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晓杰 刘峻 +2 位作者 王光春 李伟 韩文杰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综述了基于串联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CO_(2))加氢制芳烃反应体系,阐述了催化反应机理,总结了影响催化反应的重要因素,并对串联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展望。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串联催化剂 芳烃 反应机制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MS测定轻质油中痕量氯含量
2
作者 李爱阳 陈宇 +1 位作者 殷子懿 陈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3-819,共7页
基于H_(2)反应模式下的质量转移反应消除干扰,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轻质油中痕量Cl的分析方法。轻质油经简单稀释后直接采用ICP-MS/MS进行测定,在MS/MS模式下使用H_(2)作为反应气,利用在碰撞/反应池(CRC)中Cl^(+... 基于H_(2)反应模式下的质量转移反应消除干扰,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轻质油中痕量Cl的分析方法。轻质油经简单稀释后直接采用ICP-MS/MS进行测定,在MS/MS模式下使用H_(2)作为反应气,利用在碰撞/反应池(CRC)中Cl^(+)与H_(2)发生二次H原子转移反应形成的子离子(H_(2)Cl^(+))进行测定,消除所有质谱干扰,获得Cl的灵敏度和检出限(LOD)明显优于O_(2)反应模式,LOD低至7.56μg/kg。通过与扇型磁场ICP-MS(SF-ICP-MS)对比分析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1634c,评价方法的准确可靠性。结果表明,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结果与认证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4.7%,2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在95%的置信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所建立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和精密度高,MS/MS模式和H_(2)质量转移法的结合可无干扰测定轻质油中的Cl,适用于轻质油中痕量Cl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Cl 碰撞/反应池 H原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蛋白饮料和液体调味品中36种防腐剂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宇涛 温泉 +5 位作者 唐维英 黄璐瑶 余晓琴 杜钢 李澍才 李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85,共7页
采用提取和净化相结合的前处理方式,建立并优化了同时测定蛋白饮料、液体调味品中36种防腐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饱和NaCl溶液(用磷酸调节pH=3)净化和乙腈-甲醇(9∶1,体积比)(含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提取。采... 采用提取和净化相结合的前处理方式,建立并优化了同时测定蛋白饮料、液体调味品中36种防腐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饱和NaCl溶液(用磷酸调节pH=3)净化和乙腈-甲醇(9∶1,体积比)(含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提取。采用C18反向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6种防腐剂在1~25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方法定量限为0.04~0.2 mg/kg;空白样品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119%;相对标准偏差为0.90%~9.8%。建立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且能有效减少基质干扰、降低检测成本,极大提高多种防腐剂的定性定量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蛋白饮料 液体调味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动态多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介导多组分一锅法合成仲胺化合物及其机理探究
4
作者 姚震 林冰 +4 位作者 田又平 李涛 张文会 刘雄伟 杨武德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201-208,共8页
将有机光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引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以苯甲醛、苯胺和4-异丙基-1,4-二氢吡啶作为起始原料,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可见光介导的一锅法串联反应,实现了仲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操作简... 将有机光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引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以苯甲醛、苯胺和4-异丙基-1,4-二氢吡啶作为起始原料,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可见光介导的一锅法串联反应,实现了仲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同时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和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实验探究过程,适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在熟练实验操作的同时,增强对光化学反应、一锅法串联反应、自由基反应等知识的理解。本实验将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仲胺 一锅法串联反应 自由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伟娜 刘彤彤 +2 位作者 王露露 侯筱宇 曹进 《色谱》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防腐剂成分大多具有刺激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国内外对其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有明确的禁、限量规定。研究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含量,建立了基于“两柱保留指数、一个质谱匹配度”的精... 防腐剂成分大多具有刺激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国内外对其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有明确的禁、限量规定。研究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含量,建立了基于“两柱保留指数、一个质谱匹配度”的精确鉴定方法,通过外标法定量。样品经过乙腈涡旋超声提取,无水硫酸镁除水后,分别采用DB-5MS和DB-WAX色谱柱分离检测,以电子轰击离子(EI)源为离子源,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信息,使用保留指数对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进行定性。经两次检测,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5MS色谱柱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2~0.2 mg/kg,12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WAX色谱柱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0 mg/kg。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上均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以水、乳、面膜、膏霜为代表基质,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15种防腐剂过敏原物质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上的回收率在70.1%~129.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n=6)。采用建立的方法对80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在DB-5MS和DB-WAX色谱柱条件下,有两批样品中均检测出禁用防腐剂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DB-5MS色谱柱条件下,有11种限用防腐剂被检出,DB-WAX色谱柱条件下,10种限用防腐剂被检出。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双柱系统,准确性高,能有效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可用于化妆品中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的检测,使用保留指数对15种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进行定性,为非定向筛查提供了思路,满足监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模式 保留指数 防腐剂类过敏原物质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及衰减规律的研究
