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4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征稿简则
1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征稿简则 来稿 石油化工技术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istive Technology Based on Robotics and Rise in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Xiaoyu WANG Kaixua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1-516,共6页
The concept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based on robotics,rehabilitation robot and intelligent assistive devices. Domestic intelligence assistive devices include intelligent prosthetics, intelligent orthotics, intelligent... The concept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based on robotics,rehabilitation robot and intelligent assistive devices. Domestic intelligence assistive devices include intelligent prosthetics, intelligent orthotics, intelligent walker, assistive devices for smart home environment control, intelligent life assistive devices; Domestic intelligent rehabilitation robot includ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h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robotic smart wheelchair, intelligent nursing bed, daily care robot,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assistive devices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康复 美国 医疗卫生行业 患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征订启事
3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0,共1页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中国炼油与石油化工)(ISSN 1008-6234;CN 11-4012/TE)创刊于1999年,季刊,是中国出版的炼油和石油化工方面的第一份英文期刊,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主办,属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中国炼油与石油化工)(ISSN 1008-6234;CN 11-4012/TE)创刊于1999年,季刊,是中国出版的炼油和石油化工方面的第一份英文期刊,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主办,属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报道内容以中国国内信息为主,兼顾世界各地的重要科技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订启事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中国炼油 石油化工 有机化工 英文期刊 科技动态 科技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Eurep GAP到China GAP——谈中国入世后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一鸣 董娟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享受绿色食品已成为新一代的时髦词语。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更直接地遭到了绿色食品的冲击。Eurep GAP则可以看作是绿色食品的代名词,影响着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所以中国已开始着手准备C...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享受绿色食品已成为新一代的时髦词语。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更直接地遭到了绿色食品的冲击。Eurep GAP则可以看作是绿色食品的代名词,影响着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所以中国已开始着手准备China GAP,不仅希望可以促进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更寄希望于提高国人的生活水平。着重探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壁垒和一些地方的成功实践为例,来寻找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rep gap china gap 农产品 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国 李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9,共21页
中欧班列作为对接欧亚大陆市场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沿线城市带来新贸易窗口,并会驱动地方经济迈向多元化发展。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 中欧班列作为对接欧亚大陆市场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沿线城市带来新贸易窗口,并会驱动地方经济迈向多元化发展。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正向效应具有逐步上升趋势,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仍得以验证。异质性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效应在西部通道、大中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更加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中欧班列途径的国家数量、目的地类型、物流运输能力对中欧班列开通的促进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中欧班列开通的政策效应存在最优距离,其影响范围大致处于200公里以内。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来提升城市出口韧性;拓展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出口韧性的独立效应以及二者协同效应均显著促进城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应强化中欧班列战略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并充分考虑政策辐射范围的最优距离,进一步释放中欧班列更大的贸易通道潜能,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城市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历程及展望
6
作者 唐显 梁积新 +2 位作者 樊彩云 陈宝军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7-1940,共14页
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建院75年来,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的发展历程及核心成果。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方面,重点梳理了反应堆... 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建院75年来,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的发展历程及核心成果。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方面,重点梳理了反应堆生产同位素(如^(99)Mo、^(131)I、^(125)I、^(60)Co、^(177)Lu)与加速器生产同位素(如^(18)F、^(123)I、^(64)Cu、^(89)Zr、^(225)Ac)的技术突破,以及^(99)Mo-^(99)Tc^(m)发生器等关键装置的研发进展,展现了原子能院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体系构建中的系统性贡献。在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详细阐述了诊断用药物(含^(99)Tc^(m)系列药物及配套药盒、^(18)F标记药物、^(131)I诊断制剂等)、治疗用药物(包括^(131)I治疗剂、^(153)Sm-EDMTP、^(32)P制剂、^(177)Lu靶向药物等)、硼中子俘获治疗药物、近距离治疗器械及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等的研究成果,凸显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最后,展望了原子能院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的发展前景,着重指出其将持续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转化,为我国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发挥更为深远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 核素制备 放射性药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国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叶素云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8,共8页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研究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其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基于技术突破、场景驱动与政策供给的“关键三角”,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理论逻辑。