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困境的多维纾解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婷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审视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思想意涵,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语言、教学场域、考核评价方面的“缺网络”“缺...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审视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思想意涵,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语言、教学场域、考核评价方面的“缺网络”“缺自然”“缺生命”的教学病理,探寻明眸、立魂、转语、拓场、延时等五个维度的实践路径。挖掘真善美的教学资源,确立重精神的教学目标、转换网络化的教学语言、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场域、实施体现生命历程的考核评价等方法是纾解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困境的实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生活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4
2
作者 陶克祥 周志俊 周坤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 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 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 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 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思想,对于教育和体育改革具有 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健康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体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洪生 杨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陶行知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论:陶行知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前瞻性,注重学生"体、劳、育、美、德"五育共举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生第一是康健";主张"生活体育";主张体育与...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陶行知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论:陶行知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前瞻性,注重学生"体、劳、育、美、德"五育共举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生第一是康健";主张"生活体育";主张体育与民众军事训练普及相结合;重视学校体育发展;强调体育教学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体育思想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回归体育本质追求,提升国民体质健康,发展生活体育,对当代体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思想 陶行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对杜威生活教育思想之超越——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晓东 吕旭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60-66,共7页
陶行知和杜威基于不同的哲学根基和社会环境,二者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阐释的角度上表现出同中有异。陶行知不是简单地对杜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结合国情深入实践并且不断地修正和超越,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具有鲜明时... 陶行知和杜威基于不同的哲学根基和社会环境,二者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阐释的角度上表现出同中有异。陶行知不是简单地对杜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结合国情深入实践并且不断地修正和超越,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生活教育理论路径和体系。当前理论界跟随胡塞尔等现象学家的理论提出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热门话题需要冷静思考,要像陶行知一样不轻易对西方理论照抄照搬,而应该结合国情深入研究,不仅要有理论上的应答,更要有实践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杜威 生活教育 回归生活世界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治学理念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申国昌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的、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等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学习的相关理论作了详实的论述。这些论述字里行间渗透着以民为本、注重实践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博大胸襟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为教育活动家的实践精神和作为学贯中西学问家的宽阔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学习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从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说开去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学军 张新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1,共5页
"文革"后的中国教育管理学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未改变理论研究薄弱的状况,尤其忽视对"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为了回应和解决新时期涌现出的更为多样复杂的实践问题,我们... "文革"后的中国教育管理学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未改变理论研究薄弱的状况,尤其忽视对"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为了回应和解决新时期涌现出的更为多样复杂的实践问题,我们需要丰富和提升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需要明确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对此,采用"往回看"的视角,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启发我们,要在西方的与本土的教育管理学、宣称的与行动的教育管理学、管理学的与教育学的教育管理学以及管理者的与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之间进行精当的辨识与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陶行知 辨识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做合一”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陶行知生活教育方法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37
7
作者 周逸先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18,共5页
本文通过阐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思想 ,结合实际探讨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实践性 。
关键词 培养 创造力 生活教育方法论 操作能力 陶行知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学生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家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9-21,28,共4页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创造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体育观的形成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翟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74-79,共6页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事业。陶行知的体育观汲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精髓,并基于其"生活教育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三育并重、健康第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事业。陶行知的体育观汲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精髓,并基于其"生活教育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三育并重、健康第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体育与军事相结合;体育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观点与主张。陶行知的体育观既蕴涵了时代文化的主流,也凸显了其独具的思想特质,堪称其教育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对于当前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体育观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教育观念的现代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云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4-96,共3页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 ,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超前性的现代观念。一是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二是主张教育民主化 ,包括教育要面向工...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 ,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超前性的现代观念。一是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二是主张教育民主化 ,包括教育要面向工农群众 ,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平等 ,教学及教学管理民主化。三是提倡现代师德观念 ,包括献身教育、追求真理、创造革新、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等内容。陶行知的上述思想 ,对于当前我国教育顺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现代性 教育民主化 师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明聪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7,共4页
陶行知与胡适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俩不但同乡、同龄,而且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共同之点,亦有相异之处。如在教育理论上,他俩都师承杜威,但取弃有异;在普及教育方面,都积极提倡,但观点分歧。可... 陶行知与胡适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俩不但同乡、同龄,而且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共同之点,亦有相异之处。如在教育理论上,他俩都师承杜威,但取弃有异;在普及教育方面,都积极提倡,但观点分歧。可贵的是在提倡白话文和开放高校女禁方面,他们的观点竟是如此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胡适 杜威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活动和交往:德育的调节场和德行的践履地——陶行知德育过程思想探求
12
作者 张炳生 孙志祥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4期50-54,59,共6页
陶行知认为德育只有体现在社会性生活中才有意义。他把集体生活、教育活动、家庭生活作为德育的调节场和德行的践履地,并总结出在社会性活动和交往中实施德育的规律和优化德育过程的方法。
关键词 陶行知 社会性活动和交往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明 鲁月强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陶行知 (1891— 194 6 )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 ,健康教育是其人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一贯重视健康教育 ,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 ,提出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包... 陶行知 (1891— 194 6 )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 ,健康教育是其人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一贯重视健康教育 ,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 ,提出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包括注重身体运动、用卫生代替医生、注重饮食营养的调节与改进、坚持卫生教育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合理的生活制度来达到健康等。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才能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长 ,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健康教育 健康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炳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正确反映了师范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宝贵思想和观点 ,至今对我国的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正确反映了师范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宝贵思想和观点 ,至今对我国的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行知 师范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 教育思想 师范教育 地位 培养目标 办学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尝试——陶行知与国际教育会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兰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4,共6页
在中外教育交流和冲突中,陶行知积极主张中国教育要参与到国际教育运动中去。他充分利用国际教育会议这一舞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以使中国教育在世界文化中不仅有一席之地,且要为其作第一流的贡献。陶行知向国际教育会议提交的报告都... 在中外教育交流和冲突中,陶行知积极主张中国教育要参与到国际教育运动中去。他充分利用国际教育会议这一舞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以使中国教育在世界文化中不仅有一席之地,且要为其作第一流的贡献。陶行知向国际教育会议提交的报告都是其本人亲自参与的改造中国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世界教育会议 中国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中学生体育骨干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秀玲 《体育学刊》 2000年第5期39-40,共2页
运用陶行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思想于中学体育教学 。
关键词 体育骨干 中学生 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 中学体育教学 教师 创造力 重要性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活力内涵建构的实践尝试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0-103,132,共5页
陶行知先生20世纪提出的“生活力”这一概念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安身立命需要等一系列素养的总和。“现代生活力”概念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之上,它是指学生应该具备、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需要、为未... 陶行知先生20世纪提出的“生活力”这一概念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安身立命需要等一系列素养的总和。“现代生活力”概念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之上,它是指学生应该具备、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需要、为未来生活奠基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生活力总和,包括学生健康力、道德力、学习力、科学艺术素养、社会适应力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现代生活力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