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8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安乐乐 刘倩芸 +2 位作者 蓝秋菊 罗迅 赵永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平台。【方法】依据GenBank公布鸽腺病毒Ⅰ型Hexon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探针并构建重组质粒pCE2-TA-PiAdV-Ⅰ;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绘制标准曲线、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评价,建立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扩增测序阳性临床样品的Hexon基因,使用MEGA5.0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y=-3.1081x+37.374,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7,线性关系良好;与鸽疱疹病毒、鸽圆环病毒等鸽子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拷贝数为14.6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倍,具有高敏感性;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1%,重复性好。通过检测112份鸽子病料样品,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69.64%(78/112),并且高于常规PCR方法阳性检出率65.18%(73/112)。此外,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体符合率为95.54%。3条测序毒株与Ⅰ型鸽腺病毒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9.47%~99.71%,遗传关系高度接近,表明可能由同一个原始毒株进化而来。【结论】研究建立的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及重复性好,可快速高效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PiAdV-Ⅰ。此外,所扩增序列能够用于分析临床毒株遗传进化特征,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鸽腺病毒感染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腺病毒Ⅰ型 Hexon基因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遗传进化分析 临床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植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兆威 孟秀利 +2 位作者 唐庆华 牛晓庆 宋薇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0-1126,共7页
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areca palm yellow leaf disease,YLD)是当前我国槟榔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了建立精准高效的槟榔黄化植原体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槟榔黄化植原体16SrDNA基因,设计并... 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areca palm yellow leaf disease,YLD)是当前我国槟榔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了建立精准高效的槟榔黄化植原体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槟榔黄化植原体16SrDNA基因,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AMf/AMr和探针AM-Prode,使用该方法进行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测试,并在其他植物的植原体病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检测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阳性样品,健康样品无扩增曲线;在敏感性测试中,该检测方法能检测到1.16×10^(1) copies/μL样本浓度水平,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3.4185x+43.624,扩增效率为96.12%,相关系数R^(2)=0.9833;在特异性测试中,该检测方法对YLD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槟榔、槟榔其他病害病原及其内生菌的基因组对本方法未造成干扰;在重复性测试中,该检测方法对槟榔黄化病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并且该检测方法可对苦楝黄化病、细圆藤丛枝病及辣椒黄化病等8种植原体病害进行检测,对植原体的检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检测方法的建立,有利于为槟榔黄化病的精准诊断、病原监测及媒介昆虫的检测等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槟榔黄化病 植原体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陈平平 嵇辛勤 +5 位作者 阮涌 王晗晗 罗晓宇 安而立 龙丹丹 段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准确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NCBI发布的DTMUV 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qPCR反应体系。通过制备的标准质粒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准确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NCBI发布的DTMUV 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qPCR反应体系。通过制备的标准质粒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使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5,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特异检测DTMUV;对标准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2.72×10^(2)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倍;CT值组内变异系数为0.97%~1.32%,组间变异系数为1.24%~1.79%;人工感染DTMUV的20份鸭胚成纤维细胞样本以及12份人工攻毒2 d的雏鸭脾脏组织样本和12份泄殖腔棉拭子样本阳性率为100%(44/44);疑似感染的12份活鸭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为25.00%(3/12),14份病死鸭脾脏组织样本阳性率为28.57%(4/14)。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TaqMan探针qPCR方法有良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能特异检测DTMUV,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为DTMU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瑞珊 苏运钦 +4 位作者 余广超 林晓丹 李莉 陈文璟 温旺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设计miR-122及U6 snRNA的茎环引物和Taqman探针,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7例肝癌术前(HCC)患者、15例... 目的: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设计miR-122及U6 snRNA的茎环引物和Taqman探针,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7例肝癌术前(HCC)患者、15例乙型肝炎(hepatitis B)患者、15例丙型肝炎(hepatitis C)患者、15例正常对照者(HC)、11例肝癌术后(PHCC)患者及10例肝癌术后复发(recurrence)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122与肝脏疾病相关标志物的关系。