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结构遮挡和地影效应的环形桁架天线轨道热分析
1
作者 朱浩 刘正山 黄志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18,共8页
环形桁架天线作为一种典型可展开卫星天线结构,由于具有大口径、质量轻、收纳率较高、刚度较好及总质量不随展开口径的增大而成倍地增加等优点,其在高功率星载天线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空间热冷环境的交替以及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对于... 环形桁架天线作为一种典型可展开卫星天线结构,由于具有大口径、质量轻、收纳率较高、刚度较好及总质量不随展开口径的增大而成倍地增加等优点,其在高功率星载天线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空间热冷环境的交替以及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对于具有大尺寸、高柔性特定的环形桁架天线结构,极易引起严重的热致振动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航天器的失效。对于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针对某型大口径环形桁架天线展开后的轨道热辐射模型,通过该模型能计算天线内部结构件之间的遮挡系数,特别是天线反射面对桁架单元的遮挡,由此获得了考虑天线内部结构遮挡效应和地影效应综合作用下天线各桁架单元接受的有效太阳入射热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环形桁架天线热传导分析模型,将由轨道热辐射模型计算得到的天线接受的有效太阳入射热流代入该热传导模型,获取了环形桁架天线在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天线内部结构部件间的相互遮挡,天线桁架结构各部分温差较大,最大值达到近270℃,再加上轨道阴影效应,在进出地影区等时刻,天线会发生瞬时温度快速变化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和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可能会引发环形桁架天线的大变形和热致振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桁架天线 轨道热辐射模型 结构遮挡 地影效应 遮挡系数 有效热流密度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对比度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娄和利 吕相银 +1 位作者 周园璞 吴晓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2-2007,共6页
红外系统对处于地面背景中的目标探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本身与周围背景之间的红外辐射特征差异,即两者之间的辐射对比度。简要讨论了辐射对比度与目标发射率及目标背景温差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地面建筑物及水泥地面温度的各种因素... 红外系统对处于地面背景中的目标探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本身与周围背景之间的红外辐射特征差异,即两者之间的辐射对比度。简要讨论了辐射对比度与目标发射率及目标背景温差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地面建筑物及水泥地面温度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一维有限差分法的计算温度的模型并利用MATLAB得以实现。计算了目标与背景在8~14μm波段上的红外辐射对比度。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况下同一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对比度变化较大,不同方位墙面与背景的对比度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对比度 地面目标 背景 温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目标背景及温度场的计算 被引量:9
3
作者 魏玺章 黎湘 +1 位作者 庄钊文 傅耀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研究了一般情况下红外目标的背景辐射 ,建立了几种简单形状物体的理论模型 ,并利用几种简单的模型 ,综合复杂形状目标的模型 ,进而求解复杂形状物体的表面温度场 ;
关键词 红外目标 背景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段弹道目标的温度场与红外辐射特性计算 被引量:14
4
作者 申文涛 朱定强 蔡国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10-2217,共8页
红外辐射特性是预警系统探测识别弹道中段目标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计算飞行时目标与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确定目标的受外辐射照射状态。利用有限容积法计算锥形目标的三维温度场,采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计算目标表面对太阳、地球... 红外辐射特性是预警系统探测识别弹道中段目标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计算飞行时目标与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确定目标的受外辐射照射状态。利用有限容积法计算锥形目标的三维温度场,采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计算目标表面对太阳、地球辐射的反射特性,并结合自身红外辐射,得到了不同类型中段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变化情况和空间分布情况。最后,分析了外部辐射环境和目标材料特性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为中段预警探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中段目标 温度场 红外辐射特性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目标温度场及辐射通量的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魏玺章 黎湘 +1 位作者 庄钊文 付耀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9年第9期13-14,77,共3页
