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CTC/Attention的连续手语识别
1
作者 边辉 孟畅乾 +2 位作者 李子涵 陈子豪 谢雪雷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0-558,共9页
手语是听力障碍患者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手语识别,可以让患者与正常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各种手语识别技术也随之发展,但现有的手语识别技术往往无法完成连续识别手语的任务,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 手语是听力障碍患者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手语识别,可以让患者与正常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各种手语识别技术也随之发展,但现有的手语识别技术往往无法完成连续识别手语的任务,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和神经网络的时序类分类(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Attention,CTC/Attention)的连续手语识别方法,分别从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提取特征,并将空间注意力机制融入其中,以赋予骨骼点权重,突出有效的空间特征,实现手语的连续识别。该方法可实现连续手语语句翻译的序列对齐和上下文语义建模。首先基于MediaPipe框架采集手语动作骨骼点数据,并基于此搭建中文手语骨骼关键点坐标的数据集,根据骨骼关键点坐标,设计了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Spatio-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的动态手语词识别方法,然后提出基于GCN和CTC/Attention的编解码器网络,用于实现连续手语语句识别的方法。在数据集有限的情况下,在自建的骨骼点数据集SSLD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平均连续手语识别字准确率达到94.41%,证明所提模型具有良好的手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手语识别 图卷积网络 基于神经网络的时序类分类 MediaPipe框架 骨骼关键点 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层图与分类信息的双意图会话推荐
2
作者 刘超 王中迪 +1 位作者 余岩化 朱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8-1064,共7页
针对现有会话推荐系统存在的会话间信息挖掘不够充分、会话间聚合信息冗余和辅助信息未与会话特征相结合的问题,提出融合多层图与分类信息的双意图会话推荐模型(SRIMC)。首先,根据会话序列,构建局部会话图、会话关系图和全局项目图,通... 针对现有会话推荐系统存在的会话间信息挖掘不够充分、会话间聚合信息冗余和辅助信息未与会话特征相结合的问题,提出融合多层图与分类信息的双意图会话推荐模型(SRIMC)。首先,根据会话序列,构建局部会话图、会话关系图和全局项目图,通过图神经网络(GNN)学习得到局部会话特征、会话关系特征和全局项目会话特征,并将上述特征结合获得α意图;其次,基于替换先验分布为β分布的贝叶斯分布整合分类信息与会话长度信息,获得β意图;最后,将α和β意图融合进行预测。在五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RIMC的P@20提升了1.23%~51.78%,MRR@20提升了2.87%~80.87%,证明了模型利用多层会话信息与分类信息捕获用户意图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推荐 多层信息 图神经网络 分类信息 双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的骨架行为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成武 胡伟 +2 位作者 杨杰 蒋松琪 侯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6,共12页
基于骨架数据的行为识别由于其数据紧凑性和抗背景干扰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对融合骨架行为的时空领域知识尚未充分研究。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人体行为时空领域先验知识与CNN改进网络结构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基... 基于骨架数据的行为识别由于其数据紧凑性和抗背景干扰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对融合骨架行为的时空领域知识尚未充分研究。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人体行为时空领域先验知识与CNN改进网络结构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基于关键时空特征领域知识提出时通聚焦模块,通过产生聚集系数矩阵引导模型关注鉴别性特征表达。融合长时空跨度领域知识提出多尺度卷积融合模块,沿通道采用分组残差连接方式灵活扩大卷积的时间感受野,在不引入大量参数情况下可获得长时空跨度特征表达能力。该方法在NTU RGB+D、NTU RGB+D 120及FineGYM三个大型数据集上进行性能评估与验证,分别取得96.6%、89.6%、94.1%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时空领域知识与数据驱动可充分挖掘骨架行为时空特征,能够提升骨架行为识别性能并具有跨数据集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领域知识 数据驱动 骨架行为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长时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小雨 张振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3-122,共10页
针对当前恶意软件检测模型中使用的特征简单、检测准确率低,以及受到类别不平衡的困扰而无法稳定收敛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首先,对获取的原始流量捕获文件进行清洗,去除异常的数据包;然后,利用网络... 针对当前恶意软件检测模型中使用的特征简单、检测准确率低,以及受到类别不平衡的困扰而无法稳定收敛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首先,对获取的原始流量捕获文件进行清洗,去除异常的数据包;然后,利用网络流量基本信息提取库将网络流量按会话的形式进行切分,获取流的相关信息,进而提取出所需的统计特征;接着,通过全连接层和自编码器对统计特征进行深度处理,有效消除噪声影响并生成更具鲁棒性的特征;最后,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联合提取时空特征,获取全面的潜在信息,在显著提升模型检测准确率的同时解决模型收敛不稳定的问题。该模型在StratosphereIPS和USTC-TFC2016的混合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与测试,并且将该模型与其他五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对于二分类任务,该模型取得了99.48%的准确率和97.82%的F1分数;对于多分类任务,取得了93.16%的准确率和92.69%的F1分数。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模型有效解决了类别不平衡带来的无法稳定收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深度学习 统计特征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类别不平衡 恶意软件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结构学习的物联网僵尸网络多分类检测研究
