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丛培昊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于2005年4—7月、2006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5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8种。观察的时段包...
于2005年4—7月、2006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5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8种。观察的时段包括孵卵中期、孵卵后期和巢内育雏期。孵卵中、后期以出雏前7d为界,中、后期之间的行为频次和累计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翻卵日频次和日翻卵时间与观察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离巢时间和平均气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孵卵期间日离巢0~2次,通常在上午和傍晚离巢,离巢平均时间(27.6±4.4)min(n=29)。离巢率孵化中期为4.86%,孵化后期为5.37%。雏鸟在巢期间为(3754.5±42.5)min(n=2),此期雌鸟不离巢,行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角雉
孵卵行为
翻卵
孵卵节律
育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食物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海涛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对红腹角雉 (Tragopantemminckii)冬、春、秋季的 17个喜食食物样品与 13个不取食植物样品的粗蛋白和矿物质元素含量做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在营养成分含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喜食食物中冬、春季叶片样品间营养成分含量也无...
对红腹角雉 (Tragopantemminckii)冬、春、秋季的 17个喜食食物样品与 13个不取食植物样品的粗蛋白和矿物质元素含量做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在营养成分含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喜食食物中冬、春季叶片样品间营养成分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但均高于秋季的果实样品 .红腹角雉喜食食物八角枫果实的营养含量显著低于其不取食的叶片 .红腹角雉对食物的选取不表现出倾向于选择营养价值含量高的食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角雉
食物
粗蛋白
矿物质
营养成分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的集群和行为频次研究
3
作者
黎经锦
王翔俊
+3 位作者
齐一轩
彭洪林
郭义东
王传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594,共13页
集群行为是鸟类适应环境普遍且重要的生态习性,是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近危(NT)物种,作为华中地区同域分布的物种,对它们在不...
集群行为是鸟类适应环境普遍且重要的生态习性,是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近危(NT)物种,作为华中地区同域分布的物种,对它们在不同季节的集群活动情况及各类行为频次的比较研究尚缺乏报道。为此,2021年4月—2024年4月,在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照公里网格法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具体分布状况布设98台红外相机。首次系统分析该地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性别比例、集群和行为类型方面的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1)两种雉类的雌雄性比在冬季最高,秋季最低;(2)两种雉类集群的个体数量均以1~3只为主;(3)两种雉类的非集群类型在4个季节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孤雄,两种雉类在冬季主要以单性雄群的集群方式为主;(4)两种雉类在4个季节的主要行为均是位移和觅食,在冬季,两种雉类的位移行为频次占比较高;(5)相对活动强度指数显示,两种雉类在春季活动强度最高,在秋季活动强度最低。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两个物种的保护管理及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红腹锦鸡
红腹角雉
季节
集群
行为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丛培昊
郑光美
机构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30050)
文摘
于2005年4—7月、2006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5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8种。观察的时段包括孵卵中期、孵卵后期和巢内育雏期。孵卵中、后期以出雏前7d为界,中、后期之间的行为频次和累计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翻卵日频次和日翻卵时间与观察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离巢时间和平均气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孵卵期间日离巢0~2次,通常在上午和傍晚离巢,离巢平均时间(27.6±4.4)min(n=29)。离巢率孵化中期为4.86%,孵化后期为5.37%。雏鸟在巢期间为(3754.5±42.5)min(n=2),此期雌鸟不离巢,行为复杂。
关键词
红腹角雉
孵卵行为
翻卵
孵卵节律
育雏行为
Keywords
temminck's tragopan(tragopan temminckii)
incubation behavior
egg-turning
incubationrhythm
brooding
分类号
S885.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F7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食物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海涛
郑光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30 0 30 )
文摘
对红腹角雉 (Tragopantemminckii)冬、春、秋季的 17个喜食食物样品与 13个不取食植物样品的粗蛋白和矿物质元素含量做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在营养成分含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喜食食物中冬、春季叶片样品间营养成分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但均高于秋季的果实样品 .红腹角雉喜食食物八角枫果实的营养含量显著低于其不取食的叶片 .红腹角雉对食物的选取不表现出倾向于选择营养价值含量高的食物 .
关键词
红腹角雉
食物
粗蛋白
矿物质
营养成分
食性
Keywords
temminck
s
tragopan
food nutrient
crude protien
mineral c ontent
s
分类号
Q959.725 [生物学—动物学]
S865.34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的集群和行为频次研究
3
作者
黎经锦
王翔俊
齐一轩
彭洪林
郭义东
王传华
机构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594,共13页
文摘
集群行为是鸟类适应环境普遍且重要的生态习性,是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近危(NT)物种,作为华中地区同域分布的物种,对它们在不同季节的集群活动情况及各类行为频次的比较研究尚缺乏报道。为此,2021年4月—2024年4月,在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照公里网格法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具体分布状况布设98台红外相机。首次系统分析该地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性别比例、集群和行为类型方面的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1)两种雉类的雌雄性比在冬季最高,秋季最低;(2)两种雉类集群的个体数量均以1~3只为主;(3)两种雉类的非集群类型在4个季节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孤雄,两种雉类在冬季主要以单性雄群的集群方式为主;(4)两种雉类在4个季节的主要行为均是位移和觅食,在冬季,两种雉类的位移行为频次占比较高;(5)相对活动强度指数显示,两种雉类在春季活动强度最高,在秋季活动强度最低。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两个物种的保护管理及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红腹锦鸡
红腹角雉
季节
集群
行为频次
Keywords
Camera-trapping
Golden phea
s
ant(Chry
s
olo⁃phu
s
pictu
s
)
temminck
’
s
tragopan
(
tragopan
temminckii
)
s
ea
s
on
Flocking
Frequency of behavior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研究
丛培昊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食物营养成分分析
史海涛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的集群和行为频次研究
黎经锦
王翔俊
齐一轩
彭洪林
郭义东
王传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