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静摩擦系数下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的动力效应
1
作者 金立兵 张京津 +2 位作者 王旭 朱豆豆 刘月芳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地下浅圆仓可利用浅层地能实现粮食自然准低温储藏以保证粮食品质,是绿色储粮的适宜仓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粮食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对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时粮食颗粒与仓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构... 地下浅圆仓可利用浅层地能实现粮食自然准低温储藏以保证粮食品质,是绿色储粮的适宜仓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粮食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对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时粮食颗粒与仓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地下浅圆仓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比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静摩擦系数时仓体与粮食颗粒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静摩擦系数下的仓壁动压力、卸料率、粮食颗粒之间接触应力与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加,仓壁侧压力与卸料率逐渐减小;颗粒间横向、竖向接触应力与速度均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地下浅圆仓卸料时的动力性能,并为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浅圆仓 静摩擦系数 动态响应 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
2
作者 刘峰阁 苏天宁 +7 位作者 刘倍宏 成帅 朱荣胜 姬明 肖杰 赵航 张理淞 常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4-1161,共8页
为了弥补信噪比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定位分析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的不足,本文针对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检测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Gsense400BSI 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帧频... 为了弥补信噪比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定位分析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的不足,本文针对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检测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Gsense400BSI 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帧频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与像增强器荧光屏余晖时间相匹配的闪烁噪声图像采集。通过对连续多帧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像素级离散系数计算,热点图实现可视化,与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能够准确分析像增强器荧光屏各区域内的闪烁噪声情况并准确标记荧光屏上的高亮噪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的二维分析与定位,从而为像增强器性能优化以及噪声特性测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闪烁噪声 离散系数 角点检测 噪声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度分析的Top-k组合Skyline查询算法
3
作者 董雷刚 刘国华 +1 位作者 王鑫 崔晓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现有的组合Skyline查询算法不能区分组合中数据的离散度,且输出结果集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数据离散度分析的Top-k组合Skyline查询算法。提出基于权重的组合离散系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设置分类器将组合划分至不同的组合队列;采... 现有的组合Skyline查询算法不能区分组合中数据的离散度,且输出结果集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数据离散度分析的Top-k组合Skyline查询算法。提出基于权重的组合离散系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设置分类器将组合划分至不同的组合队列;采用并行处理方式对各组合队列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根据用户自定义条件准确有效地返回结果,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Skyline 离散度分析 TOP-K 离散系数 分类器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轻质异形介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标定
4
作者 梁志强 李秀红 +3 位作者 王兴富 李文辉 杨胜强 梁振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干式轻质异形介质是滚磨光整加工中常用的一类加工介质,其形状各异,导致离散元仿真中所使用的接触参数难以测试与标定,影响仿真模拟的准确性。以核桃壳介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物理试验测得核桃壳介质的几何形态、密度以及弹性/剪切模... 干式轻质异形介质是滚磨光整加工中常用的一类加工介质,其形状各异,导致离散元仿真中所使用的接触参数难以测试与标定,影响仿真模拟的准确性。以核桃壳介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物理试验测得核桃壳介质的几何形态、密度以及弹性/剪切模量等本征参数,其次采用自制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获得核桃壳介质与亚克力板间的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及核桃壳介质间的碰撞恢复系数,最后基于不同形状的特征参数,采用多维法构建出24种干式异形介质单颗粒仿真模型,并以实际堆积角为目标进行寻优,开展2因素5水平旋转正交组合仿真模拟试验,获得核桃壳介质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的最佳参数组合:静摩擦系数为0.829、滚动摩擦系数为0.191。采用测试及标定的本征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不同挡板抬升速度下的堆积角仿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最大相对误差<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核桃壳介质 参数标定 摩擦系数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堆石料纵横比影响的K_(0)压缩离散元模拟
5
作者 周璐 陶志鹏 +1 位作者 黄良 邓清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439-6445,共7页