5
作者 李沛衡 林宏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4,共9页
针对目前物联网僵尸网络多分类检测方法存在表征能力弱、难以剔除特征冗余和噪声、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图结构学习的多分类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阻尼增量统计多个时间片网络流量的特征对网络流量样本进行重构,设计自适... 针对目前物联网僵尸网络多分类检测方法存在表征能力弱、难以剔除特征冗余和噪声、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图结构学习的多分类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阻尼增量统计多个时间片网络流量的特征对网络流量样本进行重构,设计自适应图结构学习方法获取网络流量特征的时空关系表示,结合图正则化剔除特征冗余和噪声;基于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在时空两个层面提取特征,实现对物联网僵尸网络攻击的多分类检测.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表征能力,能有效剔除特征中的冗余及噪声,提升检测的准确率,在多分类效果上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僵尸网络 图神经网络 图结构学习 时空图卷积 多分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mporal rule的忆阻神经网络电路
6
作者 黄成龙 郝栋栋 方粮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9-416,共8页
忆阻器是一种动态特性的电阻,其阻值可以根据外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外场撤掉后能够保持原来的阻值,具有类似于生物神经突触连接强度的特性,可以用来存储突触权值。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基于Temporal rule对IRIS数据集识别学习的功能,... 忆阻器是一种动态特性的电阻,其阻值可以根据外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外场撤掉后能够保持原来的阻值,具有类似于生物神经突触连接强度的特性,可以用来存储突触权值。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基于Temporal rule对IRIS数据集识别学习的功能,建立了以桥式忆阻器为突触的神经网络SPICE仿真电路。采用单个脉冲的编码方式,脉冲的时刻代表着数据信息,该神经网络电路由48个脉冲输入端口、144个突触、3个输出端口组成。基于Temporal rule学习规则对突触的权值修改,通过仿真该神经网络电路对IRIS数据集的分类正确率最高能达到93.33%,表明了此神经系统结构设计在类脑脉冲神经网络中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temporal RULE 神经网络电路 桥式忆阻器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的点云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循 李志莹 蒋洪迅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70-3896,共27页
点云的处理、传输、语义分割等是3维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分析任务.现如今,图神经网络和图结构在点云研究方面的有效性已被证实,基于图的点云(graph-based point cloud,GPC)研究不断涌现.因此,一种统一的研究角度、框架和方法论亟待形成... 点云的处理、传输、语义分割等是3维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分析任务.现如今,图神经网络和图结构在点云研究方面的有效性已被证实,基于图的点云(graph-based point cloud,GPC)研究不断涌现.因此,一种统一的研究角度、框架和方法论亟待形成.系统性梳理了GPC研究的各种应用场景,包括配准、降噪、压缩、表示学习、分类、分割、检测等任务,概括出GPC研究的一般性框架,提出了一条覆盖当前GPC全域研究的技术路线.具体来说,给出了GPC研究的分层概念范畴,包括底层数据处理、中层表示学习、高层识别任务;综述了各领域中的GPC模型或算法,包括静态和动态点云的处理算法、有监督和无监督的表示学习模型、传统或机器学习的GPC识别算法;总结了其中代表性的成果及其核心思想,譬如动态更新每层特征空间对应的最近邻图、分层以及参数共享的动态点聚合模块,结合图划分和图卷积提高分割精度;对比了模型性能,包括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平均精度(mean accuracy,mAcc)、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在分析比较现有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归纳了GPC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建立的GPC研究框架具有一般性和通用性,为后续研究者从事GPC这个新型交叉领域研究提供了领域定位、技术总结及宏观视角.点云研究的出现,是探测器硬件技术长足进步后应运而生的结果;点云研究的现状表明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一些挑战,一些关键问题还有待解决.同时,点云研究的发展将推动人工智能进入新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图结构 基于图的点云 图信号处理 时空图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标签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秦世强 苏晟 杨睿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9,共12页
准确识别结构多位置损伤一直是结构损伤识别的难题。为提升结构多位置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标签分类(MLC)方法(CNN-MLC)进行结构损伤识别。该方法将结构多个位置损伤识别转换为多标签分类问题,每个损伤... 准确识别结构多位置损伤一直是结构损伤识别的难题。为提升结构多位置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标签分类(MLC)方法(CNN-MLC)进行结构损伤识别。该方法将结构多个位置损伤识别转换为多标签分类问题,每个损伤位置均用一个对应的标签表示;利用CNN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深入挖掘不同损伤工况之间公共损伤位置的相关性,实现结构多位置损伤识别。通过四层框架结构和一座铁路连续梁桥多位置损伤识别验证了CNN-MLC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并将其识别结果与基于CNN的多类别分类(MCC)方法(CNN-MCC)和基于示例差异化算法(InsDif)的多标签分类方法(InsDif-ML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框架结构在两位置和三位置损伤工况下,CNN-MLC方法比CNN-MCC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2.50%和9.64%,比InsDif-MLC方法识别准确率提升17.50%和29.28%;对于铁路连续梁桥的两位置损伤和三位置损伤,CNN-MLC方法比CNN-MCC方法识别准确率提升1.63%和6.85%,比InsDif-MLC方法识别准确率提升4.18%和18.49%;随着损伤位置数量的增加,CNN-MLC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多位置损伤 多类别分类 多标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选择性稀疏采样的细粒度图像分类
