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水小陇山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 Rehd)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巨天珍 陈源 +1 位作者 常成虎 安黎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采用GPS系统采集了天水小陇山红豆杉林9块样地的土样,用稀释平板法对该区域真菌进行分离计数,进一步鉴定到属,并分析了真菌数量和类群与土壤养分、水分和pH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真菌数量和类群组成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 采用GPS系统采集了天水小陇山红豆杉林9块样地的土样,用稀释平板法对该区域真菌进行分离计数,进一步鉴定到属,并分析了真菌数量和类群与土壤养分、水分和pH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真菌数量和类群组成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土壤真菌优势菌群的构成有相似性,青霉属、毛霉属为所有样地的优势菌群.真菌多样性分析表明,小陇山红豆杉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不同样地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土壤真菌总数、类群和多样性与土壤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总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R=-0.796),与水分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各属与土壤生态因子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小陇山 红豆杉林 土壤真菌多样性 生态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中主要紫杉烷类物质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春芳 余龙江 +2 位作者 刘智 孙友平 李文兵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对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及两种重要前体巴卡亭III(B III)和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AB)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的含量在同一棵树中的分布依主干皮、根皮、侧枝树皮、种子、须根... 对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及两种重要前体巴卡亭III(B III)和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AB)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的含量在同一棵树中的分布依主干皮、根皮、侧枝树皮、种子、须根、嫩枝、叶的次序递减,并发现侧枝茎中紫杉醇在横截面方向呈梯度分布,且紫杉醇含量最高部位是在次生木质层.10-DAB和B III在叶中含量最高,在须根中含量最低,叶子中10-DAB的含量达0.02%~0.03%,高于B III的含量.在2~3 a生的小树枝、叶中未检测到紫杉烷类物质,提示其合成可能与植株发育有关.紫杉醇在30 a 树龄的当年生嫩叶中春季高于秋季,而10-DAB在当年生和多年生的叶中积累都较多,且秋季比春季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紫杉烷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种子发育及幼苗生长动态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宗勤 罗新谈 +1 位作者 杨金祥 吴耀武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种子发育及1~5年生实生苗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在秦岭山区,红豆杉成年树3~5月开花,5~9月胚珠逐渐发育,9月下旬种子成熟。实生苗在2龄内地上部生长缓... 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种子发育及1~5年生实生苗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在秦岭山区,红豆杉成年树3~5月开花,5~9月胚珠逐渐发育,9月下旬种子成熟。实生苗在2龄内地上部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自第3年起地上部生长旺盛,地下部则稳定生长。文中就红豆杉人工育苗及家化栽培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种子 实生苗 生长发育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叶浸膏中紫杉烷的分离纯化及成分鉴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龙江 兰文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中国红豆杉 [Taxuschinensis(Pilger)Rehd .]叶为原料 ,利用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制备浸膏。甲醇浸膏中的浆果赤霉素Ⅲ和紫杉醇的含量高于乙醇浸膏。采用萃取和层析方法相结合的分离纯化工艺 ,从甲醇浸膏中获得 10个化合物纯品。利用NMR ,... 以中国红豆杉 [Taxuschinensis(Pilger)Rehd .]叶为原料 ,利用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制备浸膏。甲醇浸膏中的浆果赤霉素Ⅲ和紫杉醇的含量高于乙醇浸膏。采用萃取和层析方法相结合的分离纯化工艺 ,从甲醇浸膏中获得 10个化合物纯品。利用NMR ,IR ,MS和HPLC等方法对其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确定 5个化合物分别为紫杉醇、1 乙酰基 5,7,10 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浆果赤霉素Ⅲ、浆果赤霉素VI和 7,9,10 ,13 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VI ,HPLC检测它们的纯度相应为 98.4 % ,98.7% ,99.1% ,99.6 5%和 92 .94 %。分离的紫杉醇和浆果赤霉素Ⅲ得率分别为 6 2 .6 %和 57.6 %。这些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制备及分离纯化的工艺可用于红豆杉叶生产紫杉醇及其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鉴定 红豆杉叶 浸膏 紫杉烷 分离 纯化 紫杉醇 抗癌药物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迁地保护中天然种群的形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新华 贺善安 盛宁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0年代自庐山植物园引种栽培于南京中山植物园的11株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幼苗组成的栽培种群,在40多年的迁地保护过程中,生长发育正常,且在邻近的自然生境中繁衍出一个含有461... 0年代自庐山植物园引种栽培于南京中山植物园的11株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幼苗组成的栽培种群,在40多年的迁地保护过程中,生长发育正常,且在邻近的自然生境中繁衍出一个含有461株幼苗及小树的天然红豆杉种群,树高10~345cm,树龄1~15年,主要散生于海拔35~60m的山坡麻栎群落及山溪边的枫杨群落中。栽培种群中雌树5株,雄树6株,栽培红豆杉在30年左右开花结实。该天然种群的形成过程是:红豆杉成熟种子被鸟类取食,其肉质假种皮被消化后,在鸟类的栖息范围内随着鸟粪被随机散布,经过生境选择、适应,于适宜的生境条件下萌发生长成幼苗及小树。此外,讨论了天然红豆杉种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植物迁地保护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天然种群 形成 迁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南方红豆杉野生种群和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乃伟 贺善安 +3 位作者 束晓春 汪庆 夏冰 彭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ISSR标记方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3个野生种群(包括江西黄港和黄沙种群以及福建枫溪种群)、2个迁地保护栽培种群及2个迁地保护衍生种群(均位于江苏... 