6
作者 张兰 王敏捷 +4 位作者 曹立峰 范文耀 张南 李丹 木春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6-702,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多反应监测(MRM)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的检测方法。本文使用加速溶剂萃取,以正己烷-丙酮(体积比1∶1)为萃取溶剂,在温度100℃、压力10 Mpa条件下萃取5 min,循环萃取两次;经快速滤过型净... 建立了一种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多反应监测(MRM)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的检测方法。本文使用加速溶剂萃取,以正己烷-丙酮(体积比1∶1)为萃取溶剂,在温度100℃、压力10 Mpa条件下萃取5 min,循环萃取两次;经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净化,氮吹浓缩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优化方法条件下,所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 2≥0.9991,空白加标回收率77.5%~112.2%,相对标准偏差0.7%~14.0%;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79.9%~119.4%,方法检出限0.01~0.05μg/kg。研究了土壤中高、低两种浓度的多环芳烃在室温、冷藏、冷冻3种保存条件下,150天的衰减规律。结果显示,室温条件衰减速度>冷藏>冷冻,低浓度衰减速度略大于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多反应监测 快速滤过型净化柱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7种烟酰胺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7
作者 吴滋灵 何敏恒 +2 位作者 黄嘉乐 蔡夏怡 孙雯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160,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7种烟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10%甲醇水溶解,通过超声提取,以10 mmol/L乙酸铵—乙腈作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 目的:构建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7种烟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10%甲醇水溶解,通过超声提取,以10 mmol/L乙酸铵—乙腈作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7种烟酰胺类化合物进行监测。结果:7种烟酰胺类化合物在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0.996,检出限(LOD)为0.075~0.600 mg/kg,回收率为84.6%~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2.1%~8.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回收率高,精密度良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烟酰胺等类似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烟酰胺类化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多反应监测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大体积进样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湖平 王灵昭 +5 位作者 钱亮亮 张建方 杜静 冯洪燕 盛世朵 张子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0-217,共8页
目的基于大体积进样(large-volume injections,LVI)系统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称取样品5 g,加5 mL水稀释后加入内标,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经PLS-A和ProE... 目的基于大体积进样(large-volume injections,LVI)系统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称取样品5 g,加5 mL水稀释后加入内标,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经PLS-A和ProElutQuE 15 mL Tube净化后,得到上机液。在多模式进样口(multi mode injection,MMI)中选择LVI模式进样,采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N-二甲基亚硝胺在0.1~20.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4,检出限为0.03μg/kg。在空白基质(不含N-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样品中分别添加1、3、10μg/kg的3个水平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85.7%~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3.6%~9.8%(n=6)。结论本法称样量少、有机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二甲基亚硝胺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大体积进样 多反应监测 水产干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制备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现艳 胡阳 +4 位作者 庄森炀 唐丽荣 卢贝丽 林咏梅 黄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了探究高效、简便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CN)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优化... 为了探究高效、简便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CN)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优化。再采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晶体特性、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铵浓度与时间、温度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比过硫酸铵浓度与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影响显著。通过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时间204 min、过硫酸铵浓度2 mol/L、温度62℃,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为46.41%,与模型预测值(46.93%)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CCN为直径10~30 nm、长度50~200 nm均匀分布的棒状,Z均粒径为96.92 nm;在1 731 cm-1出现了羧基基团的CO特征峰,表明过硫酸铵分解产生的氧化剂H2O2选择性地把纤维素C6原子上的羟基氧化成了羧基;CCN属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78.35%;羧基化后的CCN热稳定性相对于MCC有较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过硫酸铵 羧基化 纳米纤维素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二环[3.3.0]辛-3-烯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慧 陈庆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384-1389,共6页