9
作者 孙红 陈玉娟 宋冬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0-1465,共6页
常用的细粒度分类方法通过提取局部信息学习细粒度特征,容易忽视周围环境因素影响问题,造成分类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框架,称为选择性稀疏采样.通过类峰值响应产生稀疏注意定位有信息的对象部分,根据图像内容选择... 常用的细粒度分类方法通过提取局部信息学习细粒度特征,容易忽视周围环境因素影响问题,造成分类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框架,称为选择性稀疏采样.通过类峰值响应产生稀疏注意定位有信息的对象部分,根据图像内容选择动态数量的稀疏注意,生成判别性和补充性两个分支进行视觉表示,使得特征部分和全局信息相辅相成.对于容易产生混淆的部分,引入了一个“梯度增强”损失,只关注每个样本的混淆类,为补充性分支提供更多的细节特征.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常用数据集的基准测试中分别达到了88.6%,92.8%和94.8%的精确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图像分类 选择稀疏采样 类峰值响应 梯度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人体行为识别研究回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边存灵 吕伟刚 冯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9,共29页
人体行为识别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医疗看护、体育赛事分析等领域具备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迅猛发展,基于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相较于传统的视频图像数据,骨架数据以... 人体行为识别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医疗看护、体育赛事分析等领域具备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迅猛发展,基于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相较于传统的视频图像数据,骨架数据以行为人为中心,具有高度抽象的运动信息和低数据维度等特点,为行为信息建模提供了新的视角。以骨架人体行为识别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系统总结了基于骨架的行为识别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基于手工特征的传统识别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以及Transformer方法的基本原理、改进策略和代表性工作,并简要论述了网络模型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基于运动捕捉系统、Kinect相机和RGB图像的三类公开数据集,并详细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思考分析,梳理了基于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中的关键难题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研究人员建立一个较完整的领域研究视图,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行为识别 文献计量分析 时空特征表征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地基云图预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现 吐松江·卡日 +3 位作者 王海龙 马小晶 李振恩 邵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5,共8页
针对传统云运动轨迹预测方法存在的预测精度差、空间结构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长短时记忆(ST-LSTM)神经网络的地基云图预测模型。首先使用卷积编码网络提取输入视频流的高维图像特征;然后在特征提取模型中对图像潜在信... 针对传统云运动轨迹预测方法存在的预测精度差、空间结构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长短时记忆(ST-LSTM)神经网络的地基云图预测模型。首先使用卷积编码网络提取输入视频流的高维图像特征;然后在特征提取模型中对图像潜在信息进行多分支获取,一部分使用ST-LSTM神经网络提取不同帧之间的时空特征,另一部分将图像序列进行分解,并通过基于门控机制的记忆融合网络来获取分解后图像中的结构细节信息;最后将得到的分支特征进行组合后经过解码网络输出最终的预测视频流。在地基云图、Moving MNIST和Human 3.6M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预测准确率、结构细节信息保留效果以及人眼主观感受上,该预测模型均优于对比模型。与基准模型TaylorNet相比,所提模型在Moving MNIST数据集上均方误差指标和平均绝对误差指标分别降低15.7%和11.8%,在地基云图数据集上,其结构相似性指标与峰值信噪比指标分别提升1%和3.2%,且生成的视频流数据更为清晰,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云层未来的运动状况,从而更可靠地预测光伏电站未来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视频预测 地基云图 麦克劳林展开 时空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多模态多层融合网络的地基云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敏 李晟 +2 位作者 庄志豪 周树道 王康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地基云的准确分类对于天气预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地基云分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除地基云的视觉特征外,地基云的辅助特征,即地基云多模态信息,对于地基云分类也有重要作用。针对地基云多模态特... 地基云的准确分类对于天气预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地基云分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除地基云的视觉特征外,地基云的辅助特征,即地基云多模态信息,对于地基云分类也有重要作用。