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O_2/CO_2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峰
潘霞
+1 位作者
刘洪涛
姚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95-500,共6页
利用O2/CO2作为气化剂进行煤炭地下气化,不仅能够提高煤气中有效组分的含量和CO/H2比例,而且煤气脱碳后适合用于合成甲醇或液化天然气(LNG).为考察O2/CO2地下气化的可行性,通过模型试验在模拟煤层中进行不同O2/CO2比的气化试验,考察不...
利用O2/CO2作为气化剂进行煤炭地下气化,不仅能够提高煤气中有效组分的含量和CO/H2比例,而且煤气脱碳后适合用于合成甲醇或液化天然气(LNG).为考察O2/CO2地下气化的可行性,通过模型试验在模拟煤层中进行不同O2/CO2比的气化试验,考察不同CO2浓度气化下的煤气组分特征、温度场分布、燃空区立体形状以及污染物析出情况.试验表明:CO2体积分数为40%~50%时,煤气中的CO和H2的含量均在25%左右,CO2的含量小于50%.与已有的富氧空气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结果相比,在气化剂中的CO2能够抑制地下气化过程中CO2的生成,O2/CO2气化下的温度场相对较低,气化过程中煤层的最高温度也只有1 200℃,对煤气有效组分的生成比较有利.最终的燃空区3D形状符合一般燃烧扩展规律,试验过程中还监测了硫化氢、氨气和焦油等污染物的析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2
CO
2
煤炭地下气化
模型试验
CO
2
浓度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废物地质处置模型试验近场热-水-应力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89-2494,共6页
笔者描述了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介质中热-水-应力耦合现象的控制方程。针对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II中Task-2的核废物地质处置轴对称模型试验及计算参数,使用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进行了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模拟。对缓冲层及岩体中若干...
笔者描述了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介质中热-水-应力耦合现象的控制方程。针对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II中Task-2的核废物地质处置轴对称模型试验及计算参数,使用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进行了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模拟。对缓冲层及岩体中若干部位的温度、含水量及接触应力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量测值和使用THAMES程序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看到了三者的异、同之处,并指出了可能的影响原因。通过与量测值和THAMES程序的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了笔者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在热-水-应力耦合数值分析中是可靠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核废物
地质处置
task-2模型试验
热-水-应力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电化学加固效果影响试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付英杰
王柳江
+1 位作者
刘斯宏
何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8,共8页
利用CaCl2溶液进行电化学加固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地基加固方法。为了分析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电化学加固效果的影响,开展了电渗初始时刻(T1)和电渗排水稳定时刻注入CaCl2溶液(T2)的两组试验。结果表明:CaCl2溶液注入可增大土...
利用CaCl2溶液进行电化学加固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地基加固方法。为了分析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电化学加固效果的影响,开展了电渗初始时刻(T1)和电渗排水稳定时刻注入CaCl2溶液(T2)的两组试验。结果表明:CaCl2溶液注入可增大土体电导率,减小阳极与土体间的电势损失,但阴极与土体间的电势损失却随着电渗持续增大。T1对应的阳极附近土体电导率更均匀,导致作用在该区域土体中的电势梯度减小,电渗排水效果减弱。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最终排水量的影响较小,但T1对应的固结时间较T2明显缩短。试验结束后,T1对应的阳极附近土体含水率高于阴极,且阴极附近土体强度明显高于阳极,与电渗排水稳定时刻注入所对应的情况相反。注入CaCl2溶液后,能耗随电渗排水量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在电渗后期能耗增大显著。此外,相同排水量下T1对应的能耗较T2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注浆
CACL
2
溶液
起始注入时间
电导率
加固效果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机理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亚峰
王进尚
+2 位作者
刘应然
龚剑
刘玉卫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8,共10页
为探明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机理,采用模型试验和颗粒流离散元法对干砂地层开挖面主动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开挖面变形规律、失稳破坏模式、土拱演化规律和极限支护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开挖面变形与支护压力...