水电、港口、交通等基础工程建设材料通常就地取材采用堆石料,然而不同地区的堆石料形状存在较大差异。为研究堆石料纵横比对其K_(0)压缩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离散元法生成10种不同纵横比的颗粒簇,之后取相同的等效颗粒粒径,以同样的方... 水电、港口、交通等基础工程建设材料通常就地取材采用堆石料,然而不同地区的堆石料形状存在较大差异。为研究堆石料纵横比对其K_(0)压缩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离散元法生成10种不同纵横比的颗粒簇,之后取相同的等效颗粒粒径,以同样的方法分别生成相同初始状态的试样,最后进行静止土压力系数K_(0)压缩试验,就颗粒纵横比对堆石料K_(0)压缩特性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做了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宏观层面,不同纵横比堆石料试样以AR=0.5为分界,当AR在0.5~1时,试样的K_(0)随着纵横比的增大而增大,当AR在0.2~0.5区间时,试样的K_(0)值随着纵横比的增大无明显规律。这表明在工程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纵横比0.5~1这段区间的颗粒。②在微观层面,颗粒纵横比越小(颗粒越长)的试样配位数越大、颗粒间的平均力和颗粒累计旋转角度越小,这表明颗粒纵横比越小的试样颗粒间的接触更紧密,接触力力链更分散,颗粒的抗旋转能力越强。这可能是造成不同纵横比堆石料K_(0)压缩特性差异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存在颗粒形状差异地区的K_(0)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并为选择合适的堆石料材料提供依据,确保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颗粒形状 静止土压力系数(K_(0)) 离散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形特征影响的月壤静力学及流动特性离散元研究
6
作者 石安宁 蒋明镜 +1 位作者 王思远 林嘉禹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9-758,共10页
由于月壤独特的颗粒形态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其与不同材料间静力学及流动特性差异对于月球原位资源利用、基地选址及建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真实月壤粒形特征数据,采用离散单元法对月壤静力学及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嫦娥五... 由于月壤独特的颗粒形态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其与不同材料间静力学及流动特性差异对于月球原位资源利用、基地选址及建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真实月壤粒形特征数据,采用离散单元法对月壤静力学及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嫦娥五号携带返回月壤样品粒形特征,使用三维完整接触模型,确定不同粒径月壤形状参数(抗转动系数β),以期反映真实月壤样品宏观静力学及流动性响应;随后对月壤、丰浦砂及玻璃珠等材料进行不同围压下三轴试验和不同转速下转筒试验离散元模拟;最后对3种材料的静力学及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离散元模拟结果表明:在三轴试验模拟中,相较于其他材料,真实月壤表观黏聚力及内摩擦角明显偏大,且在剪切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剪胀特性。在转筒试验模拟中,相较于其他材料,真实月壤工况稳态倾角和剖面孔隙比更大,而剖面剪切速率及配位数更小。在一定惯性数范围内,真实月壤有效摩擦系数最大,使其表现出较低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月壤粒形特征 转筒 离散 流动特性 有效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系数算法优化与智能摩阻测试系统研究
7
作者 高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以一孔跨径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管道数据组合计算得到的摩阻系数结果的离散性,基于公式推导提出一种改进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并通过Python语言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开发一套智能摩阻测试系统,并基于该算法与系统进行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与相应的计算程序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摩阻系数的拟合准确性与计算效率;智能张拉与摩阻测试的一体化实施,实现了自动分级加载、多孔道摩阻参数的同步自动化测试与计算,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效率;该系统实现了现场管道摩阻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以及试验数据的上传下载与信息交互,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的准确性、真实性、效率及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研究成果在广湛铁路、连乐铁路等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有效促进了摩阻测试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 后张法 摩阻系数 离散 算法优化 摩阻测试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系数提取及离散余弦包络分析的机车牵引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8
8
作者 黄采伦 樊晓平 +2 位作者 陈春阳 陈特放 张剑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2,共5页
机车走行部故障是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故障程度的实时监测与诊断是高速重载列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机车走行部的牵引齿轮为例,在分析总结大量实际振动信号的基础上,探讨了运用小波分解和离散余弦变换相结合来提... 机车走行部故障是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故障程度的实时监测与诊断是高速重载列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机车走行部的牵引齿轮为例,在分析总结大量实际振动信号的基础上,探讨了运用小波分解和离散余弦变换相结合来提取机车牵引齿轮故障特征信息的方法,即首先采用小波基将牵引齿轮故障引起的振动信号变换到时间-尺度域,再对高频段的小波系数采用离散余弦变换进行包络分析;阐述了该方法在机车走行部在线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满足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可靠提取牵引齿轮的故障特征信息,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故障类型及程度,可有效用于机车走行部故障的在线监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包络分析 小波系数 离散余弦变换 机车牵引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热扩散率最小离散度确定导热系数的新热探针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则韶 李川 +2 位作者 程文龙 胡芃 邱邢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2-317,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用热探针测导热系数的方法 ,它与传统方法不同 ,不是从模型的算式中直接求出导热系数 ,而是从误差分析出发 ,据导热系数λ误差最小时热扩散率α的离散度也最小的原理导出的方法 .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消除实验...