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大断裂之郯庐断裂 |
石玉若
康月蓝
彭文骁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
|
基于地幔通道流理论的郯庐断裂东侧三个巨型成矿带地球物理特征与成矿背景探讨 |
严加永
黄宗理
张昆
张辉
陈昌昕
王志辉
高磊
王晓娟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郯庐断裂带临沂段地热水溶性氦气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
李兆营
张建太
李付全
胡彩萍
康鹏宇
肖丙建
胡自远
程龙
周亮宇
路晓平
|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改进的多分量频率-贝塞尔变换法研究郯庐断裂带潍坊段上地壳径向各向异性结构 |
周桂理
罗松
姚华建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泰山震”的震中在郯庐断裂带安丘地区的证据 |
张邦花
田洪水
杨传成
张慎河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转换 |
葛荣峰
张庆龙
王良书
解国爱
徐士银
陈娟
王锡勇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8
|
|
|
7
|
郯庐活断层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灾害 |
晁洪太
李家灵
崔昭文
满洪敏
杜宪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7
|
|
|
8
|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
王志才
邓起东
杜宪宋
晁洪太
吴子泉
肖兰喜
孙昭民
闵伟
凌宏
杨希海
李长川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9
|
|
|
9
|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
张鹏
李丽梅
冉勇康
曹筠
许汉刚
蒋新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1
|
|
|
10
|
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_5断裂浅层地震勘探新证据 |
许汉刚
范小平
冉勇康
顾勤平
张鹏
李丽梅
赵启光
王金艳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5
|
|
|
11
|
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 |
童亨茂
宓荣三
于天才
刘宝鸿
孟令箭
杨景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9
|
|
|
12
|
济阳盆地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 |
宗国洪
施央申
王秉海
王捷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92
|
|
|
13
|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陈海云
舒良树
张云银
林春明
刘国宏
赵彦彦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4 |
34
|
|
|
14
|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安丘-莒县断裂全新世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
曹筠
冉勇康
许汉刚
李彦宝
马兴全
梁明剑
李西
张鹏
李丽梅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
15
|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走滑断层与油气的关系 |
张延玲
杨长春
贾曙光
李明生
林会喜
刘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
16
|
郯庐走滑断裂带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金县地区为例 |
邓津辉
周心怀
魏刚
孙书滨
王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4
|
|
|
17
|
青东地区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郭新安
吴智平
李伟
黄铮
范立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
18
|
郯庐断裂带合肥段五河—合肥断裂构造特征 |
秦晶晶
石金虎
张毅
刘保金
姬计法
谭雅丽
袁洪克
酆少英
刘增祺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7
|
|
|
19
|
潍北拉分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对成油气条件的控制 |
程有义
李晓清
汪泽成
唐泽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5
|
|
|
20
|
郯庐断裂带青峰岭断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 |
杨晓平
宋方敏
张兰凤
何宏林
李传友
王志才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