研究了5-(1-孟氧基)-3-溴-2(5N)-呋喃酮新手性源(1)与某些碳亲核试剂发生的串联不对称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反应中生成2个新的手性中心得到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光学纳二环[3.3.3]辛-3-烯类化合物.通过[α]、IR、UV... 研究了5-(1-孟氧基)-3-溴-2(5N)-呋喃酮新手性源(1)与某些碳亲核试剂发生的串联不对称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反应中生成2个新的手性中心得到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光学纳二环[3.3.3]辛-3-烯类化合物.通过[α]、IR、UV、1HNMR、13CNMR、MS、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四圆衍射等方法确定了手性二环[3.3.0]辛-3-稀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和绝对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反应 光学纯 手性 合成 二环辛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野生菌中的15种蘑菇毒素
11
作者 瞿广胜 李显娱 +5 位作者 蔡贵香 韦刚 徐林 戴乾 刘钰洁 赵连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239-251,共13页
目的基于线性离子阱质谱的多重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enhanced product ion scan,MRM-IDA-EPI)二级谱图筛查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 目的基于线性离子阱质谱的多重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enhanced product ion scan,MRM-IDA-EPI)二级谱图筛查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量检测和定性筛查野生菌中15种蘑菇毒素。方法野生菌样本通过甲酸-甲醇-水-乙腈(1:40:40:19,V:V:V:V)混合溶液超声提取,QuEChERS试剂提取净化,采用UPLC-MS/MS和MRM-IDA-EPI方法对15种蘑菇毒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筛查。结果通过野生菌样本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优化,对15种蘑菇毒素进行0.04、0.10和0.40 mg/kg三水平加标回收实验,方法准确度为76.6%~109.2%,精密度为0.3%~7.6%;15种蘑菇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80~0.9994之间;其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光盖伞素和鹅膏蕈氨酸的方法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s)和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s)分别为10μg/kg和30μg/kg,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毒蝇碱、蝇蕈醇、甲基裸盖菇素、鹿花菌素、脱磷酸裸盖菇素、奥来毒素和鬼伞菌素的LODs和LOQs分别为20μg/kg和60μg/kg,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对野生菌样本进行处理,样本基质效应系数K值在0.91~1.08之间。结论所建立的野生菌样本前处理方法对15种蘑菇毒素的定量测定无基质干扰,15种蘑菇毒素的UPLC-MS/MS和MRM-IDA-EPI分析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该方法适用于有毒野生菌引起的食源性中毒定量分析和定性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菌 蘑菇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线性离子阱质谱法 QUECHERS 多重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咪唑啉酮氧苯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丁明武 许志锋 +2 位作者 刘钊杰 周青春 吴田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40-642,共3页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与芳基异氰酸酯、取代酚的串联 aza-Wittig反应 ,来合成咪唑啉酮氧苯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该反应必须在固体碳酸钾催化下才能进行 .测定了所合成的 7种新型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咪唑啉酮氧苯氧羧酸酯 串联aza-Wittig反应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串联法”合成2-[(E)-2-2-氯-1-甲基-3-吲哚基)乙烯基]喹啉-3-羧酸(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明琴 张红 李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918,共4页
设计了以2-(溴甲基)喹啉-3-甲酸乙酯(4)与2-氯-1-甲基-3-吲哚醛(5)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简便有效的"一锅法"反应,首次将吲哚环引入2-苯乙烯基喹啉骨架模型,从而得到一新颖结构的双杂环化合物,即(E)-2-(2-(2-氯-1-甲基-1H-3-吲哚... 设计了以2-(溴甲基)喹啉-3-甲酸乙酯(4)与2-氯-1-甲基-3-吲哚醛(5)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简便有效的"一锅法"反应,首次将吲哚环引入2-苯乙烯基喹啉骨架模型,从而得到一新颖结构的双杂环化合物,即(E)-2-(2-(2-氯-1-甲基-1H-3-吲哚基)乙烯基)喹啉-3-羧酸(3),其结构通过波谱数据和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 乙烯基喹啉 羧酸 “一锅串联法”反应 溴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促进Wittig-Michael串级反应立体专一性合成ω-氨基-β-D-呋喃核糖酸衍生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东来 李小六 +3 位作者 郝乐 张平竹 陈华 赵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964,共6页
以D-核糖为原料,在微波促进下,利用2,3-O-异丙叉基-D-核糖2与叶立德3(Ph3P CHCOOEt)的Wittig反应和Michael加成,立体专一性地合成了β-D-呋喃核糖酸酯类化合物,再经叠氮化及还原反应,得到ω-氨基-β-D-呋喃核糖酸衍生物.在微波辐射下,该... 以D-核糖为原料,在微波促进下,利用2,3-O-异丙叉基-D-核糖2与叶立德3(Ph3P CHCOOEt)的Wittig反应和Michael加成,立体专一性地合成了β-D-呋喃核糖酸酯类化合物,再经叠氮化及还原反应,得到ω-氨基-β-D-呋喃核糖酸衍生物.在微波辐射下,该Wittig-Michael串级反应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反应时间由12 h缩短为10 min,收率达到91%.反应具有非常好的β-立体选择性,在碱性条件下处理后,α-异构体可转变成热力学稳定的β-异构体,从而得到单一的β-异构体.计算结果表明,β-异构体4b比α-异构体4a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呋喃核糖酸酯 微波促进反应 Wittig-Michael串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4-甲氧基-2-溴代丁烯内酯合成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郁兆莲 李森兰 +1 位作者 郭金波 陈庆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0-864,F006,共6页
