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昆虫取食塑料现象的发现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可能。本研究评估了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对聚苯乙烯(一次性泡沫饭盒)、聚苯乙烯(泡沫板)、聚丙烯(一次性塑料饭盒)和聚乙烯(塑料袋)等四种塑料制品的取食能力,以明确黄粉虫幼虫通过取食降解塑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仅饲喂塑料时,黄粉虫幼虫对聚苯乙烯(一次性泡沫饭盒)的取食量最多,7 d内平均每头幼虫的取食量为465μg;其次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聚乙烯和聚丙烯,7 d内平均每头幼虫的取食量分别为407μg、153.3μg和49.6μg。而当麦麸存在时黄粉虫幼虫也能够取食塑料,14 d内平均每头幼虫对聚苯乙烯(一次性泡沫饭盒)和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取食量分别为317.1μg和337.6μg。添加麦麸能够显著提高黄粉虫幼虫的存活率,麦麸+聚苯乙烯处理组黄粉虫幼虫在14 d内的存活率(91%)显著高于仅饲喂聚苯乙烯的黄粉虫幼虫(77%)。因此,利用黄粉虫取食聚苯乙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即使麦麸存在情况下黄粉虫仍可取食聚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塑料 取食量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裕玉 殷会聪 +6 位作者 贾晶 赵璐 董浩 孙爱华 郭晓华 宋维彦 管剑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7,共8页
黄粉虫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优质昆虫资源,因其具有繁殖快、生长快、产出高、养殖技术简单、富含抗菌肽等活性物质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蛋白质来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黄粉虫产品可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率、改善产品品质,以及... 黄粉虫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优质昆虫资源,因其具有繁殖快、生长快、产出高、养殖技术简单、富含抗菌肽等活性物质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蛋白质来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黄粉虫产品可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率、改善产品品质,以及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文章综述了黄粉虫的营养特性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等,以期为黄粉虫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实现黄粉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营养价值 水产饲料 几丁质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弱化黄粉虫幼虫体壁提升摩泽蒲螨繁育效率
14
作者 史可桂 苏晓琪 王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18,共11页
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是一类昆虫体外寄生螨,在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虽然可以利用替代寄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来繁育,但黄粉虫体壁过厚影响了繁育效率。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弱化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体壁... 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是一类昆虫体外寄生螨,在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虽然可以利用替代寄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来繁育,但黄粉虫体壁过厚影响了繁育效率。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弱化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体壁的方法,提高了黄粉虫幼虫繁育摩泽蒲螨的效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成功构建了黄粉虫酚氧化酶原基因PPO的原核表达载体(TmPPO),诱导表达了dsTmPPO,验证了dsTmPPO能有效降低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干扰效率达到95.16%。同时能有效降低黄粉虫幼虫体壁的厚度,相比dsEGFP对照组,基因干扰组黄粉虫幼虫头部、胸部、腹部的体壁厚度分别减少了20.9%、23.5%和37.5%。随即饲喂dsTmPPO给黄粉虫幼虫,测定摩泽蒲螨在处理后黄粉虫幼虫上的寄生效率。结果表明,在dsTmPPO处理组幼虫上摩泽蒲螨成熟膨腹体数量为221个,显著多于在dsEGFP对照组黄粉虫上(151个)。综合以上结果得出:饲喂dsTmPPO给黄粉虫幼虫,能够显著弱化幼虫体壁,从而提高替代寄主黄粉虫繁育摩泽蒲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泽蒲螨 黄粉虫 RNAI 体壁弱化 繁育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表皮蛋白基因TmAbd4的表达特性及在内表皮形成中的作用
15
作者 王浩然 刘高华 +3 位作者 畅楠 史学凯 于荣荣 张育平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8-906,共9页