研究表明,我国...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研究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其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基于技术突破、场景驱动与政策供给的“关键三角”,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理论逻辑。研究表明,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步入大量企业涌入、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关键阶段,但在“大脑”研究、高端运动控制硬件核心部件、AI基础研究和顶尖人才等方面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为抢抓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遇,我国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和硬件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多元金融要素供给,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和标准化发展,强化人才培养和生产力转化,着力形成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中国实践 国际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放射化学研究历程与未来发展战略建议
8
作者 丁有钱 刚发源 +4 位作者 张生栋 李金英 郑卫芳 鲜亮 常志远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4-1897,共14页
放射化学作为核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国家核能发展、核安全保障及多领域高技术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放射化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回顾了其在核燃料循环、环境治理、核医学等方面的重大技... 放射化学作为核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国家核能发展、核安全保障及多领域高技术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放射化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回顾了其在核燃料循环、环境治理、核医学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与应用成效。重点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平台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核心地位与历史贡献。面向未来,本文分析了放射化学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技术挑战,提出以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学科交叉融合、重大工程带动和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为主要路径,推动我国放射化学迈向世界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化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燃料循环 核技术应用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站污水特性与水再生技术研究
9
作者 杨松林 丁平 +8 位作者 刘向阳 李英斌 程冬建 刘相 熊涛 褚厚娟 高郁晨 张震 王俊峰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在空间站长期有人任务中,对站内产生污水的高效循环再生是实现空间站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空间站水再生系统由水处理、尿处理和CO_(2)还原子系统构成。尿处理子系统可将化学预处理之后的尿液蒸馏获得尿蒸馏水,CO_(2)还原子... 在空间站长期有人任务中,对站内产生污水的高效循环再生是实现空间站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空间站水再生系统由水处理、尿处理和CO_(2)还原子系统构成。尿处理子系统可将化学预处理之后的尿液蒸馏获得尿蒸馏水,CO_(2)还原子系统从CO_(2)和H2的还原反应中取得还原水,与冷凝水一并被水处理子系统深度净化为再生水,可以满足空间站内饮用、电解制氧、平台运营等所有净水使用需求。在长期在轨监测关键水质指标电导率和TOC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载人飞行任务下行站内的各种污水和再生水水样,开展了全面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尿液、尿蒸馏水、还原水和冷凝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在地面试验污水模型范围内,但种类、浓度存在一定的天地差异;站内再生水在有人任务期间可以保持在电导率≯1μS/cm,TOC≯1 ppm的纯水标准。研究表明:水再生系统在轨运行稳定、高效,综合污水回收比例≮85%,大幅降低了水资源上行的需求,为乘组在轨饮水、用水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为空间站长期经济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站 污水特性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 水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对中国新兴技术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以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例
10
作者 刘倩 关娇 +1 位作者 刘红煦 胡光元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9-188,共10页
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面临重大挑战。量化政治冲突对科学合作的影响有助于中国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应对国际挑战。本文基于2009—2023年间在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发表数据,利用美国“中国行动计... 自2018年底以来,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面临重大挑战。量化政治冲突对科学合作的影响有助于中国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应对国际挑战。本文基于2009—2023年间在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发表数据,利用美国“中国行动计划”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这一外部冲击对中国新兴技术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并通过访谈法深入分析了该政策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行动计划”对中美合作论文数量的直接冲击较为有限,但显著降低了中美合作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机制分析显示,“中国行动计划”通过限制中美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降低合作论文的学术质量,通过改变国际合作的整体环境,降低合作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研合作 新兴技术领域 中国行动计划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技术出口管制法律制度研究--以“视同出口”制度对高校的规制为视角
11
作者 史晓丽 闫伟泽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8,共9页
在国际经贸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国间竞争已上升至前沿科学技术领域,具体表现为对尖端技术、高端人才的动态博弈与对外部威胁的安全防范,发达国家利用“小院高墙”式技术出口管制等措施为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设置壁垒,通过实施超WTO规... 在国际经贸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国间竞争已上升至前沿科学技术领域,具体表现为对尖端技术、高端人才的动态博弈与对外部威胁的安全防范,发达国家利用“小院高墙”式技术出口管制等措施为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设置壁垒,通过实施超WTO规则的“视同出口”制度来减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外流,从而达到在尖端技术领域完全垄断的局面。美国“视同出口”制度的实施与升级对全球科研技术的进步增设了障碍,在防范本国高端技术外流的同时也束缚了美国“科技领航”的吸引力,阻碍外国专家学者在美进行尖端科学研究,拉宽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科技发展鸿沟,并警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应多措并举独立实现科技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出口管制 视同出口 高校技术安全 中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