以4-甲氧基-2-溴代丁烯内酯为合成子,在温和条件下与不同的亲核试剂通过串联的双Michael加成及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8a~8d.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和MS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其中化合物8d经单晶X射线... 以4-甲氧基-2-溴代丁烯内酯为合成子,在温和条件下与不同的亲核试剂通过串联的双Michael加成及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8a~8d.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和MS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其中化合物8d经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确定了其立体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氧基-2-溴代丁烯内酯 串联反应 螺环/环丙烷化合物 X射线晶体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2,3,4-三氟苯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凤美 张燕 李瑞玲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4-496,500,共4页
以不同的取代苯胺和稍过量的固体光气为原料,一锅煮串联反应方便地合成了双-2,3,4-三氟苯脲及其衍生物.产物结构通过IR,1 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反应条件和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双-2 3 4-三氟苯脲 衍生物 串联反应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短串联重复D21S1409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冰涛 王应太 +3 位作者 李怡 杨艳丽 朱文玉 司艳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研究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D2 1S14 0 9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并探讨该基因座在法医学的应用可能性。方法 :采集河南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血样 ,应用Chelex法提取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结... 目的 :研究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D2 1S14 0 9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并探讨该基因座在法医学的应用可能性。方法 :采集河南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血样 ,应用Chelex法提取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 :得到D2 1S14 0 9在河南汉族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有 6个等位基因 ,12个基因型 ,杂合度为 0 6 5 ,个体识别库为 0 81,非父排除率为 0 37。结论 :该基因座多态性较好 ,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D21S14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梨中34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训 杨茜茹 +1 位作者 郑振山 陈勇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4555-4563,共9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梨中34种农药残留量(包括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方法。方法匀浆后的样品经乙腈(含1%乙酸)溶液提取,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无水硫酸镁脱水,氮吹浓缩后,采用...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梨中34种农药残留量(包括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方法。方法匀浆后的样品经乙腈(含1%乙酸)溶液提取,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无水硫酸镁脱水,氮吹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离子监测(multi reaction monitor,MRM)方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34种农药在0.001~0.1μg/m L的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3~0.9993)。0.01、0.10 mg/kg加标浓度下,各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3.3%~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8%,该方法定量限为5.0μ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简便快速,适用于梨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多反应离子监测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人群CSF1PO、TH01和TPOX三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晓岩 黄辰 +3 位作者 宋土生 倪磊 陈雪玲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7,379,共4页
目的 获得CSF1P0、TPOX和TH0 1三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 ,STR)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相关法医学数据。方法 应用PCR技术、4 0 g·L-1(4%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对上述三个ST... 目的 获得CSF1P0、TPOX和TH0 1三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 ,STR)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相关法医学数据。方法 应用PCR技术、4 0 g·L-1(4%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对上述三个STR位点分型。结果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CSF1P0位点有 8个等位片段 ,TPOX位点有 8个等位片段 ,TH0 1位点有 7个等位片段 ;3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各位点杂合度分别为 0 .875 3、0 .8777、0 .932 1,多态信息量分别为 0 .74 0 1、0 .75 6 8、0 .75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新疆哈萨克族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咪唑啉酮类Schiff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英 杨风岭 刘钊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烯基膦亚胺与二硫化碳、水合肼进行串联azaWittig反应,得到了3氨基2硫代4咪唑啉二酮(4)。在固体碳酸钾的存在下,化合物4与碘甲烷反应,得到3氨基5苯基亚甲基2甲硫基咪唑啉4酮(5),化合物5与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10个新的咪唑啉酮类Sch... 烯基膦亚胺与二硫化碳、水合肼进行串联azaWittig反应,得到了3氨基2硫代4咪唑啉二酮(4)。在固体碳酸钾的存在下,化合物4与碘甲烷反应,得到3氨基5苯基亚甲基2甲硫基咪唑啉4酮(5),化合物5与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10个新的咪唑啉酮类Schiff碱3苄基亚氨基2甲硫基5苯基亚甲基咪唑啉4酮(6),其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初步测定了它们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双子叶植物油菜和单子叶植物稗草均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2甲硫基5苯基亚甲基3(3′氯苄基)亚氨基4咪唑啉酮(6h)表现出较高的除草活性,在100mg/L浓度时对油菜根茎及稗草根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咪唑啉酮 串联aza-Wittig反应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