【目的】探究内表皮结构蛋白(endocuticle structural glycoprotein)基因TmAbd4的分子特性及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内表皮形成中的作用,为筛选黄粉虫生长发育关键靶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黄粉虫转录组数据库获得TmAbd4 cDN... 【目的】探究内表皮结构蛋白(endocuticle structural glycoprotein)基因TmAbd4的分子特性及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内表皮形成中的作用,为筛选黄粉虫生长发育关键靶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黄粉虫转录组数据库获得TmAbd4 cDNA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mAbd4的功能域进行分析;采用RT-qPCR检测TmAbd4在黄粉虫13龄老熟幼虫不同组织(体壁、脂肪体、马氏管、前肠、中肠和后肠)和1-15日龄老熟幼虫体壁中的表达量;采用RNAi沉默黄粉虫13龄老熟幼虫TmAbd4后,通过伊红-苏木精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观察体壁的显微结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体壁超微结构。【结果】黄粉虫TmAbd4的cDNA序列全长50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396 bp,编码131个氨基酸;TmAbd4具信号肽和几丁质结合域4(chitin binding domain 4,ChtBD4),具有RR-1保守基序,属于CPR家族RR-1亚类;TmAbd4在体壁中特异性高表达,并在13龄老熟幼虫蜕皮后前3 d的体壁中显著高表达;与注射ds GFP的对照组相比,注射ds TmAbd4后其蜕皮至蛹期均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异常表型,但黄粉虫内表皮显著变薄。【结论】TmAbd4为表皮蛋白CPR家族RR-1亚类,在体壁中显著高表达且在内表皮形成时期高表达。沉默TmAbd4后,幼虫可正常蜕皮至蛹期,但其内表皮厚度显著变薄,表明TmAbd4参与虫体内表皮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表皮 内表皮结构蛋白 分子特性 生物学功能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的正己烷-乙醇脱脂溶剂对黄粉虫幼虫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时平茹 张风雪 +1 位作者 徐子涵 刘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79,共12页
探究不同体积配比正己烷-乙醇(正己烷:乙醇为10:0、8:2、6:4、4:6、2:8、0:10)的脱脂溶剂对黄粉虫幼虫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脂溶剂中乙醇体积占比较低时(10:0、8:2、6:4),黄粉虫幼虫蛋白脱脂率随乙醇比例增加显著升高... 探究不同体积配比正己烷-乙醇(正己烷:乙醇为10:0、8:2、6:4、4:6、2:8、0:10)的脱脂溶剂对黄粉虫幼虫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脂溶剂中乙醇体积占比较低时(10:0、8:2、6:4),黄粉虫幼虫蛋白脱脂率随乙醇比例增加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结构展开,巯基质量摩尔浓度和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同时,黄粉虫幼虫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持油性、乳化性、凝胶强度和保水性均显著增强(P<0.05)。随着脱脂溶剂中乙醇体积占比进一步增加(4:6、2:8、0:10),黄粉虫幼虫蛋白质发生变性聚集,功能特性变差。研究明确了应用于黄粉虫幼虫蛋白的正己烷-乙醇脱脂溶剂最佳体积混合配比为6:4,为黄粉虫幼虫蛋白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幼虫蛋白 正己烷-乙醇脱脂溶剂 脱脂处理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风味酸奶的发酵工艺
17
作者 弓玉红 张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8期48-51,57,共5页
以黄粉虫和鲜牛奶为主要材料,研究黄粉虫酸奶的最佳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研究黄粉虫虫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黄粉虫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黄粉虫酸奶的最优配方为黄粉虫... 以黄粉虫和鲜牛奶为主要材料,研究黄粉虫酸奶的最佳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研究黄粉虫虫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黄粉虫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黄粉虫酸奶的最优配方为黄粉虫虫浆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9.6%,发酵时间10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出来的黄粉虫酸奶颜色呈淡灰色,入口醇香细腻,酸甜调配均匀,凝乳成型稳固而均匀,品质优良,感官评分为90.1分,是一种比较适合推广的新型保健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风味酸奶 响应面法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抗菌肽的诱导·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雪兰 董以雷 +7 位作者 Dalle Zotte 伏春燕 张亨 石天虹 李霞 魏祥法 刘瑞亭 阎佩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86-90,27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诱导对黄粉虫抗菌肽活性的影响,为黄粉虫抗菌肽的修饰改造、分子克隆、外源表达等奠定基础。[方法]选7龄、8龄、9龄的黄粉虫幼虫,以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诱导菌采用微量注射法、针刺法诱导抗菌肽,对不同菌液浓度和不...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诱导对黄粉虫抗菌肽活性的影响,为黄粉虫抗菌肽的修饰改造、分子克隆、外源表达等奠定基础。[方法]选7龄、8龄、9龄的黄粉虫幼虫,以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诱导菌采用微量注射法、针刺法诱导抗菌肽,对不同菌液浓度和不同方法诱导的不同龄期黄粉虫幼虫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①黄粉虫龄期对抗菌肽活性有显著影响。采用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作为诱导菌,对7龄、8龄和9龄黄粉虫进行诱导,在诱导处理中,8龄幼虫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其他龄期幼虫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②不同菌液浓度诱导黄粉虫幼虫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存在差异。