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用热探针测导热系数的方法 ,它与传统方法不同 ,不是从模型的算式中直接求出导热系数 ,而是从误差分析出发 ,据导热系数λ误差最小时热扩散率α的离散度也最小的原理导出的方法 .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消除实验不满足理论模型和测试者主观性的误差 ,有与热丝法相当的高精度 .本方法已编成数据处理软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热扩散率 最小离散 热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相关系数极值法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郭建青 王洪胜 李云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将描述一维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水团示踪试验的解析表达式两端同时取对数 ,得到一直线方程。该方程的因变量 Y中含有试验数据 c、t,自变量 X中含有试验数据 t、x和待求参数 u,直线常数中含有待求参数 D与 A。根据 u的取值应使 Y与 X... 将描述一维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水团示踪试验的解析表达式两端同时取对数 ,得到一直线方程。该方程的因变量 Y中含有试验数据 c、t,自变量 X中含有试验数据 t、x和待求参数 u,直线常数中含有待求参数 D与 A。根据 u的取值应使 Y与 X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值的原理 ,推导出了计算河流平均流速 u的公式。在计算出 u值后 ,就可以计算出相应不同时间的 X值 ,然后对Y与 X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计算 ,可以计算出直线常数项 ,从而便可以计算出 D与 A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离散系数 相关系数极值法 水团示踪试验 参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流比对U形弯曲交汇河道中污染物离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莉 赵欣欣 +2 位作者 戴波 吴健祎 褚克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9-195,共7页
针对弯曲河道交汇区污染物离散系数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建立U形弯曲交汇河道水气两相流数学模型,进行交汇区水动力数值模拟。数学模型经试验数据验证后,模拟分析了不同汇流比对弯道交汇区水流结构和离散特性的影响,离散系数采用二... 针对弯曲河道交汇区污染物离散系数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建立U形弯曲交汇河道水气两相流数学模型,进行交汇区水动力数值模拟。数学模型经试验数据验证后,模拟分析了不同汇流比对弯道交汇区水流结构和离散特性的影响,离散系数采用二维离散张量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支流入汇导致交汇断面附近纵向和横向离散系数达到峰值,该峰值随着汇流比的增大而增大;横向离散系数沿程分布呈现单峰结构,纵向离散系数沿程分布呈现双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系数 弯曲交汇河道 汇流比 二次环流 数值模拟 离散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顾莉 华祖林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9,共5页
对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确定方法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理论公式、示踪试验、经验公式这3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的理论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该公式使用的拓展;阐述了利用现场示踪试验数据计算... 对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确定方法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理论公式、示踪试验、经验公式这3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的理论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该公式使用的拓展;阐述了利用现场示踪试验数据计算纵向离散系数的矩量法、演算法、直线图解法和多种优化方法,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公式。探讨了弯道和死水区对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影响;阐述了针对传统一维纵向离散方程的缺点提出的一些其他模型,并提出了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研究中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纵向离散系数 天然河流 弯道 死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断面明渠中纵向离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永灿 朱德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517,共7页
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确定梯形断面纵向流速分布的方法,研究了梯形断面明渠中流动横向不均匀和垂向不均匀对纵向离散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针对梯形断面明渠流动的纵向离散系数计算公式。公式将纵向离散系数与反映断面流速分布不... 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确定梯形断面纵向流速分布的方法,研究了梯形断面明渠中流动横向不均匀和垂向不均匀对纵向离散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针对梯形断面明渠流动的纵向离散系数计算公式。公式将纵向离散系数与反映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和壁面影响的参数建立联系,机理更加清楚,预测结果与其他学者相应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方法理论推导过程严密,不依赖于特定的试验结果或实际测量资料,为梯形断面明渠的污染物混合输移过程中参数确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断面 明渠 纵向离散系数 流速分布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潮河网水域(广州河段)纵向离散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富国 张永良 +2 位作者 李彦武 李玉梁 卞振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22,共7页
感潮河网地区的污染物质混合输移的机制十分复杂,本文结合广州河段1987年枯水期的水文水质同步实测资料,利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识别等方法,对感潮河网地带的纵向离散系数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天然河流的振荡剪切离散提出了... 感潮河网地区的污染物质混合输移的机制十分复杂,本文结合广州河段1987年枯水期的水文水质同步实测资料,利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识别等方法,对感潮河网地带的纵向离散系数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天然河流的振荡剪切离散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解析分析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等效离散系数D与振荡剪切离散系数D的关系;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断面的D/D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为广州河段提供了D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系数 潮汐河网 水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的水下目标鲁棒识别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姚振 杨益新 +2 位作者 田丰 杨龙 陶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6-911,共6页
