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框架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玲 刘涛 +2 位作者 李祖慧 鄞巧梅 陈飞燕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在梳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特征以及市、区两个空间层次规划编制侧重点的基础上,构建市—区传导体系下的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框架,即通过“传导—落实”“传导—细化”“传导—创新”3种路径落实“底图底数—目标... 在梳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特征以及市、区两个空间层次规划编制侧重点的基础上,构建市—区传导体系下的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框架,即通过“传导—落实”“传导—细化”“传导—创新”3种路径落实“底图底数—目标战略—空间布局—支撑体系”4大板块的规划内容,并以深圳市南山区湿地保护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规划 市区传导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编制技术 湿地 深圳市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平衡问题的研究讨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庄立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平衡问题,着重分析其重要性、关系、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及有效策略。通过深入研究,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关系分析中,强调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 本文旨在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平衡问题,着重分析其重要性、关系、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及有效策略。通过深入研究,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关系分析中,强调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指出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然而,也存在者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策略,通过这些努力,有望实现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确保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花榈木研究进展及其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3
作者 肖亚琴 周洁尘 +6 位作者 段翔 朱天才 彭皎 吴小丽 文虹 王昌 钟红艳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92-98,共7页
花榈木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花榈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系统了解近年来花榈木种质资源研究及其保... 花榈木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花榈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系统了解近年来花榈木种质资源研究及其保护开发的状况,本文基于可视化角度分析了花榈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花榈木分布情况、种质资源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具体介绍了花榈木种质资源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花榈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种质资源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41-144,共4页
本文对皇藏峪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保护价值、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待改进的方面以及可持续开发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价值,同时也存在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 本文对皇藏峪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保护价值、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待改进的方面以及可持续开发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价值,同时也存在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旅游开发与周边社区建设的协调等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完善功能区划、保护古树名木、健全森林防火机制和建立社区生态补偿机制等策略,目的是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确保该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优化整合 旅游开发 自然资源保护 可持续经营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倾角灰岩三轴力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魏寅平 李飞 +1 位作者 段国勇 宋妍霖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49-655,共7页
自2003年三峡库区启动蓄水工程以来,位于巴东库地段的地震频发态势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地震多集中在高桥断裂区域,经初步研究,地震活动与该地段由陡及缓的犁式断层构造密切相关。为了深入探究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对地震触发机... 自2003年三峡库区启动蓄水工程以来,位于巴东库地段的地震频发态势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地震多集中在高桥断裂区域,经初步研究,地震活动与该地段由陡及缓的犁式断层构造密切相关。为了深入探究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对地震触发机制的影响,本文基于库区高桥断裂的构造特征,在岩样中设计了具有不同定倾角和变倾角节理的模型,并开展了室内三轴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灰岩岩样的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受到岩样节理面形态的影响,包括单一角度倾角和变倾角节理面。通过引入变倾角节理的灰岩岩样并结合力学分析,发现沿着节理面滑动时的剪应力不断积累,导致内部应力集中,破坏时在较大倾角向较小倾角转变的地方产生明显的水平向裂纹。在岩样的“节理倾角较缓区域”更易产生次生裂纹。本文提出了计算变倾角节理面剪应力的方法。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库区高发地震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通节理 岩石力学 三轴试验 变形破坏分析 变倾角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新记录
6
作者 林寿珣 吴正南 +3 位作者 陈文华 梁陈民 胡辛志 邓必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68-71,76,共5页
报道有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未被记录过的植物72种(包括种下等级)。72个新记录种隶属于50科64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47科61属63种1亚种4变种。翅子藤科为新记录科,网蕨属、粉绿藤属、露珠草属、五层龙属等22个属... 报道有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未被记录过的植物72种(包括种下等级)。72个新记录种隶属于50科64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47科61属63种1亚种4变种。翅子藤科为新记录科,网蕨属、粉绿藤属、露珠草属、五层龙属等22个属为新记录属,异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 sieboldopsis)为广西新记录种。在这些新记录种中,木荚红豆(Ormosia xylocarp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细花虾脊兰(Calanthe mannii)、银兰(Cephalanthera erecta)、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异大黄花虾脊兰为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2个新记录种濒危等级中极危种3种,濒危种2种,近危种5种。另外,记录到8个外来入侵植物,需要加强外来植物监测并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新记录 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俞穆清 田卫 +2 位作者 刘景双 朱颜明 孙道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为了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应予重新科学界定,明确其保护目标和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积极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常规监测、基础与专题性科学研究;认真进行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 为了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应予重新科学界定,明确其保护目标和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积极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常规监测、基础与专题性科学研究;认真进行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科学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注重长期与代际影响的评价和生态保护、补偿与恢复措施的论证;尽快制定保护区旅游开发规划,提倡生态旅游模式并强化环境管理体制,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环境保护 可持续利用 向海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被引量:38
8
作者 蒋明康 周泽江 贺苏宁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9-84,共6页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1995年底,中国共建立了以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17个,面积90428×104hm2.在全面分析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及...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1995年底,中国共建立了以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17个,面积90428×104hm2.在全面分析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矛盾的基础上,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保护 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锡涛 周学红 张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230-7238,共9页
在构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研究了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保护与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分析了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运行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09年,我国野生动物及栖息地... 在构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研究了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保护与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分析了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运行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09年,我国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综合指数、资源经济综合指数和社会进步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2001—2005年、2007—2009年,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与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度值在0.14—0.35之间,整体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属于失调衰退类;2006年的协调发展度值为0.45,处于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3)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2001—2005年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在0.15—0.31之间,属于传统较落后的发展阶段,2007、2008年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0.45和0.47,属于传统较落后的发展阶段;2006年、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0.55和0.56,实现了由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资源 保护 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跃龙 汪怀建 +1 位作者 罗运阔 曾小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83-286,共4页