菌液浓度为对数期浓度稀释100倍时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其他稀释倍数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③不同方法诱导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微量注射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针刺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④2种细菌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有显著差异。采用沙门氏菌诱导的抗菌肽最高活性显著大于采用巴氏杆菌诱导的抗菌最高活性(P<0.05)。[结论]黄粉虫抗菌肽的活性受黄粉虫龄期、诱导源微生物种类、菌液浓度、诱导方法的影响。该研究中,以8龄黄粉虫为试验动物,采用对数期沙门氏菌液稀释100倍进行微量注射法诱导,所获得的抗菌肽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黄粉虫 抑菌活性 诱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符兵 周东来 +4 位作者 陈冰 李庆荣 彭凯 廖森泰 邢东旭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由于鱼粉和豆粕的短缺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寻求优质蛋白的替代品迫在眉睫。黄粉虫作为一种高蛋白、易饲养、低成本的昆虫资源,在水产动物饲料蛋白的替代上极具发展潜力。文章综合阐述了黄粉虫的价值以及其对鱼类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免疫... 由于鱼粉和豆粕的短缺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寻求优质蛋白的替代品迫在眉睫。黄粉虫作为一种高蛋白、易饲养、低成本的昆虫资源,在水产动物饲料蛋白的替代上极具发展潜力。文章综合阐述了黄粉虫的价值以及其对鱼类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免疫抗氧化和肝肠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新型水产动物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鱼类 生长性能 免疫 肌肉品质 肝肠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草鱼摄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文欢 龙鲜梅 +5 位作者 张孝睿 陶宇 解绶启 邵端 何雅明 谭青松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2,共8页
实验旨在探究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草鱼摄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对饲料蛋白含量的响应。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分别设计6组不同蛋白质水平(25.25%、29.43%、33.38%、37.96%、41.40%、45.70%,分别命名为TMF1、TMF2、TMF3、TMF4、TMF5组... 实验旨在探究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草鱼摄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对饲料蛋白含量的响应。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分别设计6组不同蛋白质水平(25.25%、29.43%、33.38%、37.96%、41.40%、45.70%,分别命名为TMF1、TMF2、TMF3、TMF4、TMF5组和TMF6组)的草鱼饲料,以初始体重(3.63±0.01)g的草鱼苗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探究不同黄粉虫蛋白质水平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黄粉虫的添加量除了对存活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外(P>0.05),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都会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且TMF1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TMF4、TMF5和TMF6组(P<0.05),草鱼的摄食率则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不同黄粉虫含量的饲料对草鱼的肥满度和空壳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草鱼的肝体比和肠脂比会随着黄粉虫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TMF2组的肠脂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草鱼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TMF4组的总蛋白含量除与TMF3组相近外,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胆固醇则是在TMF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谷草转氨酶活性在TMF4和TMF6组显著高于TMF1、TMF2和TMF3组(P<0.05),而三酰甘油含量则是随着黄粉虫的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TMF1组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高于TMF5和TMF6组(P<0.05),血糖含量仅在TMF1组高于TMF2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草鱼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TMF1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是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草鱼饲料中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其蛋白质含量不宜超过25.25%,较高的黄粉虫添加量对草鱼的摄食、生长和抗氧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草鱼 抗氧化 新型蛋白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