采用ISSR标记方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3个野生种群(包括江西黄港和黄沙种群以及福建枫溪种群)、2个迁地保护栽培种群及2个迁地保护衍生种群(均位于江苏南京中山植物园和江西庐山植物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用8个引物从南方红豆杉的基因组总DNA中共扩增出7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2个迁地保护衍生种群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较高,3个野生种群的PPB、h和I值总体上居中,而2个迁地保护栽培种群的PPB、h和I值较低。合并后的迁地保护衍生种群以及野生种群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二者的PPB、h和I值相近,分别为78.08%和82.19%、0.207 6和0.205 8、0.322 9和0.325 9;但二者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迁地保护衍生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68 9,明显低于野生种群(0.168 5)。合并后的迁地保护栽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PPB、h和I值分别为60.27%、0.180 7和0.275 2;而GST值最高(0.251 4),明显高于合并后的野生种群和迁地保护衍生种群。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园次生林环境条件下,回归到自然生境下的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衍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趋于丰富并接近野生种群,从而证明了植物园在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中具有以往未被认识到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野生种群 迁地保护种群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湖北红豆杉属一新变型 被引量:4
7
作者 费永俊 周存宇 +2 位作者 袁龙义 沈瑾花 齐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7-1709,共3页
报道了红豆杉属1新变型——保康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 f.baokangsis Y.J.Fei]。该变型与原变种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 et Lévl.)Cheng et L.K.Fu]主要区别在于其雄株上有部分枝... 报道了红豆杉属1新变型——保康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 f.baokangsis Y.J.Fei]。该变型与原变种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 et Lévl.)Cheng et L.K.Fu]主要区别在于其雄株上有部分枝条发育成雌性枝条或雌雄球花在同一果枝上,呈现雌雄同株现象。凭证模式标本藏于武汉植物园标本馆(编号Y.J.Fei001,H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 变型 保康红豆杉 雌雄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宗勤 罗新谈 +1 位作者 王 之 郝联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18,共3页
以红豆杉雄球花、茎切段等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的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附加2,4—D2.0mg/L和NAA0.1mg/L。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均未观察到愈伤组织发生再分化。
关键词 红豆杉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育苗栽培及苗木生长动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先琨 黄玉清 +2 位作者 邓仲斌 苏宗明 李敬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50,共3页
The seed of \%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has a long postmature duration only with the germination of 29.5%~37.5% after 40~70 d when its dormancy is relieved. The low limit of mean temperature for shooting is... The seed of \%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has a long postmature duration only with the germination of 29.5%~37.5% after 40~70 d when its dormancy is relieved. The low limit of mean temperature for shooting is 15℃, the mean height of 1\|year\|old and 2\|years\|old seedlings is 8.12 cm and 16.10 cm respectively, mean basal diameter of 2\|years\|old seedling is 0.19 cm. Soft\|wood + 50 mg/kg ABT + sandy bed in spring and hard\|wood + 100 mg/kg NAA + sandy bed in autumn are the best treatments for cutting propaga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may reach 100%. Their mean height is 70.48 cm, basal diameter is 1.01 cm, and branch is 40~50 cm in second year for 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繁育 苗木 生长动态 育苗 栽培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3年生红豆杉茎皮的初步观察
10
作者 王晓丽 游浩 王晓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是生长缓慢而古老的木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4种1变种[1]。70年代以来,美、日、法等国一直研究红豆杉属植物,发现红豆杉植物体内... 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是生长缓慢而古老的木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4种1变种[1]。70年代以来,美、日、法等国一直研究红豆杉属植物,发现红豆杉植物体内含有作用机制独特的抗癌活性物质,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种子 茎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杉的胚胎培养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志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The embryo culture of 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and T. brevifolia Nutt. in vitro can shorten the dormancy period with early germinating,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s above 98% after cultured thirty days. The surviva... The embryo culture of 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and T. brevifolia Nutt. in vitro can shorten the dormancy period with early germinating,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s above 98% after cultured thirty days.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increased when the seeds were stored in low temperature, it could be increased from 49% to 70% after treated four months. The seedling′s growth can be improved if reduce the main inorganic element content of the medium. Germination character of two \%Taxus \%L. species are simi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红豆杉 中国红豆杉 胚胎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促进剂的添加时间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紫杉醇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干雄 李志良 +2 位作者 曾腾锋 何艳宇 黄巧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76-879,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检测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 Rehd.]