12
作者 安世忠 宋明哲 +11 位作者 龙利 唐显 林敏 梁积新 余国龙 李鹏展 陈军 康艺 樊彩云 李晓博 吴聪 谢思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8-1980,共13页
核技术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社会安全和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基于1958年建成的“一堆一器”,开创了中国核技术应用方向研究的先河。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原子能院建立... 核技术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社会安全和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基于1958年建成的“一堆一器”,开创了中国核技术应用方向研究的先河。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原子能院建立了涵盖同位素、加速器、核探测与电子学、电离辐射计量的核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的学科体系,在核技术应用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同位素及其制品、射线产生装置、探测器与核仪器仪表、核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核技术集成装备和计量测试与检测分析等方向为代表的、相互支撑的学科和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取得了诸多重大研究成果,推进了核技术应用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回顾原子能院在核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成果,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同位素及其制品、加速器及应用、核探测器及应用、电离辐射计量及应用等方面的成就,同时对于核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技术应用 同位素及其制品 加速器及应用 核探测及应用 电离辐射计量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核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13
作者 杨红义 吕兆福 +14 位作者 郭冰 宋青 朱庆福 于婷 安世忠 任丽霞 郑安然 张英逊 高继宁 商澄铭 黄鹏 王文 余华金 夏芸 伍险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7-1769,共13页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各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精准识别当前存在的应用空白、技术瓶颈与数据壁垒,并基于此科学制定原子能院未来AI研发路线图。通过全面调研与分析,聚焦原子能院在核物...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各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精准识别当前存在的应用空白、技术瓶颈与数据壁垒,并基于此科学制定原子能院未来AI研发路线图。通过全面调研与分析,聚焦原子能院在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核安全、核技术应用等核心领域的AI应用实践,总结代表性成果,深入剖析AI与核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评估高质量数据缺口、模型可靠性验证需求、算力与网络设施短板等关键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原子能院已积极布局AI应用,建成超算设施支撑数字化研发,并在多个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然而,存在的显著挑战为:AI产业链与核领域双链融合不深;高质量核领域训练数据在规模、质量及共享机制上存在瓶颈;现有大模型可解释性不足,其在核领域关键场景的准确性、鲁棒性、安全性亟需大量严格验证;算力资源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传统科学装置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现有网络设施难以满足未来数据治理与模型训练需求。为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原子能院未.来将重点推进构建核智融合创新体系,健全数据治理与建设平台,建立核领域基础模型平台,打造核科技综合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能院 人工智能 核能技术 智能装备 数据治理 模型可靠性 核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联盟管理方式缘何不同
14
作者 凌胜利 董笑宇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6,165,共25页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大国都将人工智能视为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由此也引发人工智能博弈的加剧。为争夺人工智能领域的霸权,美国既需要依靠联盟体系来获取在人工智能技术、规则等方面的优势,也需要加强联盟管理,协调联盟内部各方利益...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大国都将人工智能视为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由此也引发人工智能博弈的加剧。为争夺人工智能领域的霸权,美国既需要依靠联盟体系来获取在人工智能技术、规则等方面的优势,也需要加强联盟管理,协调联盟内部各方利益,谋求聚合人工智能优势。然而,美国在不同人工智能议题领域却采取了不尽相同的联盟管理方式。既有研究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联盟关系的影响、美国与盟国之间的人工智能合作、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国竞争等,但对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联盟管理机制分析还有待加强。本文基于技术依赖和利益分歧两个变量,分析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联盟管理机制。美国根据其与盟国人工智能技术依赖和利益分歧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权力强制、利益交换、制度约束和权威引导四种不同的联盟管理方式。美国在半导体、无人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议题领域的联盟管理案例,基本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假设。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持续影响美国联盟管理和联盟体系,对于大国博弈也会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中国对此需要加强研判与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联盟管理 技术安全 中美安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科技创新立法体系化:任务、挑战与实现路径
15
作者 张德淼 王树彬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4,共12页
数字时代的到来催生数字风险新形态的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法律必须依靠体系化构建才能与数字创新体系一起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科技创新立法体系化的战略任务应聚焦于规范驱动数字创新体系、促进数字经济释放效能、强化保障数字安... 数字时代的到来催生数字风险新形态的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法律必须依靠体系化构建才能与数字创新体系一起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科技创新立法体系化的战略任务应聚焦于规范驱动数字创新体系、促进数字经济释放效能、强化保障数字安全。然而,科技创新立法当前面临着立法机理缺乏数字正义表达、立法内容忽略新质生产力适应、立法范式滞后于科技创新场景生态,以及立法过程对数治实践整合不足的挑战。科技创新立法体系化应以设定权利义务为基本范畴、以责任规制条款订立规范,涵盖立法价值的选择、立法体制的确定、立法架构的搭建以及立法评估的介入,以实现科技创新法律规范、数字技术规范与市场自治规范在数字时代的协同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科技创新 立法体系化 数字时代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技术创业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翟庆华 刘松雯 +1 位作者 胡小梅 苏靖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1001,共14页