针对地基云多模态特征信息的挖掘和融合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多模态多层融合网络(dual-flow multi-modal multi-layer fusion network,DMMFN)的地基云分类方法,首次将多模态信息分开传递进不同子网络,并在特征层进行异构特征融合,最终该模型在多模态地基云数据集上得到85.70%的高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MMFN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将地基云多模态信息与视觉特征结合,提升地基云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云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多模态信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骨架相似性的自适应移位图卷积神经网络人体行为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文杰 尹艺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2,共7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在基于3D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现有的大多数GCN方法对行为动作图的构建都是基于人体物理结构的手动设置,训练阶段各个图节点只能根据手动设置建立联系,... 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在基于3D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现有的大多数GCN方法对行为动作图的构建都是基于人体物理结构的手动设置,训练阶段各个图节点只能根据手动设置建立联系,无法感知动作行为过程中骨骼节点之间产生的新联系,导致图拓扑结构不合理和不灵活。移位图卷积网络通过改变图网络结构使得感受野更加灵活,并且在全局移位角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移位图卷积神经网络(Adaptive Shift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S-GCN)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来弥补前述GCN方法的不足。AS-GCN借鉴了移位图卷积网络的思想,提出用每个人体动作的本身特点来指导图神经网络进行移位操作,以尽可能准确地选定需要扩大感受野的节点。在基于骨架的通用动作识别数据集NTU-RGBD上,所提算法在骨骼有无物理关系约束的前提条件下均进行了实验验证。与现有的先进算法相比,AS-GCN算法的动作识别准确率在有骨骼物理约束的条件下的CV和CS角度上平均提高了12%和4.84%;在无骨骼物理约束的条件下的CV和CS角度上平均提高了20%和1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动作分类 图卷积神经网络 行为识别 自适应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语音能量区域的正则化优化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师晨康 薛珮芸 +1 位作者 白静 赵建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3-2179,共7页
为有效解决语音识别模型过拟合问题,提出一种协调语音能量区域的正则化优化算法。根据语音的共振峰特性,对语音信号高能量区域进行集体失活处理,增加模型对语音信号低能量区域的关注度;为进一步提升声学模型性能,采用堆叠8层的门控卷积... 为有效解决语音识别模型过拟合问题,提出一种协调语音能量区域的正则化优化算法。根据语音的共振峰特性,对语音信号高能量区域进行集体失活处理,增加模型对语音信号低能量区域的关注度;为进一步提升声学模型性能,采用堆叠8层的门控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语音时序特征,并对其中的门控机制进行优化,缓解梯度衰减现象;采用联结时序分类算法以汉字为建模单元对语音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和解码。在公开中文语音数据集Aishell-1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语音识别模型字错率降低至11.27%,与基线模型相比,字错率下降了7.9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声学模型 语音能量区域 正则化 卷积神经网络 联结时序分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WK-GNN:基于特征增强与子核分解的非平衡图欺诈检测算法
15
作者 于浩淼 刘炜 +2 位作者 孟流畅 陈开睿 宋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82-3391,共10页
金融欺诈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发有效的欺诈检测算法对于保护金融系统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图学习的欺诈检测算法应用于实际场景当中,这些方法或针对图的结构信息开展分类,或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学习节... 金融欺诈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发有效的欺诈检测算法对于保护金融系统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图学习的欺诈检测算法应用于实际场景当中,这些方法或针对图的结构信息开展分类,或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学习节点的嵌入式表示进行欺诈检测工作,关注角度相对单一,无法完备地在非平衡多关系图上开展欺诈检测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随机游走下的特征增强与子核分解的图神经网络欺诈检测算法(Random Walk feature enhancement and Kcore subkernel decomposition Graph Neural Network,RWKGNN),该算法能够高效地挖掘出多关系不平衡图中节点层级与全局网络层级的拓扑信息,并通过子核分解算法优化图结构特征在社区演进角度上的传播与聚合,最终完成欺诈检测与识别.为验证RWK-GNN算法性能,本文使用了图神经网络欺诈检测任务常用的公开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评价指标下,该方法较相关机器学习算法与图神经网络算法有着较大提升,与CARE-GNN算法相比,该方法的AUC值提升了17%;与PC-GNN算法相比,该方法的AUC值提升了8%;与SIGN算法相比,该方法的AUC值提升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表示学习 图神经网络 类不平衡 节点分类 金融欺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类BP-AdaBoost算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吕雁飞 侯子骄 张凯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4,共8页
