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1
作者 Ma Dek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8-260,共13页
Since the 18 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has formed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Xi's TSCC) for a New Era in the proces... Since the 18 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has formed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Xi's TSCC) for a New Era in the process of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CC).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Xi's TSCC for a new era, cultural thought takes the persistenc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s its basic foundation,t he promotion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s its important measure,the enhancemen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as its strategic goal,t he cultivation &practi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as its guid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as its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t hus constituting a scientific system with complete structure, rich content and rigorous exposition. This important thought provides a powerfu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e to the work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new era cultural thought scientific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法治自信”的多维度内涵 被引量:3
2
作者 付子堂 魏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
“坚定法治自信”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定法治自信”这一重大命题体现了对法治的坚定信念,是对新时代法治路径、法治理念、法治体系和法治精神的信心与认同的集中展示。法治自信涵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四个维度,是“... “坚定法治自信”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定法治自信”这一重大命题体现了对法治的坚定信念,是对新时代法治路径、法治理念、法治体系和法治精神的信心与认同的集中展示。法治自信涵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四个维度,是“四个自信”的具体落实与深化。道路维度的法治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主性;理论维度的法治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与人民性;制度维度的法治自信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的制度优势;文化维度的法治自信扎根于五千年文明大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法学界尤其是法理学界,应当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坚定法治自信”这一具有主体性、范式性、时代性的法学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自信 法治道路自信 法治文化自信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创新——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伟华 刀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了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应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整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了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应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借助活化利用、技术创新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工作在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能够积极推动此项工作更加紧密地融入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遗产 文化自信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学理基础、历史演进与实践遵循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300,共1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既有文化理论观点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学术界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的研究还较少。此研究以国家文化公园...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既有文化理论观点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学术界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的研究还较少。此研究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实践解读对象,运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维,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内在联系。并从历史维度,分析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规划实施和建设推进,认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见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逐步体系化、学理化的演进过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战略部署逐步推进的结果。进而,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内在联系,认为国家文化公园是当前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实践的重要实验场和试金石。因此,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目标,需充分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此,需要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确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确政治导向;需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构筑人民精神信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尊重人民群众创造性,涵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人民性;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巩固文化主体性,以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担当为己任,最终实现“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国家文化公园 文化强国 学理基础 历史演进 实践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化阐释的若干基本问题
5
作者 袁吉富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共9页
在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化阐释过程中,有三项工作是基础性的。一是关于文化的涵义和本质问题,这关系到如何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关系到如何理解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大判断。二是关于“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魂脉与... 在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化阐释过程中,有三项工作是基础性的。一是关于文化的涵义和本质问题,这关系到如何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关系到如何理解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大判断。二是关于“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魂脉与根脉之间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两大基本关系。三是推进对于文明的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进全球文明共生共荣,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落脚点,体现着习近平对中华文明和人类命运的深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 文化建设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民族复兴意蕴
6
作者 李佑新 吴湘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具有深刻的民族复兴意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具有深刻的民族复兴意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第二个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全球文明倡议突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民族复兴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逻辑与路径
7
作者 贺祖斌 罗圣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2,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系统阐释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大学文化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大学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使其...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系统阐释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大学文化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大学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使其切实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以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底色,以深化“第二个结合”铸就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主色,以践行“体用贯通”淬炼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亮色。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拓展文化育人格局,筑牢大学文化建设定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激发大学文化建设动力;深化文化交流传播,增强大学文化建设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学文化建设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8
作者 吴争春 何宝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古今中西之争”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国人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核心时代命题在思想文化维度的探索,长期以来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引进外来文化与保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文化... “古今中西之争”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国人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核心时代命题在思想文化维度的探索,长期以来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引进外来文化与保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文化主体性—文化主导性—文化领导权的关系问题,是百年“古今中西之争”所争论的三大核心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文化主体性、以理性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创造性提出“根脉”论、“魂脉”论和文化领导权理论,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三大核心问题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领域长期实践经验的深刻提炼与系统性理论总结,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主体性 文化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赜: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导向
9
作者 李金桥 刘苏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自信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主张文化繁荣助力民族复兴;坚持文化为民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倡导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在价值阐释上,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导向聚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参与文化建设,强化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 文化领导权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金慧 陆风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共8页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的重要范畴。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明确指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定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引,有效破解了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的重要范畴。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明确指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定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引,有效破解了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精准把握时代特征和实践条件,规定了乡村文化振兴以农民为中心、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价值导向;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揭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文明支撑;从制度、方法、目标、立场等角度建构了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乡村文化振兴 农耕文明 行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话语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雪梅 陈才烈 +1 位作者 翟长淼 王正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30,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文化建设取得巨大发展与伟大成就,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在关于文化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文化建设取得巨大发展与伟大成就,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在关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容深刻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知与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系统梳理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与重要意义的过程,也是梳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话语、理论话语、中国话语的过程。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话语体系及重要意义进行学理化研究及阐述,不仅有助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历史话语来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基;从理论话语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了新的活力;从中国话语来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过程体现出创新性与实践性,成为不断发展的开放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南,彰显出我们对历史的自信和对文化的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作为世界人类文化舞台上崭新的明珠,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将持续闪耀真理之光,引领世界文化秩序走出混沌,推动全球现代化进程,创新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的永恒文明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话语体系 中国话语 历史话语 理论话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探索——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倩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9,共9页