针对红外目标的温度场和红外辐射通量的计算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一般情况下的背景辐射,将背景辐射区分为三个部分,两种状态,分别予以讨论;随后,建立了几种简单形状物体的理论模型,利用这几种简单的模型,综合成复杂形状目标... 针对红外目标的温度场和红外辐射通量的计算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一般情况下的背景辐射,将背景辐射区分为三个部分,两种状态,分别予以讨论;随后,建立了几种简单形状物体的理论模型,利用这几种简单的模型,综合成复杂形状目标的模型,进而求解复杂形状物体的表面温度场;最后,给出了目标红外辐射通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某目标表面在两种情况下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 温度场 辐射通量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目标动态红外特征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翾 杨立 谢骏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通过合理的假设,将复杂的三维辐射与对流耦合传热问题简化为一维瞬态传热问题,并运用多层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出目标外表面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与目标波段辐射强度的方向图。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强度差值,计算... 通过合理的假设,将复杂的三维辐射与对流耦合传热问题简化为一维瞬态传热问题,并运用多层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出目标外表面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与目标波段辐射强度的方向图。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强度差值,计算出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最大作用距离,并绘制出其在探测器工作波段内的方向图。通过比较分析出隐身涂料对作用距离的影响,在3~5μm波段最大作用距离由7km下降为5.5km,在8~12μm波段最大作用距离由13km下降为7.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目标 温度场 辐射强度 作用距离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31
7
作者 逯彦秋 陈宜言 +1 位作者 孙占琦 张肖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121,126,共7页
针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这一世界性难题,以傅立叶传热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运用有限元手段,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场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钢桥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气候... 针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这一世界性难题,以傅立叶传热定律为理论基础,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运用有限元手段,对钢桥桥面铺装层温度场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钢桥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气候条件下,钢桥桥面铺装层的最高温度远高于道路,并且钢桥桥面铺装层的高温作用时间长,温度波动大,正负梯度转化快,不同深度处最高温度的温度滞后现象不明显;钢桥桥面铺装层内的温度场变化较路面更为剧烈,温度条件更为苛刻.因此,在钢桥桥面铺装设计中,铺装层的高温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桥面铺装层 温度场 太阳辐射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表面辐射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丹 李玉波 +1 位作者 路远 凌永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355,共3页
设计了一种目标表面辐射温度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目标表面辐射温度的实时控制,使目标和背景辐射温度一致。背景的辐射温度利用红外探测器得到,目标表面辐射温度的控制利用帕尔贴效应来完成,系统的监控功能采用组态软件来实... 设计了一种目标表面辐射温度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目标表面辐射温度的实时控制,使目标和背景辐射温度一致。背景的辐射温度利用红外探测器得到,目标表面辐射温度的控制利用帕尔贴效应来完成,系统的监控功能采用组态软件来实现。数据输入输出采用通用的I/O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完成对目标表面辐射温度的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温度 半导体制冷 组态软件 目标 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辐射对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表面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骏 吕相银 +1 位作者 王一程 杨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7-191,共5页
运用单位半球法计算了地球辐射热流,并详细介绍了推导过程。由于给出微面元上地球辐射热流的解析表达形式,从而使计算凸面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表面上的地球辐射热流变得非常简便。为了准确分析地球辐射对目标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利用有限... 运用单位半球法计算了地球辐射热流,并详细介绍了推导过程。由于给出微面元上地球辐射热流的解析表达形式,从而使计算凸面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表面上的地球辐射热流变得非常简便。为了准确分析地球辐射对目标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热传递模型。最后应用ANSYS软件计算了一种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的表面温度场分布。数值计算表明:在目标飞行全程中,由于地球辐射的作用,目标绝大部分表面的温度变化范围在10 K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场 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 地球辐射 有限元法 单位半球法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卫星红外辐射周期性特征建模与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莉 吕相银 +2 位作者 金伟 赵纪金 杨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4,共6页