结果: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检测血清中miR-122的表达。HCC、hepatitis B、hepatitis C及recurrence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C和PH-CC患者(P<0.05),hepatitis C患者血清miR-122表达水平高于HCC、hepatitis B和recurrence患者(P<0.05),但HCC、hepatitis B和recurrence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HCC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比HCC和recurrence患者低(P<0.05)。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或)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者(P<0.05)。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阳性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者(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miR-122的表达水平有正相关性(r=0.34,P<0.05)。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组血清miR-122的表达高于AFP<400μg/L组(P<0.05)。结论: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适用于检测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在HCC、hepatitis B、hepatitisC及recurrence患者血清中miR-22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是hepatitis C患者,且PHCC患者血清miR-122表达下降,复发后升高。血清miR-122的表达与肝脏疾病的某些指标有关,提示血清miR-122可作为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癌早期诊断、手术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MIR-122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蜂蜜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涛 夏明星 +5 位作者 孔德英 张学健 滕少娜 邓朝晖 夏晓华 李应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5-18,共4页
为五倍子蜂蜜的鉴定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利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五倍子树基因组中ITS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探针,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等试验,建立五倍子蜂蜜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 为五倍子蜂蜜的鉴定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利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五倍子树基因组中ITS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探针,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等试验,建立五倍子蜂蜜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良好,生成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最低检测限为0.2pg DNA/反应。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树 蜂蜜 检测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疯病植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剑 罗明 +2 位作者 徐金虹 王同仁 张祥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根据枣疯病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并优化了对枣疯病植原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评价,制作了标准曲... 根据枣疯病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并优化了对枣疯病植原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评价,制作了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8,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枣疯病植原体,能检测到60拷贝的质粒DNA。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好,不仅能够实现对枣疯病植原体的快速检测,而且为实现从病原定量水平上对枣疯病病情分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植原体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被引量:3
7
作者 阮美颖 叶青静 +5 位作者 王荣青 周国治 姚祝平 李志邈 万红建 杨悦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2-845,共4页
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上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 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上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1;能检测到1 000个病毒拷贝,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与番茄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重复性佳,为TYLCV检测提供了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根际细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及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涛 李雪艳 +9 位作者 杨红梅 楚敏 高雁 曾军 霍向东 林青 欧提库尔 李玉国 娄恺 史应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棉花根际细菌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进行检测以及时空动态分析。【方法】根据棉花根际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g 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棉花根际细菌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进行检测以及时空动态分析。【方法】根据棉花根际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g 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变化不尽相同:库尔勒、阿拉尔和哈密的棉花根际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在苗期至花期之间相同,而花期至絮期之间变化各不相同;石河子、乌苏和图木舒克的棉花在整个生育时期内根际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精河的棉花根际细菌从苗期开始缓慢增加,蕾期至花期之间变化不大,花期之后快速增加。新疆不同采样地点棉花根际细菌数量变化也不尽相同:根际细菌数量变化趋势是东疆、南疆、北疆依次减少。其中,棉花根际细菌数量最多的是东疆地区的哈密,吐絮期达到1.7×10~7copies/g(FRW),最少的是北疆地区的精河,苗期仅为8.5×10~4copies/g(FRW)。