本文在城市尺度下,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数字技术创业的时空格局。同时,应用面板数据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数字技术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自2008年以来,中国数字技术创业持续蓬勃发展,其空间分布呈现... 本文在城市尺度下,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数字技术创业的时空格局。同时,应用面板数据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数字技术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自2008年以来,中国数字技术创业持续蓬勃发展,其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强西弱、中部崛起”和“小集聚大分散”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数字技术创业不断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②中国数字技术创业的区域重心自东北向西南移动。③数字用户规模、风险投资、政府科技支持强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知识厚度、市场规模等因素对数字技术创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且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相对重要性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类型的数字技术创业对各影响因素的依赖程度并不相同,并且存在着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业 高新技术企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空间异质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关键金属矿产研究:中美对比
17
作者 代世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515,共10页
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从其勘探和开采到分离、提纯和应用全过程,均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进入大国间地缘政治较量的核心议题,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战场。煤系关键金属矿产是煤地质学、矿床学、冶金学... 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从其勘探和开采到分离、提纯和应用全过程,均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进入大国间地缘政治较量的核心议题,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战场。煤系关键金属矿产是煤地质学、矿床学、冶金学和选矿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中国和美国是煤系关键金属研究最重要的2支力量。总结了目前中美两国在煤系关键金属成矿理论、勘探、提取和分离等方向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彼此的优势和短板。近10 a来,美国在煤系关键金属矿床的发现和分离提取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中国在煤系关键金属成矿理论、评价指标和标准建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前者得益于美国能源部统一部署(明确研发时间节点和核心研发技术)与大量资金投入,后者得益于中国的复杂成煤地质条件,使煤系中关键金属矿床种类多、关键金属的组合形式及空间赋存形式多。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了对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因此,实事求是地正确认识中美两国煤系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状况、研发现状及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对进一步发挥我国优势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在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作用,应对我国紧缺关键金属矿产稳定供应的严峻挑战以及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关键金属 中美对比 提取技术 成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赋能木材加工产业创新发展
18
作者 韩雁明 吕斌 储富祥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统筹部署创新研究任务,构建以应用场景和问题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实施机制,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统筹部署创新研究任务,构建以应用场景和问题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实施机制,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制重大产品,并在企业开展大规模产业化示范,确保项目研究成果与行业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并通过项目研究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引领木材加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中木竹材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为木竹材加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为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与相关领域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研发计划 林业专项 木竹加工技术 绿色转型 智能制造 资源高效利用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对中国林业的影响及展望
19
作者 谢阳生 雷相东 高文强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森林经营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中国在这一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本研究深入回顾了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国际合作对中... 森林经营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中国在这一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本研究深入回顾了森林经营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国际合作对中国森林经营理念的深远影响;详细探讨了中国在合作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深入剖析了这些先进理念如何有效融入中国森林管理实践。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国际合作在技术交流及创新、政策及标准制定以及能力建设方面对中国森林经营产生的积极影响。基于深入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展望了未来森林经营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家或地区的紧密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以及通过优化合作模式与机制提升合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项目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森林可持续经营 技术革新 中国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采纳策略、技术差距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启林 伍静 苏晓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8,共18页
数字技术改变了企业竞争基础,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识别了企业应对数字化趋势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的数字技术采纳策略,并鉴于技术阶段作为企业最优区分的情境要素,以美国行业为技术标杆,基于2010—2021... 数字技术改变了企业竞争基础,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识别了企业应对数字化趋势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的数字技术采纳策略,并鉴于技术阶段作为企业最优区分的情境要素,以美国行业为技术标杆,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数字技术采纳策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不同技术差距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纳入数据要素后,测算得到的我国企业TFP显著提升,但多数行业的企业技术水平仍低于美国。(2)数字技术运用和数字技术创新均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且前者影响效应大于后者,二者对企业TFP的赋能效应在不同类型企业和行业中存在异质性。(3)数字技术运用缩小了企业与美国技术差距的同时促进了领先企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理论上认为的数字技术创新的作用效应尚未得到经验数据支持。(4)正向和逆向技术差距分别削弱和强化了数字技术采纳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而该效应在不同数字技术战略中呈现差异性:相较于数字技术运用,削弱效应在数字技术创新中更强,而强化效应却未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区分理论 数字技术采纳策略 中美技术差距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