针对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的复杂性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人耳听觉感知机理,提取出了有效吻合人耳听觉特性的识别特征。该方法在2个方面改进了目前广泛采用的美尔倒谱系数:1用Gamm... 针对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的复杂性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人耳听觉感知机理,提取出了有效吻合人耳听觉特性的识别特征。该方法在2个方面改进了目前广泛采用的美尔倒谱系数:1用Gammatone滤波器代替三角滤波器,更好地模拟了人耳基底膜的滤波特性;2用离散小波变换替换离散余弦变换,使得识别特征具有优良的局部化特性。针对实录的水下动物叫声和舰船辐射噪声进行分类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在识别率和稳健性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tone滤波器 Gammatone频率离散小波系数 水下目标识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分布状态下基尼系数算法的总结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新英 冯江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54-155,共2页
文章总结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并指出了这些方法在离散分布状态下是相等的,同时给出了它们之间相等的详细数学证明,最后分析了每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基尼系数 离散 相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系数对鼓泡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影响的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虞育松 张衍国 +1 位作者 李清海 蒙爱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31,共7页
通过引入考虑了颗粒物性和颗粒碰撞速度的还原系数数学模型,并结合离散单元法对鼓泡流化床密相区内的气固流动过程进行模拟,探讨还原系数对密相区内的颗粒运动和碰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考虑了碰撞速度的还原系数数学模型将... 通过引入考虑了颗粒物性和颗粒碰撞速度的还原系数数学模型,并结合离散单元法对鼓泡流化床密相区内的气固流动过程进行模拟,探讨还原系数对密相区内的颗粒运动和碰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考虑了碰撞速度的还原系数数学模型将使计算更加接近实验结果。还原系数对包括颗粒温度、碰撞颗粒数、颗粒碰撞速度、颗粒形变量等的结果均有影响。流化床内由于颗粒碰撞速度分布复杂,导致还原系数值并非是某一常数,而是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流化床 离散单元法 还原系数 颗粒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河渠纵向离散系数的分位数回归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双 杨海东 +2 位作者 王卓民 肖宜 邵东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6,76,共5页
采用分位数回归的纵向离散系数研究方法和双站点浓度时间数据,对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河渠的水质进行预测,并对比分析了分位数回归与最小二乘法回归效果。实例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分位数回归法确定河渠纵向离散系数效果好,第一站点的回归参数... 采用分位数回归的纵向离散系数研究方法和双站点浓度时间数据,对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河渠的水质进行预测,并对比分析了分位数回归与最小二乘法回归效果。实例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分位数回归法确定河渠纵向离散系数效果好,第一站点的回归参数通过了97.5%置信水平下的假设检验,第二站点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928。同时,分位数回归法在解决偏态分布问题时较最小二乘法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 纵向离散系数 偏态分布 示踪试验 分位数回归 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于示踪实验法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勇 侍克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47-652,共6页
河流纵向离散系数是反应河流中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示踪实验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比较分析了利用现场示踪试验数据计算纵向离散系数的矩量法、直线图解法、回归分析法和演算优化... 河流纵向离散系数是反应河流中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示踪实验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比较分析了利用现场示踪试验数据计算纵向离散系数的矩量法、直线图解法、回归分析法和演算优化等方法的优缺点,并列出了代表性的计算公式;特殊地形对离散系数的影响较复杂,还需改进算法或各种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以适用于特殊地形,使其结果更切合特殊地形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污染 纵向离散系数 示踪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域隐藏算法隐藏容量与频域系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建全 谢勍 田立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3-965,974,共4页
隐藏容量、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是信息隐藏系统的几个关键性指标,选择不同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对DCT域隐藏算法的这些指标影响很大。分析了不同DCT系数的视觉感知特性和DCT逆变换的相互干扰性对嵌入容量的影响,并给出了DCT域隐藏算... 隐藏容量、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是信息隐藏系统的几个关键性指标,选择不同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对DCT域隐藏算法的这些指标影响很大。分析了不同DCT系数的视觉感知特性和DCT逆变换的相互干扰性对嵌入容量的影响,并给出了DCT域隐藏算法隐藏容量与所选择的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JPEG压缩不变性给出了嵌入信息抗压缩的鲁棒性与嵌入位置无关的结论,可为提高嵌入容量提供参考。仿真实验结果有效地支持了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实验还证明在有噪声干扰下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嵌入容量 频域系数 压缩不变性 离散余弦变换 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