【结论】建立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棉花根际细菌的数量,新疆棉花根际细菌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不尽相同,其中,根际细菌数量最多的是哈密的吐絮期,最少的是精河的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际细菌 TAQ 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素慧 王春晖 +6 位作者 周莹 韦耀 韩桂圆 钮红岺 赵卫 张其威 万成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2-606,共5页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F-PCR),快速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方法针对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外膜蛋白fopA基因,利用Primer 5.0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人工合成fopA基因保守片段,克隆到载体作为阳性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制...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F-PCR),快速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方法针对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外膜蛋白fopA基因,利用Primer 5.0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人工合成fopA基因保守片段,克隆到载体作为阳性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制作定量标准曲线,并以合成fopA基因为模板,PF、PR为引物,研究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构建了含fopA基因的重组质粒,以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制作标准曲线,在103~107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检测到30.6个拷贝数的重组质粒,比普通PCR灵敏度高;特异性试验表明,能选择性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而与其他病原菌无交叉反应,与普通菌落PCR结果一致;重复性试验表明,拷贝数为3.06×106样品5次平行试验,标准差为0.201,变异系数为0.88%。结论本研究建立了TaqMan探针QF-PCR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快速、实时、定量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为快速检测生物战剂级微生物建立了一种人工合成特异基因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拉弗朗西斯菌 taqman探针 fopA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3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艳琴 吴元华 +2 位作者 赵秀香 安梦楠 陈建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分别基于7个烟草靶斑病菌株基因组中ITS-5.8S r DNA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对引物及探针特异性进行验证;建立检测体系并对接种烟草靶斑病菌的叶片和土壤中的烟草靶斑病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及探针对R.solani AG-3具有特异性... 分别基于7个烟草靶斑病菌株基因组中ITS-5.8S r DNA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对引物及探针特异性进行验证;建立检测体系并对接种烟草靶斑病菌的叶片和土壤中的烟草靶斑病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及探针对R.solani AG-3具有特异性,检测体系可以检测出烟草叶片及土壤样品中的烟草靶斑病菌。接种烟草叶片的检测表明,接种后6h就可检测到强致病力菌株YC-9,12h后能检测到弱致病力菌株LF-2;获得了烟草靶斑病菌DNA质量的对数与添加菌丝量的对数之间的回归曲线方程,对不同月份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烟草靶斑病菌在土壤中呈周年动态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菌 AG-3 实时荧光定量pcr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云丹 杨源 +5 位作者 王军 文明 周碧君 岳筠 李涛 程振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8-876,共9页
为储备禽腺病毒病疫情防控技术,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GenBank中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全基因序列,选取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1对PCR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FAdV-4FQ-PCR检测方法,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 为储备禽腺病毒病疫情防控技术,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GenBank中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全基因序列,选取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1对PCR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FAdV-4FQ-PCR检测方法,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例和人工感染动物进行FAdV-4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FAdV-4FQ-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建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通用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2
作者 陈立功 穆英丽 +5 位作者 张诚 潘保革 范乐乐 魏忠华 王学静 刘聚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建立用于鹅星状病毒1(GAstV 1)和鹅星状病毒2(GAstV 2)感染快速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根据部分GAstV ORF2基因和部分3′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矩阵法获得引物和探针的最优浓度,在优化退火温度的基础... 为建立用于鹅星状病毒1(GAstV 1)和鹅星状病毒2(GAstV 2)感染快速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根据部分GAstV ORF2基因和部分3′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矩阵法获得引物和探针的最优浓度,在优化退火温度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扩增GAstV 1和GAstV 2的标准曲线,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常规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中最优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0.40(或0.50)μmol/L,探针浓度均为0.50μmol/L,扩增线性范围分别为3.26×10^(3)~3.26×10^(8)拷贝/μL和7.09×10^(3)~7.09×10^(8)拷贝/μL,相关系数均为0.998;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两种GAstV,但对新城疫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新型鸭呼肠孤病毒、鹅细小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6种鹅病相关病毒的核酸均无扩增信号;其检测限分别为3.26×10^(2)拷贝/μL和7.09×10^(1)拷贝/μL;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3%。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GAstV阳性率为90.57%(96/106);而文献报道的常规RT-PCR方法对GAstV 1和GAstV 2的混合阳性率为62.26%。