细胞悬浮培养中水杨酸、硝酸银、氨基酸前体、D-果糖和硫酸镧的添加时间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taxol)积累的影响。这些促进剂的添加时间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没有明... 采用正交实验检测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 Rehd.]细胞悬浮培养中水杨酸、硝酸银、氨基酸前体、D-果糖和硫酸镧的添加时间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taxol)积累的影响。这些促进剂的添加时间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能明显促进紫杉醇的合成,当在细胞培养的第14d添加1.67mg/L硝酸银,第18d添加0.1mg/L水杨酸,第21d添加氨基酸前体,第21d添加10g/LD-果糖和2mg/L硫酸镧时对紫杉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此最优组合处理时紫杉醇含量达到10.05mg/L,相对于最差组合处理时紫杉醇含量仅有1.77mg/L,紫杉醇含量提高5.7倍,这些因素的添加时间对紫杉醇合成的相互作用达不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添加时间 相互作用 紫杉醇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中不同添加物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干雄 黄巧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检测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细胞悬浮培养中水杨酸、D 果糖、甘露醇和硫酸镧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 (taxol)积累的影响。添加 10g/LD 果糖 ,可使细胞的鲜重和干重明显增加 ;添加 6 0 g/L甘露醇使细胞的鲜重... 采用正交实验检测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细胞悬浮培养中水杨酸、D 果糖、甘露醇和硫酸镧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 (taxol)积累的影响。添加 10g/LD 果糖 ,可使细胞的鲜重和干重明显增加 ;添加 6 0 g/L甘露醇使细胞的鲜重和干重明显减少 ;1mg/L水杨酸仅使细胞鲜重增加 ,对干重影响不明显 ;硫酸镧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单独添加这 4种物质 ,紫杉醇含量均下降 ,同时添加 10 g/LD 果糖和 2mg/L硫酸镧 ,紫杉醇含量明显增加 ,比对照提高 12 7% ,这可能是它们协同促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红豆杉 悬浮培养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HPLC法测定红豆杉植物和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的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巧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Taxol content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Lemeé et Lévl.) Cheng et L. K. Fu and its cell cultur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Nova-Pak C-{18}column and improving the proportion of ... Taxol content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Lemeé et Lévl.) Cheng et L. K. Fu and its cell cultur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Nova-Pak C-{18}column and improving the proportion of mobile phase (methanol/acetonitrile/water) and modifing column temperature at a wavelength of 227 nm. The improved HPLC method is celerity, nicety and delicacy. The lowest detectable quantity of taxol could reach 0.005 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红豆杉植物 细胞培养物 紫杉醇 含量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导率监测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与紫杉醇的累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志良 饶秋容 +2 位作者 李干雄 黄巧明 曾腾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46-348,共3页
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累积及培养液的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随着细胞生物量与紫杉醇含量的增加,培养液的电导率逐渐下降,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累积曲线与培养液的电导率曲线恰成... 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累积及培养液的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随着细胞生物量与紫杉醇含量的增加,培养液的电导率逐渐下降,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累积曲线与培养液的电导率曲线恰成镜像相关,当生物量达到最高时电导率达到并稳定于最低;紫杉醇累积的高峰滞后于细胞生物量的高峰2 ~3 d;电导率可作为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确定生物量和紫杉醇累积高峰期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细胞培养 紫杉醇 电导率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秀珍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7期20-21,28,共3页
通过杉木林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试验,研究造林时间、根系处理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开始萌动时间及后期生长的影响,并调查分析杉木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时间是影响红豆杉造林的关键因子;ABT生根剂对红豆杉造林有重要影响;杉木... 通过杉木林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试验,研究造林时间、根系处理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开始萌动时间及后期生长的影响,并调查分析杉木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时间是影响红豆杉造林的关键因子;ABT生根剂对红豆杉造林有重要影响;杉木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有利于杉木林的生长,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南方红豆杉 栽培技术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地区原生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剑侠 刘旭升 +2 位作者 李妍霞 王原 李朋兴 《河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太行山原生红豆杉扦插,以1年生充分木质化枝条,在10月中旬采用0.6‰浓度的ABT-2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速蘸处理,繁育成功率最高。
关键词 太行山 红豆杉 扦插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