卫星红外特征的研究对于卫星红外探测与识别以及卫星红外隐身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计算了卫星的轨道辐射热流,接着计算了卫星各个表面的温度随轨道运行周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卫星各表面的自身辐射的红外辐射以及反射环境... 卫星红外特征的研究对于卫星红外探测与识别以及卫星红外隐身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计算了卫星的轨道辐射热流,接着计算了卫星各个表面的温度随轨道运行周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卫星各表面的自身辐射的红外辐射以及反射环境的红外辐射,由此建立了计算卫星红外周期性特征的数理模型,并以某轨道上六面体卫星为例,数值计算了卫星六个不同表面在中红外和远红外两个大气窗口的周期性红外辐射特征,相关结果可为卫星红外探测识别以及红外隐身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轨道热流 温度场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太阳能帆板红外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莉 杨华 +2 位作者 吕相银 金伟 赵纪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在轨太阳能帆板红外特征是大多数卫星红外特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于卫星红外探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从轨道热流的计算出发,对在轨太阳能帆板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完整的建模。在此模型基础上,选择一定参数,以某轨道为例,分... 在轨太阳能帆板红外特征是大多数卫星红外特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于卫星红外探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从轨道热流的计算出发,对在轨太阳能帆板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完整的建模。在此模型基础上,选择一定参数,以某轨道为例,分别计算了太阳能帆板的表面温度特征和红外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卫星太阳能帆板反射太阳和地球等环境的红外辐射比较微弱,其红外特征主要取决于其自身温度引起的红外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帆板 红外辐射 温度场 轨道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两股气流在圆管内掺混的速度场、温度场与辐射通量场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彰 赵冬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53,共8页
用数值方法求解冷热两股轴对称平行射流在圆管内掺混的流场、温度场和辐射通量场。计算采用一种通用性的数值方法,其特点是强烈地以物理本质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推导。这样做,能方便地分析和解释计算结果,使之更真实地接近于实... 用数值方法求解冷热两股轴对称平行射流在圆管内掺混的流场、温度场和辐射通量场。计算采用一种通用性的数值方法,其特点是强烈地以物理本质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推导。这样做,能方便地分析和解释计算结果,使之更真实地接近于实际。 通过计算,分析了当引射系数改变时,掺混的流场,温度场和辐射通量场的变化规律,其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 速度场 温度分布 辐射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RF-KFCM有效区域分割的储能系统三维温度场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国兵 王杰 欧阳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019-4027,共9页
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热管理对于微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表面温度,电池堆内部温度场更有意义,针对红外热像仪无法监测电池堆内部温度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表面温度场与虚拟热源的三维温度场重构方法。通... 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热管理对于微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表面温度,电池堆内部温度场更有意义,针对红外热像仪无法监测电池堆内部温度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表面温度场与虚拟热源的三维温度场重构方法。通过分割算法将有效区域分离,利用定标将其映射为表面温度场,进而初步重构三维温度场,然后以虚拟热源对立体子单元温度进行修正。为了避免电池堆红外图像有效区域分割不准确对三维重构造成的影响,对马尔可夫随机场约束下的模糊核C均值聚类(MRF-KFCM)算法进行改进,通过Otsu算法在可见光图像中初步获得有效区域,赋予像元以不同的目标信息权重进行聚类,最后经配准得到电池堆在红外图像中的准确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电池堆内部温度变化趋势和局部差异,精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热管理 三维温度场重构 MRF-KFCM 先验框目标信息 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飞机目标及典型地物红外辐射仿真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新 张焱 +3 位作者 陈小天 张丰 张君军 邱跳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2-1507,共6页
机场场景内的飞机目标及其所处的地物背景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对这类目标的检测、识别以及动态监测,需要一套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时段、不同探测波段等条件下机场场景内飞机/地物红外辐射仿真的软件来提供训... 机场场景内的飞机目标及其所处的地物背景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对这类目标的检测、识别以及动态监测,需要一套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时段、不同探测波段等条件下机场场景内飞机/地物红外辐射仿真的软件来提供训练样本。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利用OpenGL构建了典型机场场景下飞机及地物背景模型,结合传热学和红外辐射理论的分析,将一款用于热红外分析的RadThermIR软件内核嵌入算法中,提出一种计算飞机及其地物背景的红外辐射场模型和构建其红外图像仿真方法。以图像灰度相似度作为评价指标,该方法和真实红外图像相比,仿真精度高于8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实现全天候机场场景下飞机目标自动检测识别提供丰富的红外特性分析数据和特性知识训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仿真 温度场模型 飞机目标 OPENGL RadTherm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不同时间尺度土壤热通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东旭 黄萧霖 +3 位作者 陈留根 张岳芳 郭智 郝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158,共8页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基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稻田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土壤热通量(G)、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VWC)以及净辐射(RN)观测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G特征分析以及G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基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稻田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土壤热通量(G)、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VWC)以及净辐射(RN)观测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G特征分析以及G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G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田G在半小时尺度上日变化呈“S”型。