研究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同时检测GAstV 1和GAstV 2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且能满足临床样本需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塔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顾志刚 郭洁真 +4 位作者 王子涵 孙彤 陈鸿军 孙竹筠 陈丹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盖塔病毒(GETV)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虫媒病毒,可通过蚊虫传播感染人畜,导致猪、马等动物出现发热、出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致妊娠母猪流产或死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盖塔病毒nsP1基因序列,设计3组引... 盖塔病毒(GETV)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虫媒病毒,可通过蚊虫传播感染人畜,导致猪、马等动物出现发热、出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致妊娠母猪流产或死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盖塔病毒nsP1基因序列,设计3组引物探针,筛选出最佳的引物探针,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针对盖塔病毒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标准曲线Ct值与相应质粒标准品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9;对含GETV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nsP1体外转录RNA进行敏感性试验,最低检出限达10 copies,是普通RT-PCR方法的1000倍,敏感性高;与PRRSV、CSFV与PEDV的核酸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好;变异系数小于2%,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的GETV检测方法,对GETV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塔病毒 nsP1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RHDV1和RHDV2一步法双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14
作者 陈萌萌 王冠萱 +8 位作者 仇汝龙 范志宇 胡波 宋艳华 魏后军 徐为中 葛雷 李一鸣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7-942,共6页
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出血症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养兔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可同时检测RHDV1和RHDV2两种毒株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反应体... 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出血症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养兔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可同时检测RHDV1和RHDV2两种毒株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反应体系:2×One Step RT-PCR BufferⅢ10.0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各0.6μL,ROX Reference DyeⅡ(50×)0.4μL,两种荧光探针(10μmol/L)各0.8μL,待测样本2.0μL,ddH_(2)O 4.8μL。反应程序:42℃5 min,95℃10 s,95℃5 s,60℃30 s,40个循环。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特异性强,与轮状病毒、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μL 100拷贝。通过组内重复和组间重复进行重复性分析,Ct值变异系数为0.2%~2.9%,表明该体系稳定性较好。使用该体系对112份临床样本(60份肝脏组织、52份鼻肛拭子)进行检测,RHDV总检出率为69%,而常规RT-PCR体系的检出率仅为51%。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可为RHDV的临床快速诊断及定量分析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姜玲玲 罗文菊 +3 位作者 雷露 周景瑞 艾蓉 余波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建立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保障蜂蜜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嗜渗酵母菌26S rDNA D_(1)~D_(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嗜渗酵母D_(1)~D_(2)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JM为阳性标准... 【目的】建立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保障蜂蜜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嗜渗酵母菌26S rDNA D_(1)~D_(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嗜渗酵母D_(1)~D_(2)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JM为阳性标准品,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160份蜂蜜样品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0.004 pg/μL。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达98.5%,比普通PCR检测(阳性率84.1%)高14.4百分点,检测敏感性达100%。【结论】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适合于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嗜渗酵母菌 探针 荧光定量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轮状病毒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16
作者 李嘉逸 伍孟婷 +10 位作者 陈萌萌 仇汝龙 魏后军 范志宇 胡波 葛雷 李一鸣 徐为中 董海龙 宋艳华 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0-215,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发病家兔临床样本中的兔轮状病毒(Lapine rotavirus,LaRV),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LaRV非结构蛋白5(NSP5)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 为了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发病家兔临床样本中的兔轮状病毒(Lapine rotavirus,LaRV),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LaRV非结构蛋白5(NSP5)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阳性质粒标准品所建立的标准曲线在使用稀释度为1×10^(7) copies/μL至1×10^(2) copies/μ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为0.999,扩增效率为98.781%;该方法对LaRV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兔出血症病毒1型、兔出血症病毒2型及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其他病原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值为1×10^(2) copies/μL,比普通PCR灵敏度提高了约100倍;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在0.15%~1.41%之间,均小于2%。对45份临床样本采用构建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和常规RT-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符合率为10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轮状病毒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V-1和FCV双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静争 金红岩 +4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文杰 沈佳宇 范志坚 侯绍华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4,共7页