当前,数字技术凭借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与创新驱动力,深刻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成为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引擎。《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印证了数字技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的关键作用,在独... 当前,数字技术凭借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与创新驱动力,深刻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成为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引擎。《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印证了数字技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的关键作用,在独特优势上,数字技术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推动其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助力其从“闹海”到“出海”的转型;在实践内容上,涵盖视觉呈现、叙事重构、话语表达等多个方面;在现实启示上,需要通过强化思想价值引领、丰富数字技术手段、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等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价值,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数字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生性建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冬芳 包文强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3,共11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的文化根基,需立足中华文化自身内在结构,从文化主体性的能动要素、发展规律和更新机制出发,在系统性和立体化的理论架构中把握其内生性逻辑和一般性理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生性...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的文化根基,需立足中华文化自身内在结构,从文化主体性的能动要素、发展规律和更新机制出发,在系统性和立体化的理论架构中把握其内生性逻辑和一般性理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生性建构需勘定文化自我、文化自主和文化自信等能动要素,揭示出社会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坚守力、他者文化侵袭中的文化消化力和时代环境变动中的文化自适力等发展规律,从而通过激活文化个性以澄明文化生存身份、高扬文化理性以注入文化创新活力和发挥文化韧性以维系文化血脉赓续的一般理路,优化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更新机制。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和建构是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经之路,需以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生性为动力,协同推进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能动要素发挥作用,系统把握和应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发展规律,持续优化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更新机制,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主体性 内生性建构 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保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芳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两个大局”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需要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保障其顺利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举旗定向、原...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两个大局”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需要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保障其顺利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举旗定向、原则与目标等根本问题,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现代化建设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现代化建设环境的长治久安,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思想引领、文化导向以及政治保障等重大思想保证功能。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激发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文化导向功能,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提供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支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及坚持“两个巩固”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新时代新阶段的理论产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从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砥砺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大局” “两个巩固” “两个结合”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培育时代新人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健 王楠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72,共9页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培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自觉自强提供了科学指南与根本遵循。从生成逻辑来看,坚定文化自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必然性,是时代新人肩负强国使命的重要精神条件。从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培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自觉自强提供了科学指南与根本遵循。从生成逻辑来看,坚定文化自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必然性,是时代新人肩负强国使命的重要精神条件。从价值意蕴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益智增慧,革命文化能够培根铸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修德砺志,三者协同共育时代新人,既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要求,更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培育时代新人这一系统工程中,通过精神铸魂、能力塑造、责任担当的实践路向,将价值塑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文化认同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联系,将文化自强与文化担当相呼应,不断夯实文化自信根基,使其能够肩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时代新人 文化自信 自强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新时代教育的文化使命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8,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担当起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担当起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从文化发展道路方向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时代“人民教育”的文化道路方向;从文化与教育关系看,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精神内涵;从文化强国与教育强国关系看,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了“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文化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强国 教育强国 新时代教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文化生命体对“体用之辩”的创造性破解
17
作者 陈绍辉 孙熙国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体用之辩”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长期困囿于“本体优先性”与“功能工具性”的二元论窠臼。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革新,更催生出以实践为基底、以辩证互动... “体用之辩”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长期困囿于“本体优先性”与“功能工具性”的二元论窠臼。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革新,更催生出以实践为基底、以辩证互动为特征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通过“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突破传统体用观的“固态本体论”与“单向度功能论”,在文化图景上实现从“体用二元对立”到“明体达用”的范式转换,在方法论层面完成从“静态本体”“道器等差”到“动态生成”“辩证互构”的逻辑重构,在发展理路上达成从“抽象继承”到“守正创新”的形态跃升,形成兼具中华文明特质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文化样态,创造性地实现了对体用之辩的时代破解,彰显了中华民族以文明型国家姿态走向复兴的文化自信与历史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体用之辩 文化主体性 新的文化生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书生 赵彩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提出的逻辑依据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土壤,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指导和对党的文化理论的继承创新,源于应对文化建设领域中的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其...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提出的逻辑依据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土壤,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指导和对党的文化理论的继承创新,源于应对文化建设领域中的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其价值意蕴在于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实现民族自我认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足进步;其实践路径在于要以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坚定指引、以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坚实支柱、以创新优化文化产业为动力支撑、以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发展机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自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理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春呈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4,共11页
日常社会生活中,个体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能够体现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存在的关联。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实在性、恒常性、文化性、固定性等特征,为构建“个体—共同体”关系提供了多维度的连通进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纪... 日常社会生活中,个体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能够体现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存在的关联。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实在性、恒常性、文化性、固定性等特征,为构建“个体—共同体”关系提供了多维度的连通进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纪念碑性标识,是集体记忆的感知纽带,一方面构建共同体的认同框架,另一方面引导个体的感知方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为个体呈现了特定记忆时刻。以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记忆体系,营造民众体验“我们感”的社会场域,促进全民一体化发展,不仅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更有助于引领全民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记忆 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遗产保护立法论纲
20
作者 解志勇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共17页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理论,构成了其理论基础。历史遗产保护应该在科学界定其范围的基础上,以保护其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传承共同记忆和文明,增进国家、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为目标,以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代际公平、真实公正为价值取向,坚持全面原真保护、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建立以历史遗产委员会、分级保护、历史遗产名录和公益诉讼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历史遗产 文化遗产 历史遗产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