研究了多类别样本数据集的分类,针对传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BP-AdaBoost算法,训练时间开销随着训练样本数以及训练样本种类的增加急剧增加,使其实际应用十分受限,尤其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分类的问题,提出了将多分... 研究了多类别样本数据集的分类,针对传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BP-AdaBoost算法,训练时间开销随着训练样本数以及训练样本种类的增加急剧增加,使其实际应用十分受限,尤其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分类的问题,提出了将多分类BP神经网络与使用多类分类指数损失函数的逐步叠加建模(SAMME)算法相结合以构造AdaBoost强发类的Multi-BP AdaBoost算法,实现模型信息的有效利用与融合增强。对传统"一对多"BPAdaBoost算法和Multi-BP AdaBoost算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情况下,后者有效降低了BP-AdaBoost训练过程中的时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 BP神经网络 二分类 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的自动睡眠分期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罗森林 郝靖伟 潘丽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6-752,共7页
针对目前睡眠分期存在的依赖人工特征提取、无法识别长时关联数据中的时序模式、模型对EEG时序数据分期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的自动睡眠分期方法.将原始数据通过改进MSMOTE算法进行过采样形成类平衡数据,再通过CNN表达... 针对目前睡眠分期存在的依赖人工特征提取、无法识别长时关联数据中的时序模式、模型对EEG时序数据分期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的自动睡眠分期方法.将原始数据通过改进MSMOTE算法进行过采样形成类平衡数据,再通过CNN表达其高级特征,并馈送至BiLSTM中挖掘各睡眠阶段间的依赖关系,实现睡眠数据分期特征的自动学习和睡眠周期判定.在Sleep-EDF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NN-BiLSTM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2.21%.同时引入改进的MSMOTE过采样技术缓解因数据不平衡所导致的少数类睡眠期判定不准确问题.在原始数据集类不平衡的情况下,实现了睡眠数据自动分期,有效提高了睡眠分期模型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期 类别不平衡 特征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经验知识的遥感信息分类综合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强 王正志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3-239,共7页
提出基于三维 Hopfield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信息分类综合算法将遥感图象分类与分类结果平滑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方便地引入了经验知识指导网络进化 .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提高森林类型划分。
关键词 遥感信息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经验知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方面级情感分类方法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胜旺 杨艺 +1 位作者 许云峰 张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18-527,共10页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方面级情感分类已经在单领域和单一语言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多领域的研究还有提升的空间。通过对近年来文本方面级情感分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情感分类的具体应用场景,整理了方面级情感分类常用的数...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方面级情感分类已经在单领域和单一语言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多领域的研究还有提升的空间。通过对近年来文本方面级情感分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情感分类的具体应用场景,整理了方面级情感分类常用的数据集,并对方面级情感分类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未来可在以下领域开展深入研究:1)探索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方法,弥补深度学习方法存在的局限性;2)学习融合多模态数据,丰富单一文本的情感信息;3)开展更多针对多语言文本和低资源语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情感分类 方面级别 文本分类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循环神经网络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柴瑞敏 殷臣 +3 位作者 孟祥福 张霄雁 关昕 齐雪月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7-415,共9页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已经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s)中一个重要任务。现有的模型没有深入考虑相邻签到兴趣点之间的转移时空信息,无法对用户访问下一个兴趣点的长短时间偏好和远近距离偏好进行有效建...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已经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s)中一个重要任务。现有的模型没有深入考虑相邻签到兴趣点之间的转移时空信息,无法对用户访问下一个兴趣点的长短时间偏好和远近距离偏好进行有效建模。本文通过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进行扩展,提出一个新的基于会话的时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sesson-based spatial-tempor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STRNN)用于下一个兴趣点推荐。该模型通过设置时间转移矩阵和空间转移矩阵分别对用户的时间和空间偏好信息进行建模,综合考虑连续签到兴趣点的序列信息、时空信息以及用户偏好进行下一个兴趣点推荐。通过在2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SST-RNN模型的推荐效果比主流的推荐模型有显著提升。在Foursquare和CA数据集上,ACC@5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6.38%和13.81%,MAP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0.72%和1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 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序列信息 时间偏好 空间偏好 用户偏好 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