为了快速、便捷、准确诊断猫疱疹病毒1型(FHV-1)和猫杯状病毒(FCV),本试验选取FHV-1的糖蛋白C(GC)基因(Gen Bank登录号:OR504662)和FCV的衣壳蛋白1(VP1)基因(Gen Bank登录号:OP904215)以及一段猫外源性内标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构... 为了快速、便捷、准确诊断猫疱疹病毒1型(FHV-1)和猫杯状病毒(FCV),本试验选取FHV-1的糖蛋白C(GC)基因(Gen Bank登录号:OR504662)和FCV的衣壳蛋白1(VP1)基因(Gen Bank登录号:OP904215)以及一段猫外源性内标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标准品p MD19-T-G、p MD19-T-P和p MD19-T-C,建立了双重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重组阳性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3份临床样本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泰州市292份流浪猫眼口鼻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建立的双重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其他病原无交叉反应,对FHV-1和FCV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10^(1)copies/μL,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33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FHV-1和FCV的阳性符合率为100%,FHV-1总符合率为93.9%,FCV总符合率为90.9%;292份流浪猫眼口鼻分泌物样本中,FHV-1阳性率为20.9%,FCV阳性率为46.2%,FHV-1和FCV混合阳性率为12.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临床猫呼吸系统疾病病原鉴别诊断和宠物健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疱疹病毒1型(FHV-1) 猫杯状病毒(FCV)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腺病毒3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18
作者 解佳 刘静宜 +4 位作者 孙彤 郭伟强 俞赵荣 陈鸿军 陈立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猪腺病毒3型(PAdV-3)导致猪肠道性疾病。为能够快速特异检测该病毒,本研究根据PAdV-3 hexon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成功建立了一种针对PAdV-3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可鉴别P... 猪腺病毒3型(PAdV-3)导致猪肠道性疾病。为能够快速特异检测该病毒,本研究根据PAdV-3 hexon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成功建立了一种针对PAdV-3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可鉴别PAdV-3与其他猪病病毒,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敏感性高于常规PCR 100倍。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PAdV-3的快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腺病毒3型 hexon基因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I群和禽腺病毒4型双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9
作者 薛晓岩 张振兴 +4 位作者 杨钦鸿 王位 张伟 李素华 宋建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8,184,共8页
为建立能快速检测禽腺病毒I群(FAd V-I)和禽腺病毒4型(FAd V-4)的双重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禽腺病毒(FAd V)的Hexon基因,设计针对FAd V-I和FAd V-4的通用型与特异型引物与探针。采用上述引物经PCR扩增靶基因并... 为建立能快速检测禽腺病毒I群(FAd V-I)和禽腺病毒4型(FAd V-4)的双重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禽腺病毒(FAd V)的Hexon基因,设计针对FAd V-I和FAd V-4的通用型与特异型引物与探针。采用上述引物经PCR扩增靶基因并克隆至p MD19-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 MD19-T-FAd V-I和p MD19-T-FAd V-4,并均经PCR和测序鉴定。将两种重组质粒标准品分别10倍倍比稀释后等体积混合作为模板,采用棋盘法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能检测上述病原的双重Taq Man探针q PCR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对临床样品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种重组质粒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表明两种质粒标准品混合物的拷贝数与其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和区分FAd V-I和FAd V-4,与其他禽类传染病病原核酸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该方法对FAd V-I和FAd V-4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分别为4.6×10~2拷贝/μL和2.01×10~2拷贝/μL,比常规PCR方法敏感性高10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该方法和常规PCR法对32份疑似感染FAd V-I的家禽组织样品、8份疑似感染FAd V-4的家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FAd V-I/FAd V-4双重Taq Man探针q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准确性好,为快速诊断FAd V-I的同时鉴别FAd V-4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I群 禽腺病毒4型 HEXON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BR GreenⅡ的BVDV 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阳 张世勋 +4 位作者 赫鸣睿 刘珊珊 岳山 刘宇 朱战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Ⅱ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设计并筛选了BVDV NS3基因的qRT-PCR引物,建立了BVDV NS3 qRT-PCR检测方法,并利用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仪检测了临床牛血清样本。结果显...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Ⅱ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设计并筛选了BVDV NS3基因的qRT-PCR引物,建立了BVDV NS3 qRT-PCR检测方法,并利用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仪检测了临床牛血清样本。结果显示,筛选出1对特异性好的引物,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的标准品最小检出值分别为1×10^(1)copies·μL^(-1)和1×10^(2) copies·μL^(-1),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且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一致。研究为BVDV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NS3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