为探明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机理,采用模型试验和颗粒流离散元法对干砂地层开挖面主动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开挖面变形规律、失稳破坏模式、土拱演化规律和极限支护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开挖面变形与支护压力的关系,沙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弹性变形阶段、局部小变形阶段和整体失稳阶段;密实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为滑弧楔形体与棱柱状烟囱体的组合,松散砂层的破坏模式为由开挖面前方延伸到地表的“喇叭”状;开挖面前方形成松动破坏区并在其上方形成土拱,土拱从隧道拱顶向地表发展;数值计算得到的极限支护力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这与模型试验获取的规律相同,且其失稳过程和破坏模式也与模型试验的观测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隧道
开挖面失稳
模型试验
PEM
2
D
土拱效应
极限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O_2/CO_2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峰
潘霞
刘洪涛
姚凯
机构
乌兰察布新奥气化采煤技术有限公司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95-500,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2011AA050102)
文摘
利用O2/CO2作为气化剂进行煤炭地下气化,不仅能够提高煤气中有效组分的含量和CO/H2比例,而且煤气脱碳后适合用于合成甲醇或液化天然气(LNG).为考察O2/CO2地下气化的可行性,通过模型试验在模拟煤层中进行不同O2/CO2比的气化试验,考察不同CO2浓度气化下的煤气组分特征、温度场分布、燃空区立体形状以及污染物析出情况.试验表明:CO2体积分数为40%~50%时,煤气中的CO和H2的含量均在25%左右,CO2的含量小于50%.与已有的富氧空气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结果相比,在气化剂中的CO2能够抑制地下气化过程中CO2的生成,O2/CO2气化下的温度场相对较低,气化过程中煤层的最高温度也只有1 200℃,对煤气有效组分的生成比较有利.最终的燃空区3D形状符合一般燃烧扩展规律,试验过程中还监测了硫化氢、氨气和焦油等污染物的析出量.
关键词
O
2
CO
2
煤炭地下气化
模型试验
CO
2
浓度
温度场
Keywords
O
2
/CO
2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model test
CO
2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field
分类号
TD8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废物地质处置模型试验近场热-水-应力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玉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89-24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578171)
文摘
笔者描述了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介质中热-水-应力耦合现象的控制方程。针对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II中Task-2的核废物地质处置轴对称模型试验及计算参数,使用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进行了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模拟。对缓冲层及岩体中若干部位的温度、含水量及接触应力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量测值和使用THAMES程序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看到了三者的异、同之处,并指出了可能的影响原因。通过与量测值和THAMES程序的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了笔者所研制的有限元程序在热-水-应力耦合数值分析中是可靠和实用的。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核废物
地质处置
task-2模型试验
热-水-应力耦合
数值模拟
Keywords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nuclear waste
geological disposal
task-
2
model test
thermo-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1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电化学加固效果影响试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付英杰
王柳江
刘斯宏
何文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8,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B11214)
文摘
利用CaCl2溶液进行电化学加固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地基加固方法。为了分析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电化学加固效果的影响,开展了电渗初始时刻(T1)和电渗排水稳定时刻注入CaCl2溶液(T2)的两组试验。结果表明:CaCl2溶液注入可增大土体电导率,减小阳极与土体间的电势损失,但阴极与土体间的电势损失却随着电渗持续增大。T1对应的阳极附近土体电导率更均匀,导致作用在该区域土体中的电势梯度减小,电渗排水效果减弱。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最终排水量的影响较小,但T1对应的固结时间较T2明显缩短。试验结束后,T1对应的阳极附近土体含水率高于阴极,且阴极附近土体强度明显高于阳极,与电渗排水稳定时刻注入所对应的情况相反。注入CaCl2溶液后,能耗随电渗排水量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在电渗后期能耗增大显著。此外,相同排水量下T1对应的能耗较T2明显增大。
关键词
电化学注浆
CACL
2
溶液
起始注入时间
电导率
加固效果
模型试验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grouting
CaCl
2
solution
initial injection tim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inforcement effect
model experiment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机理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亚峰
王进尚
刘应然
龚剑
刘玉卫
机构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中原绿色发展研究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8,共10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A41000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20383)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zggk202104)。
文摘
为探明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机理,采用模型试验和颗粒流离散元法对干砂地层开挖面主动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开挖面变形规律、失稳破坏模式、土拱演化规律和极限支护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开挖面变形与支护压力的关系,沙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弹性变形阶段、局部小变形阶段和整体失稳阶段;密实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为滑弧楔形体与棱柱状烟囱体的组合,松散砂层的破坏模式为由开挖面前方延伸到地表的“喇叭”状;开挖面前方形成松动破坏区并在其上方形成土拱,土拱从隧道拱顶向地表发展;数值计算得到的极限支护力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这与模型试验获取的规律相同,且其失稳过程和破坏模式也与模型试验的观测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泥水盾构隧道
开挖面失稳
模型试验
PEM
2
D
土拱效应
极限支护力
Keywords
slurry shield tunnel
tunnel face stability
model test
PEM
2
D
soil arching effect
limit support pressure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O_2/CO_2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陈峰
潘霞
刘洪涛
姚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废物地质处置模型试验近场热-水-应力耦合数值模拟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aCl2溶液起始注入时间对电化学加固效果影响试验
付英杰
王柳江
刘斯宏
何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砂土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机理
张亚峰
王进尚
刘应然
龚剑
刘玉卫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