对目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提出了要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完善和健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法规 。
关键词 自然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意识 法制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大数据的自然保护地识别和资源利用规划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莉娜 鲁丽敏 +5 位作者 单章建 叶建飞 刘冰 赖阳均 陈之端 路安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决策密切相关,迫切需要识别自然保护地、制定资源利用规划。本文对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特有物种丰富度、濒危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保护指数的空间格局进...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决策密切相关,迫切需要识别自然保护地、制定资源利用规划。本文对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特有物种丰富度、濒危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保护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按照保护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累计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18%的县级行政区作为保护优先区。同时,对13类资源植物丰富度及资源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按照资源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累计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18%的县级行政区作为资源植物片区,并将累计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5%的县级行政区作为资源植物片区的核心区。结果表明:保护指数与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北纬21°~35°的西南、华南和东南的大部分区域(包括西藏南部,云南北部和南部,云南、贵州和广西毗邻处,四川周边山区,重庆和湖北毗邻处,广西、湖南和贵州毗邻处等)。基于保护指数筛选到34个保护优先区,这些保护优先区的被子植物、特有植物、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占中国相应类型被子植物总种数的80.5%、80.3%、70.6%和71.8%。基于资源指数筛选到20个资源植物片区,这些资源植物片区的被子植物、特有植物、濒危植物、资源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占中国相应类型被子植物总种数的82.7%、77.2%、74.9%、87.0%和72.9%,核心区的被子植物、特有植物、濒危植物、资源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占中国相应类型被子植物总种数的60.6%、60.6%、58.0%、76.3%和57.8%。研究结果显示:筛选的保护优先区与资源植物片区大致重叠,说明筛选出的保护优先区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大数据 自然保护地 资源利用 保护指数 资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善茂 张鹏 张瑞梅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2-397,共6页
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需要注意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内容,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可以保证自然景区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可以保证自然景区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从资源经济学角度对自然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可以实现上述目... 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需要注意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内容,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可以保证自然景区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可以保证自然景区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从资源经济学角度对自然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应用资源经济学理论对自然旅游资源利用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认为总收益最大并不等于净收益最大,投资者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当前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结合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即桂林市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边际收益逐渐下降、周边各县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增长迅速、布局合理且可持续利用潜力大,认为桂林在可持续利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应明确管理权和使用权、提高自然景区承载力和控制游客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旅游资源 可持续利用 资源经济学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董战峰 郝春旭 +1 位作者 王婷 葛察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0,共5页
采用主题框架法与DPSIR模型,构建了4层次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广东达到优秀水平;山西、甘肃、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的区域环境绩效水平较差... 采用主题框架法与DPSIR模型,构建了4层次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广东达到优秀水平;山西、甘肃、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的区域环境绩效水平较差。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西部地区的总体水平较差;中部地区总体在良好以下;东部地区基本处于良好及其以上水平。其中,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区域环境噪声、城市居民粪便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生态保护的主要制约因子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植被覆盖指数和森林覆盖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水资源缺乏指数和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环境治理的主要制约因子为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和环境保护机构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绩效评价 主题框架法 DPSIR模型 环境质量 生态保护 资源可持续利用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朝博 乌云 乌恩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6,共8页
草原是内蒙古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9%,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由于干旱加剧,草原产草量下降,导致草畜矛盾日益加剧,大面积草原退化、沙化或盐碱化,已成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主体区域。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匮乏是导致... 草原是内蒙古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9%,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由于干旱加剧,草原产草量下降,导致草畜矛盾日益加剧,大面积草原退化、沙化或盐碱化,已成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主体区域。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匮乏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探讨了内蒙古草原区水资源利用、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对推进内蒙古草原水资源保护进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内蒙古草原 水资源 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耕地资源的保养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海军 谭珅 罗尊长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4,250,共4页
根据湖南人地矛盾突出的现实,分析了湖南耕地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政策法规、土地整理、耕地保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监测管理、农业结构调整诸方面,提出了实现湖南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湖南 耕地资源 保养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价格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进明 孙海清 杨永康 《生态经济》 1997年第3期10-14,共5页
本文提出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福利准则及价格构成,并且还阐述了有关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价格理论问题。旨在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理论体系。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持续利用 福利 价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湿地面面观——兼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达 汪明娜 汪丹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5期12-16,共5页
介绍我国湿地概况,探讨我国湿地的消减原因、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策略;阐述湿地保护对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以促进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及湿地保护工作,挽救湿地生态危机。
关键词 中国 湿地 地球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综合调配概念与关键技术问题浅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鲁帆 蒋云钟 +2 位作者 王浩 王海潮 沈媛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考虑自然和人类系统的相互作用,文中分别从水的需求和供给管理角度出发,初步论述了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内涵与外延,提出水资源综合调配研究包含的基本环节,并对其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调配 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 可持续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野生红豆杉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建勋 孙启武 黄晓江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分析四川野生红豆杉的资源量、分布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现有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
关键词 四川 野生红豆杉资源 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资源及开发利用综述 被引量:33
20
作者 马明东 刘跃建 《四川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红豆杉开发利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中国乡土红豆杉资源现状,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曼地亚红豆杉在我国的引种情况。通过对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市场需求分析,提出了目前红豆杉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该产业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天然资源保护 人工资源培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