不同天气条件下,5 cm与10 cm深度G日变化程度和日总量均为晴天>阴天>雨天。不同水稻种植季节5 cm与10 cm深度G日总量均为稻季前>稻季>稻季后。该研究区全年G总量为负值。在半小时、日以及月尺度上,RN与G达到极显著相关;VWC在半小时和日尺度上与G达到显著相关,但不同季节VWC对G的影响并不一致,在水稻生长季,VWC与G呈正相关,在生长季之前及之后呈负相关;类似地,T在日尺度和半小时尺度上与G达到极显著相关,且5 cm处T与G的关系最为密切。稻田生态系统中,G存在明显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并且不同时间尺度G受不同因子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稻田 土壤热通量 净辐射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条件的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日照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勇 苏海霆 戴公连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分析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梁与环境的热交换机理,结合桥位气象条件,采用瞬态热流边界模拟日照温度条件、计算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温度场,采用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以我国客运专线采用的无砟轨道32m标准跨径简支箱梁为工程背景,分析基... 分析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梁与环境的热交换机理,结合桥位气象条件,采用瞬态热流边界模拟日照温度条件、计算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温度场,采用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以我国客运专线采用的无砟轨道32m标准跨径简支箱梁为工程背景,分析基于气象条件的客运专线标准跨径简支箱梁日照温度场分布特征,探讨大气透明度系数、覆盖层厚度及混凝土表面吸收率等参数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箱梁日照温度边界可采用瞬态热流边界进行模拟,计算渡越时间约为84h;箱梁最值温度与大气透明度系数正相关,且对顶板温度的影响最大;梁顶覆盖层能有效减小梁顶的温度变化幅度;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或采用浅色涂层以减小混凝土表面吸收率,可有效降低箱梁的温度变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箱梁 日照温度场 热流边界 客运专线 气象条件 参数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高焓条件下的内嵌式温敏漆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苑朝凯 姜宗林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8,共11页
热流密度点测量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详细的热流分布特征,尤其是针对热流梯度较大、热流分布复杂的区域,需要热流密度场测量技术以获取全场精细的热流分布特征.应用温敏漆测量热流密度场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验条件来流总温较低,与... 热流密度点测量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详细的热流分布特征,尤其是针对热流梯度较大、热流分布复杂的区域,需要热流密度场测量技术以获取全场精细的热流分布特征.应用温敏漆测量热流密度场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验条件来流总温较低,与真实飞行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真实飞行条件下的辐射效应严重限制了温敏漆技术的应用.针对高超声速高焓条件下缺乏热流密度场测量方法的难题,提出了内嵌式温敏漆测量方法,基本思想是利用温敏漆测量内壁面温度的变化历程结合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确定热流密度.本文详细介绍了内嵌式温敏漆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系统构成、数据处理方法、设计原则及该测量方法的优势.针对高超声速风洞实验中常见的阶跃、线性和局部突变等热流密度分布进行了数值验证,验证了内嵌式温敏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风洞实验温度测量精度及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内嵌式温敏漆测量方法可用于测量高超声速真实飞行环境下细致的气动热特征,扩展了温敏漆测量方法的应用范围,解决了高超声速高焓条件下缺乏热流密度场测量方法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漆 热流密度场 辐射效应 高超声速流动 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表面温度场分析(英文)
18
作者 张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349,共6页
获取目标表面温度场是进行红外特征分析的重要前提。为确定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根据目标温度场的轴对称分布特点,在柱坐标系内建立了二维瞬态热传递模型,从而降低了计算量。与当前大部分的有限元软... 获取目标表面温度场是进行红外特征分析的重要前提。为确定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根据目标温度场的轴对称分布特点,在柱坐标系内建立了二维瞬态热传递模型,从而降低了计算量。与当前大部分的有限元软件和文献不同,严格分析了温度非均匀性有限单元的辐射热损失,并推导出轴对称三结点三角形单元的辐射热损失公式。为了能够使用Galerkin法求解时间微分方程组,将辐射热损失视为与时间相关的热载荷项,并用Newton-Raphson法迭代求解处理后得到的非线性方程组。一个简单的数值实验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该法求解了目标飞行全程的表面温度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场 大气层外弹道式目标 有限元法 辐射热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